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毛片免费看-欧美 日韩 人妻 高清 中文-一本色综合亚洲精品88-加勒比无码一二三区播放-亚洲欧美精品av在线观看-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日本三级日产三级国产三级-暴躁老外玩minecraft-日韩欧美亚洲一区二区四季

第一百五十四章 修行難

    修行難,修禪更難,余真意的心境,可謂是不可多得。
    在禪修期,通常以相同的時間,一整天交替進行坐禪與正規的行禪。一小時是段標準的時間,四十五分鐘也可以。對正規的行禪來說,禪修者可選擇一條大約二十步長的小路,循著步道慢慢來回行走。
    在每天的生活中,行禪也是很有幫助的。禪坐前的一小段時間,例如十分鐘,進行正規的行禪,對心的專注很有幫助。除此之外,行禪所發展的覺知對我們很有幫助,因為身體在一天之中,總是四處活動。
    行禪會發展覺知的平衡性、準確性與專注的持久性,在行禪時可觀察到很深奧的佛法,甚至獲得證悟!事實上,不在禪坐之前行禪的行者,就如開部耗盡電池的車一樣,很難在坐禪時啟動正念的引擎
    行禪由注意走路的每個步驟組成,如果走得相當快,則注意腿部的移動,而在心中默念:左、右、左、右。并覺知整個腿部的實際感覺。如果走得慢,就要注意每一腳的抬起、移動與放下,不論任何一種情況,都要努力完全把心系在走路的感覺上。當你走到步道盡頭,立定、轉身再度開步時,都要注意有什么動作發生。
    除非遇到地上有障礙物,否則不要低頭看腳,在你致力于覺知感覺時,心中留存著腳的影像,對你并無助益。你要專注于感覺本身,而那不是視覺的。對很多人來說,當他能純粹地認知諸如光、痛、冷、熱等身體的所緣時,這是個了不起的發現。
    通常我們將行禪分成三個不同的動作將腳抬起、移動、放下。為了維持精確的覺知,我們清楚地區分這些動作,在開始時,心中輕輕地默念每個動作,并讓覺知確實清楚、有力地跟隨,直到動作結束。有個微細的重點是,當腳開始向下移動時,就要立刻注意放下的動作。
    讓我們想一下抬腳的動作,我們都知道它的傳統名稱,但在禪修中,重要的是要洞察并了解傳統概念背后,整個抬腳動作的本質,從想要抬腳開始,繼續經歷實際的過程,其中包含著許多感覺。
    我們精進于覺知抬腳,不要過度去感覺,也不要由于感覺太弱而失去目標,心清晰而準確地瞄準所緣,有助于平衡精進。當精進趨于平衡,同時目標也很清晰時,念就會堅實地建立在覺知的所緣上。只有在這三個要素精進、準確性與念都存在時,定才能發展。當然,定是心的集中、專一,其特相就是使意識不會散亂或渙散。
    當我們的覺知愈來愈接近抬腳的過程,就會看到它好像成排的螞蟻爬行過馬路一樣,遠看似乎是條靜止的線;近看時,它開始搖晃、顫動;再近一點,則分散成一只只螞蟻。于是我們知道,原本整條線的概念只不過是個幻覺,才清楚明白它是由一只只螞蟻連接而成。
    如此,從始至終,準確地看著抬腳的過程,那么,慧心所便會更接近觀察的所緣。當慧愈接近時,就愈看得見抬腳過程清楚且真實的本質。這是人類心智一個令人驚異的事實當慧經由觀禪而生起并加深時,存在的實相就會以明確的順序顯現出來,隨著慧的進展,禪修者便能知曉這順序。
    禪修者最先經驗到的慧,常常是開始明了并非藉由智力或思考力,而是相當直覺的-抬腳的過程是由不同的心法與色法所組成,兩兩成對,一起發生。身體的感覺(色法)與覺知(心法)結合在一起,卻又彼此不同。我們會開始看到一連串內心所發生的事件與身體感覺的全貌,而且能了解心法與色法關連的因果關系。
