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去林宅的時候,朝堂上也吵成了一團。
崇佑帝高坐寶座之上,面沉似水,一言不發的看著下方的群臣你來我往,唇槍舌戰,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鳳云鶴押著林玄同一進殿,林玄同就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淚俱下的述說自己這一路受了多大的委屈,堂堂當朝太尉,讓人像囚犯似的一路押解回京,鳳云鶴簡直就是不把朝廷和官家放在眼里。
鳳云鶴一絲不茍地磕頭行禮,然后起身答道:“奸賊賣國,不配為人?!?br/>
然后就有小御史跳出來指責鳳云鶴目無法紀,說林大人尚未定罪,鳳云鶴卻將他視為囚犯,是不是太不把朝廷法紀放在眼里?
“林大人犯錯,自有三司會審,官家定罪。國公爺有什么權利給林大人定罪呢?”小御史振振有詞,“還是國公爺與林大人有什么私仇?不報不快?”
鳳云鶴給他豎了一根大拇指,“小伙子真會說話,當真是顛倒黑白的一把好手?!?br/>
小御史氣得臉都紅了,“下官說實話而已!”
“你說老夫無權給林玄同這老狗定罪,說的好。”鳳云鶴沖著寶座之上的崇佑帝拱了拱手,“就因為老夫無權給他定罪,這才帶著他千里迢迢回京城來問罪,否則在我們邊城,抓住賣國求榮的奸賊,或是里外交通的細作,直接就拉到市集上砍頭了!哪里還用得著一路好飯好菜地養著帶回京城來!”
小御史,“……”
鳳云鶴繼續反駁小御史對他的指控,“你說老夫無權給林老狗定罪,這也說的對,可是老夫也沒給他定罪呀,只是與他同路而行,一起回了西京,請官家做主……難道這也不行?那你說說要如何做?讓他自己帶著家丁出門?若是路上被狼吃了呢?你會不會又說那狼群也是老夫派去滅口的?”
小御史嘴巴都氣歪了。
另有朝臣將他換了下去,一句話就問到了點子上:“國公爺張口奸賊,閉口老狗,這賣國二字非同小可,不知國公爺有什么證據?”
鳳云鶴從袖袋里取出一個羊皮制的小號文件袋——這東西裝些信件文書的東西當真好用!
“證據在此,”鳳云鶴規規矩矩的向崇佑帝行禮,“林玄同和他門下清客何時何地與耶律乙辛見面,林老狗又暗中泄露了那些消息……人證物證俱全?!?br/>
朝臣也傻眼了。
崇佑帝抬抬手,示意將這東西呈上來。
旁邊的內侍連忙走過來接過這個新奇的袋子,不敢多看,低著頭呈給了崇佑帝身旁的大太監魏源。
魏源接過,研究了一下文件袋上的兩個鈕扣,伸手解開了牛皮繩,將里面的東西盛放在一張托盤上,遞到了崇佑帝的面前。
他就站在崇佑帝的身邊,上下各色人等都是什么嘴臉看的一清二楚,心里一邊嘆氣,一邊又暗暗高興,林玄同這老狗這一次可真要栽了!
魏源與林玄同、于成明年齡相仿,要說起資歷來,他比這二位更早就貼身服侍崇佑帝了。只不過他在帝王身邊伺候得久了,崇佑帝的日常起居這些事漸漸的就離不開他了。
他成了崇佑帝身邊的第一人,但他的腳步也被困在了內宮。而于成明混成了昭德殿總管,林玄同更是躋身于朝堂之上。這讓魏源每每想起,都恨得牙癢癢。
今日上朝之前,崇佑帝打發于成明去德馨殿問話,魏源就知道了,官家對于成明跟林玄同的交情也是心知肚明。今日的朝會,不宜讓于成明露面。
這也是他魏源的機會——沒有于成明,他林玄同算個屁!
林玄同與于成明、魏源不一樣,他是崇佑帝登基之前才巴結上來的人,靠著于成明的推薦,管上了崇佑帝跟外臣聯絡的事。久而久之,這人心也大了,爪子也就伸到了朝堂上。
這回栽了。
魏源心想,該!
崇佑帝在看這些證據之前,心里其實稍有些發虛的,因為林玄同跟耶律乙辛有來往這事兒他是知道的,甚至是他默許的。
兩國局勢緊張,如果他手下親信與對方國家的重臣之間保持著較為友好的聯系,甚至是得到耶律乙辛的支持的話……
不過現在說什么都晚了,鳳云鶴將這些事當眾抖開,崇佑帝是無論如何不會主動背鍋的。
這只是他在翻看證據之前的想法,當他一頁一頁看下去,意識到林玄同除了聽命于他,尚有無數屬于他自己的小動作之后,心情就變得有些復雜了。
甚至還滋生出一種被臣子愚弄的憤怒。
崇佑帝將手中的一疊證據扔回了托盤里。
同樣的問題,林玄同顯然也意識到了。他不再狼哭鬼嚎的求饒,而是一動不動地跪在那里,神情木然。
鳳云鶴又上前一步,對崇佑帝說:“也請官家并各位同僚看一看北路軍軍需轉運使閆大人統計的歷年來我北路軍的傷亡、戰損……為了收復東六州,無數好男兒戰死沙場,出讓兩個字,實在欺人太甚。”
魏源連忙找出了鳳云鶴所說的文書遞給了崇佑帝,崇佑帝看過,遞給他示意交給滿朝文武都看一看。
此舉倒也不全是為了拉攏鳳云鶴,而是林玄同擅自做主定下的“出讓”一詞,也觸到了崇佑帝的逆鱗。他要的是收復河山,成就一代明君的圣名,可不是讓后世子孫罵他奴顏卑膝。
一國之君,怎么能背一個甘受遼人擺布的名聲?!
