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回援 “殿下,你可回來了,可把屬下急壞了,正要進城去找你呢。”范明雖是獨眼,但眼神兒一點不差,老遠看見張銳的身影就辨認出來了,他馳馬到身邊,心急火燎地說道。 “什么事兒把你急成這樣?”張銳不緊不慢地問道。 范明揮手讓左右的退開,低聲說道:“剛才屬下接到杜將軍發來的公文,讓我們接到命令后一周內趕回黑蘭城報到。” “看來我軍攻城不利,才急著召我們回去。”聽到杜陵的命令后,張銳就猜到了大概的狀況。 “屬下也是這樣猜想的。”范明深表贊同。 “你派人給高朔和趙無寒傳令了嗎?” “已經派了。” “傳令,派人火速通知城內休假的將士,下午兩點后整裝待命!” “是!”范明接令,接著又問道:“是不是全軍都開拔?是否需要在這里留下一些人馬?” 張銳略一思索,說道:“通知各部,在重要城鎮留一個連的人馬。” “只留下一個連,會不會太少了?屬下認為把游騎都留下,我們前師回去就行了。”范明考慮這些地方是才收復的領地,擔心主力撤走后出亂子。 “不必了,黑蘭城才是關鍵。既然杜將軍讓我們火速返回,必然是急需人馬。”張銳沒有采納范明的建議。他認為各地的叛軍都已肅清,即使有個別殘余者,也想趁著漢軍大部離開時逃跑。逃跑都來不及,哪敢奢望重新奪取這些地方。何況本地人也不相信突忽人的,也不會跟著他們起事,所以多留人馬沒有一點用處。 但重要城鎮也不能留下一些人,因為新收復地區的官員都還沒有到,各地都沒有官府人員,怕人都走完后,一些地痞、流氓會趁機干違法之事。有百余名漢騎在,那人不法之徒也不敢輕易鬧事。 范明也沒有堅持己見,應了一聲,便去按張銳的吩咐傳令。到了中軍大帳,宇文歆怒氣沖沖地對張銳說道:“用不著我們的時候,就把我們打發出來。現在需要了,一紙命令就想把我們召回。他奶奶地,天底下哪有這么便宜的事情!” 張銳只跟幾個人說過杜陵是如何對待自己,這些人都是張銳可以信賴之人,其中也包括宇文歆。給他們念叨一下不過是為了發泄一番,并不是為了借機鬧事。可宇文歆聽后卻比當事人張銳還憤怒,這么久了還念念不忘。 他的建議張銳當然不會答應,說道:“私事是私事,軍令是軍令,不能混為一談。” “你就是心眼太實了。杜老兒有沒有公私分明?他還不是一樣把你趕了出來?你現在接了他令,以后他還會變本加厲地刻薄你。依我說就不要理他,隨意找個借口回他話,說現在還不能回去。”宇文歆仍堅持勸張銳不要接令。 張銳搖頭,心想這小子性情率真,什么話都敢說,什么建議都敢提。假如不接令,以后很有可能會把不能攻克黑蘭城的罪名加在自己身上,到那時可就真是有理變無理了。 張銳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杜陵與我有仇,但我軍將士與我無怨。我要是違令,或許我軍將士會有更多人死在黑蘭城。為了他們,我也不能現在與杜陵翻臉。” 這話像是把宇文歆說服,低頭不再說話。一旁的張通也勸道:“無鋒說的有理,個人恩怨以后再說,眼下的首要任務是攻下黑蘭城。”轉而又對張銳說道:“我看杜陵是需要你出謀劃策。” 張銳笑道:“我是騎軍將領,對攻城之事也不了解,讓我出謀劃策?不大可能吧。我看杜將軍人手不夠用了,需要我們騎兵幫忙才急著找我們回去的。” “讓騎兵攻城?奶奶地,這是借刀殺人。如果杜老兒提出這樣的要求,你千萬不能答應。”宇文歆把張銳的話信以為真,急切地說道。 張通搖頭說道:“杜將軍為人不壞,不會拿將士的性命發泄自己的不滿。叫騎兵攻城的事,他是做不出來的。” “他要是想叫無鋒回去,直接說就行了,為何要我們前師和游騎一起返回?”宇文歆顯然不信張通所言,問道。 張通捋著頷下的胡須說道:“老夫猜測杜將軍直接說要無鋒幫忙,他放不下面子,所以才下令騎兵一起返回。” 張銳也覺得張通說得在理,但杜陵是步軍出身,他的攻城掠池之策應該比自己多得多,如果他也想不出破城之策,自己也沒有絲毫把握能想出更好的法子。事到如今,也只能回去看看具體情況再說。下午兩點,全軍將士都已返回軍營。張銳一聲令下,數千騎兵疾馳南下。 四天后,張銳率領的前師一團已經順利抵達黑蘭城下。尚顯在營門外迎接他,身邊還站著高朔。問過方知,游騎大部已于昨日夜里提前抵達。 在前往杜陵大帳的途中,張銳見將士們的情緒不高,就更加認定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又見尚顯一直不言語,故意問道:“攻城戰進展如何?” 