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甜和陸忱結婚的第二年,林冉從原公司辭了職。
姜甜懷孕后期的那段時間,正好是林冉創業最開始的那個階段。
她畢業之后一直是在大廠下面的游戲做原畫設計相關的職位,后來慢慢升為主美。雖然待遇不錯,但實際上還是在給別人打工,拿著固定薪水和項目獎金,想趁著年輕再搏一搏,看能不能有新機遇。
正好之前在公司做項目的時候也正好存了一部分啟動資金,于是便辭掉了原本的工作。
說起來,林冉并不是頭腦發熱,而是一直都有這個想法。她知道自己行業內給別人畫畫,做到頂尖了也不過還是個美術總監,運氣好的話能創造一些經典作品一直拿著分成,但大頭都還是公司賺走。
何況她又是不服管,呆不住的人。
上個項目完成之后拿了一筆款,林冉早就想著休息一段時間,正好趕上有朋友過來一起問了她有沒有合作的意向,便就干脆辭了職。
她倒是不怕失敗的。
本身業務能力就足夠好,加上獨特的風格以及自帶流量這一點,就算從原公司離了職,也一樣有其他的大公司或是獨立工作室過來挖墻腳。
林冉只是厭倦了那種生活而已。
其實她最初的想法只是開工作室,找幾個行業內關系比較好的畫手一起辦個專門針對原畫這方面的培訓機構。只是這個設想剛形成沒有多久就被另一種巧合的機遇替換掉了。樂文小說網
正好之前同在一家公司工作過的游戲制作人也剛剛從原崗位離職,找到她問有沒有想要合作開游戲工作室的想法。
這個游戲制作人也是個小女生,很年輕,想出來自己單干闖一闖,機緣巧合之下看到了林冉有一次設計大賽的作品,激發了靈感。
兩個人在咖啡廳聊了一下午,林冉也覺得對方想法不錯。兩個人在很多事情上的看法一致,對手游的理解也不謀而合。
兩個人在工作上異常投緣,很快便敲定了合作意向。
兩個用自己之前的部分存款作為一部分啟動資金,包下了某個大廈的幾間辦公室作為起點,然后才開始慢慢地規劃和運轉。
想要真正的做出一款游戲,從研發到公測,僅僅有他們兩個人以及兩個人的資金自然是遠遠不夠的。
對方負責出去拉贊助,自己這邊開始慢慢招人。
從單純的美術職員到手游創始和制作人,林冉漸漸發現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僅僅有靈感肯定不夠,還需要更多的專業和技術人員,把這些想法和靈感慢慢實現出來。
林冉也開始學著做市場調研,給團隊物色優秀的人才。
其實她最開始就想到了姜甜。
雖然姜甜的作品和履歷并沒有那么光鮮,但進步卻是飛速的。她曾經翻看姜甜在之前給司天鑒的皮膚設計大賽上作品的時候,能感覺出對方在角色設計上很有自己的想法。
只不過當時姜甜還懷著孕,肯定還是要先以這件事為主,沒有辦法馬上投入工作。
但即便如此,林冉還是先跟對方提了一下這件事。后續過程中的一些事情也每天都在社交平臺上跟對方溝通過。
呼呼出生之后,林冉也去看過幾次,都是陸忱不在家的時候。
有時候姜甜也會帶著呼呼去林冉家玩,后來也會把她帶去工作室。那小男孩長得很漂亮,長了個靈動的大眼睛,性格也很乖。安靜的時候就像個小奶球。
林冉帶著他打過幾次游戲,能感受出來是很聰明的一個孩子。
林冉游戲打得好,可能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呼呼也很喜歡自己這個阿姨——畢竟姜甜在玩游戲這方面屬實是沒有多高的水平。