    我們會非常鮮明且實時地看到心法如何引起色法當想要抬起腳,身體移動的感覺便開始了;也會看到色法如何引發心法當身體感到非常熱時,就會想走到有遮蔭的地方行禪。這種對因果的領悟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表現形式,對我們而言,當它生起時,生命就會顯得比以前單純多了,只不過是一連串心法與色法的因果相續。這是傳統內觀發展中的第二個慧。
    隨著定的發展,我們可以更深入看到,抬腳過程所發生的現象是無常的、無我的,且以難以置信的速度出現后消失。這是慧的下一個層次,也是有關存在的下一個觀點,它是由定的覺知而成為可以直接看到的能力。這些色法背后并沒有人,它們生起與消逝,根據因果法則,是個空的過程。這移動與實體性的幻覺就如電影,就一般的了解,它充滿著人與物體,與真實世界無異,但若把電影的速度放慢,就會看到它實際是由一格格底片的靜止畫面所組成。
    當人在單獨的抬腳過程中保正念時當心隨著動作,以念洞察所發生事情的本質時佛陀所教導的解脫道,便在當下開啟。
    佛陀所說的八正道眾所周知的中道,包含八個要素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與正定。在正念強時的每一那,八正道中的五個要素正精進、正念、正定、正思惟,都會活躍在意識中,同時由于我們開始對色法的本質有所領悟,正見也會生起。八正道中的這五個要素同時生起時,心便完全地從各種煩惱中解脫。
    在運用純凈的心洞察正在發生事物的本質時,我們就不再受愚癡所束縛,而只看到現象的來去。當慧使我們對因果作用的過程有了直覺的理解,明了心法與色法如何彼此相關,我們對法的本質便不再存有錯誤的觀念。由于看到每個所緣只持續一那,我們對常就不再存有幻想。也因為了解無常與其背后潛藏的苦,我們就會從身心非苦的幻想中解脫。
    直觀無我,讓我們不再驕慢,且從有個恒常自我的邪見中解脫出來。在仔細觀察抬腳的過程時,我們看到身心的苦,因此,不會再受渴愛的束縛。有不滅之法之稱的三種心的狀態-我慢、邪見與渴愛,會在輪回中讓存在永恒不滅,輪回是渴愛與苦的循環,是由對究竟真理的無明所造成。審慎地專注于行禪會擊毀這不滅之法,讓我們接近解脫。
    你會發現,專注于抬起腳,竟有那么多令人難以置信的可能性!而它只是出現在向前移動腳,然后放在地上而已!當然,以上在行禪指導中,對覺知的深度與細節的描述,也適用于禪坐時專注于腹部動作,以及其它所有身體的動作。
    佛陀描述行禪有五項額外而特別的功德。首先,常練習行禪的人,可以增強長途旅行的耐力,這在佛陀時代特別重要,當時的比丘與比丘尼,除了雙腳以外,沒有其它交通工具。今日禪修的你,可以試著想象自己是位比丘,而思量這個能增強體力的功德。
    行禪的第二項功德,是增加禪修本身的耐力。行禪需要雙倍的精進,除了用來抬腳的一般機械性的精進之外,還需要心的精進來覺知動作這正是八正道中的正精進。如果這種雙倍的精進持續在整個抬腳、向前與放下的動作中,必能強化有力而穩定的心的精進能量,每位行者都知道,這對修觀十分重要。
    第三,據佛陀所說,坐禪與行禪之間的平衡有益健康,兩者交替,會使練習的進步速度加快。顯然地,生病時很難禪修,坐太久會導致許多身體失調的狀況,但交換姿勢與行禪的動作,會使肌肉復蘇,促進血液循環與預防疾病。
    行禪的第四項功德是幫助消化。消化不良會導致很多不舒服的感覺,因而成為修習的障礙。行禪能促進腸胃蠕動,保持通暢。飯后與禪坐前應該要進行一段行禪,以驅逐睡意。在早晨起床后立即行禪,也是建立正念的好方法,同時還能避免在一天的第一段禪坐時就打瞌睡。
