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年,一位外地來的地師先生從此經過,瞧出了九牛蓮塘格局,遂向村民打聽:“山前的那座水田,不知道是哪家的······”</br> 村人一一相告,地師先生聽了,連連頓足說:“可惜、可惜,那水田中央是牛神穴位,若能得以匹配正位,必能福澤子孫后代,而今卻是毀了······”</br> 村民問及緣由,地師解釋說:“水田后面的山丘,形狀若母牛回首,水田是它的進食處,田里若有稻草,牛吃草,天地自然,什么都好說,現在不僅沒有草,反而葬了人,毀了田,多了污穢,豈不驚著了母牛?我猜不出一年,這九座山丘必然崩裂······”</br> 村民聽了,還不相信,但一年后,地師的語言應驗,天降大雨,地震不止,九座山丘坍塌成平地,九牛蓮塘也不復存在。</br> 故事不算動聽,只能算是傳說,但大家還是津津有味,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br> 反正他們也不知道,這個故事是真是假。</br> “九牛容易理解,塘也很明顯,那么蓮呢,該如何解釋······”</br> 刀把子不懂風水,但作為老江湖,嗅覺極其敏銳,發現了九牛蓮塘的問題所在。</br> 林熙早有所料,笑著說道:“你們看這九座山丘的分布,想不想蓮花子······”</br> 眾人先是一愣,隨后抬眼望去,看那九座山峰,看似毫無規律,實則暗含玄機,卻有幾分像蓮花之子。</br> 這樣說來,九牛蓮塘倒是成立了。</br> “這樣說來,九座山丘是蓮子,孤島就應該是蓮蓬,外圍的西海,應該是蓮花座,那么蓮花呢,蓮花在哪里······”</br> 蘇旻粗通風水,理解九牛蓮塘后,發現了更大問題。</br> 風水講究天人合一,既然有蓮子、蓮蓬和底座,理應有蓮花才對——只有這樣,才是一朵完整的蓮花。</br> 這個問題把林熙問住了,恍惚了片刻,要不是蘇旻提及,他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br> 要說蓮花在哪里,他也摸不著頭腦。</br> 疑惑之余,林熙看向隊伍后方,還可以望見西海,及西海對面的群山,群山朦朦朧朧,如拔天玉柱,掩映在云霄中,將西海和孤島,緊緊抱在懷中。</br> “我知道了!蓮花在那里······”</br> 看著眼前的一幕,林熙腦中靈光閃過,知道了蓮花所在,不禁驚呼出來。</br> “那里什么都沒有啊······”</br> 眾人循聲望去,除了西海、群山,什么都沒有啊。</br> “前輩,麻煩借你的地圖一用······”</br> 林熙沒有急著解釋,而是找刀把子借來地圖,他要應證自己的猜測。</br> “給!小心點用,別給我弄壞了······”</br> 刀把子把地圖給林熙,千萬囑咐,要小心保存著——這幅地圖,雖簡陋粗獷,卻是他當年九死一生,拼了命才畫出來的,算是他的心血所在,珍惜的不得了,一路走來,別人碰到不準碰。</br> 也只有林熙,救了他、救了隊伍,他才愿意轉手。</br> “果然如此,果然如此······”</br> 林熙拿過地圖展開,看著圖上的標記,將西部山區群山的位置,在心里復盤了一遍,再把地圖翻轉北、東、南三個方向,一一對照,一個清晰的輪廓,在他眼前浮現出來。</br> 這個輪廓,令他不可思議,露出驚嘆之色。</br> “林兄弟,你看出什么了······”</br> 秋月姐心癢難耐,忍不住的追問。</br> 林熙放下地圖,吐出胸中濁氣,緩緩道:“其實我們一路走來,都是在蓮花上面······”</br> 眾人俱是一驚,又很不理解。</br> 吳幽楠反應很快,想到了關鍵,問道:“你是說外面那些山,就是蓮花對么······”</br> 林熙點了點頭,把地圖給大家看,說道:“你們看,我們是從西邊進來的,總共經過九座山,這九座山呈扇形,包裹了整個西邊······”</br> 眾人看向地圖,回憶走過的路途,跟林熙說得,果然大體不差。</br> 林熙又繼續道:“如果,北邊山區、東邊山區、西邊山區,也各有九座這樣的山排布呢?這樣算下來,總共有三十六座大山,環繞在并蒂垣外圍,拱衛和保護并蒂垣······”</br> 林熙一邊說,一邊撿來石子,擺出三十六座山的位置,再在中間,放上一塊大石頭,上面再放九顆小石子,證明自己的猜測。