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18歲的蔣文旭看到30歲的賀知書該會有多心疼呀。”
昨天在某音上 看到有人推薦了《最愛你的那十年》這本小說,說是虐文,很多人都在下面評論,“這個小說太虐了,從頭哭到尾。” “這是我看過得最虐的小說,心疼小書。”所以當下就對這本小說起了濃厚的興趣,晚上熬夜將這本小說看完了。
說實話,很久都沒有這種揪心的疼痛感了,就感覺心狠狠的被人攥了一把,劇烈的疼痛如潮水般頃涌而來,瞬間被悲傷淹沒,眼淚不知不覺就出來了。很真實的感覺,很痛苦的回憶。
今天再去翻看了那個視頻下的評論,一條評論脫穎而出 “要是18歲的蔣文旭看到30歲的賀知書該會有多心疼呀”評論如是寫著。
腦子里閃過那個手捧茉莉花,身上帶有淡淡茉莉清香的俊朗少年,笑靨如花,額前的碎發(fā)在溫柔的風里微微飄動,美好的十八年華,如夢的青春年少,這個溫柔如玉的少年真的驚艷了蔣文旭整個青春。那時的蔣文旭又何嘗不是賀知書春日里明媚的陽光呢?
可到了后來,31歲的蔣文旭卻像是活在了夢里,在這艘不被世人所認同的愛情的巨輪里迷失了方向,辜負了賀知書的一片真心。
30歲的賀知書被白血病折磨的不成人樣,消瘦蒼白的臉頰,瘦骨如柴的身體,日漸消瘦,不見血色,一個人去醫(yī)院化療,忍受著劇痛,回來卻還要遭受蔣文旭無理的質疑和殘暴的狂虐,心疼小書,心疼那個捧著簡貞的書坐在沙發(fā)上苦澀回憶的青年,看著他羨慕那段青春時光里的自己,溫暖美好的回憶終是會過去,余下的就是漫長痛苦的現實。
看這篇文的時候肯定會有人覺得為什么賀知書不直接告訴他蔣文旭他得了血癌,面對那個出軌四年,總是搪塞敷衍自己,讓他獨自一人日復一日度過漫漫長夜的男人,賀知書早就寒了心。在這四年里,賀知書給過蔣文旭無數次機會,只求這個曾經很愛他的男人能夠回心轉意,回頭看看自己那顆支離破碎的心。
那個男人,在賀知書得病后,目睹了他的日漸消瘦,親眼看到他流血厭食,可最后就只會說:“等我有空了,一定帶你去醫(yī)院檢查身體”“你怎么這么瘦,叫你多吃點飯。”
賀知書不知道那個說有空帶他去檢查的男人到底什么時候會有空,也不知道那略帶責怪的話怎么可以說出口。賀知書陪伴了這個男人整整十四年,在他最需要他的時候,賀知書不知道他正在和哪個男人歡愉,在他折磨自己的時候可曾想到過,身下的這個男人是他18歲時用命承諾說要保護和愛護的人。
絕望心寒的次數多了,盡管自己只愛,再愛這個男人也會走的義無反顧。賀知書拖著被病痛折磨的不成人樣的身體,帶著他最愛的一件大衣和一張里面只有15萬的銀行卡,傷心絕望的離開了。這點錢在上海連塊像樣的墓地都買不起。
離開之前,賀知書看著蔣文旭漸行漸遠的背影說:“你能不能回頭再看我一眼,哪怕就一眼,回回頭吧,也許你就再也見不到我了。”
可是那個男人沒有回頭,賀知書也走的沒有任何的留念。幸好,賀知書最后還有艾子瑜,在那最后的時光里這個人給了自己最后的愛。說不清楚賀知書到底愛不愛艾子瑜,我只知道賀知書最后說過:“這個男人真的像極了18歲的蔣文旭,那樣愛我,那般溫柔。”
我不知道是不是人都是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但那個曾經最愛賀知書的那個男人的確是如此。在賀知書離開后,他開始瘋狂的尋找賀知書,在艾子瑜面前,前所未有的低聲下氣,為了骨髓在李少爺年前委曲求全。
可是“遲來的深情比草還輕賤”,現在做這些事情還有什么用呢?后來蔣文旭因疲勞過度,酗酒抽煙胃穿孔進了醫(yī)院,我真的絲毫不心疼,相比這些,那個舉目無親的賀知書真的讓我心疼到了骨子里,雨夜里,對著雙親的墓,一遍一遍的懺悔:“我錯了,我真的錯了······”
冰冷的雨水無情的打在賀知書脆弱不堪的病體上,分不清臉上的到底是淚還是雨水。
“來自南方溫柔的風經不起北方的寒冷。”賀知書就像那溫柔的風,18歲的他,成績優(yōu)異,面容清秀俊朗,還有父母的疼愛,要是沒有蔣文旭,賀知書會擁有更加美好的人生。可是人生沒有如果,他到底是選擇了蔣文旭,而且還愛了一輩子。
可是蔣文旭在中途卻當了逃兵,狠心撇下了痛病纏身的賀知書,任由著他在這暗無天日的四年里惶惶不可終日。
要是有如果,我希望賀知書和蔣文旭可以有一個圓滿的結局,要是有如果,希望賀知書這輩子永遠不要遇到蔣文旭。
最愛你的那十年,我愛你豈止是十年,可蔣文旭,你還會愛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