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玄感原本是沒有實力奪取洛陽的。
可是,中間出現了一個變數,便是宇文化及。宇文化及與東都留守樊子蓋相熟,便假托父親宇文述病急,將其騙入天牢。
而此時楊玄感的三弟楊玄挺早有安排,在天牢出其不意,將樊子蓋一舉活捉,然后同楊玄感里應外合,奪取了洛陽的控制權。
只是在楊玄感勾結諸多大臣和貴族之時,卻被陳深所騙。那陳深表面支持,卻暗中將蕭后等人救出,逃離洛陽。
楊玄感得知此事之后,身為惶恐。他也深知,洛陽周邊還有不少猛將效忠于大隋,單單奪取洛陽還遠遠不夠。
只要楊廣還活著,這天下就不能說自己已經完全掌握。故而才會命兩個弟弟親自帶領兩萬兵馬來截殺隋煬帝。
在李密發動叛變之初,便派李密四處游說,尋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反王。此次齊聚武陽郡的叛軍,便都是李密所請。
其分別是:東郡王翟讓、濟寧王王薄、河北王高士達、黎陽王張金稱、平陽王劉霸道、齊王孫宣雅、博山公左才相、平原公郝孝德和摸羊公孫安祖。
再加上自封楚王的楊玄感,總計十路反王集結于武陽郡。這些兵馬集結到一起,足有十五萬之眾,準備一舉殺死隋煬帝楊廣。
只要楊廣一死,天下百姓怨氣漸消,楊玄感再聯合諸多反王,便能輕易橫掃天下,開創一個新的朝代。
只是他想法很豐滿,可現實卻并不能這般容易。此時雖然截住了隋煬帝的龍舟,可十路反王之間也開始出現了爭論。
尤其王薄、翟讓、高士達等幾個頗有實力的反王,更是對皇帝之位覬覦不已,哪個愿意將其拱手讓給楊玄感呢?
也正是因為他們還在開會討論,商量殺死楊廣之后,領地和好處的分配辦法,這才沒有直接領兵來奇襲驍果軍。
“陛下,此時叛軍雖圍困,卻并不發兵,必是內部不和。此時臣可派一支精兵護衛陛下,突圍而去,待領了大軍,再來討賊不遲。”
李景此時已經在遠處看罷了叛軍連營,心中略感憂慮。畢竟這軍隊的規模差距實在太大,他沒有把握可以擊潰叛軍。
“不可!”楊英直接搖頭否決了。“道興此言謬亦,要知道驍果軍雖然成立時間不久,可戰力非同尋常。
再者,如今叛軍內部雖暫有分歧,但對于朕的殺心卻非常一致,否則也不會在此阻攔了。
若是我等現在突圍而去,勢必會讓他們再次團結一心,誓死阻攔。如此一來,朕非但突圍受阻,還要將三軍置于險地。
更何況,驍果軍急行了兩日之久,已經有些疲憊。不如今日暫且休息,明日一早,在陣前討戰。
那叛軍除了楊家兄弟的手下之外,不過是烏合之眾,何足畏懼?朕正要借此機會,讓天下之人知曉這驍果之名。”
“臣遵旨。”李景眼見楊英戰意濃濃,心意已決,便也不再勸。他也知道前些日有太監傳旨衛玄、張須陀和來護兒勤王之事。
只要他們能夠得知武陽郡龍舟受阻一事,必定會帥軍而來。到時候里應外合,掃除這些叛軍倒也未必沒有機會。
李景思量多時,只得跟隨楊英退回到了驍果軍大帳之中。眾軍士見隋煬帝穩若泰山一般,也漸漸緩和下來,氣氛不似先前那般緊張。
驍果軍雖然是第一勁旅,可終究剛剛訓練了一個多月時間,還沒有與敵廝殺過,第一次對陣就面臨十倍自己的叛軍,楊英自然知道這些新兵蛋子的心理。
他舍棄龍舟來此,可不是為了什么逃命脫身。而是為了坐鎮驍果軍,給軍士以信心,帶領他們磨煉自身的戰斗意志。
一支強大的軍隊,就要有戰無不勝的意志,就要有勇往直前的軍魂,就要有鐵打的嚴明紀律,他正是要親自磨煉驍果軍的第一仗。
另一面,十大反王的代表,也不乏一些能人異士。比如高士達手下的竇建德,比如翟讓手下的單雄信,再比如左才相手下的李子通、郝孝德手下的劉黑闥……
這些人那都非泛泛之輩可比,心智非同常人。他們雖然知道十位反王為了各自的利益決不能統一戰線,但此時卻還不到兵戎相見的時刻。
最終,在他們各自對自家主公的勸說下,終于十位反王達成了一致:先斬殺楊廣,事后再各憑本事奪取天下。
第二日,一大早十位反王便各自帶領手下兵士,齊聚驍果軍軍營前五里之外,開始討敵罵陣,準備一舉掃滅面前的兩萬隋軍。
而李景也早就陪著楊英,帥軍而出。經過一夜的休整,驍果軍銳氣突顯,雖面對十倍與己的叛軍,卻戰意升騰。
濟寧王王薄手下大將孟讓早就按捺不住。十路反王之中,王薄為最早的者,如今手下幾經殺陣,早就有了章法。
面對其他反王,他們自以為自己才是順天而行的。那孟讓眼見驍果軍出陣,便第一個請命,然后拍馬輪動手中馬槊來到陣前挑釁。
雖然十路反王沒有說明,誰能斬殺楊廣便可為主,可若是能夠在叛軍面前,顯露出了自己一方的實力,自然將來同爭天下時,底氣便更足一些。
楊英這還是第一次真正的親臨冷兵器時代的兩軍對陣,心中震撼之余,也有幾分躍躍欲試的念頭。
只是他深知自己馬戰并不擅長,那李景也更不會容許自己涉險。于是他將目光投向了身旁的幾位百夫長。
通過這段時日的相處,他對這些人還是蠻信任的,既然打算重用,就要給他們立功的機會。
除了已經外派出去的四人之外,他身旁還有裴行儼和其余六位百夫長,一直充當護衛角色,寸步不離左右。
看到他的眼色和神情,李景顯然已經明白了,故而也不派手下將士出戰,而是對著六位百夫長尋問。
“對面賊子竟然膽敢小覷我驍果軍,爾等身為驍果軍百夫長,哪個愿上前領第一戰,以壯我軍之聲威?!”
。牛牛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