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資格動手,也不想動手,否則與你又有何兩樣。”蘇晏慢慢松手,將短劍遠遠扔進林中。
云洗躺在大石上,睜眼望向云遮月暗的夜空,“我與你相識往來,僅此兩日,雖抱企圖與惡意,卻也有那么一兩個瞬間,想要放棄取你性命……然而葉東樓的血濺在我手上,灼燙如烙,日夜提醒我,泥足深陷之人,身心早已浸透血污,有什么資格回頭是岸?連一瞬間的閃念都不該有。”
“一子錯,滿盤皆落索。”蘇晏憾然起身,捂著流血的傷口,朝崇質殿走去。
他沒有回頭看云洗,也不愿去多想這位墮入塵泥的探花郎的結局,總歸逃不過悲涼收場,如詩所讖,“孤鴻一唳驚寒去,冷月千江照影空”。
蘇晏拖著雪上加霜的傷腿,慢慢走出林子,遠遠見兩三個巡邏的侍衛,提著燈籠,從月洞門走進后園。
“什么人?”侍衛喝道,手按腰刀快步逼近。
蘇晏苦笑:“我是司經局洗馬,太子侍讀蘇清河。”
“原來是蘇大人。”為首那侍衛見他一身泥和血,有些詫然,“大人緣何深更半夜在后園走動?還受了這么重的傷?”
蘇晏道:“傷倒不重,只是看著嚇人。這位侍衛大哥,煩請借我一盞燈籠,我自行回殿。”
侍衛們交換了個眼色,為首的說:“那怎么行,還是我等送一送大人吧。”
他話音未落,其余兩人便上前,一左一右架住蘇晏。
蘇晏被他們夾在中間,動彈不得,心知不妙,想是撞上馮去惡派來的殺手了,便要扯開嗓子呼救。
挾持他的兩名錦衣衛做慣了這種事,早就防著他叫喊,手掌直接捂住口鼻,往僻靜的假山內洞里拖拽。
蘇晏知道命懸一線,拼死掙扎,踢翻了路旁矮燈柱上的裝飾花盆。
花盆摔在石板上,一聲脆響在靜夜中傳出甚遠。范同宣拔出腰刀,吩咐兩名手下:“就在這里解決,省得夜長夢多。按緊了,別讓他叫出聲兒來。”
眼見刀鋒當胸攖來,蘇晏絕望閉眼,心想這下真要死機重啟了,也不知重啟后還有沒下一世,是不是還在這個朝代,還能不能遇見相識之人。
太子、皇帝、千戶、吳名、豫王……重重人影在眼前倏忽飄過,他心中忽然生出留戀與不舍,忍不住想自己死于非命后,這些人會不會傷心難過。他不希望別人為他傷心,但又覺得一個人若是死了,如果連為他傷心難過的人都沒有,那也未免活得太失敗,還不如死了的好。
生滅之間,他陷入浮思妄想,驟然聽見風聲呼嘯,緊接著是一聲痛呼。
蘇晏睜眼,只見拔刀要殺他的那個侍衛面朝下撲倒在地,背心插著半根折斷的樹枝。
樹枝有兒臂粗細,端頭尖銳,參差不齊,顯然是臨時掰折下來的。這三尺長的樹枝,還帶點彎曲弧度,如長矛般投擲出去,竟能洞穿人體,這份膂力實在驚人。
蘇晏望著出現在月洞門口的人影,是個披著玄色斗篷、戴風帽的男人,看身形有點眼熟。
挾持他的兩名侍衛見首領橫死,登時急怒紅眼,也不管他死活了,拔刀向那人沖去。
這兩人訓練有素,刀法了得,不像是普通侍衛。蘇晏正擔心手無寸鐵的斗篷人吃虧,下一秒卻見對方連刀鋒都不避,覿面一拳,打得一名侍衛滿臉開花,腰刀脫手飛出,端的是“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另一名侍衛與斗篷人交手幾個回合,也招架不住,只好拼了命地纏斗。
之前那個臉上開染鋪的,見勢不妙,大約又憶及首領的命令,咬牙朝蘇晏撲來。
危急時刻,蘇晏靈臺乍明,想起吳名傳授的一招“葉里藏花鴛鴦腳”,當即施展出來,攔截分撥、掀腳踢擊一氣呵成,最后一腳狠狠踹在對方子孫根上。
那侍衛發出一聲渾不似人聲的破調慘叫,雙手緊捂胯/間,弓身如蝦米,篩糠般抽搐起來。
看著都覺得疼到極處,蘇晏不禁慶幸自己沒有偷懶,平日里就著家中老樹的樹干狠練這一招,把樹皮都踢禿嚕了,如今首次投入實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效果還不錯。
斗篷人見他脫困,松了口氣,奪下腰刀將纏斗的侍衛砍翻在地。那侍衛垂死掙扎,拽落了他的風帽。
蘇晏吃驚道:“豫王殿下?”
