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趙奢治軍
自從秦軍退卻,蠢蠢欲動的燕國也由于秦國退卻最終偃旗息鼓。
趙威后沒有借此報復燕國,因為她有更加重要的事。
那就是改革。
于是緊張籌劃一番以后,最終決定由軍隊開始突破。
趙武靈王以來,趙國不斷與時俱進的進行軍事革新,使得如今趙國軍隊戰斗力好不遜色秦軍。
可是趙國人數了少了許多,這是由于趙國總人口不及秦國,短時間很難改變。
就是軍隊上面,趙國強于騎戰,輸于步戰。
所以總是時勝時敗,難以穩穩壓住秦國。
“秦軍重賞罰,使得其國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戰。我國人雖不遜色多少,但是其重賞激勵,酷刑懲戒,使得其戰斗力略優與我軍。
步戰我軍不是對手,幸好趙武靈王另辟蹊徑,積極發揚我軍長處,發展騎兵,建立了七國中實力最為強勁的騎兵部隊,搬回一局,恐怕很難對抗。
其次,秦軍編制嚴密從伍長,什長,屯長(50人),百人將(100人)五百主(500人)二五百主(1000人)然后是校尉(5000人),俾將,將軍逐漸上升
而且他們延續百年的商鞅變法,強調軍隊連坐制度,一個人逃跑,全伍被殺,因此互相監督,,往往死戰到底,堅決不退,,這點我軍也難以辦到,只有秦國可以,在配合上,我軍迅速多了”
趙太后一一聽了秦趙對比。
深知這些經驗豐富的將軍熟知雙方優略。
“我軍當如何才能對抗秦軍”趙太后很關心這個。
“根據天書記載,用新法訓練趙軍,可先練趙軍禁軍十萬,然后以他們為骨干訓練各地駐軍,天書記載,可以略為修改,按照軍師旅團營連什伍來編制。
天書以排班為基礎,實際上和當今基礎的什伍制并無不同。
我們現在執行的部曲制,即5000人為一部,1000人為一曲,分設校尉,軍侯統領。新制可以編為5000人為一旅,下轄1000人的團五個,分設旅長負責指揮,參謀長負責策劃戰爭,一個副旅長協助管理軍務,一個副旅長負責屯田糧草,軍餉,加上御史臺派駐的軍法官一人,五人聯合節制一部。這是新軍制的精華所在,五人各司其職,整個部必然僅僅有條而且無人膽敢專權。
而團級也是如此,齊下設營,營長一個副營長一個,營參謀長一個,營軍法官一個,連級不設軍法官,只剩下連長和參謀。
根據我和望諸君,廉頗大將軍,許厲合計,可以按照我國原有體制,略為修改。
50人,也就是五個什為一連,四連200人為一營,五營為一團。五團為一旅。
其上按照周禮設置軍,師兩級,根據方位和防衛需要,計劃設置東南西北中五軍統帥趙國七十余萬大軍。軍下設師,每師四旅分設前后左右四方,共計兩萬人”
“此事好辦,那其后軍隊如何部署”
“北軍,也就是代北軍,合雁門,代郡,云中,朔方四郡30萬兵馬,可遍制15師。防范匈奴。
西軍,主要防守秦軍東進,主要陳列太原,上黨兩郡,當有13萬大軍嚴密防范。
東郡防范齊國,陳列巨鹿,平原,十萬足以,可編為東西南北中五師。。
中軍十萬,分部中山,河間,嚴防燕國南下。也編為東西南北中五師。
南面魏韓國力有限,邯鄲十萬南軍足以應付。”
趙太后熟知趙國局面,點頭“此計可行,當速行變法”
隨后趙奢,樂毅,廉頗,許厲等人陪同趙太后參觀了新建的“樞密院”和五角大樓
“附近的府邸可都買下”
“已經辦妥,以后樞密院附近所有府邸,都會就近配屬給樞密院官員,以方便上班理事”
趙奢道,趙太后點頭。
看著原本離趙王宮沒多遠的原來許厲的“國尉府”
如今掛上了“樞密院”三個燙金大字牌匾。
“此院,共有開有八個小門,根據孫臏的八門陣布局,期間明暗哨探無數,機關重重,如果不從正門生門進,絕對九死一生”
趙太后點頭,對剛剛說話的樂毅說“有勞老先生了。以后這里就是軍事重點,半點不能馬虎”