不過對于呼呼打游戲這件事,林冉也是很吃驚的。
這孩子在游戲方面好像特別有天賦。雖然林冉遇到過的國服的大神也不少,但是呼呼還是一個小屁孩啊。
而且她跟呼呼打的時候,呼呼也才剛接觸那游戲沒幾天,那假以時日操作熟練之后……
肯定很恐怖。
林冉覺得有意思,閑下來的時候還特意拿著他們手游的想法跟呼呼說了一下,讓他談談自己的看法,沒想到這小東西還挺有用,提了不少可操作性的建議。
從籌劃到公測,整整用了三年的時間。
姜甜是從第二年才加入進來的。
當時公司正進入到一個困難的時期,因為太長時間無法面向市場,而仍然在閉門造車的階段,所以很多員工支撐不住想要離職。再加上之前談好的一個大股東突然變節,資金周轉不開,真是雪上加霜。
沒想到姜甜過來了之后,很快便獲取到了融資,順利周轉了過來。
本來林冉是不負責管這些事的,所以也是過去好幾天之后才知道原來是陸忱幫的忙——當然,看在姜甜的面子上。
只不過姜甜自己并不知道這件事,依然每個月樂呵呵的等著分成拿工資。
其實陸忱本來是不支持姜甜過來摻和這件事情的。
不僅是不支持,可以說是完全不同意。后來林冉也不知道姜甜究竟用了什么樣的方法,才讓對方放心的放姜甜過來工作。
這個過程雖然很艱辛,連林冉自己也不確信到底能不能成功,就算游戲順利拿到版號,順利發行。但放到市場上又會是怎么樣,誰也說不清楚。
最開始內測的那幾天,公司上上下下都睡不好覺,基本都是在加班。
其實姜甜平時的活不算多,而且到后期也就沒有她什么事情了。林冉也知道呼呼還小,也想讓姜甜早一點回家陪孩子。
何況如果自己讓姜甜加班的話,估計公司的某位“大股東”也不會愿意。
林冉還記得有一次晚上,自己在公司一直加班到了凌晨三四點。姜甜只是弄到了七點多,但對于她來說已經是回家最晚的一次。
姜甜這邊還沒有弄完,西裝革履的男人就已經抱著孩子在門口等了。
那場面倒是很有意思。
后來公司里面的人也經常拿這件事情來開姜甜的玩笑。
三年的確很難熬,但內測的結果終于給了所有人一個希望。算是這仨年以來所有辛苦和努力的回報吧,對于游戲的反饋來看都遠遠超過了林冉和另一個游戲制作人的期待值。
后來公測之后,結果更是讓所有人震驚。
他們一個小成本的手游,因同人圈的二次創作而慢慢火了起來。原本是普通的策略加互動式手游,但因為其宏大而自洽的世界觀,以及豐富的角色魅力和不同角色之間的CP感而吸引了一大批粉絲。
很多畫手和文手都自發產糧,再加上游戲本身的可玩性高,開服前三個月的流水在國產手游里也排到了前十,躋身于各大廠游戲的中間。
開活動的那兩天,甚至達到過日榜第一的水平。全部都是女生的主創團隊也引發了業內的關注。
不僅前期的投資在半年內就都慢慢回來了,之前不想和她們合作的一些資本,現在看到了利潤和前景也慢慢開始找過來。
因為本來就有很多之前積攢的畫師資源,所以游戲周年慶的時候更是有各種高人氣畫師出了賀圖,排場十足。
錢是真正賺到手了。
這個賺可要比林冉之前日復一日的畫圖打工要多得多,十倍百倍不止。而且自己作為制作人的感覺,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高興是高興,但新的問題也源源不斷地接踵而來。
如何留住這些玩家而不流失?如何能讓玩家的體驗感更好?如何能讓他們心甘情愿地花錢氪金,但又花得快樂,不至于勸退?如果養成大IP,使得利益最大化?