    行禪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項功德,是建立持久的專注。由于心在行走時集中于動作的每個部分,專注便會持續不斷。每個腳步都在為接下來的禪坐建立基礎,時時刻刻都幫助心保持在所緣上-最后在最深的層次里,揭露出實相的本質。所以我用汽車電池來作比喻,如果汽車一直未發動,電池就會耗盡。一位不曾練習行禪的行者,很難坐在坐墊上而有任何成就;但勤于行禪的人,則會在禪坐時自動保持強固的念與堅實的定。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國王名叫遮羅,他的王后一直沒有生育,遮羅王很傷心。一天,遮羅王把王后叫來,說:“你回娘家去吧!什么時候找到了生孩子的藥方,就什么時候回來,免得我再憂愁。”
    王后很難受,卻也無可奈何,只好哭著告別了遮羅王。回娘家的路上,王后越想越傷心,覺得活著實在沒什么意思,不如死了算了,決定從山崖上跳下自殺,便穿過樹林,向山頂爬去。
    天上的天帝釋知道了這件事,心里很難受。天帝釋想:“這個王后,前世是我的姊姊,她現在因不能生育,而想自殺,我一定要救她。”天帝釋便從天上降臨到王后面前,用木盤盛著一個仙果送給王后,并叮囑道:“姊姊!你把這個果子吃了吧!這樣你一定會生個好兒子,他將成為這個世界上著名的英雄。如果國王懷疑你這個兒子的來歷,你可以把這只木盤交給他。這是天宮里的神器,可做為你兒子來歷的最好證明。”
    王后依言吞下了果子,回頭一看,天帝釋已經不見了。剛走了幾步,覺得身體沉甸甸的,原來已經懷了孕。她高興地回到王宮,把事情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遮羅王。遮羅王當然也喜出望外,夫妻倆一心盼著兒子早日誕生。十月期滿,王后果然生了個兒子。
    經過若干年,孩子慢慢長大,可是這個孩子長得丑極了,世上再
    也找不出第二個這樣丑陋的人。但丑雖丑,這孩子卻非常聰明能干,機智伶敏,而且力大無比,雙手可以抓住大象,跳起來能逮住飛鷹,大聲一吼,如同獅子咆哮。他的名聲傳遍各地,大家都為他有這么大的本領,但又長得那么丑而嘆息。
    丑王子長大后,遮羅王為他聘了鄰國的公主為妻。公主名叫月光,果然像十五的月亮一樣,光艷照人、端莊美麗,并且具備世上的一切美德。她有七個妹妹,個個都漂亮非凡。成婚那天,王后怕月光知道自己的兒子十分丑陋而厭惡他,便騙她說:“我國有一個風俗,最忌諱夫妻二人白天相見,孩子,你千萬注意,不要在這上面失了禮。”
    月光信以為真,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是!您的教誨,我牢記在心。”
    從此以后,丑王子每天夜入晨出,從沒有讓月光看清楚過自己的長相。
    當時,有七個國家都與遮羅王為敵,全國上下都為此事擔心不已。丑王子心想:“這么多國家與我國為敵,經常打仗,幾無寧日;百姓為此民不聊生,顛沛流離。我應當想個什么計策,來解決這個問題。”他又想:“我長得這么難看,如果讓月光看見了,她一定會非常生氣的。一生氣,她一定會這樣這樣,然后我就如何如何……對!這條計策如果實現了,那一定會令天下從此太平,百姓從此安樂。”丑王子便去找王后,對她說:“我想與妻子見個面,看看自己的妻子到底長得什么樣。”
    王后說:“你的妻子容貌艷麗,就與天仙一樣。但你長得這么難看,你們兩人一見面,她一定會非常生氣,扔下你跑掉的,這樣,你就要一輩子打光棍了,因此,千萬不能見面。”
    但丑王子再三要求,王后想:“這孩子的確也挺可憐的,結婚這么久了,還不知道自己的妻子長相如何。”就答應設法讓王子見見月光,但再三叮囑王子:“千萬不能暴露身分,不能讓月光知道你是誰。”
    一切安排好以后,一天,王后帶著月光去馬廄看馬。丑王子則扮成養馬人。月光看見丑王子,不禁大吃一驚,叫道:“這養馬的好難看啊!嚇我一跳。”
    王后在一旁說:“這是給先王養馬的馬夫,對養馬挺盡心的,所以把他留下了。”
    過了幾天,王后帶月光去看象,在象廄又碰到丑王子。幾次下來,月光不禁有點懷疑,心想:“怎么無論我到哪里都能見到這個丑八怪?莫非他就是太子?”于是便向王后提出要求:“我結婚這么久了,一直沒見過夫君的面,實在很想看看夫君的容貌。”
