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br> 辯機敲著木魚,念念有詞。</br> 他的身后,放著一張矮幾,桌上擺滿貢品,一鼎香爐,三根粗壯金香。</br> 煙霧繚繞間。</br> 辯機英俊的面容,若隱若現,更增添了幾分神秘和莊嚴。</br> “他娘的!這群假和尚!”</br> 賈五遠遠的望著,雙眸中迸發出怒意:“上次辯道大會輸的這么慘,他們還有臉出來見人!”</br> “還有這些百姓,平素不見拜佛,此時卻偏偏全都信了……”</br> 賈五喋喋不休。</br> 高三瞇了瞇眼睛,冷酷說道:“人心慌亂,自然要尋求寄托,佛門便是尋了這時機,才會跳出來。”</br> “這,便是人心。”</br> 賈五的臉色更加陰沉。</br> 冷冷的注視著前方,不再說話。</br> 此時。</br> 辯機和尚誦經完畢,于是停下木魚,雙手合十。</br> 身邊八名紅衣袈裟,急忙調整姿勢,面對辯機和供桌,跪倒在地,面色嚴肅。</br> 只見辯機閉著雙目,高聲宣頌:“阿彌陀佛。”</br> 話音落下。</br> 八名紅衣袈裟趕緊叩拜,齊聲道:“阿彌陀佛。”</br> 隨著他們的動作,周圍跪著的百姓,也紛紛低頭,虔誠的叩首。</br> “阿彌陀佛!”</br> 場面宏大,令人震撼。</br> 人群中,有幾名小兒,好奇的盯著眼前一幕,忘記了跪拜。</br> 卻被身邊大人摁下。</br> “你這娃子心這么大!趕緊磕頭,拜佛要心誠!”</br> 三拜之后。</br> 辯機和紅衣袈裟起身。</br> 一名老者,在兩人在攙扶下,顫顫巍巍的走到辯機面前,另有一人,抱著一大盒銅錢,雙手奉上。</br> “大師。”</br> 老者垂首道:“咱們這條街上,湊了這些香火,愿奉于大師,求佛祖保佑本街平安。”</br> 辯機和尚睜開雙眸。</br> 盯著老者,眼神平和,不悲不喜。</br> 旁邊,立刻有一名紅衣袈裟走出來,義正言辭的喝道:</br> “阿彌陀佛,貧僧乃出家人,四大皆空,要這些錢財有何用?記住,這些香火是獻給佛祖的,是你們的虔誠!”</br> “對對對。”</br> 老者慌忙道:“大師說的對,這是獻給佛祖的,是給佛祖的……”</br> 紅衣袈裟臉色稍緩。</br> 這才不情不愿的接過去。</br> 另外一名紅衣袈裟,將香爐捧來,又將印著偈語的佛紙燒掉,混在香灰之中。</br> “阿彌陀佛,我佛慈悲。”</br> 辯機這才緩緩開口:“此香灰已被貧僧法力祝愿,可解百毒,可避災禍……用此灰,活著清水服下,瘟疫之災,必當遠離。”</br> 老者大喜。</br> 趕緊跪下磕頭。</br> “多謝活佛!”</br> 他這么一跪,周圍的人群也跟著跪拜,激動的大聲喊道:“多謝活佛!”</br> 辯機和尚不語。</br> 站在人群中央,面對黑壓壓的一片腦袋,雙手合十,低誦佛號。</br> “他娘的!這群騙子!”</br> 賈五怒從心起,低聲吼道:“瘟疫來襲,全憑醫者舍身救人,拜佛有什么用!”</br> 說著。</br> 手掌搭在橫刀刀柄。</br> 邁步就要向前砸場子。</br> “等等!”</br> 高三按住了他的肩膀,搖了搖頭:“百姓恐慌,長安一百零八坊,想必坊坊都有佛門道場,你管得過來嗎?”</br> 賈五回頭怒道:“那就眼看著他們蒙騙百姓?!”</br> “會有人來治他們……”</br> 高三冷酷說道:“當務之急,先去司里,頭兒一早差人來叫我們,必定有事。”</br> “哼!”</br> 賈五冷哼一聲。