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鬼市攤位上的物件,大多是些玉石翡翠。</br> 但是來了公盤,再來看這些東西,那不是錢多了沒處花,純粹等著挨宰么?真要想買好翡翠,還不如等公盤開張,滿大街的任你選。</br> “嗯?老大,你看那個東西,模樣看著挺怪的,是什么玩意兒啊,我看著怪喜歡的······”</br> 林熙他們看得很快,不到半個小時,就看完了半條街,始終沒遇到好物件,卻不料這時候,蔣贊成突然停下腳步,指著前面那個攤位上,放在最角落的物件,露出了濃厚興趣。</br> “咦?那好像是魂瓶······”</br> 林熙尋聲望去,只見那個攤位上,跟別的攤位很不同,沒有玉石和翡翠,全是些瓷器之類,夾雜著銅錢刀幣,以及其他的雜項。</br> 蔣贊成看到的物件,被放在最后面,是用來壓箱底的東西,造型頗為古怪。</br> 只見那個瓷器瓶,通高50厘米,口徑10厘米,瓶體由上下兩部分粘接而成,通體施有青釉,釉色純凈,采用塑貼、模印等裝飾手法,具有相當高的工藝水準。</br> 瓶體上部,正面塑有三層飛檐高樓,四周塑造有各種動物的形象,瓶體其余三面,共有八名樂人,持不同樂器進行演奏;下部的位置,疏朗地帖有獵人、狗、鹿、豬、魚、龜等形象,與上部密集的堆塑,形成了鮮明對比。</br> 尤為突出的是,頸腹相交處,豎有龜趺馱碑一座,碑銘為:永安三年時,富且洋,宜公卿,多子孫,壽命長,千億萬歲未見央。</br> 林熙對陶瓷不陌生,可以說是他的專精項,一眼就看了出來,那件瓷器的來歷,是比較少見的陪葬冥器,叫做“魂瓶”。</br> 從整體外形來看,那件魂瓶構思巧妙,制作精細,布局縝密,穿插生動,上面的永安三年,是三國時期東吳的年號,塑造的題材雖多,卻無瑣碎之感,各種造型寓巧于拙,著重于內在情趣,將天上人間、神話現實揉合在一起,既現實又浪漫,想必是墓主人及其家族,期望永保富貴、家運興隆,可見在當年那個時代,江南是怎樣的光景,價值不言而喻。</br> 只是林熙目光古怪,蔣贊成最怕妖魔古怪,唯獨看上那件冥器魂瓶,是該說他眼光獨到呢,還是該說他瞎了眼呢。</br> 看林熙不回答自己,蔣贊成趕緊催促道:“老大,你倒是說個話啊,你到底認不認識?那是個啥物件兒,你倒是給我說說看吶······”</br> 林熙收回了目光,看向身旁的蔣建成,愈加古怪了不少:“你真的想知道······”</br> 蔣贊成點頭如搗蒜,忙不贏的回答:“那是當然!我說老大,這不像你的性格啊,咋變得婆婆媽媽了?該不會是個好物價,你舍不得告訴我吧······”</br> “你要是真想要,你就直接說唄,我讓給你就是了,誰叫咱們是兄弟呢?可你總得讓我知道,我看上的是個啥東西吧?真是沒有想到啊,我阿布都也有今天,一眼就看出了個好物件,這就叫做慧眼識珠······”</br> 不知是否是錯覺,林熙忽然覺得蔣贊成,繼承了周哲的毛病,也變得喋喋不休了,而且還會自吹自擂,專給自己臉上貼金,還不見他帶紅臉的,真他娘的是個人才。</br> 最關鍵是,他越說越來勁了。</br> 既然他想知道,林熙也不藏著掖著,于是清了清嗓子,似笑非笑道:“既然你想知道,那我就告訴你吧,那個東西叫魂瓶,主要是用做陪葬的冥器,關于這東西的來歷,那就要從頭說起了······”</br> 只聽林熙洋洋傻傻,說起魂瓶的來歷。