站在塌了一半的囚室前,楊鐸面沉似水。愛玩愛看就來 WWW。LWXS。ORG
當值的校尉小心窺著楊指揮使的神色,見同袍都貼墻角站著,半點沒有上前的意思,只能硬著頭皮說道;“指揮,此間囚室是被定國公所毀,關押在隔壁的犯官已另移他處。定國公臨走時還說……”
“說什么?”
楊鐸轉過頭,目光似刀。
校尉立刻低頭,恨不能縮成三寸,找個地縫躲進去,“定國公說,改日再同指揮使切磋?!?br/>
聲音越來越小,最后兩個字,幾不可聞。
楊鐸的臉徹底黑了。
怒到極致,定然要-爆-發。
咔擦!砰!啪!
囚室僅余下幾根木欄,接連被楊鐸踹斷,半面殘垣也宣告壽終正寢。
看著碗口粗的斷木,在場的錦衣衛都是雙眼發直,背后頓生涼意。咽了口口水,噔噔噔后退三大步,退無可退干脆貼墻。
有膽子大的,小心翼翼問了一句,“指揮?”
楊指揮笑了,笑得云淡風輕,“詔獄定是要重建的。”
簡言之,反正都要推-倒,不如他來。
眾錦衣衛悚然。
看來,兇殘的不只是定國公,楊指揮使也不遑多讓。
關押在囚室中的犯官也不叫囂了。再沒腦子也該知道,不是“耿直”的時候。
踹斷了木欄,順便將余下的半面墻壁解決,楊鐸心情“大好”。
“紀綱何在?”
“回指揮,紀同知今日休沐。”
“遣人叫他過來。”楊鐸撣了撣衣袖,“我有事交代他做?!?br/>
“是?!?br/>
校尉邁開大步,飛一般的離開。
留在詔獄中的同袍無不羨慕得咬牙切齒,多好的跑路機會!天殺的,自己平時反應也不慢,怎么就被這小子搶先一步?
好在楊鐸的火氣并沒持續多久。按照行業術語來講,錦衣衛是搞情-報-刑-訊工作的,火氣不能外放太久,總要冷靜自持,才符合身份。
不過……
楊鐸冷冷的勾起嘴角。
拆了詔獄的囚室,以為就這樣算了?
戶部定然是不肯出銀子給錦衣衛修繕牢房的,天子也未必會開內庫,這筆錢,總不能北鎮撫司自己出吧?
認真算來,定國公和興寧伯可都是有錢人。
心中打著算盤,楊鐸彎起了嘴角,無比的英俊,卻莫名的讓人膽寒。
眾錦衣衛齊刷刷打了個哆嗦。
楊指揮能否別這么笑笑,著實是嚇人。
XX的,北鎮撫司太危險,他們請調南鎮撫司成不成?
不提詔獄中的錦衣衛如何水深火熱,被沈瑄帶回國公府的孟伯爺,倒是舒舒服服的靠在榻上,手中一本冊子,地上一排箱子,滿眼的金光燦爛,笑得見牙不見眼。
皇帝的賞賜,加上在交趾生意的分紅,發了,這下真的發了!
“秋后還有糧食?!鄙颥u坐到孟身邊,冰冷的表情不再,手指拂過孟的耳際,“是要糧食還是換成錢帛,吩咐下去即可?!?br/>
孟點點頭,繼續翻著冊子,半晌,笑容變成了驚愕,“國公爺……“
“怎么?”
“這數目不對?!?br/>
“可是少了?”
“不是。”是多了,而且多得有點過分了。這些都是他的?他明明沒買這么多地,莫非是眼前這位的手筆?
似乎看出孟在想什么,沈瑄笑了,“十二郎放心收著,算不得什么。”
孟:“……”炫富,赤-果-果的炫富!這些國公有一個算一個,都該是被仇富的對象!
“若十二郎有意,可再遣人去交趾。當地布政使司和都指揮使司正大批向商人售地,伐木墾田均可。開墾出的田地,當年免稅,次年畝稅半斗,三年按中原稅額繳納?!?br/>
“在交趾買地的都是中原商人?”
