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季節原因,也許是前陣子東市火鍋節群眾基礎,幾家分店火鍋都賣得格外好。
沈韶光趁熱打鐵,干脆仿效秋天螃蟹月,弄了個“火鍋月”,打出口號“天天吃,不重樣”,并單做了個火鍋菜單,數一數,果真有三十余種。
沈記火鍋鍋底樣數多是真,卻也有噱頭成分在。
從前沈記就有七八種鍋底,經典奶湯鍋、清湯鍋,主打“鮮”味兒海鮮鍋、魚頭魚骨鍋,素菌子鍋、枸杞紅棗桂圓鍋之類,今年冬天,火鍋家族又壯大了。
其中一大類別是養生鍋。唐人頗重視養生,好采個藥、練個丹不知道有多少,便是普通人也愛吃個烏米飯,喝個黃芪粥之類。
烏米飯,又稱青精飯,是把南燭葉子搗碎取汁,浸泡粳米,然后炊蒸而成這浸泡炊蒸又有講究,要“九浸九蒸九曬”。如此折騰出來米粒,色黑而緊小,可煮食,亦可泡食,屬于一種半方便食品。沈韶光吃過幾次,覺得滋味并不見佳但食療,求本也不是滋味,沒看詩圣杜甫都說嗎,“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
沈韶光請郎中開了十來道適合大眾秋冬季食療方子,其中有一道真還有南燭,為其可以強筋益氣,固精駐顏,而冬天正適合補益。沈韶光本來擔心加了南燭以后湯底黑烏烏,影響食欲,誰想大家對此接受良好。
有食客寫詩說,“奶湯枸杞顏如玉,小鼎青精色如丹”,弄得跟美容產品廣告似。
除了這些食療藥膳鍋底以外,作為一個穿越人士,作為一個從辣椒頂起火鍋多半邊天時代穿過來穿越人士,不鼓搗出個辣味鍋底來,實在意難平。
沈韶光與于三試了總有五六次,總算做出了適口香辣鍋底。
用芝麻油與雞油把花椒、蔥、姜爆香,加胡椒、豆蔻、桂皮等香料,略炸,然后加大量食茱萸醬,并適量豉醬、醪糟和糖翻炒,隨著熱氣升騰起來是嗆鼻子濃郁復合香辣味。
小跑堂一進廚房就打了個噴嚏,趕忙出去,而沈韶光和于三都裝備齊全蒙著口罩全是拜托阿圓縫。他們把適才炒底料加水熬煮,然后從細篩中濾過,再加滾燙花椒油,便有了幾分后世川渝麻辣鍋樣子。
辣味實在是一種太神奇味道,只要接觸,不管它刺激是口腔還是鼻粘膜,嘴里都會禁不住分泌出唾液來。
食茱萸辣又不同于辣椒辣,它沒那么霸道,卻又有自己香味,并可以去腥去膻,實在很適合涮食羊肉和魚蝦。
因著火鍋新菜單事,沈記老店諸人,中午慣常試吃火鍋。對這香辣鍋,愛愛死,不能吃則到處找冷水漱口。
沈韶光是受過“魔鬼辣”摧殘,覺得這點辣味不算什么,吃著感覺還不錯。于三公主這樣矯情人竟然是個能吃辣,平時難得聽他說個“好”字,這次評價居然是個句子“還挺好”,沈韶光幾乎感動得流下淚來。阿圓照舊是“小娘子做得都好吃派”,雖然也喊辣,卻吃了不少然后下午就跑了好幾趟廁所。
阿圓經歷讓沈韶光專門在菜單上注明,“此辛香鍋底,味道雖美,然刺激腸胃,諸君子慎選。”
誰想食客們不少都有“中二病”,這一句似乎起到了廣告語作用,店家既這么說,一定要嘗嘗然后便有大老爺們兒紅了眼睛。
沈記是頂貼心,跑堂奉上香米粥,不說解除窘狀,只言護利腸胃。
除了這些在鍋底上做文章,沈記又添了羊蝎子鍋、酸菜白肉鍋、雞肉鍋、鴿子肉鍋等已經燉好了鍋子,骨酥肉爛,熱氣騰騰,可蘸料食用,亦可空口吃。秋冬本流行燉菜,這些燉菜鍋子頗受一些保守食客歡迎。
為了配合這三十天“天天吃,不重樣”口號,各分店門前詩壁上都是漫畫火鍋爭先顯然是受了相聲五官爭功影響。
幾個長腳帶手火鍋圍在一起。
一個“眉眼清秀”穿士子袍火鍋道“吾湯清味鮮。”
一個長胡須穿道袍火鍋道“食吾可益壽延年。”
一個圓墩墩笑瞇瞇火鍋道“還是我等燉鍋骨酥肉爛。”
一個著石榴裙有兩分妖嬈態火鍋“食過我香辛鍋,再不看你們”
明明是鍋子模樣,卻有須有眉,神情栩栩,唐人何曾見過這種廣告畫,誰見了都捧腹。
特別是東市分店,其詩壁長而寬,沈韶光為了畫它,費了不少工夫。工夫不白用,有不少看了畫兒進來,進來便問,“來個那可益壽延年”又或者“要那個再不看其他香辛鍋。”
