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世領著尹王朱?出了宮。</br> 張安世邊走邊道:“這幾日,你也別先回官校學堂去了,這幾日出入宮禁,你都給我搭把手。”</br> 朱?點頭,噢了一聲。</br> 他顯得垂頭喪氣。</br> 張安世安慰道:“走,我們該去見一見那罪魁禍首了。”</br> 罪魁禍首……</br> 朱?露出疑惑之色。</br> 張安世一路至棲霞,隨即在陳禮的引領之下,進入了詔獄。</br> 詔獄之中,關押的人已是人滿為患。</br> 既是拿到了名冊,那么……錦衣衛便開始按圖索驥,搜查其余的骨干。</br> 尋常的教眾當然是不必捉拿的,可一些骨干人員,卻非要抓到不可。</br> 至于將來如何處置,卻是兩說的事。</br> 李喜周早已是遍體鱗傷,他一臉猙獰,被人吊起來,人懸在半空,喃喃自語著,好像是在念經。</br> 也不知怎的,只要這家伙一念經,張安世就想笑。</br> 尹王朱?抬頭看著李喜周,口里道:“總教習,他在念什么?”</br> “應該是詛咒我們吧,怕不怕?”</br> 尹王朱?很實在地道:“我只怕皇兄的拳頭。”</br> 張安世讓人搬了一把椅子來,而后在這李喜周的面前落座。</br> 他看著這早已是奄奄一息的李喜周,皺眉道:“怎么這樣狠,可別將人打死了。”</br> 站在一旁的陳禮汗顏,忙道:“是,卑下下次一定注意。”</br> 張安世道:“若是有什么生命危險,一定要及時叫上好大夫,也要及時用藥,無論花多少代價,人也要救活回來。”</br> 陳禮道:“這詔獄里的大夫,都是最好的,卑下不是吹牛,宮里的太醫都不如他們。”</br> 張安世便罵:“你是好的不學,偏要和壞的比?”</br> 陳禮一臉無措地道:“啊……這……”</br> 張安世隨即看向李喜周,便問尹王朱?:“桉情,你已大抵知道了吧。你來說說看,眼前這個人……該怎么讓他開口?”</br> 朱?卻道:“總教習,你別賣關子了。”</br> 張安世笑了笑,背著手,走了一圈,才道:“李喜周,你還認得我嗎?”</br> 李喜周努力睜著已經被打腫了的眼睛,看著張安世道:“化成灰也認識。”</br> 張安世道:“宮里的事,你交代不交代?”</br> 李喜周搖頭,他歇斯底里地道:“我是不會說的,時間快來不及了,你們若是放了我的家人……或許……還有機會……”</br> 張安世卻是微微一笑道:“你的家人……是不可能活下去的。”</br> 李喜周道:“那么就同歸于盡吧。”</br> 張安世嘲弄地道:“同歸于盡,你拿什么和我們同歸于盡?你以為靠那金氏,就有資格同歸于盡?”</br> 此言一出,李喜周臉色一變,他打了個寒顫,勐地盯著張安世:“你……你是如何知道的?”</br> 張安世輕蔑地看著他道:“你那點小伎倆,怎么可能瞞得住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看,現在你和你家人身上的罪,又多了一條。”</br> ….李喜周渾身不由自主地又抖了抖,自來了這里,反復的上刑,他心里依舊還有執念,只覺得……只要自己還掌握著什么,或許還有一線可能,朝廷會對他妥協。</br> 而現在……連這最后一丁點的底牌也沒了。</br> 他落淚下來:“哎……既生瑜何生亮,怎么會到這樣的地步。”</br> 他的聲音越來越悲戚,繼而咬牙切齒,又突然絕望地長嘆一口氣:“哎……”</br> 他一聲嘆息。</br> 張安世看著他的樣子,臉上倒是露出了一絲好奇,道:“我一直很奇怪,為何……你靠在區區的小縣里,便可以對天下這么多白蓮道人發號司令?你這些裝神弄鬼的把戲,你身邊的人,當真相信嗎?”</br> 李喜周……似乎因為心理上的防線已是崩潰,此時已萬念俱焚,只是斷斷續續地道:“不是因為人們是否相信,是天下許多人,希望有一個這樣的人。”</br> 張安世凝視著李喜周,他沉默著,屏息等候他繼續說下去。</br> 李喜周道:“就好像,當初元末的時候,那韓山童和劉福通一樣,難道許多人不知道他們在裝神弄鬼嗎?他們埋下石人,宣揚什么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當真所有人都相信嗎?