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洪繼宗副局長話鋒一轉,語氣慢慢嚴厲起來:“同志們,民主生活會每年一次,但每年的內容都不一樣。我們今年的主題是為干部職工辦一二件實事,這個議題是根據局黨組書記趙一局長指示,由機關后勤保障中心支部擬定,報機關黨委批準后進行的。”</br>
“剛剛中心二位主任,著力從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進行了自我剖析。準備充分,態度誠懇,針對性強。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局黨組對中心的工作是滿意的,對中心的班子是滿意的。”毫無疑問,洪繼宗副局長對以董昕主任為首的中心班子的評價非常高。</br>
聽到洪繼宗副局長這樣評價,龔仲心里感嘆不已。別人不知道,但他卻知道,這種評價是建立在董昕主任不惜一切代價,為局領導提供“全方位服務”、“精細化服務”的基礎之上的。</br>
為了這二個服務,機關后勤保障中心,包括正氣物業公司,每年要多支出多少萬元經費;董昕主任、馬志兵副總經理他們,每年要從中撈取多少好處。</br>
龔仲正在感嘆之時,耳朵里又傳來了洪繼宗副局長的聲音:“同志們,我們作為一個黨員,應該有基本的覺悟,要多站在局里的角度考慮問題。如果只站在個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就很容易帶來消極的東西,如剛剛個別同志提出的績效獎金問題。”</br>
龔仲收回思緒,認真地聽起洪繼宗副局長的講話來:“同志們,同是事業單位,局領導為什么要獎勵其他二個事業單位?為什么不獎勵我們機關后勤保障中心?我這里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局黨組這樣做,是為了激勵他們創收。”</br>
“大家都知道,我們機關后勤保障中心是用錢單位,沒有任何創收行為。而其他二個事業單位是創收單位,都較好地完成了局黨組下達的創收任務。同志們,你們捫心自問,局黨組不鼓勵他們創收的,難道還鼓勵你們花錢的?”洪繼宗副局長盯著大家反問道。</br>
在座的干部當然不會回答洪繼宗副局長的這個問題,洪繼宗副局長也沒有指望哪個會回答這個問題。他以沉重的心情繼續說道:“同志們,你們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我要提醒大家,這種情緒不能在此發酵,一定要立即制止,不能任意漫延下去。”</br>
洪繼宗副局長在上面認真地說,大家在下面認真地聽。只是洪繼宗副局長說得頭頭是道,但大家內心卻并不認可。其他事業單位是創收單位,應該鼓勵;機關后勤保障中心是用錢單位,不應該獎勵。</br>
大家在內心質問洪繼宗副局長道:“洪大局長,你想過沒有,我們大家都是江南局的職工。在哪個部門工作,創收不創收,這是江南局統一安排的。我們大家都是為了江南局工作,只是崗位不一樣。”</br>
在座地干部職工,繼續在心里氣憤地質問洪繼宗副局長道:“江南局的工作都要人來做,每個崗位都要人來做。如果都象你洪大局長說的那樣,那后勤工作哪個愿意做?如果都象你洪大局長說的那樣,那不是鼓勵大家搞小集團利益,搞本位主義嗎?”</br>
洪繼宗副局長并沒有意識到大家內心都在質問他,喝了一口茶又說道:“同志們,我們在座的都是黨員干部,要有奉獻精神。有些困難,該說則說,不該說就不要說。大家要理解,這是政策,是局里的政策,有差別也是正常的。支持他們創收,也是為了大家更好的福利!”</br>
洪繼宗副局長這樣說,在座的干部職工心里更加不同意了:“作為局領導,應該考慮綜合平衡。不能因為所在的部門不一樣,收入上就出現這樣大的差別。我們是機關,不是企業。局里這樣的激勵政策,又怎么能讓人心服?怎么能提高大家的工作積極性?”</br>
此時此刻,洪繼宗副局長完全忘記了他開始申明的,是以一個普通黨員的身份參會,語氣慢慢嚴厲起來:“可是,我們有個別的同志,卻往往忘記自己是一個黨員干部,眼里處處盯著自己,心里只有個人沒有單位。”</br>
此話一出,在座的干部職工立即敏感地知道,洪繼宗副局長這話是有的放矢,是對龔仲開始的發言有所不滿。</br>
果然不出所料,洪繼宗副局長掃了龔仲一眼,更加直白地說道:“單位是這樣,個人更應該是這樣。剛剛個別同志提到個人待遇問題時,你就應該好好地想一想,你給局里做了什么貢獻?你有什么理由要求局里提高你的待遇?”</br>
會場一片寂靜,氣氛凝重到了極點。洪繼宗副局長的聲音,再次清晰地傳入大家的耳朵里:“同樣的部門,同樣的職務,同樣的工齡,但收入卻不等。我認為這很正常,沒有什么值得奇怪的。”</br>
如果說洪繼宗副局長開始所說,大家只是猜測暗指龔仲。那么現在聽到這里,大家不用想也知道這是明白地針對龔仲了。</br>
洪繼宗副局長進一步說道:“就如我與趙局長,他是正局長,我是副局長。趙一局長年齡比我大,職務比我高,工齡比我長,但我的收入卻比趙局長的高得多。”</br>
