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城。
自從徹底摧毀滿清對貝加爾湖的統治后,以北海(貝加爾湖)為中心,朝廷設置了北海總督府。
雖然相較于漠北,福國,梁國更加靠北,但由于貝加爾湖遼闊的水域中和,夏季比附近低六度,而冬季則高十來度,具有海洋性效應。
也是如此,二十萬的布里亞特人聚居在此,被滿清征服后,又被大明征服。
以北海城為中心,總督府設立大量的村鎮,規模控制在千人左右。
按照工作類型,基本分為三大類:
捕魚,種地,伐木。
寬闊且適宜的土地,種上了大量的黑麥,小麥,持續多年的開墾,讓耕地面積達到了百萬畝,相當于內地數個縣。
糧食的增多,使得北海成了糧倉,負責漠北,梁國,福國,起到了后勤保障作用。
不然等朝廷,黃花菜都涼了。
總督府中,夏完淳頗有幾分頭疼。
現年不過四十有五的他,作為紹武七年的狀元,此時已然躍居地方大吏。
一任之后,即可中樞任職,待過個幾年,內閣有望。
“十余年了,怎么才八萬人?”
夏完淳目視著眼前的布政使,話語中抑制不住的忿怒。
布政使明明年齡比他大,但卻顫抖了一下,強行壓制畏懼:“督憲,非下官無為,實在是無能為力。”
說著,花白的胡子顫了顫,話語之中竟然冒了一些哭腔:
“北海五十萬眾,皆貪戀此地溫暖氣候,不愿意北上,只有那些從草原北上的蒙古人,窮的叮當響,才愿意服從……”
“就這,也是耗費了大氣力才推行的!”
聞言,夏完淳眉頭一挑,倒是沒有駁斥。
隨著太平日久,草原人口滋生下,一些無地的牧民,或者家中幼子,次子,不得不來北海闖蕩。
北海也就成了收容地。
偏偏,草原上大木稀缺,而北海九成以上都是森林,伐木工作極多,許多牧民有力氣自然想去伐木。
畢竟僅僅是伐木業,造紙、木材,桌椅板凳等上繳賦稅,一年就超過了三萬塊,養活了數萬人。
故而,為了讓牧民們北上開拓,北海總督府不斷加碼,最終以以五百畝耕地,千畝林地的優厚條件招募。
但人的天性是貪慕溫暖的,愿意北上的人很少,多留在北海生活。
“兆兄,非我壓你,實在是朝廷在壓我呀!”
夏完淳搖搖頭,讓后者坐下,一起品起了熱茶。
“梁國,福國建立多年,朝廷又在南洋設立的大量的藩國,輪序到了二十六皇子,霍王。”
“霍王已經十四了,接下來可是還有二十來位親王啊,內閣早就擬定在北方建立城國,最少二十位!”
夏完淳感嘆道:“不過,陛下老當益壯,龍馬精神,怕是還得生,得多預備才是。”
“城國的策畫,必須得抓緊了!”
布政使眉頭一蹙:“就不能放寬些?”
“再寬?就不像話了!”夏完淳無奈道:“兩萬人,能組織起五千大軍,這是最少的了。”
考慮到日后南洋領土的縮減,以及國家的財政問題,皇帝和內閣商議在廣大的瀚海荒原地區,施行一城一國制。
一開始,一城為十萬人。
旋即被削減至五萬,又削減至兩萬,不能再降了。
施行這項計劃的根本就是北海總督府。
執行人,就是歷任北海總督。
所以內閣在面對北海一年高達十五萬的賦稅時,只是要了兩成,余下都留在了北海。
自然而然,北海總督府考評就與內地不同,第一是對瀚海荒原的開拓,第二才是安穩地方。
事關自己未來的前途,夏完淳敢不盡心?
“可有良策?”夏完淳身軀微傾,語氣凝重:“這可事關朝廷要政啊!”
更是關乎我們倆人的前途!
布政使猶豫一會兒,咬著牙道:“如今之計,還得加大籌碼,耕地千畝,林地兩千畝,外加送牛羊……”
“這還得商榷一二!”夏完淳露出思考狀:“代價未免太高了,影響到北海的府庫……”
布政使聞言,附和道:“確實如此,北海畢竟是草原壓艙石。”
“行吧,你回去也多想想有什么良策!”