“亦有當地大族土官?!背椤雒鲜种械膬宰?,將人攬入懷中,輕輕拍了拍,“還有臨近番邦。”
“番邦?”
孟皺眉,已經歸入大明的土地,怎么容許他人占便宜?何況西南番邦都不是什么善茬,借購買田地的機會侵蝕相鄰國土不是不可能。
“十二郎不必擔憂。”點了點孟的額角,沈瑄道,“交趾布政使是前兵部尚書金忠。”
孟眨眨眼。
“番邦之人所購田地多在交趾邊境,然……”
沈瑄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孟不由自主的附耳過去,壓根沒發現,整個人都靠在了國公爺的懷里。只一心專注于沈瑄的話,越聽,眼睛越亮。
占城暹羅和真臘等番邦之人種糧伐木的交趾土地,實際上并非售出,而是租賃。他們開墾種植的田地,自然沒有免稅一說,比對中原商人,稅負還要加上半成。
金忠是誰?
當年為朱棣靖難出謀劃策的功臣。雖然有神棍嫌疑,卻得道衍稱贊。朱棣榮登九五,他曾先后在工部和兵部任職。由此人坐鎮交趾,不怕臨近的番邦起心思,就怕不起。
以永樂帝的霸道程度,誰敢朝他地盤伸爪子,統統剁手!
剁完了,十有八--九會再要一筆“勞務費”。
不合理?
眼睛一斜,砍手不費力氣?當然得要錢!
可以想見,占城暹羅等國乖乖租地種田交稅,給明朝當佃戶做小弟還罷,敢起額外的心思,偷摸動手動腳,染指老朱家認準的宅基地,不好意思,占了多少,必須加倍還回來。
頑抗耍賴,黎季牦父子就是前車之鑒。
靠著大明出兵,占城才擺脫安南的威脅,否則滅國是早晚的事。
暹羅雖然強-橫,朱棣一頓威脅痛罵,照樣腳軟。
老撾,緬甸等雖是番邦,境內卻設有明朝的宣慰使司。
想想腦袋發熱的后果,孟都替這些番邦捏了一把冷汗。
永樂朝,大明軍事實力相當強悍。文官集團偶爾腦袋犯抽,卻不乏名臣,更不像明后期-黨-爭一般,屁-股決定腦袋。選錯了隊伍,再有能力也靠邊站。
對內,文武相爭始終存在。對外,無論文臣武將都能擺正立場,動起手來,完全不會手軟。
雖說和朝中文官集團不對付,孟也必須摸著良心,給這些士大夫一個中肯的評價。即使大部分時間,這些士大夫都相當討人厭。但在必要時候,還是能拿得出手的。
例如任交趾布政使的金忠。不說永樂帝,連孟都知道,他和朱高熾的關系不一般。依然得朱棣重用,只因其的確是個人才。從中央到西南邊陲絕不能算做“榮升”,由六部天官出任交趾布政使,換種說法,就是變相貶謫,但論交趾如今的重要性,沒人敢說,有比金忠更合適的人選。
所以說,皇帝的心思你別猜。
解縉,金忠,馮貴……
凡是平王一系,或疑似平王一系的朝臣,只要犯錯,大多被發往西南,要么貴州廣西,要么交趾。
用一般眼光來看,沒什么出奇。廣西貴州等地,自古就是流放貶謫勞動改造的最佳場所。但是,結合朱高熾就藩普安州來看,事情肯定不是表面這么簡單。
想想就是一陣心驚。
捏捏手指,他自己都是麻煩纏身,自顧不暇,哪還有空想這些?
沈瑄回來了,他是安全了,遠在順天府的家人仍是壓在心頭的一塊大石。無論多擔心,都只能寄希望于孟清江盡快趕回去,聯絡上大寧的丁千戶和朱旺等人,絕不能另外派人出京。
一旦這么做了,扣在他頭上的罪名會嚴重十倍。
孟閉上眼,又是一陣疲憊襲來。
趙院判的藥很有效,可他仍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精力不比從前。
剛二十出頭,身體就破敗成這個樣子,除非盡心調養,否則,想要活到耄耋之年,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無奈的笑了笑,有這個機會嗎?
