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年輕時一定是十里八鄉的俊后生,濃眉大眼國字臉,符合傳統審美,看著就舒服。</br> 當然,最主要的是老李雖然刺了自己一刀,但知錯就改,通過變法為自己擋刀。</br> “李卿家,隨朕往宮外一行。”</br> 出宮透透氣,順便看看變法的成效,變法作為昏庸值可持續生產的關鍵,必須全程把控,萬一出了什么幺蛾子就麻煩了。</br> 不一會兒子受便和李靖來到了北市,因為錢莊和多寶就在北市的緣故,北市是四大集市中最熱鬧的。</br> 北市中央立了十塊石板,就在多寶的卦攤邊上,這里人多。</br> 多寶閑暇時還會給人們講解一下石板上的律法,畢竟識字的人不多,雖然有派下專門的官員普及,但多寶這種算命的道人更讓人信服。</br> “道長,這陣子會下雨不?”今兒無心菜賣的很好,可賭馬又沒開,老嫗閑來沒事便到處晃悠。</br> 多寶收下一文錢,掐指一算:“三日后下雨,雨勢較小,五日即停。”</br> 老嫗臉上的皺紋皺在一起,笑成了一朵老菊花。</br> 子受有些不解,按理來說,下雨天生意不好做,這婦人怎么會這么開心?</br> 李靖在一旁道:“陛下有所不知,萬大人和杜大人以游歷見識合著了一篇論衡,里頭描述了雨水成因以及多種現象,隨著那日焚書時反駁鄂崇禹的事跡傳了出去,那老嫗多半是猜中了明日有雨,因此而感到欣喜。”</br> 子受點點頭,這下人人都可以粗略推算天氣了,雖然不能像多寶一樣將雨勢大小、持續時間推算得一清二楚,但也能最起碼知道會不會下。</br> 不過問題不大。</br> 總的來說,萬年和杜元銑干的只是歸納總結,就算他們不寫這書,這些東西也只是普通的見識經驗,流傳不廣,缺不代表沒有。</br> 而且現在有人信這些,是因為出來溜達的神仙少,等封神正式開啟,仙人入世,隨手就是電閃雷鳴,誰還信這個?</br> 讓萬年等人寫這些也好,能讓他們有事可做,寫完還能順手以朝廷的名義推廣一波,等仙人動手時他們豈不是直接懷疑人生,甚至質疑朝廷?!</br> 子受從人群中擠到石板邊,看向第一塊石板。</br> “紂王乃始皇帝,為天下之主。”</br> “皇帝高于王。”</br> “只可跪拜祖宗,不可跪拜天神。”</br> “不可殺人,殺人者罰....”</br> “不可偷盜,偷盜者罰....”</br> 子受眉毛一挑,開篇就無限拔高皇權地位?</br> 潛移默化讓皇權通過律法深入人心,李靖好手段啊!</br> 真讓你搞成了,罵我的人豈不是大大減少?</br> 不能讓你得逞!</br> 子受指著那些宣揚皇權的石板:“這塊,這塊,還有這塊,都拆了,不準用。”</br> 李靖一臉難色:“臣知曉陛下的意思,要想讓人們信服,一味以強權壓迫是不行的,只是變法初期,必須要以強權讓人心生畏懼,才....”</br> “不行。”</br> 子受嚴詞回絕,百姓最好忽悠,這么下去他們就真信紂王是千古一帝啦!</br> 看著李靖仍是不情愿,子受果斷上前,大摔碑手見過沒有?</br> 手上一使力,直接將那幾塊石板給拍碎了。</br> 旁邊那幾個石板寫著的是軍功、連坐。</br> 啪啪啪。</br> 子受又順手把其中的連坐給拍碎了。</br> 這些內容是商鞅變法的核心,李靖做的不錯,提出了類似的觀念。</br> 想要提拔奴隸,軍功是必須的,這個不能丟,其他的律法影響也不大。</br> 既然你做的不錯,我當然要想盡辦法扯后腿。</br> 連坐必須得廢掉,商鞅就是因為以連坐讓家家戶戶相互監督,保證新法的實施力度,在變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br> 怎么可能讓你變法成功?</br> 即使要成功,也得十年二十年,等昏庸值刷個夠本再說。</br> 伴隨著石板破碎的,是圍觀群眾嘩然一片。</br> 那些石板可是朝廷派人挪來的新法,竟然有人膽敢將其拍碎?</br> 雄心豹子膽暫且不論,這份力氣當真恐怖,如果將這股子力氣拿來種地,一天就能把地翻完吧?</br> 想到家中的田地,他們便幻想起今年的收成,有人冒險從上林苑里偷來了仙家之物,一定能有個大豐收。