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謀臣馮諼
就在秦趙大戰之際。
趙丹隨著企業發展越來越快,使得人才嚴重不足。
于是開始懸賞求才。一般企業人才,他可以將皇宮訓練有素的宮女太監宦官,用上。
可是統籌擴張的大將。確實嚴重不夠。
這一天他記起來老婆姬杏和他提起過的一位人才。
那就是馮諼。
于是問了姬杏。如今已經貴為王后,協助太后除了王宮內部事物的姬杏。
那可是趙國王宮內的三號人物。
權勢滔天。
面對丈夫越來越熱衷賺錢,她其實是反對的,她覺得
國君就要積極參與政事。
而不是去賺錢。這是商人干的事。
可是趙丹一句話就把她放倒“你知道怎么從老太太手中拿權不,你知道治理龐大的趙國不?!?br/>
她不得不發現,這個還真的沒經驗。
“馮先生絕對是大才,以前落魄,被我救起,從此就幫我出謀劃策,咱們第一次做那個事情的事,就是他給我出謀劃策,告訴我怎么爭寵”
趙丹目瞪口呆“這真的是奇才,就這個他也會”
“我的考考他”
于是他問了馮諼這個老頭怎么解決趙太后不聽諫言的事。
他直接說,這個事觸龍就可以解決。
從此,趙丹迷信他了。
差點拜他為師。馮諼老頭急道不敢。
“不知道,先生認為,我如果要治理好趙國,最需要干些什么"
”“其實陛下你的底子還是很好地,只需要選擇正確的治國方略和正確的用人方式就可以保證趙國長久不衰?!?br/>
“國策和用人”趙丹好一會才知道自己以后怎么治國了,至少不會一團糟,無處下手。“可是這兩個我都沒經驗呀,連國家有多大,多少人,多少錢,多少軍隊我都不太清楚”
馮諼必須佩服,當了這么久的國君,連國家情況都沒摸清楚,也夠昏庸的。
如果以后趙丹就這水平,估計就連最弱的韓國也敢入侵趙國。
國人云,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那么一國君無能,怎么算。
那就是千軍萬軍都得跟著倒血霉。
歷史上長平之戰就是血證。
“那么你就多去各地看看,了解,對于自己不認識的官僚,親自去考驗,那么你就清楚自己如何使用他們,如何制定國策”
趙丹立馬驚醒“看來要制定一個檔案室,專門官僚人員資料,和國家資料,好幫助自己制定國策”
趙丹重重的點頭。
“聽說先生以前侍奉過孟嘗君,不知道為什么落魄如此”
趙丹也是有一班人馬,要調查一個馮諼還不簡單。
“先主孟嘗君,一代人杰,可惜生不逢時呀。”
馮諼于是講了孟嘗君的光輝世紀。
孟嘗君,前三世紀的牛逼人物,長期掌握霸主國齊國國政。全名田文。
是齊威王的幼子靖郭君田嬰的兒子。但由于是五月初五出生,被田嬰認為會克死親人,差點被殺,但被他母親偷偷藏起來,后來憑借自己的本事讓田嬰放棄這種老封建迷信。隨后成了薛地太子。薛邑是個很大的邑。也還是齊國的國中之國。他
也是戰國四大公子之一,而且是最早出名的那個。
繼承父親的封地,也就是薛邑,位于今天山東南部的滕州東南部。
因此也叫薛公,號孟嘗君。
一度有食客三千,實力強勁。
也是和秦國爭霸的主力。
歷史上秦昭襄王聽說他賢能很有本事,就把他騙到了秦國,孟嘗君靠著雞鳴狗盜逃出秦國。
后來來到趙國,趙國人取笑他矮小,結果他和他的門客暴起發難,據說殺了一個縣的人。
歷史上齊閔王滅了宋國,也就是前286年前后。
他于是逃到了魏國當了丞相。并且為了報復齊閔王,積極參加了燕昭王,秦昭襄王組織的合縱,秦韓魏趙燕五國于前285年破齊,隨后在臨淄積極安撫百姓。積極幫助各國控制齊國。
而他的門客里面最有才華,最具戰略意思的就是馮諼。
尤其是馮諼拿著長劍不斷對著長劍“要求這個要求那個”自然實際上就是說個旁邊的田文聽得。
最終田文忍了,一一照辦,最后直接連他老母親也侍奉了。
從此馮諼就徹底歸心,幫助田文執掌齊國,當時齊國被秦國尊為“東帝”實力強盛。
但架不住齊閔王太過于愚蠢。
滅宋之后不僅僅不小心低調,還特備猖狂,結果出來楚國這個盟友,其他五國全部成了對手。一國對抗五國,絕對是找死的節奏。而且齊國還沒有秦國的地利。即使是人和,也由于他的奢侈好戰,窮兇極惡的斂財使得國內天怒人怨。這也是后來韓昭王能控制齊國多年的原因--丟失人心。
而馮諼“薛邑收租”更是著名典故。講述他幫助田文收租,卻把由于天災不能繳納的租稅憑借,債務合同一把火燒了。、薛地百姓本就苦不堪言,得了好處,自然感激不盡。后來田文被齊閔王流放,他呆在薛邑。齊閔王就不敢動他,因為薛地百姓拿著武器保護她,這個可不是一個兩個。而是數以萬計。
這就是他為田文收的東西----人心。
除此外還有“狡兔三窟”實際上就是幫助田文在擔任齊國相國的同時取得魏國相國的位子。隨后又乘機游說齊王,大意就是你看孟嘗君多少歡迎。秦國魏國都希望他為相,你要珍惜。
于是齊閔王派太傅前往魏國接回,乖乖讓他執掌國政多年。
而他和齊王鬧翻以后,田文也能輕易脫身,還能在魏國繼續當相國。
比起商鞅,跑到趙國就被趕回去,最后車裂可是明智了太多。
商鞅不留后路,他卻是“狡兔三窟”
而這也是馮諼的奇謀。
趙丹聽了他們主臣的故事驚嘆“孟嘗君持雞鳴狗盜之雄耳,其足以言得士”
馮諼聽了這句平均心中對趙丹好感倍加,雖然政治上稚嫩了太多。不過不是不能挽救。
“齊襄王五年,田單破燕,在戰亂中,孟嘗君也應病去世。
原本我還想幫助他的后人繼位發展,不想他的后人只知道爭權奪利。
最終在幾年前,被齊襄王和魏安厘王合謀劃分了薛邑的龐大土地。
他的兒子也被殺光。我由于事先就去了楚國,僥幸逃脫。
如今輾轉,盡然來了趙國”
趙丹立即拜倒“先生奇才,請先生教我。我必以學生之禮代之”
馮諼早就落魄。好不容易才棲身趙國自然不想在國那被追殺的日子。
要知道當年齊國差點滅亡,自己也有巨大貢獻。
唯有趙國才能保他平安。如今的秦國太排外,楚國太昏庸。齊魏又殺了他的先主的子孫,斷了孟嘗君的香火。他厭惡。韓國太弱,加上君臣昏庸,也不想去。于是強大的趙國就是他在展宏圖的生機。
不過,現在當務之急是讓趙王把注意力從工商業上轉移到國家大事上來,不然自己即使有奇謀,估計也會由于執行不得力,最終失敗。這或許就是從頭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