此刻他滿身污泥血跡,衣衫撕裂,連發髻都歪了,幾縷散落的烏發黏在汗濕的臉頰,顯得既狼狽又可憐,風流昳麗的姿韻蕩然無存。
豫王看在眼中,卻不嫌惡,只覺得心疼,疾步上前問道:“傷在何處?先止血。”
“左臂,還有右腿。”
豫王從自身干凈衣物上撕下布條,挽起他的衣袖,用布條扎緊止血。大腿外側的傷口,因為蘇晏不肯脫褲,只好隔著褲管扎上。
“只是皮外傷,敷點金瘡藥就好。”蘇晏感激道,“多謝殿下搭救。不知殿下今夜這是意外遇上,還是早有防備?”
豫王道:“我今夜本就打算來小南院,途中偶遇一名錦衣衛千戶,假托驚馬,將這紙團塞給我。我見事態緊急,快馬加鞭,所幸及時趕到。”
他掏出懷中揉皺的紙團,交予蘇晏。
“錦衣衛千戶?莫非是沈柒。”蘇晏就著地上的燈籠,打開一看,是一份直奏御前的密折,寫了馮去惡臨時將他調回北鎮撫司,另派千戶范同宣暗殺太子侍讀。蘇晏危在旦夕,自己迫于形勢無法再擔任護衛之責,求皇帝另派人手,盡快前往小南院。
蘇晏微微抽了口氣。
這封密折看著只有寥寥數語,透漏出的信息量可就大了。
首先,沈柒作為一名小小的千戶,竟然能直接給皇帝遞密函,這聯系不知是何時建立的?
想來想去,只有一個可能,沈柒在馮去惡手下十年,從未真正效忠,搞不好還偷偷攥著對方不少把柄。葉東樓被害案發生后,沈柒便決意要背叛馮去惡,于是兵行險著,私下求見皇帝,呈上馮去惡的罪證,冒死出首上官。
皇帝當時并未降罪,否則沈柒的人頭早已落地。或許皇帝對馮去惡早有想法,只是按兵不動,沈柒此舉成了瞌睡送枕。
其次,自己在皇帝的暗示與安排下,成為樁子住進小南院。看似以身犯險,就連太子和豫王都對此頗有微詞,以為皇帝疏忽他的安危。但實際上,皇帝并未放任他置身險境,而是順水推舟讓沈柒潛入小南院,守護他人身安全。所以沈柒才做侍衛打扮,不時在他房中出沒。
皇帝深謀遠慮令人佩服,可真正令蘇晏動容的,卻是千戶沈柒。
雙重間諜哪里是那么好當的!一面要應付馮去惡,暗中作梗救人,又要降低對方疑心,保全自身性命,一面還要確保與皇帝間的聯絡不走漏風聲,就像在懸崖上空走鋼絲,半步踏錯,便是粉身碎骨。
今夜沈柒將這密折交給豫王,大約也是走投無路,迫于無奈之舉了。
但凡豫王起了一點其他的思量,沈柒必死無疑。千戶這是在用身家性命,賭豫王對他蘇晏不僅僅是狎褻騷擾,還有那么些真心實意在里面,愿意連夜趕來相救。
而豫王也沒有辜負沈柒的性命之托,及時趕到,這才從范同宣手下,將他拉出了鬼門關!
這其中多少刀光劍影、暗流洶涌,自己直到此時此刻方才有所明了……蘇晏屏息追想,汗透重衣。
他捏著這張密折,仿佛捏著沈柒一顆決熱之心,怔怔坐在路旁巖石上,思緒萬千亂如麻。
豫王見他失神,以為體力不支,忙脫下斗篷,裹住蘇晏全身,將他打橫抱起:“傷勢要緊,我這便送你回房,速召太醫前來診治。”
蘇晏總覺得漏了什么要事,抓著豫王的手臂叫:“等等……容我再想想!”