“怎么了?”察覺孟突然沉默,沈瑄垂眸,掌心覆上他的臉頰,“可是累了?”
“恩。”孟點頭,握住沈瑄的手腕,抬頭,下巴抵在沈瑄身上,覺得不舒服,又躺了回去,“族里的事,心煩?!?br/>
良久,在孟以為沈瑄不會再問時,卻聽他道:“因為族中事,你才進了詔獄?”
孟閉上眼,悶聲道:“我也是沒辦法?!?br/>
不主動投案,別說保下家人,恐怕連自己都要搭進去。
他的確抱住了永樂帝的大腿,究竟牢靠不牢靠,始終不敢拍著胸脯百分之百打包票。
遇上這樣的事,從最壞的結果考慮,至少能給自己留一條后路。而且,這樣一來,也不會有人以他為引子,找沈瑄的麻煩。
“如果我不主動出面,被人上疏彈劾,麻煩會更大。”
畢竟,孟氏族人侵占田地,確有其事。和部分官員勾結,向運往北京的木材下手,也不是憑空捏造。
“不過,我也不會硬出頭,將全部責任一肩挑了。做錯事總要付出代價,不然的話,永遠不知道悔改?!?br/>
孟將沈瑄的手拉倒眼前,手指修長,掌心的紋路明晰,對比自己的手,果然,他就是個操心的命。
“既然下了決心,又何必再掛念?”沈瑄一下下撫過孟的脊背,溫聲道,“依你之言,此事,陛下會交給錦衣衛處置。不經刑部,家人應當無憂?!?br/>
“可……”
“實在擔心,可遣人知會大寧都司,我亦會給魏國公書信,錦衣衛查案之時當可免收驚擾?!?br/>
“恩。”
孟點點頭,放開沈瑄的手腕,不想被反手握住。
“之前瑄不在,十二郎憂心了。”
沈瑄前牽起孟的手,送到唇邊,溫熱的觸感,剎那間從指間融入,流遍四肢百骸。
孟不不自覺的紅了耳根。
“如今,十二郎自不必擔憂。”唇沿著指尖滑下,最終落在掌心,“安心留在府中,諸事皆交予我,可好?”
不知是美—色—誤人,還是低沉的聲音太具有說服力??傊B脖子都紅了的孟某人,迷迷糊糊,沒有任何異議的點了頭。
沈瑄笑了,托起孟的后頸,輕輕蹭著他的鼻尖,以吻封緘。
所有的聲音,伴著理智和思考能力,一同消失了、
保定府,新城
四月,本該是萬物復蘇的春耕時節,北疆各州縣卻仍是零星的飄著雪花。靠近邊塞之處,更是大雪連日,不見一星半點的綠色。
農人走到田間,揮舞著鋤頭,砸下去,只余下一個個淺坑,土地仍凍得結實。
有經驗的老農心中升起一陣擔憂,雪再不停,天氣仍不見轉好,不能及時下種,今年的糧食恐會歉收。
朝廷免了順天府的稅糧,農戶卻要吃飽肚子,佃戶更要交租。
誤了天時,是老天爺不給飯吃,剛過了幾天好日子,又要嘗到一家老小餓肚子的滋味了嗎?
官道上,十幾騎快馬飛馳而過。
驛站里歇腳的流官和往來公干的吏卒順著聲音看去,都凝重了神情。
“錦衣衛?”
“瞅著像順天府去的方向?!?br/>
“莫不是又有哪位官老爺犯事了?”
“難說?!闭f話之人看看四周,壓低了聲音,“看這架勢,八成是個大官。”
“難不成是北京六部……”
“莫要多言,快些用了飯食,盡早趕路!”
一名虬髯大漢聽到眾人的談論,眉頭不由得擰緊,三兩口吃完餅子,讓驛卒-灌-滿-水-囊,抓起腰刀,刀鞘拍在同桌的幾個軍漢身,大聲道:“吃飽了,啟程!”