打回來的河山,與敵人施舍的地盤,哪怕史書上寫得再光鮮,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魏源站在一邊,心也是一沉。不管他看林玄同有多不順眼,兩人之間畢竟也是你來我往明著暗著交手無數,如今眼睜睜看著這個人就這么折了,他這心里竟也生出了幾分兔死狐悲之意。
民怨如沸,林玄同就是被拉出來平息百姓怨氣的那一瓢涼水。
左光書從宮里出來,一登上自己家的馬車,就摘下官帽,靠在軟墊上長長的嘆了口氣。一直緊繃著不肯在外人面前顯露出來的疲憊也一瞬間爬上了他的眉梢。
伺候的人連忙奉上熱毛巾,讓他擦了把臉,就這樣他仍然覺得疲倦得幾乎睜不開眼。
馬車剛開動,晃了一下又停住了,親隨在外面輕聲說:“大人,梅大人過來了?!?br/>
左光書勉強睜了一下眼,“讓進來吧?!?br/>
他坐直了身體,又將官帽戴好,滿臉疲態的面孔也在車簾掀起的瞬間恢復了朝堂上那種神采奕奕的狀態。
來人就是朝堂上跳出來指責鳳云鶴沒有權利給林大人定罪的那位小御史。他姓梅,名實,字子謙,兩年前剛剛拜在左光書的門下。能以二十出頭的年紀就擠進御史臺,這里頭也有左光書的手筆。
梅子謙一上車就給左光書行禮,憂心忡忡的問道:“先生,林太尉……”
左光書就知道他是來說這個,擺了擺手制止了他后面的話,“這件事不必提了,官家拿定了主意的事,沒有你我置喙的余地?!?br/>
梅子謙神色中有一瞬間的倉皇,“先生是說……”
左光書點了點頭,眸色沉沉的望著馬車的頂棚,“這件事,鳳云鶴那個老東西煽風點火的,鬧得太大了。官家也兜不住。”
不罰林玄同,無法平息民憤。
梅子謙想問問朝廷大約會怎么處置林玄同,但又覺得這個問題問的有些不合適——明明左光書已經擺出了與林玄同兩不相干的姿態。
他記得清清楚楚,剛才在朝堂上,除了指使他出來探路,左光書一派的官員再沒有誰出來為林玄同申辯。
梅子謙悄悄打量左光書。
左光書也是六十多歲的人了,相貌清雋,只是近看的話,皮膚上的細紋和斑點還是令他透出了幾分老態。
不大像是平時在朝堂上看到的那個精神矍鑠、運籌帷幄的左丞相了。
左光書又怎么會注意不到梅子謙的神情,心里暗暗嘆氣,年輕人就是這么容易熱血上頭。
他睜開眼,抬手在梅子謙的手臂上輕輕拍了拍,語重心長的說道:“子謙吶,這件事你不要再說什么了。靜靜看著就好。只是看著,也能讓你長進不少?!?br/>
梅子謙沒聽懂??词裁??!
左光書卻不再往下說了,說多了他更累。
今日在朝堂上,所有的人都在看他的反應,他不氣不急嗎?但他要是跳出來,哪怕只是替林玄同說幾句軟話,鳳云鶴也有能耐把臟水潑到他身上。
鳳云鶴這是逼著他斷一臂膀啊。
這老東西。
鳳云鶴卻并不如左光書預想的那般意氣風發,相反,一回到府里,他就沉著臉讓人把唐凌叫過來了。
鳳隨知道他為什么不高興,一邊守在一旁殷勤的給他泡茶,一邊好聲好氣的勸他,“這不是意料之中的嗎?咱們都把火拱得這么旺了,左光書會伸手才奇怪呢?!?br/>
鳳云鶴向后一靠,沉沉的嘆了口氣,“接下來朝廷要頒下賞賜,不光是外頭的人,我們自己人的注意力也會被這件事引開。林玄同的處置,怕是要拖后。”
什么事情一拖,就容易生變。這里頭可以做的文章就多了。
鳳隨將熱茶端到他手邊,不以為然的說:“您不是也猜到了?左光書不會在這種時候出頭的。沒見他只推了一個小嘍啰出來探路?”
這個時候唐凌也進來了,一聽鳳云鶴說起朝堂上的情形,眉眼不動的點了點頭,“左相這反應,也是咱們預料到了的。”
這個啞巴虧,是他們逼著左光書硬吞下去的。
但左光書至始至終冷靜自持,還是讓鳳云鶴感到有些失望。從心底里講,他還是樂意看到左光書表現得更……更有人情味兒。
唐凌也能揣摩出鳳云鶴的心思,捋了捋頜下的短須,笑瞇瞇的說:“如此一來,咱們的人,官家只能厚賞了。恭喜大帥。”
鳳云鶴神色一松。
這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林玄同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激怒了全天下的武將,他捅了這么大的一個簍子,官家只能盡量往回找補。
接下來封賞北路軍有功將士一事,就是最好的機會。崇佑帝要借著這個機會,重重地安撫天下武將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