豫王微惱:“孤王在此,你還擔心什么?安安心心療傷,余事自有我。”
“我擔心……”蘇晏終于理清思緒,急聲道,“后園里還有個云洗!馮去惡派來的殺手若不止這三個,其他人見了尸體搜索四周,他怕是要撞在槍口上。他是殺害葉東樓的真兇,歸案之前不能死得不明不白,否則我解釋一百遍,也不能堵住所有質疑的嘴。”
豫王吃驚:“他是真兇?他與東樓有同窗之誼,素來交好,東樓在本王面前還屢次提到,說他生性高潔不趨俗務,是真正的文人風骨。為何他竟要殺害東樓?”
蘇晏被他抱在懷中,膈應得很,掙扎著下地站穩,心底忍不住怒意涌動:“還不是王爺自己做的孽!你要是不去禍害葉東樓,就什么事都沒有了。”
豫王以為他吃醋,竊喜又急切地解釋:“那是還未遇到你之前。若你肯回應我,本王保證今后再不多看別人一眼,只一心一意對你。”
蘇晏半點不信,冷笑道:“王爺抬愛,下官感激在心。可惜下官真不好此道,即便好了,也當尋良人相攜終生,受不得露水情緣的好處。”
“孤王對你蘇清河一片真心,你怎么——”
蘇晏抬頭看天,指著云層中一輪時有時無的圓月,嘲諷道:“王爺莫非也要與我對月盟誓,說什么‘天荒地老,此情難絕’?葉郎中郁血未涼,我可不想步他后塵。”
豫王被他臊得羞惱不已,頗有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感覺,忍不住分辯:“我不是真的貪花好色——”后面戛然而止,臉色沉下來,嘴角緊抿,不再吭聲。
蘇晏哂道:“圣人說,食色性也,可見好色乃人之本性,尤其是男人。我知道王爺位高權重,嬖寵如云也是正常,但下官只求這個寵別落在我身上。王爺可知云洗為何要殺葉東樓?”
夜風微寒,他失血發冷,扯著斗篷裹緊身體,提個燈籠,腳步虛浮地往林子里走去,同時將這個案子的始末和云洗的作案動機,一五一十道來。
豫王緊隨在他身后,聽得一張臉白里泛青,青里透紫,難堪到了極點。
蘇晏的話像無形的鞭子抽打在他臉上,若不是夜色掩蓋了神情,他恐怕會掉頭而走,不愿再受這誅心之刑。
沿路走了一圈,不見人影,蘇晏在云洗之前躺過的大青石邊停下腳步,遺憾道:“他怕是已經走了。天網恢恢,他又能逃去哪里呢!”
豫王此時也逐漸冷靜下來,平復了動蕩的心緒,懷著自咎沉聲道:“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確全是孤王的錯。是我行事荒唐,以為兩廂情愿便與人無傷,卻不想傷人之心,猶勝傷體。
“我將情愛當做消遣,收放自如,便錯誤地推己及人,以為人人都經得起好聚好散,卻從未真正考慮過他人的感受——我是當朝親王,權位顯赫,我要聚,誰敢散?我要散,誰敢留?不過是表面上裝作公平的仗勢凌人罷了!”
蘇晏見他身居高位仍肯低頭認錯,且言辭誠懇,切中要害,像是真心反省的模樣,心底對他有所改觀。
又念及今夜的救命之恩,自己也不好再繃著張討伐臉,于是溫聲道:“書上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王爺若能自省,便是吾等楷模。我今夜又說了不少逾矩犯上的話,全因王爺先前說過,與我做朋友交往,既然是朋友,就有互相匡正的責任,焉能見錯不諫。”
豫王難得聽到蘇晏對他說幾句體己話,窩心之余,又覺得悻然,“朋友?本王缺你一個朋友?”
蘇晏自覺受了羞辱,咬牙道:“是下官高攀!不配做貴人的朋友!”
豫王見他誤會,忙上前擁住,無奈嘆道:“你明知我心意,‘朋友’一說只是托辭,是緩兵之計。我是真心愛你,你要如何才能相信?”
車轱轆話又轱轆回去了。蘇晏深恨豫王冥頑不靈,事到如今依然想睡他,氣得手抖,丟下一句“你別跟著我!我現在一眼都不想看見你”,推開人甩袖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