呵………其實……其實不過是大家想反而已,因為人人想反,于是有人裝神弄鬼,因而天下人紛紛影從,對他們的話深信不疑。”</br> 張安世若有所思地沉默了一下,而后道:“你未免太高抬自己,你和劉福通和韓山童這樣的人相比,實在差得遠了。他們或是裝神弄鬼,是為了反抗,而你不過是斂財。”</br> 李喜周道:“路數是一樣的,就算是韓山童和劉福通活在今世,用他們當初的手段,未必也能號召多少人謀反。同樣的道理,若我在那個時候,只以此宣揚,我這白蓮教,只怕也遠遠不如他們所傳的白蓮教更得人心。”</br> 張安世道:“倒是有幾分道理。”</br> 李喜周接著道:“我也不過是合了人心而已,尋常的百姓,通過節衣縮食,供奉了他們的財物,送給我,換來他們的安心。而天下各州縣的那些白蓮道人,他們正愁自己手底下的佃戶們,總是不滿佃租,或者其他緣故,而滋事。”</br> “因此,有了這白蓮教,這些地方上的豪強,贈我錢財,我便讓他們來做這白蓮道人,有了這個身份,下頭的佃戶們,便沒有怨言了。不但不敢計較佃租,哪怕是逢年過節,還要節衣縮食,將他們的財物送到這白蓮道人的家中,以示虔誠。”</br> 李喜周頓了頓,繼續道:“說到底,不過是你們那些四書五經的東西,為了顯得自己與別人不同,所以故作高深,這四書五經所犯的,不過是和當下的禪宗、道宗一樣的毛病,故步自封,將這些高深隱晦的東西,當做自己區別世俗人的本錢。別看官府平日里說什么教化教化,可士紳與讀書人之乎者也的話,尋常的百姓,卻是一句都聽不懂,甚至連說話都費氣力。”</br> ….李喜周此時拼命咳嗽,他似乎是周身疼痛極了,臉上皺成了一團。</br> 緩了緩,他才又道:“這樣固然可教人……沾沾自喜,洋洋自得,可壞處卻是,百姓們總是不安分,不肯安分下來,就難免讓人不安。我這白蓮教,就是說給那些無知百姓聽的,百姓們相信,那么那些地方的豪強和富戶,甚至還有士紳和讀書人,便也愿意得一個白蓮道人,輕松省力,還有好處,何樂不為?”</br> “至于那些地方官府,本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此……即便沒有我,沒有這白蓮教,也照樣會其他人,會有其他的東西出來。”</br> 張安世勾起了一絲冷笑,道:“真是好算盤,沒想到區區一個所謂白蓮教,卻是將所有人的人心都算到了。這樣說來,那些地方父母官,還有地方上的學政,都是酒囊飯袋,竟是連你們這些騙子都不如。”</br> 張安世不得不承認,這李喜周絕對是玩弄心術的專家。</br> 李喜周的臉色難看極了,卻堅持著道:“這不一樣,那些人……靠四書五經做了官,教化百姓與否,和他們有什么關系?可我們不同,我們一無所有,若是沒本事讓人相信我們的話,便什么都不是了。”</br> 張安世道:“這倒有幾分道理。”</br> 說著,張安世站了起來,卻是很是平靜地道:“你罪大惡極,而今總算也說了幾句人話,我之所以來此,就是來告訴你,你現在什么底牌都沒有了。未來三年,你會遭許多的罪,等三年之后,再將你凌遲不遲。你方才說了這么多的話,可見你是一個極聰明的人,可一個人聰明的過了頭,卻將這些聰明,用在了這等罪大惡極的事上頭,那么……就必須承擔后果。”</br> 說完最后那番話,張安世走出刑房,一面交代道:“現在開始,下手要有輕重,別弄死。”</br> 說罷,才頭也不回地出了囚室。</br> 站在囚室外,他長長地出了一口氣之后,尹王朱?出來,張安世道:“知道為何要帶你來這里嗎?”</br> 朱?搖頭。</br> 張安世道:“看過之后,什么感覺?”</br> “嚇人。”朱?老實回答道。</br> “當然嚇人。”張安世道:“可既是錦衣衛,就要面對這樣的事,人不可能一直處于溫室的。這世上,總有人直面黑暗。不是你,就是其他人。這官校學堂,你還讀不讀了?”</br> 朱?一點遲疑也沒有,就道:“讀。”</br> “為何?”</br> 這家伙這么干脆,張安世顯得有些意外。</br> “雖然很嚇人,但是也很刺激。”朱?道。</br> 張安世:“……”</br> 張安世隨即道:“官校學堂畢業之后,你打算進錦衣衛嗎?”