待其走后,夏完淳伸了下懶腰,露出一絲惆悵。
如果要加大移民數量,就得拿出更優惠的條件,但卻又耽誤到了北海的府庫安危。
這是個兩難的結局。
穿著夾襖,他離開了書房。
這時候,散心就成了首選。
偌大的北海總督府,是從滿清皇宮改過來的,雖然截留了三成面積,但也是龐大,占地二十來畝。
光是總督府值守的兵卒就有二十余人,書吏、隨從更是達到百人。
身邊的仆人申西,緊隨在他身后,一同出了門。
北海城不大,只是容納了十來萬人,三月的氣溫依舊帶著寒意,所有的行人都穿著羊毛襖,言談輕松。
南邊就是草原,自然羊毛羊皮不缺,普通的羊毛襖也只要三五十文,砍三天樹就能賺得,自然是能買得起。
喧鬧的聲音入耳,夏完淳反而平靜下來。
“如此繁華之地,又有誰愿意離開呢?”他失笑著。
忽然,他問起仆人申西:“如果給你千畝地,千畝林,可愿意北上去瀚海?”
“這?”申西為難道:“老爺,老仆家中雖然只有三五畝旱地,但怎么也不會北上的。”
“你家略有積蓄,自然不同,不過,你覺得那些韃子們身無分文,為什么不愿意北上?”
夏完淳持續問道。
“大概是荒蕪,或者是冷!”
“韃子們哪里怕冷!”
“那就是娶不到婆娘了!”申西隨口道:“人這輩子,除了吃喝,就是傳宗接代了,可不能讓祖宗留下的姓氏失傳了……”
“婆娘?”夏完淳一愣,旋即露出笑容:“就是如此!”
來北海的韃子,十之八九都是壯丁,去往瀚海的更是如此,一群大老爺們在,沒有女人,誰愿意扎根在荒原?
女人,如此簡單的問題,他竟然沒有想到。
回到府邸,他立馬決定給北方的那群扎根,還未娶親的壯漢們,舉行相親會。
地方就在北海和漠北兩地。
擁有土地和林地的漢子,屬于有產者,自然是吃香的,成婚當然不成問題。
這樣做還能壯大瀚海地區的人口,使得其長期增長。
“僅此一項,今年不遷徙個萬八千人?”
夏完淳得意道。
……
烏拉爾河下游。
漫天的塵埃在空中翻滾,被烈日照射得如同黃金般燦爛,好似一副美景。
但在草地上,卻是一座滿是鮮血凝聚的戰場。
交戰的雙方,則是滿清與土爾扈特部。
矮小的山丘被摧殘得千瘡百孔。
殘破的箭矢、破碎的盾牌、燒焦的尸體,都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
完全的戰馬低頭吃著草,而更多的戰馬則躺地不起,失去了生命。
與之相伴的,則同樣是大量的人類尸首,戴著氈帽和破舊羊皮襖,最值錢的就是身上的刀了。
騎在馬上,玄燁的身上光潔如新,華麗的鎧甲反射著陽光,顯得極其閃耀。
在戰時他是最好的靶子,戰后則是最顯眼的中心。
他年輕的臉上,蕩漾著勝利的喜悅:“此戰得勝,皆賴諸位之功!”
“此乃祖宗庇佑,陛下仁德之功——”
眾文武齊聲說著。
這群滿蒙武夫們或許識不得幾個漢字,但對于禮節卻記憶的一清二楚,不敢有絲毫的逾矩。
對此,玄燁自然不置可否。
戰爭的喜悅自然是應得的,而更讓他歡喜的則是新一代武將的成長。
在前排昂首站立的幾人,渾身是凝結的鮮血,散發著難聞的腥味。
為首的,則是宗室大將岳樂,他是太祖努爾哈赤之孫,饒余敏郡王阿巴泰第四子,年不過四十。
居其次的,則是圖海。
余下的還有雅布,信郡王鄂扎,穆里瑪等將領也冒出頭來。
昔日的勒克德渾,尼堪,博洛等大將,也不得不讓位。
“陛下!”忽然,一騎奔馳而來,數十步外跪地大喊:
“土爾扈特部阿玉奇汗潰逃十余里后,如今率殘軍向我部投降……”
“哈哈哈!”這件事雖然早已經有了預料,但玄燁依舊高興。
“快帶阿玉奇汗來見我!”