</br> 不少人看著那塊被拍碎的連坐的石板,心中覺得如果連坐真的能就這么廢除就好了。</br> 連坐新法施行,萬一事發,他們這些見到有人偷仙家寶物卻不舉報的無關人員,也得因為連坐而坐牢,也太虧了。</br> “陛...陛下.....”</br> 李靖看得瞠目結舌,陛下他怎么能這樣呢?</br> 變法剛開始,就親手打碎了變法所用的石板,這算什么事啊!</br> “朕意已決,還有,這些石板上的刑罰不要寫的太明顯,全抹掉,不能寫具體刑罰,言辭溫和一些。”</br> 子受又強調道,寫了刑罰的石板就這么大剌剌擺在街上,威懾力太大。</br> 法律講究一個威懾力,嚴抓,狠打。</br> 比如上輩子的山火標語,放火燒山,牢底坐穿,就這么八個字,簡單粗暴,狠勁十足,一般人別說點火了,抽個煙都得去室內。</br> 如果把標語換成“山林防火,從我做起”、“人人防火,戶戶平安”、“森林是我家,防火靠大家”這種標語,軟綿綿的,威信力大減。</br> 所以嘛,石板必須改,什么威懾力?咱不要威懾力!</br> 李靖看著紂王態度格外堅定,心中驚疑不定,莫非石板真的有不妥之處?</br> 仔細一想,好像還真的有些不對勁。</br> 首先就是拍碎了有關皇權的幾塊石板,雖然不能以皇權來推動變法,但卻讓自己徹底站在了臺前,而非推動變法的幕后。</br> 這里就有不少好處,能讓人們認為是他李靖主導變法,即使有許多人反對,也不會將矛頭對準紂王。</br> 至于變法因此變得更困難倒也不算什么,如果變法如吃飯喝水一般簡單,還要他李靖干什么?</br> 接著,便是廢除連坐,連坐起于夏時的禹刑,本人未實施犯罪行為,但因與犯罪者有某種關系而受牽連入罪,此法雖然能讓人互相監督,加快變法速度,但與變法的初衷不符。</br> 萬方有罪罪在萬方,誰犯錯治誰的罪,與犯罪者有親眷關系,何罪之有?</br> 即便是更嚴重一些,包庇、匿藏犯罪者,可這樣的行為,真的要與犯罪者共同受刑嗎?</br> 以前連坐可行,因為刑罰不重,罪不至死,同罪也沒什么過于嚴厲的懲戒,可新法嚴厲,殺頭都是尋常事,連坐就大有問題了。</br> 更遑論法度在民間并不深入人心,坑蒙拐騙要受刑,是新法的規定。</br> 若是犯罪者的母親因為不識字,又地處偏僻,見識不多,對新法的理解不夠,從而不知道事態的嚴重性,出于母子之情藏匿了兒子,這樣一來,如果以嚴刑對待,并不合適。</br> 那位母親說不定都不認為自家兒子犯了法,畢竟在大多數人眼中,殺人才是犯法。</br> 當年哪吒連續殺了人,那時候他和妻子都沒有明白律法的重要性,不也同樣想著包庇嗎?</br> 一直到最后被害者家屬要求償命,他才狠下心來,這么看,自己也有錯,自己都會有這種心思,何況他人?</br> 想到這里,李靖靈光一閃!</br> 最后紂王的那一句叮囑,提點之意簡直再明顯不過。</br> 就像哪吒一樣,哪吒殺過許多人。</br> 可哪吒最初時射出一箭無意間殺了石磯的童子,這個階段的哪吒并非有意殺人,石磯當時找上門來,也只是讓哪吒道歉,并沒有更深入追究。</br> 天地那么大,八百里開外一箭正好命中,這也沒處說理。</br> 再往后,哪吒故意打殺另一個童子,乃至殺夜叉殺敖丙,這些犯罪行為則是故意殺人,罪無可赦。</br> 因而哪怕是殺人,也應該分出故意殺人與過失殺人,這些都不能按照固有律法中籠統的“殺人”一概而論。</br> 李靖看向碎成小塊的石板,還是紂王想的周到,律法雖然刻在石板上,但卻并不是石板這種死板的東西,即便是石板,也能夠被拍碎,被改變。</br> 律法不能一概而論,有時候得針對不同情況不同對待。</br> “法理、情理.....”</br> 李靖忽然發現自己要做的還有很多,變法并不是將律法寫下,再推行出去那么簡單。</br> “你念叨啥?”</br> 子受有些納悶,不就是廢掉一個連坐嗎?我是老大,聽我的。</br> 你有不滿?正好給我貢獻昏庸值!</br> 李靖這才反應過來,鄭重拱手道:“臣明白了。”</br> 子受點頭,明白就好,你就是個工具人,不要有太多的自我思想。</br> 整了這么一出,他也不打算再在市集多呆,被人認出來就不好了。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