    王后無奈,只好假裝答應。王后讓丑王子的弟弟扮作王子的樣子,帶著王子的儀仗、侍從從宮門經過,然后帶著月光觀看這支隊伍。月光錯把丑王子的弟弟當作王子,看他長得相貌端正、威風凜凜,心里暗自高興。但是,按照丑王子的計策,一定要讓月光公主見到自己的真正的容貌才好。
    可是丑王子又不想硬與妻子相見,因而惹得母親生氣,只好另想辦法。有一天,他知道公主到花園去玩,便隨后跟著去。丑王子爬到一棵果樹上,摘下果子,向月光公主扔去,剛好扔在公主的背上。公主一看是這個丑八怪向自己擲果,心中大怒,轉念又想:“這個丑八怪怎么有這么大的膽子,敢對我無禮?再說,他怎么能隨便出入王家花園?莫非他才是我的丈夫?”想到這里,她就沒有發作,忍了下來。
    當天夜里,看王子已經睡熟,月光公主偷偷點了盞燈,拿到床前一照。“呀!果真是他!”月光公主又恨又怕、又羞又惱,連夜跑回娘家。
    王后知道這件事后,十分生氣,便把丑王子叫來,責備道:“你怎么還是讓她看到了你的長相,而跑了回去?去!一定要把她找回來。”丑王子卻說:“母親,您不要擔心。月光公主這一生氣,是天下人民的福氣,從此天下的百姓,都可以安心地奉養他們的雙親了。”于是他拜別了母親,出發去尋找月光公主。
    丑王子到了月光公主所在的國家后,先投奔一家陶器作坊當工人。他做出的陶器,精美絕倫,前所未見,作坊主人非常高興,說:“這么好的陶器,普通人可不配使用,應該獻給國王。”連忙把這些陶器送到王宮。國王一看也十分喜愛,便吩咐把它們送給自己心愛的女兒們。眾公主看到這些精致美麗的陶器,個個贊不絕口。但月光公主一下就認出這是丑王子的作品,知道丑王子已經來找自己了,她心中的惱怒尚未消除,發誓不見這個丑八怪,便把這些陶器統統砸碎了。
    丑王子知道消息后,又投奔一家染房當染匠。他染出了一匹布,上面有各式各樣耍雜技的圖案,人物栩栩如生,真是世所罕見的珍品。染房主人忙把這匹布獻給國王。國王十分高興,令人把布拿給八個女兒看。眾公主都嘖嘖稱珍,賞玩不已。唯有月光公主知道這又是丑王子的作品,連正眼也不瞧一下。
    于是丑王子又到一位大臣家,為大臣喂馬,經他飼養的馬,匹匹腰肥體壯。大臣非常高興,問道:“你還有些什么本領?”
    丑王子說:“我還會做一手好菜。無論什么樣的風味菜,我都會做。”大臣讓他一試,果然不錯,就讓他做了一席水陸畢陳的宴席,送到王宮里。國王一嘗,叫道:“啊!我從來沒有吃過這么好吃的飯菜哪!”便把大臣叫來問道:“這些飯菜是誰做的?”大臣如實稟告。
    國王立即召來丑王子,任命他做御膳房總管,專門負責王室的飲食。有一天,國王讓他給公主們做湯。丑王子為了使自己的計策能順利實現,便在送湯時故意摔一交,把一碗湯全部潑在自己身上。公主們都大吃一驚,唯恐丑王子跌壞了,只有月光公主卻斜眼也不瞧一下。
    天帝釋知道了這些情況,十分感慨地說:“這孩子為了人民的幸福,做出多大的犧牲啊!讓我來助他一臂之力吧!我只要把七個敵國的國王都誘引到這兒來,那么從此天下太平,人民就可以安居樂業了。”于是,天帝釋偽造月光公主父親的筆跡,給七個國家的國王分別去了信,說是要把月光公主嫁給國王,永結同盟。
    七個國家的國王接到來信都十分高興,各自準備了豐盛的禮物,帶著隊伍前來迎親。快到月光公主所在的國家時,七支迎親隊伍相遇了。大家相互詢問來意,知道都是來迎娶月光公主的,便爭吵了起來。這個說那個是假的,那個說這個太胡鬧,大家紛紛拿出月光公主父親的親筆信,這才明白全都受了愚弄。國王們怒氣沖天,都說月光公主的父親如此戲弄他們,實在太可惡了,于是討論道:“讓我們聯合起來把他的國家消滅掉,把他全家都殺光,以洗雪我們所受到的恥辱吧!”七位國王紛紛派出使者,責問月光公主的父親:“你竟敢用一個女兒來戲弄我們七國!我們馬上興兵來問罪,你國家的喪日馬上就要到了。”一面返回本國,點召軍隊,殺了過來。