諸人練練稱是。
進了國尉府大院,趙太后很快就看見正中間一座巨大高臺,而上面修建了一個有五個角的木質建筑,共山中下三成。
走進,越過高臺下面貼著大理石板的廣場,就看見四個大字“五角大樓”
“這就是根據天書記載,修建的五角大樓。共五個角,三層。
最上一層為太尉,樞密使和軍機大臣的獨立辦公室。
中間部分是大廳,也是會議廳,如不出意外,未來的軍級會議就在三樓召開。”
趙太后點頭,幾步登上四個大臺階,然后每個臺階有有八個小臺階。
顯然這已經是極限,不然就是“九五之尊”的最高紀錄。顯然他們需要避諱,同時也強調,這是僅次于國君規格的四八高臺。
“二樓上是樞密院四大部的辦事處。。。。。。三樓是樞密院十六司這些具體處理事務的辦公室。高臺下面還有地下檔案室,存放最高機密的檔案。”
趙太后一邊聽一邊看。點了點頭“不錯,不錯”
整個大樓明顯越高。面積越狹小。
也象征著也往上級別越高。
來到最高層“墻壁上都是軍用地圖呀,秦國的,齊國的,魏國的,趙國的,燕國的,盡然還有綜合的,行政的,地里的。國人齊全呀,是誰想出來在這上面做壁畫,太實用了。這簡直太神了,這里就是最好的指揮部”
許厲道“這里還有更好地”
他他開一張巨大桌子上的布。
趙太后看到大廳中間的巨大的圓形會議桌。然而這還不是最驚嘆的,而是會議桌中間凹陷的地帶,盡然是一個精美的,各種顏色的囊括整個戰國七雄的木質雕版的沙盤地形坡面圖”
“這絕對是戰爭利器,那個人設計的”趙太后驚嘆。
整個五角大樓,有太多神奇之處了。“太后一定想不到,這盡然是陛下開辦的公司設計的,這里很多東西,都是陛下命人送來的。不然我們的經費可能不能這么完善的布置”
許厲也不貪功。
趙太后吃了一驚“看不出,丹兒有心了。看來他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嗎,天賦還是有的嗎,看來要好好教導一下他”
趙丹估計也沒想到惹火燒身,不過為了打個免費的廣告。
次日早朝,趙太后正式任命趙奢為太尉,許厲為疏密右使。樂毅為疏密左使,
李牧,趙蔥,賈偃,龐煖四人為軍機大臣,組建第一屆疏密會議。
隨后七人開始推行強國強軍的軍事變法。建立軍需部,軍政部,作戰部,軍訓部等四大軍部,還有情報司,裝備司,保障司,后勤司,機要司,動員司,宣傳司等軍部十六司。隨后開始訓練禁軍,進而以禁軍整頓地方軍,時期戰斗力有明顯提升。大編制的五軍,和諸師的建立也讓樞密院指揮戰斗更加強有力。
沒有了不懂軍事的文官牽制,他們更加得心應手。至此趙國在制度上反超秦軍,占據先手。這已經是趙國騎兵之后的第二個明顯的優勢,大大抵消了秦軍在配合上的巨大優勢。
而軍方的改革成功,也加速了御史臺和內閣改革。
軍方改革變個月后,御史臺在御史大夫趙豹,宗正寺卿趙禹,大理寺卿姚賈等人領導下緊接著改革。
又過一月,藺相如見兩部都效果不差。也隨后組建了內閣和六部。
至此,全面體制改革開始。同樣,也使得原本堆積如山的奏折的趙威后,猛然發現,自己需要處理的事情越來越少。
就連需要拿到朝會上討論的事情也越來越少。
她大為高興。于是下令撤掉九卿多余各部,將其官員調到各部。
同時改革朝會制度,在邯鄲的五品及以上官員才需要參加一月兩次的朔望大朝
而天天都要召開的“常朝”限制在了在京的三品及以上官員。使得人力資源浪費大大減少。
畢竟在邯鄲的那些小官即使參加會議,也很難有機會發言,來與不來,實際用處大。就是一傳聲筒。
后來每天分為早朝和午朝兩次的變成早朝一次,時間也推遲到了上午九點以后。
后來一天一次,也改為三天一次。
就是這樣,趙國反而治理的更加僅僅有條。
這就是制度的威力。一個高效的制度往往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