尚顯聞言停下腳步,張銳沒有想到他會停下,一不留神超過了他,走到前面。待感覺不對,已經走出七八步距離。回轉身來,看見尚顯正用復雜眼神看著他。張銳又走回他的身邊,不解地問道:“為何停下?” “你們站遠些。”尚顯先把自己和張銳的親隨們打發走后,鄭重地對張銳說道:“張將軍,我希望你能如實回話答我一句話好嗎?” “請講,我一定如實回答。”張銳見他態度認真,也十分認真的說道。 尚顯看著張銳的眼睛問道:“在作戰期間,你能放下個人的恩怨嗎?” 張銳突然笑道:“你的意思是不是問我會不會與杜將軍鬧情緒?”尚顯雖然沒有答話,但也沒有否認,算是默認了這個說法。 張銳道:“我既然回來了,就說明了一切問題。” 尚顯點點頭,說道:“說實話,我原來一直很擔心,擔心你不會回來。今日看見你,我真的很高興。你是真漢子,我愿意與你結交,從今以后我們做朋友怎么樣?” 張銳雖然不知尚顯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提出結交,但他早就欣賞尚顯,也早想與他結交成朋友,尚顯的話正好說到他心坎上去了,他自然不會拒絕,于是爽快伸出手說道:“從今以后我們就是朋友了。” 尚顯見他沒有拒絕,非常興奮地與他握了握手。兩人接著又往前走,尚顯說道“無鋒,老實對你說,是我建議杜將軍讓你回來的。” “哦?”張銳驚奇地問道:“你為何要向杜將軍建議我回來?” 尚顯也不再瞞他,說道:“我們攻城遇到大麻煩了,是想叫你回來想想辦法。” 張銳搖頭說道:“我對攻城也沒有多少了解,不一定能提出好辦法。” 尚顯似乎對張銳信心十足,說道:“如果你都提不出好辦法,我們就只能望城興嘆了。” “你先別夸我。不說別的,單是城墻,要是重型武器還拿不下來,我也沒轍。” “城墻?城墻早在一個月前就被攻破了。” “一個月前?”張銳瞪大眼睛,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的,準確點說,在三十五天前,我們就已經攻入城內。”尚顯十分肯定地回答道。 “這么說,你們一直在跟叛軍打巷戰?”張銳突然反應過來。 “對,巷戰。”尚顯說巷戰時咬牙切齒。“三十五天內,我們在城內發動了十次大規模的進攻,結果都以慘敗告終。” “怎么會這樣?”張銳十分不解,他從北部叛軍身上,可以看出特安達的部隊已經士氣全無。按照常理,一旦城墻被攻破,守軍立刻就會土崩瓦解。但事實正好相反,城內的叛軍非但沒有瓦解,反而與攻城的漢軍打了三十五天巷戰,這讓張銳怎么也想不通,特安達是用什么辦法把士氣調動起來的,又是用什么辦法堅持了這么長時間。 尚顯隨后詳細介紹了攻城的情況。原來,城墻攻克之后,漢軍將士都認為在兩三天內就能一舉剿滅城內的殘余叛軍。結果進城之后,才讓漢軍大吃一驚。 城內四周的前半部分都被突忽人破壞,已經變成一片殘垣斷壁。漢軍將士前行艱難,隊形也不能展開,局部地方人員過于密集,局部地方進攻人員又偏少。突忽人利用了這一點,他們用躲在廢墟中的人騷擾人員密集的漢軍,又集中兵力攻打人員較少的漢軍。漢軍沒有防備,第一天就損失了二千余人。 第二天漢軍雖然有了防備,平均分配了各處的進攻兵力,可以由于不熟悉地形,又接連被突忽人騷擾,所以推進的速度并不快。等天黑后,突忽人集中了三四萬兵力反擊,而且反擊也是集中在幾個點上。黑暗中漢軍無法抵抗,節節敗退直至最后被趕出城外。這日,又損失了四千余名將士。 隨后的幾日,突忽人還是采取這樣的方式抵擋。只要看見進攻的漢軍多,他們就逐步向城內撤退,等夜晚時才集中反擊。每次至少讓漢軍損失一兩千人,幾次之后,兩個主力漢軍師基本上被打殘,已無力再進攻。 杜陵也曾下令讓預備役接替進攻過一兩次,但預備役的士卒根本不盡全力,即使指揮的將領們身先士卒,他們也不會緊跟其后。預備役的將領損傷大半卻收效甚微,杜陵不得不放棄讓預備役攻城。 攻城戰在半個月前就宣布暫停,漢軍盡數地撤出城外,突忽人也沒有趁機攻出城,雙方就這樣一直僵持著。 張銳聽罷心想,突忽人是照搬我在白堡用的那一套。甭說這戰術還真管用,一般人還真拿它沒有辦法。矛與盾之間,沒有誰更強,都有強處,都有弱點。巷戰中,防守方的有利之處明顯,但也應該有弱點,只要掌握了守方的弱點,城也不難被攻克。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起點中文網,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