洪繼宗副局長是從總局交流過來的一位年輕干部,他在江南局工作,但工資及津補貼在總局拿。因為地區差別,北京地區的工資津補貼當然比江南地區高得多了,這確實沒有什么可奇怪的。</br>
只是洪繼宗副局長卻忘記了一點,那就是總局這樣對待交流干部,正好體現了其人性化管理的一面,將政策偏向了弱勢群體。在把干部交流到下面去時,不減少他們個人的收入。因除了個別地區外,沒有哪個地區的政策外津補貼會高于京津地區。</br>
試想一想,如果洪繼宗交流到江南局工作,不能享受總局較高的津補貼,反過來享受較低的江南局的津補貼,他洪繼宗副局長保證在內心詛咒總局領導:“你們把我交流到下面工作,讓我遠離老婆孩子熱炕頭,還核減我的收入,這怎么叫人心服?”</br>
其實,洪繼宗副局長的這種心理狀況,古人稱之為“站在岸上看戲不腰痛”。只是洪繼宗副局長,作為一個副廳局級領導干部,在對待干部職工的利益時,卻不應該也如平常百姓一樣,有隔岸觀火的心理,馬列別人頭頭是道。</br>
不說洪繼宗副局長不顧職工感受,在上面繼續口水亂噴,龔仲心里卻思緒萬千。在行政機關里,個人工薪收入的高低難道真的如洪繼宗副局長所說的那樣,由個人對單位貢獻來決定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br>
大家都知道,在行政機關里,個人的工薪收入與個人的職務、職稱、文憑、工齡等密切相關,而與個人對單位的貢獻沒有多少關系,也與個人工作量的大小沒有什么關系。這是目前我們行政機關的特色,是多年來習慣性的做法。</br>
再說,在行政機關里,一個人對單位的貢獻是多少,也不是象現在洪繼宗副局長所說的那樣,用創收來衡量,畢竟行政機關的主要任務并不是創收。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是你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你就是對單位作出了你最大的貢獻。</br>
而且對待個人待遇問題,執行政策的人應該一視同仁,對事不對人,政策偏向弱勢群體。也就是說單位應該照顧個人,在有二種以上方案選擇時,應就高不就低,選擇有利于職工個人的方案。只有這樣,執政者才會深得人心,干部群眾才會衷心擁護。</br>
洪繼宗副局長最后說道:“同志們,我相信我們機關后勤保障中心,是一個工作的團隊,不是一個應拿多少錢的福利院。希望大家能夠正確理解局里的政策,讓心情變得更愉快些!快樂工作,努力工作,爭取做一個合格的工作人員。”</br>
在座的絕大多數干部職工,都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感覺。他們心里不停地“問候”著什么,但臉面上流露出來的卻是一幅恭敬、認真的樣子。</br>
一個多小時后,洪繼宗副局長的“不得不說幾句”長篇大論終于結束了。在最后結束之時,他又不著痕跡地掃了一眼龔仲,然后端起茶杯喝了起來。緊接著,機關黨委書記黃保安按規定的程序進行了會議總結。</br>
在一番例行公事的說辭后,黃保安總結道:“同志們,今天的民主生活會,已按要求完成了既定的程序。在會上,中心的干部職工,能暢所欲言,面對面地把心里所想的話都說出來了。這很好,這也是我們這次民主生活會的主要目的之一。”</br>
黃保安調整了下語氣,向中心在座的干部職工保證道:“大家提的意見與建議,除涉及個人待遇問題外,其他意見與建議,我們會敦促機關后勤保障中心支部進行整改。能解決的一定要解決,不能解決的一定要進行說明,并將整改情況以文字形式報送機關黨委。請大家放心!”</br>
黃保安沉吟了一下,有些同情地說道:“同志們,我知道,大家有自己的委屈,我理解。但大家應多想想國家的政策,想想局里的規定。干部職工之間存在收入差別,這是政策造成的。這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政策規定不能違背。”</br>
黃保安看了一眼洪繼宗副局長,聲音慢慢大了起來:“同志們,我相信,不管是局領導,還是中心領導,他們都會積極想辦法解決大家的困難。如果解決不了,這絕對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政策不允許他們解決。”</br>
“同志們,大家如果還有什么要說的,可以事后向機關黨委反映,也可以與中心領導當面溝通。”</br>
最后,黃保安充滿激情地說道:“同志們,我代表在座的中心干部職工,對洪局于百忙之中光臨我們支部大會,并作重要指示,表示衷心的感激。我相信我們在座的干部職工,都會認真落實洪局的指示,把工作做得更好,讓局領導滿意,讓局黨組滿意!”</br>
一年一度的民主生活會,就這樣結束了。會議的結果,早就在大家的想象中。反正每年都是這樣,只是表現形式不一而已。人在做,天在看,機關里的這些玩意兒大家早就習慣了。(未完待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