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二娘這樣說,這又跟鳳城那邊的情況不一樣,這邊的日子稍微好一點,都還能過得去,所以大家不會急于出售。
“二娘,我如果出面收的話,你覺得好收嗎?”俞蘇寧問道。
“你要這東西干嗎?說實話咱們這邊村里應該不是很多,畢竟是農村攤派的不是很多,一家有個十塊八塊的就差不多了。你要是收的少的話,我可以給你問問。”二娘回答道。
聽到二娘的話,兩兄弟都有點喪氣。這根他們那邊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肯定是想越多越好。說實話,我準備倒賣這個東西,越便宜越好,越多越好。”俞蘇寧還是決定實話實說。
“國庫券還能倒賣呢?”二娘驚奇的問著。不過也沒有打算等侄子回答,繼續說:“你要是想多收的話,其實可以去礦上問問,他們每年都有一部分工資是用國庫券抵的,你二叔的礦上就是這樣,咱們家這幾年都發了快一千塊的國庫券了。好多人想賣又沒有地方賣,晚上你二叔回來你可以讓你二叔給你幫忙問問。”
本來已經失望的兩兄弟忽然感覺這人生的過山車他是真香啊。聽了二娘的話,兩兄弟懷著激動的心情一直盼著二伯趕緊回來。
晚飯的時候俞飛的二伯回來了,俞蘇寧著急的直接開口詢問:“二叔,今天聽二娘說你們礦上工資有一部分是用國庫券抵的,是不是礦上的人手里都有好多的國庫券?”
“恩,確實基本每個人手里都有個千八百的。你問這干嘛?”
“那二叔你覺得我要是去收的話,能收到嗎?”俞蘇寧繼續問著。
“你準備倒騰這個?好事是好事,幫著解決了繼續用錢的麻煩,之前有的人著急,七折就賣了。不過這個要壓好多錢的,最快到期的也要一兩年呢。”二叔以為俞蘇寧要收來等著吃利息。
“錢這個你不用管,二叔你能不能幫我打聽打聽,我想收一些,越多越好。不過多的話不能一次收。而且價格你看能不能幫我再談談。”俞蘇寧也沒有進行詳細的解釋。
“你要是收我幫你去問問,我明天回來給你消息。應該問題不大,礦上幾千號工人,大家手里多少都有點。不過快到期的應該貴,時間越久的越便宜。明天我問完再跟你說。”
俞蘇寧哥倆見事情有眉目,也就放心下來,只等明天的消息了。
一夜無話,第二天俞蘇寧開始帶著俞飛去各個親戚家里拜訪,手里有錢,加上知道自己即將能掙更多的錢,所以出手大方,每個親戚家都是大包小包的提溜。
晚上俞飛二伯回來帶來了準確的消息,他問了幾十個工友大都愿意出售,如果一次性將手里的國庫券都收購了,那就都是七折。一年內到期的不單獨賣,一年到兩年的8折,兩年到三年的7折,三年以上的六折。
哥倆商量了一下,決定先收三年以上的,收一萬塊錢的,六折也就是6000塊,然后直接把錢交給了他們二伯(二叔),讓他幫著收回來。他們二伯見兩人能一下拿出這么多錢有點驚訝,不過也沒有多說,就答應了下來。說明天可定不行,后天下班回來給帶回來。于是這個事就這么定了。
接下來的一天倆人繼續走訪親戚,本身就是大家族,而且很多都分家了,五服內親戚都要5、6十家,挨家挨戶的去,有的就是提點東西坐幾分鐘,這兩天也才走了十幾家。俞蘇寧覺得他們倆后天一早就出發,等回來了繼續讓二叔收,他們再繼續走親戚,俞飛建議他們這么多年才回來一次,頂多再多花個三天,把所有該走的親戚走完,再去。要不然別人會挑理,他們不在這住沒關系,二伯一家可是一直在這住的,不能坑親戚。