</br> 轉頭看了一眼宏大的道場,不再說話,與高三一起,趕去了凝陰閣。</br> 凝陰閣二樓。</br> 蘇定方坐在案牘之后,早已等候多時。</br> “頭兒。”</br> 高三和賈五抱拳施禮。</br> 蘇定方神色凝重,掃視著兩人,沉聲開口:“準備一下,來活兒了,大活兒!”</br> 高三兩人驚愕的抬頭。</br> “發生了何事?”</br> “張將軍有令,命我等立即趕往驪山,配合孫老神仙行動。”</br> 蘇定方頓了一下,接著道:“什么都別問,我也不知道要干什么,只知道與滅瘟有關,總之,一切聽孫老神仙指揮。”</br> 高三和賈五對視一眼。</br> 同時躬身抱拳:</br> “諾!”</br> ……</br> 與此同時。</br> 長安城外,官道之上。</br> 兩名大袖飄飄的道人,騎著快馬,從長安方向奔來,停在了岔道口處。</br> 道邊早有一隊人等候。</br> 見兩名道人帶來,趕緊走上前,躬身行禮:“大帥!”</br> “嗯。”</br> 袁天罡微微頷首,問道:“人都準備好了嗎?”</br> “回稟大帥。”</br> 一個漢子抱拳道:“不良人中,有擅長醫術者,皆已按照計劃,趕往河南關內兩道。”</br> 聞言。</br> 旁邊的孫思邈,微微動容,扭頭望向了袁天罡。</br> “道友,經此一役,不良人恐怕會折損許多好手。”</br> “無妨。”</br> 袁天罡坐在馬背上,面色堅毅:“不良人本就是大唐屏障,國家有難,自當不畏前行。”</br> 孫思邈沉默片刻。</br> 叮囑道:“駙馬房遺愛,提出了‘痘苗法’,比你我探討過的‘痘漿法’更為玄妙,可先用此法防瘟。”</br> “房遺愛……”</br> 袁天罡扭頭,回望長安,沉聲道:“希望這顆天降福星,能給大唐天官賜福。”</br> 話音落下。</br> 只聽遠方響起了馬蹄聲。</br> 在場的人扭頭望去,只見另外一條道上,浩浩蕩蕩來了一群道人。</br> “踏踏踏踏……”</br> 塵土飛揚中,一行人在岔路口停了下來。</br> 雙方見面。</br> 立刻有人認出了兩人,紛紛驚喜道:“前方可是孫道長和袁道長?”</br> “正是貧道。”</br> 袁天罡和孫思邈笑著應了一聲,稽首道:“道友慈悲。”</br> 見狀。</br> 對方紛紛回禮。</br> “道氣長存!”</br> 禮畢之后。</br> 袁天罡望著黑壓壓的人群,朗聲問道:“看諸位來的方向,可是終南山修行的道友?”</br> “沒錯!”</br> 為首的一老道笑道:“吾等要趕往關內河南兩道,道友可是也要去那里?”</br> 袁天罡回答道:“道友高見,吾等正是要去河南道。”</br> “好!吾等先行一步,河南道再聚首!”</br> 道士們紛紛一笑。</br> 與兩人道別,拍馬揚塵而去。</br> “瘟疫來襲,道士下山……”</br> 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孫思邈悠悠說道:“不僅僅是終南山,天下道門,應該全都動了……”</br> “嗯,貧道也去了。”</br> 袁天罡對孫思邈抱拳道:“長安這邊的事情,就交給孫道長了。”</br> 孫思邈也抱拳回禮。</br> “我這便閉關,驗證那‘牛痘法’是否可行。”</br> 袁天罡點了點頭。</br> 隨即撥轉馬頭,帶著一眾不良人,騎馬飛奔而走。</br> ……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