</br> “我?”朱?一臉詫異,而后道:“只怕皇兄不許。”</br> ….張安世道:“只要你一意孤行,陛下也不能拿你怎么樣,他還能打死你不成?”</br> 朱?道:“那我去和皇兄說,總教習很欣賞我,希望我留錦衣衛。”</br> 張安世頓時就瞪大了眼睛,罵道:“你不配做我的學生。”</br> 朱?便耷拉著腦袋,委屈巴巴地道:“我愿意留下,我喜歡在學堂,將來也希望能和同窗們一樣,留在衛里。”</br> 張安世道:“那到時再說吧,不過……我之所以給你看這些,還有一個緣故,你見了此人,是怎樣想的?”</br> “他害皇嫂,我自然恨不得將他碎尸萬段。”</br> “碎尸萬段?”張安世帶著幾分戲弄的意味看著他道:“我給你一把刀子,你真的肯將他碎尸萬段嗎?”</br> 朱?很認真地點頭:“真的。”</br> 張安世卻也認真起來,道:“可你有沒有想過,將人碎尸萬段,是會讓人上癮的。”</br> “上癮?”</br> 張安世道;“一個人,經歷了血腥之后,就會越來越暴戾。”</br> 朱?顯得不解:“可錦衣衛不就是干這個的嗎?”</br> “錦衣衛是匡扶天下,誅殺不臣,豈是干這個的?”張安世氣休休地道:“若是將錦衣衛當做暴戾的機器,那么這就與紀綱沒有任何分別了,不過是用來排除異己,最后暴戾會掩過理智,會越來越不分是非黑白!”</br> “你希望,最終這錦衣衛變成這種樣子嗎?”</br> 朱?立即搖頭,卻道:“可這也沒法子啊。”</br> “既要讓人直面黑暗,也得讓人有光明的一面。”張安世語氣漸漸平和起來:“所以我有一個打算,要在衛里還有官校學堂,推廣一些興趣愛好,讓人都參與,譬如踢蹴鞠,還有下棋,或者是其他的文娛活動,如此一來,緊張殺戮之后,難得放松下來,可以緩解這樣的暴戾。可是萬事開頭難,總要鼓勵大家這樣干才好……”</br> 張安世頓了頓,繼而道:“我左思右想,要在衛里還有學堂里舉辦一些比賽,譬如棋賽,又如蹴鞠賽,亦或者是舉辦一些衛里人的書法展,除此之外,還要設一個內部的刊物,負責搜羅一些衛里人的事跡,撰寫成文章,既有褒獎的,也得有批評一些現象的,也愿意去收衛里和學堂里的人投稿,總而言之,就是要培養興趣,要將血腥的工作和平和的興趣分開來。”</br> “噢。”朱?點點頭:“原來是這樣,不過……這和我有什么關系?”</br> 張安世道:“你耳目靈通,可以在學堂和衛里幫我打探一下,大家都有什么其他的愛好,當然要健康的愛好。”</br> 朱?想了想,卻問道:“什么叫健康的愛好?”</br> 張安世耐心道:“就是好的愛好。”</br> “我明白了,總教習為何不早說,交給我吧,我能辦得妥妥當當的。”朱?拍著胸脯道。</br> 張安世道:“好了,回學堂吧。”</br> ….朱?哦了一聲,轉身走了幾步,卻突然駐足,回過身來,這一刻,他眼淚婆娑:“總教習……”</br> 張安世道:“什么事。”</br> “皇嫂……不會有事的,對吧?”</br> 張安世嘴唇嚅囁一下,卻沒有立即回答。</br> 朱?好像一下子長大了不少,他看著張安世,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轉身便走了。</br> …………</br> 張安世打道回府。</br> 眼看著同樣身懷六甲的徐靜怡,張安世不禁后怕地道:“哎……所以我一直說,做人一定要小心為上,看來我這些年來謹慎小心是對的。”</br> 徐靜怡已到了待產的時候,大概是因為將要為人母,整個人似是更顯得溫柔隨和。</br> 她聽了張安世這沒頭沒腦的話,便奇怪地道:“怎么了?”</br> 張安世搖頭,并沒有將宮里的事說出來,怕她擔心,便岔開話題道:“這幾日,你要多加小心,孩子應該要出生了,不過……我這幾日可能會忙碌一些,到時……就怕顧不上。”</br> 徐靜怡溫和地笑了笑道:“夫君放心,我能照顧好自己的,再說身邊還有這么多的人看著呢。”</br> 張安世忍不住道:“真是虎父無犬女啊。”</br> 徐靜怡道:“什么?”</br> 張安世忙搖頭,道:“沒什么,我只是想到泰山大人了。”</br> 一夜無話,到了次日,張安世入宮覲見。</br> 人一至午門,便看到宦官在此等著。