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其實林冉和合作伙伴們心里也知道,他們的成功也有一部分是玄學的“運氣”因素。最開始也沒有想到會因為自來水而自發的達到這種程度。
雖然和大廠那些經典的,流水榜單上長盛不衰的國民游戲相比仍有距離,但他們有自己的受眾群體。且這部分群體往往都很“死忠”。
林冉現在也不會只將眼光放在美術這一小塊地方了。
游戲音樂要做,角色的配音老師要不斷溝通。
宣傳圖要找不同的畫手畫。
游戲周邊要弄,官方店鋪要開,游戲官網要每日維系,各大展會也要參加,下線的聯名店鋪活動也要有選擇的合作。
其實真的挺難的。
別看聽起來要做的事情這么多,似乎公司里有很多員工。然而實際上大家都身兼數職。
最開始還沒有專門的客服以及微博官方號的運營管理,因為覺得這些事老員工們閑下來了就可以做。
可沒想到玩家爆炸式增長,人手根本不夠,完全忙不過來。
沒辦法,又招了新的專業人員。
公司也就是這樣一點點擴大著,逐步邁入正軌。
內部也在商量著,半年之后要開游戲的國際服。日服韓服美服都要開,逐步走向墻外面的世界。
不僅如此,公司也有了籌備新游戲IP的方案。雖然還沒有實施,但卻實實在在有了初步的構想。
一家公司,只靠一個游戲IP肯定是不行的,也要看后續的作品。
林冉的工作上慢慢步入了正軌,感情上卻還是空白的。
沒想到這一空白,就白了快四年。
周年慶的時候,為了給玩家發福利。幾個主創團隊里面的人都在漫展上cos了一把游戲中的高人氣角色。
因為像林冉本來就是網紅畫師,后來又成了高人氣手游的游戲制作人,之前林冉和姜甜的那些互動也又被網友們翻了出來,兩個人甚至又有了很多所謂的西皮粉,甚至經常被那些玩家當作梗來玩,甚至衍生出了很多表情包和小漫畫。
林冉從來沒有刻意去解釋過什么。
主要她也懶得解釋,覺得也沒有什么解釋的必要。即便姜甜微博里有陸忱的照片,該磕她們兩個人西皮的還是照樣在磕得飛起。
她自己閑暇下來的時候,偶爾也會去翻翻那些超話,看看那些太太們寫的同人文。
林冉本來以為陸忱會因為這件事而發作——就像之前一樣。自己這邊稍微和姜甜有一點風吹草動,那個人肯定很快就會出現然后把姜甜帶走。
但很意外的沒有。
或許是呼呼出生的緣故,陸忱仿佛變得“寬容”和“仁慈”了很多。就從他不僅松口同意姜甜來自己這邊上班,甚至還愿意幫忙融資這一點上就能看出來。
林冉覺得挺不可思議的。
或許是工作忙起來也沒有其他心思的緣故,林冉好像很久都沒有把心思放在感情上了。只要一心奔著怎么把游戲和公司運營好這個目標,好像一切就都變得心如止水了很多。
林冉大學的時候曾有過一個女朋友。
當時年紀小,在一起的時候只覺得刻骨銘心,甚至盤算好了未來。
當時對方家里條件不好,弟弟生了重病急著用錢。林冉還是學生也根本沒有存款,但為了讓對方能輕松一點,不用假期的時候整天整天的在外面兼職做服務生,慢慢開始接稿賺錢。
林冉本身是從不接私人稿件的。
可就是那一個假期,她瘋了一樣的畫圖,大部分的時候一天一張,有的時候甚至一天三張,畫得眼睛都快瞎掉。一個假期畫了一百多張私人稿件,終于湊夠了對方弟弟的手術費。
她幫對方弟弟交了手術費,本來以為會給對方家里留一個好的印象,卻發現只是自己在白日做夢。
對方痛快的收下了她的錢,卻從未對所有人承認過她們之間的關系,只說是普通朋友。
林冉總想著需要給她時間,再給她一些時間。
或許這件事的確需要很大的勇氣,所以她也從來沒有強迫過對方什么——直到她親眼看到對方出軌。原來那個人一邊跟她在一起,一邊又交著校外的男朋友。
林冉被瞞了兩個月,真相大白的時候只覺得自己像個白癡。
后來她才明白,原來對方并不是真正的喜歡她。最初只是抱著好奇的心態,想要嘗試一下,后來難以割舍的卻是她對她的好。
她喜歡林冉給她買各種禮物,喜歡林冉大方的給她花錢,幫她打游戲上分,更享受她和她在一起的那種虛榮感。
知曉了這一切后,林冉很痛快的放了手。
她不是死纏爛打的人,也能干脆的放下。哪怕對方哭著說后悔,來想和她復合的時候,林冉也沒有回過一次頭。
感同身受只是一個詞。
真正的感同身受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有人真正的了解另一個人。所以林冉也很少向其他人說過這些事,只是藏在心里的角落里。
再后來,她遇到了姜甜。
