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汗朝(武宗),1307—1311年
鐵穆耳的繼承者海山是在許多皇族成員和高官卷入的武力沖突之后才登上帝位的。鐵穆耳去世時沒有明確的繼承者,貴族和大臣立即分成了兩派,每派支持一個帝位候選人。兩派力量各有有利的方面。按照蒙古帝國的傳統,卜魯罕在丈夫死后采取攝政行為合乎蒙古政治傳統。她提出的帝位繼承人阿難答是真金弟忙哥剌(死于1278年)之子、鐵穆耳汗的堂弟;阿難答作為長輩在帝位繼承中占據有利地位。
另一派的不利方面是在鐵穆耳汗去世時沒有一個帝位候選人在京城。海山還在西蒙古,愛育黎拔力八達在他的封地懷州。但是,這兄弟倆人比阿難答更有理由繼承帝位,因為他們畢竟是真金的孫子。此外,倆人有作為帝位候選人的足夠資歷。海山是內亞之戰中的英雄并且依然指揮著帝國最強大的軍隊。在另一方面,他的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有好儒的名聲,在漢人中頗得人心。
愛育黎拔力八達趕到大都后,于4月4日率領哈剌哈孫交給他的軍隊突襲宮廷,殺死阿忽臺,囚禁了宗王阿難答和皇后卜魯罕。反對勢力就這樣被消滅了,但是兩兄弟間面臨困難的選擇。雖然愛育黎拔力八達因為控制了京城而居于有利地位,但海山不僅是年長者,還握有超過弟弟實力的軍事力量。在他們的母親答己(死于1322年)仲裁之下,兄弟二人達成協議,愛育黎拔力八達取消宮廷政變后的攝政舉動。作為回報,海山在即位后封他的弟弟為皇太子。海山隨即帶領3萬士兵從蒙古本土趕來,1307年6月21日他在上都的即位是以忽鄰勒臺的方式舉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