</br> 那宦官一看到張安世,急匆匆地道:“威國公,陛下有口諭,威國公直入大內。”</br> 張安世很默契地點點頭,火速趕往大內,小跑著到了徐皇后的寢殿。</br> 寢殿外頭,許太醫翹首以盼,一直等著張安世來。</br> “如何?”</br> “還是那個樣子。”許太醫道:“這一夜,都在聽胎心……可一直都是八十次上下……娘娘也覺得身子有些不適……”</br> 許太醫壓低聲音。</br> 實際上,他現在已不算是大夫了,而是醫官,也就是,管理天下的醫館,</br> 可現在,該來還得來,每一次來宮里給貴人們看病,他都覺得心驚膽戰,只有見著了張安世,才安心一些。</br> 張安世點點頭,隨即與許太醫一起進入寢殿。</br> 朱棣見了張安世,道:“你來,其他人退下。”</br> 那許太醫如蒙大赦,又忙與其他的宦官和宮娥退出殿去。</br> 張安世上前,先行了禮,便道:“娘娘還好吧?”</br> 朱棣嘆口氣,低聲道:“她剛睡下。”</br> 說著,偷偷瞥了徐皇后一眼,聲音更輕:“她也覺得肚中的孩子……你說說看,現在的情況,最壞的結果是什么?”</br> 張安世道:“最壞的結果,是大的和小的,都保不住。”</br> 此言一出,朱棣倒吸一口涼氣,臉上也霎時的白了幾分。</br> 他努力地克制著自己,依舊輕聲道:“好一些的結果呢?”</br> “想辦法……保住娘娘。”張安世道。</br> ….朱棣聽罷,喉結滾動:“孩子保不住了嗎?”</br> 張安世只能沉默。</br> 朱棣蒼涼道:“哎……老年得子,她受了這樣多的苦,好不容易捱到了現在,不知該有多傷心。”</br> 張安世道:“其實臣也擔心這個。”</br> “你說。”</br> 張安世道:“娘娘乃至情之人,如今受了這樣的打擊,必然精神不振,再加上……救治的過程中,身子怕也不好,這雙重打擊之下……”</br> 他沒有說下去,可這意思不明而喻了。</br> 朱棣背著手,他下意識地點頭,他當然清楚張安世的意思,徐皇后的身體本就不好,再加上喪子之痛,心中郁郁,這絕對是致命的打擊。</br> 朱棣便道:“無論如何,你想辦法……拿出一個章程出來,朕……望她……”</br> 朱棣說到此處,突然變得溫柔起來:“朕望她好好的。”</br> “咳咳……”</br> 一聲清咳,卻是打斷了朱棣和張安世的話。</br> 張安世和朱棣俱都看向遠處的鳳榻。</br> “陛下,臣妾有一言。”徐皇后突然說話了。</br> 原來她根本沒有睡,之所以‘睡下’,是害怕朱棣擔心,實則從張安世入殿,到與朱棣的滴咕,她都聽了一清二楚。</br> 朱棣便忙上前道:“怎么了?”</br> 榻上的徐皇后朝張安世招手,她坐起,靠著墊枕,凝視著張安世道:“張卿家,孩子能保住嗎?”</br> 她問得極認真,朱棣在旁看著,臉色驟然之間變得難看起來。</br> 朱棣是最了解徐皇后的,徐皇后是個極有主見的人,平日里都說朱棣脾氣倔,可一旦徐皇后打定了某些主意,便是朱棣也拗不過她。</br> 張安世忙低頭,不敢去看徐皇后的眼睛。</br> 徐皇后道:“張卿家,你直言,不必有什么避諱。”</br> 張安世只好硬著頭皮道:“孩子月份還小……而且……這個時候……已經在腹中有危險了,臣……臣……”</br> “也就是說,并非沒有希望?”</br> “會有危險。”張安世道:“而且就算能出生,也不能確保……”</br> 張安世覺得這話很殘忍,他再也說不下去。</br> 徐皇后閉上了眼睛,沉思片刻,才道:“靜怡現在還好嗎?孩子應該這個時候要生了。”</br> 張安世點頭。</br> “哎,你們是不知道做母親的感受啊,若是靜怡,一定能明白我的心意。”</br> 張安世只耷拉著腦袋,好像在受訓斥。</br> 徐皇后接著道:“我早年為陛下生下三個兒子四個女兒,如今……最小的孩子,也都已經長大成人了。如今……又有身孕,許是年紀大的緣故,所以……總覺得這一次懷胎,格外的辛苦。可無論再辛苦,我也沒有抱怨,這是因為,這些日子,我總盼著,能見一見這孩子……”</br> 朱棣顯得難過,道:“現在說這些做什么,哎……”</br> 徐皇后道:“張卿家是有本事的人,倘若……這孩子有一丁點活下來的可能,也請張卿家,不要放棄。”