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
在我們接觸任何主題之前,我們都帶有一定的信念或思考習慣。當我們形成刻板印象時,我們就會斷言,因為某個人屬于特定集體中的一員,所以,他肯定具有一系列明確的特征。
刻板印象會取代“慢思考”。下面,我們舉幾個小例子:
·臉上長毛的男人都很睿智。
·胖子活得都很快樂。
·日本人都很勤勞。
·年輕人辦事比較草率。
·女人最適合做秘書工作。
·領取社會福利的人都比較懶惰。
上述6個事例都在假裝告訴你特定類型的人的某些重要特征。如果我們相信這些刻板印象,我們就會失去強勢批判思維所需的開放、包容的精神,從而便難以用開放的態度去接觸這些人和他們的思想。此外,任何問題或爭端,一旦牽涉這些人,我們心里馬上就有了成見。那些刻板印象一定會提前介入,搶在理性分析之前占據先機。
刻板印象之所以被頻繁使用,是因為一旦事情確實如此,它們就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如果所有政客真的都既喜歡弄權又貪得無厭,那么我們在參加政治討論的時候,只要抱有這樣的刻板印象,肯定可以在閱讀聽講時省去大量的精力。
但是,刻板印象很少會不出錯,它也很少能保證公平。每個人都值得我們去尊重,他所提出的論點都值得我們加以注意。刻板印象之所以會擋住批判性思維的道,是因為它們總是想繞開客觀評價的艱難過程。要成為一名批判性的思考者,我們就要成為充滿好奇心和開放心態的表率,而刻板印象會阻斷我們的道路,不讓我們仔細考慮別人所說的話。它總是早早關閉我們的思路,導致我們忽略有價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