“千戶,再歇歇。”
“歇什么歇?!”被稱作千戶的虬髯大漢一瞪眼,“總戎怎么吩咐的?軍情緊急!朝鮮國王的書信……”
“千戶慎言!”
一個穿著袢襖,卻是文吏樣的軍漢連忙起身,攔住大漢的話頭,留意四周,見無人注意,才緩了神情,卻還是給大漢提醒,“千戶,此事機密,定要慎言?!?br/>
這話是能隨便出口的?泄露了消息,吃不了兜著走!莫說孟總戎不會放過,回京就得被南鎮撫司的兄弟們帶去,好好松動一下筋骨。
大漢神情一凜,“馬校尉說的是,是我疏忽了?!?br/>
經過這一小段-插曲,軍漢們再無心休息,紛紛抓起腰刀,起身走出驛站,翻身躍上喂好草料的軍馬,猛的一拉韁繩,軍馬揚起四蹄,向南飛馳而去。
一北一南,兩隊錦衣衛分別馳往順天和應天。
于此同時,孟清江已趕回了孟家屯,來不及休息,進屯之后,直奔孟家的祖宅。
有族人看他行色匆匆,難免覺得奇怪,出口詢問。
孟清江心知自己過于焦急,露了痕跡,只能托辭孟五姐出閣,做堂伯的來看看,稍后還要盡快趕回興州,才勉強打消了族人的疑心。
“十二郎可沒少照顧族里,族中子弟能到大寧儒學讀書,也是看的十二郎面子。三姐出閣,我在北邊運糧,沒得著消息,這次總不能再錯過?!?br/>
孟清江說得真切,族人到底沒多想,笑著點點頭,沒再多問。
轉過身,孟清江臉上的笑容登時消失無蹤。
論起忘恩負義,誰能比得上這群族人?
想想十二郎都為族里做了什么,再看看他們都是怎么做的?莫說照顧孟王氏一家,連給十二郎送封信都要避人。
看來,他們也曉得種種行事上不得臺面,卻終究管不住心中的貪念。
如若不是自己下狠心把孟清海送去大寧看守起來,怕是事情更要糟糕。想起成日在家中唉聲嘆氣的爹娘,孟清江的心硬如鐵石。
不是他不孝,只是孟清海同身份不明的人勾結,誘-使族中不上進的子弟橫行鄉里,又攛掇族人霸占里中良田,這樣的行為絕不能姑息。
即使他沒有出面,卻將孟氏族內的情況和外人說得清清楚楚,更不能縱容!
如果不是被自己撞破,天知道事情會嚴重到什么程度。同在順天府的自己尚且被瞞得死死的,何況是遠在南京的十二郎!
想到這里,孟清江立刻攥緊了拳頭,不慎扯痛了手臂上已結痂的傷口。只恨自己不濟,沒能抓住同孟清海密通消息之人!否則,十二郎又何必以身犯險,投了錦衣獄!
那是什么地方,進去了就要扒層皮!
對比族人的種種作為,孟清江都為孟不值!
控制著情緒,孟清江牽馬走到大門前,叩了三下門環,揚聲道:“六嬸可在,四郎拜見!”
很快,門內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開門的不是孟五姐,而是梳了婦人頭的孟三姐。
“四堂伯,快進來!”
孟三姐的神情中透著焦急,卻又有著喜悅,眼圈隱隱泛紅。
孟清江還以為是因自己從南京帶回了消息,走進堂屋一看,當下愣住了。
孟王氏坐在圈椅上,和孟許氏不停擦著眼淚,卻隱忍著不敢哭出聲來。
一個穿著皮襖,一身羊—膻--味的男人垂頭跪在地上,一聲不出,身形傴僂。孟張氏一下一下狠捶著男人的肩背,孟五姐跪在男人身邊,泣不成聲。
“六嬸,這是?”
聽到孟清江的聲音,跪在地上的男人回過頭,兩鬢已經斑白,滿臉風霜,蒼老猶似半百之年。長相五官卻莫名的熟悉,結合孟王氏等人的反應,孟清江乍然一驚,“你、你是九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