玄燁感嘆:“見他一面可真不容易,可打了好幾天呢!”
“不知死傷了多少人……”
為了對土爾扈特部進行征服,他不僅在數年前遷都筑城,并且不斷積累實力。
直到如今,已然領有十萬大軍,僅僅是騎兵就有四萬多,火槍五千余把,可謂是極其強大。
而土爾扈特部歷經三代人,數十年的經營,在伏爾加河流域擁有五萬帳牧民,轉瞬間就能提出八萬大軍。
同時,羅剎人面對小弟被征服,也不會袖手旁觀,不僅支援了數千桿火繩槍,還有數門大炮,甚至鼓動哥薩克人幫忙。
這場戰事猛然升級,變成了十萬對九萬。
土爾扈特部信心大增,卻忘了滿清是從東方來的。
多年的征戰生涯,雖然滿清被追得滿世界跑,但是滿清大量留存的老兵老將,卻又是中堅力量。
既有紀律性,作戰又強。
對火槍的善加利用,以及騎射的犀利,直接把土爾扈特部打崩了。
準確來說,是哥薩克騎兵被死傷嚇到,乘機逃走,從而引起了大潰敗。
由此,這場大會戰虎頭蛇尾的就結束了。
玄燁胸中豪氣沖天。
從遼河(烏拉爾河)至阿特河(伏爾加河)之間的遼闊地域,就此屬于大清的了。
土爾扈特部四代人持續開拓的土地,想來比遼京更加的繁華吧!
見到皇帝神思不定,眾人不敢打擾。
唯獨湯若望清醒得很:“陛下,此戰勝后,我大清將揚威于哈扎爾海(里海),奧斯曼人與波斯人,也會注意到我們!”
“不過,最大的威脅,則是羅剎人!”
“湯先生請盡言!”
志得意滿下,玄燁本想發怒,但見是湯若望,立馬就收斂起來,面色平靜。
“以前的羅剎人,只不過把我們當成了另一個土爾扈特部罷了,甚至想著雇傭咱們去打仗,成為雇傭兵。”
湯若望分析道:“所以在覺得我們不好對付后,就選擇了偃旗息鼓。”
“如今我大清征服了土爾扈特部,它是羅剎人的雇傭兵,絕不肯輕易罷休。”
“更何況,一個龐大的國家出現在阿特河下游,這是羅剎人怎么也無法接受的,必然要扼殺之。”
“如書中說的那樣,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要知道羅剎人可有千萬眾,大量的火槍與火炮,以及大量的雇傭軍。”
這番話,不僅玄燁醒了,一旁眾將們也醒了,喜悅被一掃而空。
大家都面色凝重。
“我明了!”玄燁點頭,面色嚴肅:“此戰勝了就算過去了,如今我們需要面對的是數倍與土爾扈特部的羅剎人。”
“這將是我們未來最大的對手。”
這時,首輔索尼則打破了氣氛:
“陛下,阿玉奇汗投降,應該怎么安置?”
“內閣的意思呢?”玄燁看向了索尼。
索尼抖動了下胡須,笑道:“臣等覺得,土爾扈特部實在太大,拉攏方為上策,可束縛其主在遼京,對其部分而治之。”
“不夠!”玄燁淡淡笑道:“我還得招募其中的五千精銳及家眷入八旗中,命之為土爾扈特旗。”
“這樣一來,土爾扈特才算是暫且安生!”
眾臣紛紛大贊。
時間過去不久,一身狼狽的阿玉奇汗就來歸降。
他年不過四十三,但頗顯老態,皮膚粗糙,圓臉,鬢發,典型的蒙古人模樣。
“罪人叩見皇帝陛下——”
“終于等到大汗了!”玄燁突然下馬,快步而迎,將其從跪地姿勢抬起:
“早就聽聞大汗名震哈扎爾海,今日總算是如愿見著了!”
阿玉奇汗一愣,想象中的凌辱并沒有到來,反而是如此的客氣。
“大汗可有未婚的女兒?”
“有兩個模樣不錯的!”阿玉奇汗領悟到了。
“那就一起嫁給我吧!”玄燁笑著道:“能夠娶到雙姝,實乃朕的福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