姜甜的確跟她的那個前女友有幾分相像,所以很難說清那種感情是什么。就連林冉自己也不太清楚感情之間的界限是什么。
就像黑與白的中間,就連灰色都有無數種。
她不知道自己是哪一種灰色。
至少,林冉從一開始就知道姜甜是什么樣的人,所以也沒有抱著特殊的目的去接近。或許剛開始是一種好奇,但慢慢的,是真的喜歡上自己和對方在一起的感覺。
不自私的人不存在的。
有些人看起來不自私,有可能只是他自私的方面你沒有辦法看到。所以,林冉也從未覺得自己的這種自私是錯的。
大多數時候,欲望都不是洪水猛獸,而是支撐人活下去的支柱。
但林冉很清楚那條界線在哪里,從始至終都很好的把控著。她知道,自己的緣分還沒有真的到來,就算以后再沒有緣分也沒有什么可惜的。
游戲火了之后,前女友不知道從哪里又翻到了她新的聯系方式,試著聯系她,只是林冉一次都沒有通過過對方的好友請求,也沒有回過私信。
甚至有一次對方找到了公司來,穿著裙子在樓下等她。
林冉本來見都不想再見,只想讓同事說自己不在,把對方規勸走;可又怕這樣的做法不夠好,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所以最后還是出去和那人見了面。
原來有很多很多話想要和對方說。
但真正見面的那一刻,林冉卻忽然發現好像沒有什么可說的了。
確實是已經無話可說。
她好像一夜之間就走了出來,曾經的那種喜歡和無法原諒都變成了死水,連點兒波動都沒有。
雖然仍未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是什么樣子。
但一切都是剛剛好的安排。
比如最近新招的某個平臺運營的妹子,長得很可愛,但每天帶著一個大框的眼鏡,穿著也是最保守老套的那種,每天抱著幾本書來學校。
不知道為什么,兩個人似乎是作息差不多,所以總是能在電梯間遇到。
林冉偶爾也會跟對方搭幾句話,聊一聊天氣和節日放假之類這種無聊又無趣的話題。也不知道為什么,那妹子好像很怕她一樣,每次和她搭話的時候都戰戰兢兢的,像一只警覺的兔子。
林冉覺得很有趣,所以多關注了一下那個妹子。
不關注不知道,一關注竟然發現了很多趣事。
比如這個小孩兒來了沒幾天卻干出了一堆傻事。不是接連三四天下班忘記打卡,要么就是不小心弄丟了員工卡,下雨天打不到車所以遲到……
諸如此類,在別人身上發生不到的事。
對方的這些蠢事好像總能給她帶來某種惡趣味的快樂。
林冉平時對微博和公眾號運營部門的關注并不多,后來完全是因為對這個女生有點感興趣之后,才開始漸漸的,會故意往那邊的辦公區遛一遛。
但很不巧。
那妹子的工位靠近過道,林冉好幾次從她背后過去,都發現對方手忙腳亂地好像在掩飾什么。裝作在認真工作,但打眼一看就知道完全心虛。
后來林冉終于弄清楚了。
她過去的時候,那妹子正在工位上“摸魚”寫小說呢。
林冉第一次發現原來自己和陸忱真的是同一種人。
同一種,壞人。
她當天就找到了那個部門的負責人,嚴肅而認真地對工作時間摸魚的情況進行了批評提醒,并且將自己看到那個妹子摸魚的情況都告知了負責人。
果不其然,當晚下班時林冉就在電梯里遇到了剛剛被上司訓過,還紅腫著眼睛的小兔子。
那天還正好下了大雨。
她跟著小兔子一路出去,看著小兔子再一次手忙腳亂地站在門口點手機,一看就是打不到車。
林冉很“貼心”地過去問需不需要她送她一下。
“可……可以嗎?我租的地方在XX路,順路嗎?不順路的話我再等一等就可以啦,等雨小一點應該就能打到車了,實在不行還可以等公交的。”
小兔子打著雨傘,大大的眼睛,睫毛都變成一撮一撮的了。她小心又禮貌的看了看林冉,然后說。
“不用啊,正好順路。”
成熟的女人笑了笑,這樣回答。
其實,順個屁。一個城東,一個城西。
“那……那麻煩您了。”
小兔子今年剛剛畢業,還只是一個實習生,跟她說話都客客氣氣的,好像生怕說錯了哪句話就被炒魷魚。
車上,林冉裝作不經意地問了問對方為什么哭,是不是有什么傷心事。
對方肯定不敢說是因為自己上班摸魚,最開始只是支支吾吾也不肯說,最后干脆編了一個蹩腳的理由。
林冉一邊聽著一邊開車,卻不由地在暗地里揚了揚眉。
最后她送她回了家。
臨別前,對方真誠又客氣地表達了一下感謝,每一句話里都透露著對她的尊敬和懼意。
她好像很害怕她。
林冉也不明白自己哪里可怕了,搞得好像自己是那種能吃了她的老板。
可惜后來的事實證明。
確實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