</br> ….她竟一下子伸手,將張安世的手握住,慈和地道:“我希望張卿能體諒我的感受。”</br> 張安世慌忙道:“是,是。”</br> 徐皇后隨即松開張安世的手,笑了笑道:“張卿是子弟里,最有出息的,所以……該說的我也說啦,終究還是張卿來拿主意吧。”</br> 張安世道:“臣……臣先去想一個章程來。”</br> 說著,給了朱棣一個眼神。</br> 朱棣起身,二人一前一后出了殿。</br> 一出來,朱棣道:“這是婦人之仁,張卿……”</br> 張安世道:“陛下……臣……在想……”</br> 朱棣安靜下來,嘆口氣道:“說罷。”</br> 張安世道:“臣在想……一旦孩子沒了,娘娘是否能扛得住,歷來……她身子不好,精神也不甚好……”</br> 朱棣難得的顯得很無力,嘆了口氣道:“那你說怎么辦?”</br> “可能會有一些危險。”張安世道:“而且臣其實也沒太大把握。”</br> 朱棣微微張眸道:“你為何不早說?”</br> 張安世道:“陛下自己方才說……”</br> 朱棣壓壓手,憂心忡忡地道:“你就說幾成把握?”</br> “五六成。”張安世道:“不過娘娘的危險,也加了幾成。”</br> 朱棣凝視著張安世,卻是猶豫不決地:“朕其實現在也拿不定主意……”</br> 他顯得焦慮。</br> 于是,虎目顧盼之間,朱棣看到了角落里,試圖想要隱身的許太醫。</br> 朱棣道:“你來。”</br> “是。”許太醫隱身失敗,嚇得連忙上前,行禮:“臣……”</br> 朱棣道:“話你聽見了,你以為如何?”</br> 許太醫道:“臣……臣……”</br> 朱棣道:“你乃大醫官,連這樣的主意都拿不出嗎?朕要你何用。”</br> 朱棣一聲大喝。</br> 許太醫下意識的抱住自己的腦袋。</br> 這不抱不要緊,一抱,反而讓朱棣繃不住了。</br> 張安世連忙道:“陛下,算了,算了,這時不是干這個的時候。”</br> 朱棣深吸一口氣,道:“那你來想辦法。”</br> 張安世咬咬牙:“那就試一試吧,若是娘娘當真出了事,大不了……臣來擔罪。”</br> 朱棣道:“既然你有了決心,那就試一試……”</br> 他沉默了片刻:“這罪也輪不到你來承擔,教這個鳥人來擔著就好了,有什么差錯,朕剮了他。”</br> 朱棣手一指。</br> 這指頭奇跡一般,點在許太醫的身上。</br> 許太醫只覺得眼前一黑。</br> “既如此,那么就要迅速做準備了,陛下……臣……”</br> 朱棣道:“宮里的人,都聽你的差遣,還有這些太醫……”</br> 朱棣頓了頓:“生孩子的事,朕不懂,只好指望你了。”</br> 張安世道:“是。”</br> 張安世深吸一口氣,眼下,其實也沒有辦法,那就是提前進行生產。</br> 而提前生產……至少在這個時代,是很危險的事。</br> 若在后世,解決辦法很簡單,直接剖腹產就好了。</br> 可剖腹顯然在這個時代,過于危險,這畢竟不是割闌尾,若是給張安世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其實還是可以一步步在技術上解決的。</br> 當下……唯一的辦法……就是走另一條路了。</br> 張安世朝許太醫使了個眼色。</br> 許太醫還愣在原地。</br> 張安世咳嗽一聲:“許太醫……”</br> 許太醫這才回過神,于是,他慌忙跟著張安世,到角落里。</br> “威國公,你真的有辦法嗎?”</br> “有一個辦法,有點危險,而且還有一個天大的難題。”張安世道:“就是有點犯忌諱,你想想看,咱們是兩個大男人。”</br> 許太醫深吸一口氣,而后凝視著張安世道:“這個倒不擔心,威國公,準確的來說,老夫其實也不算男人了。”</br> 張安世:“……”</br> 許太醫低著頭道:“老夫……不能人道已經很多年了,你也知道……年紀大了嘛。”</br> “可我看你好像才年過四旬。”</br> 許太醫咳嗽:“我們先不糾結這些,別說了,別說了。”</br> .</br> 上山打老虎額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