</br> “你們看,外圍群山環繞,內有蓮座西海,海上有蓮蓬,蓮蓬有九子,那么外圍的群山,是不是就是蓮花······”</br> 林熙指著擺弄好的石子,說出了最后結論。</br> “這會不會是巧合······”</br> 林熙說得有理有據,眾人不得不心服,但老江湖刀把子,覺得不可思議,提出疑問。</br> “我覺得不會,或許這就是真相!數千年來,之所以沒人發現并蒂垣,外圍群山是很重要的因素······“</br> 蘇旻持反對意見,說明想法:“而且這并蒂垣上,有未可知的大墓,但凡古人大墓,必然鄭重至極,只有完整的寶穴,才能確保永世不衰,如果將外圍群山,當成大墓的第一道屏障,同時是風水格局之氣脈所在,顯然更合乎情理······”</br> 林熙和蘇旻兩人精通風水,都認可了這個猜測,其他人也無話可說,承認了這個事實。</br> 吳幽楠不懂風水,又問出疑惑:“為什么都是九座山呢,也許西邊只是巧合,其他三個方向或多或少呢,難道三十六有什么寓意······”</br> 林熙略作沉吟,解釋道:“古人對數字很敏感,而九為數之極,也是至剛至陽,且陽極必陰,陽到極致,便能滋生陰氣,源源不斷,萬世不衰,便是最好的墓葬寶穴,這島上的九座山丘,也是這個原理······”</br> 頓了一下,林熙繼續道:“此外,古人信奉天人合一,什么是天人合一?就是圓滿無缺,契合天道,西邊山區有九座山,其他三個方向,必然也有九座山,否則形勢殘缺,走了形勢地脈,九牛蓮塘的格局,便有了殘缺破綻,不僅不是寶地,反而可能被邪祟所趁,乃是風水上的大忌,古人在此建造大墓,不可能不知道······”</br> 秋月姐又問道:“那三十六呢,這是什么說法·······”</br> 不等林熙繼續解釋,蘇旻笑著回答道:“三十六個數字,也是很特殊的,比如三十六天罡,而在神話傳說中,天地未開之初,混沌中有一至寶造化青蓮,蓮心之處,孕育九枚蓮子······”</br> “后來盤古開天,斬開混沌,創世青蓮因此被毀,凋零之后,分為三件先天靈寶,一件是蓮藕化成的三寶玉如意,后來為元始天尊所有,一件是蓮花化成的盤龍扁拐,為太上老君所有,一件是蓮葉化成的青萍劍,為通天教主所有,成為三清的護身法寶······”</br> 停頓了片刻,蘇旻繼續道:“想必九牛蓮塘的格局,便是效法于此,以三十六座群山、西海、孤島、島上山丘,組成一多天然風水蓮花,拱衛并蒂垣,護佑那座大墓······”</br> 蘇旻說得條理清晰,眾人無不信服,秋月姐卻面色古怪,問道:“你這個神話傳說,是《封神演義》里的吧······”</br> 被自家媳婦兒揭了短,蘇旻頓時臉色一僵,不如道該如何應對,竟有些手足無措。</br> 好在林熙替他解圍,說道:“但凡神話傳說,大多不是空穴來風,《封神演義》雖是神話傳說,內核卻是道教文化,想必是有所考據的,應該有這方面確信的典故······”</br> 蘇旻松了口氣,投來感激的眼神,總算是解圍了。</br> “不過這些,都是我的猜測,具體如何,還得實事求是······”</br> 林熙又問刀把子:“前輩,您可曾去過其他方向的山區,那里有幾座山······”</br> 刀把子略有沉吟,道:“我當年誤入并蒂垣,走的是西北山區,出去時,本想走北部山區,但遇到了寒螀群,不得不退回來,最后是原路返回的,對其他方向不是很了解······”</br> 遇到寒螀群還能退出來,刀把子的運氣,真可謂是大難不死。</br> “這樣的話,就不好應證了,但只要這里地脈完整,格局沒被破壞,我的猜測多半是對的,這樣的話,我們尋找那座大幕,可以省不少功夫······”</br> 林熙沉吟片刻,做出了決斷,他對自己的猜測,有著難以言喻的肯定——因為這些本事,都是老頭子教的,又恰好用上的。</br> 老頭子壞得很,肯定有所深意,就算要坑林熙,也不會開這種玩笑。</br> 現在還有個問題,并蒂垣的并蒂,到底并蒂在哪里,這一路走來,并沒有看到任何跟并蒂有關的東西!</br> 須臾,刀把子忽然提醒道:“觀測風水格局,尋找那座大幕,是你們的事情,不過來了這里,就要守規矩,不給主人打聲招呼,就胡亂行動尋找,只怕要吃不了兜著走······”</br> 林熙眼角一跳,聽出了意味——守陵人不好惹。</br> 不會還有麻煩吧!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