俞飛二伯辦事還是很靠譜的,果然收了一萬塊錢的國庫券,俞蘇寧將其收好,心里也就徹底踏實了。然后接下來三天,徹底的把親戚走完。然后給二伯說了要去出門辦點事,三五天的再回來。于是暫時告別了俞飛二伯家,這次沒叫送,說是幾天就回來,然后坐著三蹦子,又倒車前往火車站,買了車票前往魔都。
俞飛重生前來過兩次魔都,對這座城市的印象就是繁華,各種時尚購物中心和濃濃的商業氣息,南京路和淮海路聞名全國。上面都是胡扯的,作為一個地道的吃貨,俞飛印象中的魔都一個就是美食種類豐富,但是也是真的貴和量少。還有就是跟東北人的對比。東北人“你愁啥”“瞅你咋地”兩個人就干起來了,最后演變成群毆。魔都人“小赤佬”“弄小赤佬”兩個人就吵起來了,吵了三個小時然后還在吵,不過也因為魔都人的這種相對理性和務實的性格成就了魔都的經濟繁榮。
88年的魔都,已經有了后世繁華的影子,不過也僅僅是影子。俞蘇寧心里光想著掙錢的事情,根本沒這個心思仔細參觀。而見過后世繁華都市的俞飛對現在的魔都根本沒什么興趣。不過俞飛覺得魔都大街上的人也太少了一些,后來才知道88年魔都爆發了甲肝,最終統計接近30萬人相繼感染。
下了火車,兩個人就直奔國庫券交易中心,因為“股神”他老人家已經在前面探過路,所以兩人很順利的就把手里的國庫券以每一百元,115的價格出手了。三萬的國庫券最終成交34500元,光是收購的一萬國庫券,兩人就掙了5500。俞飛說這個事情不能長久,打的就是閃電戰,所以兩人一合計,扭頭就奔火車站返回老家,家都沒回直接奔著二伯的單位趕去,然后讓二伯繼續聯系工友收購國庫券,按照七折全部都收,第二天又趕往魔都,一次就掙了兩萬多。前前后后二十幾天,往返了十幾趟,把二伯礦上工友愿意出售的國庫券基本收光,加上讓老家親戚幫忙聯系收購周邊農村所有愿意出售的國庫券。兩個人最后坐下來具體算賬,手里竟然有了300多萬。
1988年的300萬,換算到現在起碼幾個億,要知道當時京都2環的房價都才1000一平米,100平的房子,直接能買二十幾套。俞飛的包租公夢想直接實現,并超額完成。俞飛之前就知道這次肯定能掙錢,不過根本沒有想到竟然掙得這么快,這么輕松。之前計劃的是他們兩個把手里的國庫券出售以后,在老家雇傭一些親戚,周邊開始收購國庫券,收完了去賣一次,錢回來繼續收購,干到六月底,手里應該有個幾十萬了,然后俞飛會帶著俞蘇寧開始游走于各大交易中心去低買高賣,掙取交易中心之間的差價,七月份之前俞飛會返回,留俞蘇寧在這邊繼續操作,年底之前這股東風也就結束了,應該能有個兩百多萬的收入。二叔的礦場這段時間提供了太多的便利,兩個人根本不用跑著四處去收,直接去礦場提就可以了。
現在礦場的國庫券已經告罄,周邊村鎮能收到的國庫券也很少了。現在有幾個選擇,一,繼續擴大收購范圍,向再遠一些的農村開始收購,這樣的缺點是費人費時,收效甚微。二是去找計生部門,直接平價收對方手里的國庫券,缺點是差價比較小。三,按照之前的計劃,游走于各大交易所之間。本來只有這兩個選項,但是根據礦場的情況,俞飛有理由相信肯定還有其他單位也是用國庫券來發工資的。之前說過八十年代的國庫券基本上都是攤派形式的,無論是個人,還是單位,手里都有國庫券,單位部分工資發放國庫券的情況肯定還有。第四種方法就是找到其他這樣的單位,然后上門去收購,等于是開發第二處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