沈韶光偶爾聽見,頗為自得。
東市酒肆開業時間短,人流大而雜,她盯在這里時候居多。
在這里,頗碰到幾位故人,比如禁軍中那位花二十兩銀子買了酸梅湯方子校尉。他與另幾個大漢一同進來,雖都是便服,但看其身形步態,也知這幾人當都是禁軍中人。
沈韶光迎上前去打個招呼,那校尉一怔,也想起她來,再想到這“沈記”名字,原來當初擺攤兒小娘子已經在東市開了大酒肆
幾個禁軍中為首那個看看沈韶光,又看這校尉。
校尉輕聲道“這便是那賣我們烏梅飲小娘子。”
為首笑了,“小娘子熬得好烏梅飲子,這兩年我們兄弟熬過酷夏全靠它。”
那校尉與她道,“這是吳將軍。”
沈韶光忙對這將軍福一福,客氣回去。因著這點淵源,沈記贈了幾道菜,也算再續善緣。
沈韶光還見到了宰相李悅。
那是個休沐日,太陽頗好,已經過了飯點兒了,老相公帶著兩個奴仆溜達進來。
沈韶光本在柜后與管事說話,抬眼見他,忙笑著迎上去,“相公萬福。”
李悅想起自己嘆息老邁,這小娘子改口叫“郎君”來,不由得笑道“不用看那沈記招牌,只看外面墻壁上畫兒,便能猜到是崇賢坊沈記小娘子。”
沈韶光趕忙拍一下,“相公目光如炬。”
李悅虛點她兩下,笑起來。
李悅沒選雅座,只在二樓靠護欄高桌旁坐下,沈韶光親自招待,給他捧上飲子,推薦他嘗嘗養生鍋里參芪鍋。
李悅點頭,“可。”
涮品也全按沈韶光推薦來,估計在朝堂上是個能聽得進去別人意見宰相。
李悅憑欄,頗有興味兒地看下面兩個雜戲人演戲弄。
其中一個抱怨自己寫詩做文章寫不好,另一個道“二郎,你可曾聽說過以形補形”
“這某知道,譬如傷了腿腳,便吃些羊腿豕腳之類補筋骨。”
“便是如此,你胸中少墨水,亦可依樣補來。”
那“二郎”做驚駭狀“那墨水如何吃得”
“你去沈記酒肆吃他們南燭鍋子啊,其色如墨,又香又補。說不得你日日吃來,今科便中了呢。”
李悅笑起來,樓下食客也是一片笑聲,還有起哄喊跑堂,“今科若真中了,必來你們這里還愿。”
過完年便是禮部試,后面還有吏部銓選,士子們盡集于京城,又多住在旁邊崇仁坊,起哄想來便是今科士子。biquge.biz
難得這般應情應景又逗趣,李悅覺得,這戲弄里詞八成是那促狹小娘子編。
沈韶光帶著跑堂端上鍋子菜品來,親自幫著點火鍋。
“小娘子店里好戲弄,上次看到這么好,還是去歲圣人夏至宴上。”
沈韶光彎起眉眼笑道,“小店鬧著玩兒,如何敢跟宮里比呢”
李悅見她那言不由衷、帶著點得意小女兒家樣子,越發笑起來。
又說兩句戲弄事,沈韶光幫著燙上酒才退下。
李悅竟有兩分悵然若失,突然想起自己早夭女兒來,阿暢若長大,應該比眼前小娘子還要大些,也可以陪著老父喝一杯了
關于什么時候以及如何與李相公說自己身世事,沈韶光頗為猶豫,又有些尷尬李相公是父親生前好友,自己嫁給林晏,要在京城官紳家眷圈子里面混,不與李相相認不合適,但從前一直沒說
再見到林晏時,沈韶光與他商量。林晏笑著摸摸她頭,順手取下發髻上簪子,沈韶光滿頭青絲都散落下來。
沈韶光做出惡狠狠模樣“那日我醉了,是不是你把我頭發扯開”
林晏笑道“李相公是通透灑脫之人,豈會在意你這點小小隱瞞那日你見他,他才從山南西道回來,也不過休了那一半日,又忙了。元正大朝會得他主理。我們還是元正時候去他家里拜望吧,你不好開口,我來說。”
沈韶光想了想,“算了,還是我自己說吧。”
林晏想了想,點頭,“也好。”
林晏又抬頭摸一下她鬢邊發,阿薺頭發真好,滑滑,絲緞一般。
隔著小桌案,沈韶光湊近他,“哎,林少尹,你回頭也去嘗嘗我們南燭鍋子吧”
林晏笑道“怎么嫌我腹內沒有墨水”
沈韶光趴在小案上一臉促狹“你單知道那南燭鍋子能補墨水,不知道它還有別功用嗎”
林晏耳邊有些燙,醫書上說,南燭可“入腎添精”看著她近在眼前紅唇,林晏抿抿嘴。
“我是說你最近太忙,面色不佳,應該吃一些補補,使君顏色好嘛。”沈韶光坐正,若有所指地笑問,“少尹想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