</br> 魂瓶為冥器,又稱谷倉罐、堆塑罐,也稱魂魄瓶,源于西漢,興于三國,盛于宋代,衰于民國,是一種流行于南方的隨葬器物,主要由漢代的五聯罐演變而來,內涵極為豐富,主要以民間風俗和宗教題材為主,是當時特定歷史背景下,在陶瓷工藝上的反映。</br> 之所以得名,是由瓶體和肩部堆塑的人物、動物、建筑等形狀,以及上部塑著的五個圓形管瓶,從而得名魂瓶。</br> 而關于魂瓶的出現,源自于一個古老的傳說:伯夷、叔齊為商末孤竹國君之子,因忠于殷商,勸諫武王伐紂無效,而誓死不食周粟。周武王滅商后,建立西周,兩人餓死于首陽山。人們念其抱節之志,故在陪葬品中放入“五谷囊”,魂瓶隨葬的禮俗自此出現,故早期的魂瓶,實為貯糧之器。</br> 關于“五谷囊”,王肅《喪服要記》中,還記有一則頗具趣味的歷史故事:說是春秋時期,魯哀公為父舉喪,孔子因其未在陪葬品中,放進五谷囊而問責于他,哀公狡辯道:五谷囊陪葬,起自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而餓死,恐其魂之饑也,故設五谷囊。吾父食味含脯而死,何用此為?</br> 由此可知,早在春秋時期,文圣孔子就已經認為,陪葬品中放入五谷囊,是一種重要的禮俗。</br> 除此之外,魂瓶作為明平,“冥”是人們死后進入的世界,所以魂瓶上面所塑之物,往往象征著死者生前的境遇,并且希望死后到“冥界”,依然能夠繼續享用。</br> 也就是說,如果魂瓶上堆宿繁多,則可能是非富即貴,堆塑相對簡略鮮少,則相對地較低,也不乏有毫無實物的管瓶。</br> 除了三國時期,宋代也曾大量出現魂瓶,但跟三國時期出土較多宿有樓閣,飛鳥,廊廡,樂伶等不同,宋代相對以女傭、女官居多。</br> 而且魂瓶的出土,對尚未找到墓志銘的墓葬,具有有斷代指導、佐證作用,比如漢代三國的魂瓶,器型較大,高寬之比相差較小,釉水失透,多為平底;宋代的魂瓶,則跟似于瓶狀,旋削修足,多施化妝土,多數器物釉面,具有很強的玻璃質感。</br> 眼前那件魂瓶,明顯屬于前者,林熙用天眼異能看過,絕對是真品無疑,如果遇到喜歡的行家,倒也算是不錯的收獲。</br> 可惜林熙對魂瓶,實在不怎么感冒。</br> “嘿嘿,這位小哥年紀不大,懂得倒是不少,能看出大半來頭,看來是位行家啊,要不你近前看看,要是滿意的話,我給你個優惠價······”</br> 林熙剛說完魂瓶,話音還沒落下,蔣贊成也沒反應,那個攤位后面的攤主,立刻捏嘴笑了起來,顯然林熙剛才的說教,他也聽進去了大半,知道遇見了行家,不免多說了兩句。</br> 誠如他所說,像魂瓶這種冥器,跟其它冥器大有不同,這東西陰氣太重,而且有特殊來歷,不是陪葬品那么簡單。</br> 也就說是說,東西是好東西,卻未必有人看上眼,擔心招惹忌諱。</br> 而林熙這樣的行家,看東西如此通透,想必不在乎那些忌諱,如果能借這個機會,把魂瓶賣出手,也算是開門大吉了。</br> 攤主收來這東西,可是有好些日子了,看出門道的有不少,但因為這東西的用途,全部打了退堂鼓,唯獨林熙毫無顧忌,以至他頗為動容。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