    月光公主的父親接到使者的來信,又聽到七國都已發兵的消息,嚇壞了,心想:“我前世作了什么孽啊,讓我遇到這么一場飛來橫禍。”國王叫來月光公主,責罵道:“你已出嫁,成了別人的妻子,就應該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無論你的丈夫是聰明、是笨蛋,長得好、長得衛,有出息、沒出息,都是你命中注定的,不可能再改變。你不能從一而終,孝養公婆,反而嫌丈夫不好,回到娘家,這才給我惹出這么一場災禍。我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只好把你切成七塊,分別送給那七個國王,請他們饒恕。”
    月光公主哭著說:“請父王息怒,暫緩殺我。請父王張榜招賢,我想一定可以找到能人來化解這一場災禍的。”國王聽從女兒的話,馬上令人貼出招賢榜。榜上說:“無論是誰,只要能化解本國的這一場災禍,就把月光公主嫁給他。”
    丑王子一看機會來了,連忙揭下招賢榜對國王說:“請馬上修建一座高臺,讓我上臺去祈禱,就能化解這場災禍了。”高臺剛剛搭成,七國的軍馬已經殺過來了。全國人民都膽顫心驚,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丑王子的祈禱。國王催丑王子快快上臺。
    丑王子卻裝起病來,說:“哎呀!我實在病得一步路都走不動了,只好請月光公主來扶我上臺。”月光公主害怕被切成七塊,只好架著丑王子的胳膊,硬把他扶上高臺。
    丑王子站在高臺上,用像獅子吼叫那樣的聲音,對七國國王說:“老天爺讓你們當國王,是要你們仁慈地對待人民,讓他們安居樂業,你們卻隨便地興兵侵犯他國,使人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你們造下這樣的罪孽,難道不怕將來你們的國家和自己受到報應嗎?”
    丑王子的聲音就像霹靂一樣,震得七國的軍隊個個神色慌張,膽顫心驚,膽小的人甚至被震昏過去。七個國王一看大勢不對,馬上準備退兵。
    這時,丑王子對月光公主的父親說:“您還有七個女兒,如果要她們找女婿,那沒有比眼前這七國國王更合適了。您不如把女兒許配給他們,這樣一來,大家成為親家,化干戈為玉帛,天下就太平,人民也安樂了。”
    國王說:“對啊!如果那樣就太好了!”于是將另外七個女兒分別嫁給這七個國王。七個國王當然非常高興,各國人民也都為這天大的喜事而同聲慶賀。到這時,月光公主的父親及他的臣民們,才知道原來丑王子就是月光公主的丈夫,大家都十分感謝他的勇敢與機智。月光公主對他也舊憾頓釋。
    國王派出不少人馬,護送他們夫婦回國。從此九國相互
    友好,再也沒有戰爭與糾紛發生。過了幾年,丑王子的父親去世了,丑王子登上王位,成了國王。他大赦囚徒,輕稅薄賦,用正法教化人民,使人民過著幸福的日子。不知怎么的,他的相貌也一天天地改變,一天天漂亮起來,從此夫妻倆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在我們上方的這塊匾額上面寫著“九界同歸”四個字,其中的“歸”字,便是來和去的組合。
    在佛法里面呢講到這個一個詞叫“法界”。一般我們人在世間呢,說上下左右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一個宇宙就是一個世界。
    但是在佛法里面講到的這個法界呢,它還有層面的意思。
    就是這一類眾生的功德所招感了它呈現出這樣的世界,每個眾生由于它善惡因果的差別呢,所呈現的世界的質量也有所差別。
    那么這個九法界而言呢就是從,像我們人類呢屬于人的世界,像這個人以上呢還有天人的世界,那么天人以上呢還有圣人的世界,像阿羅漢呀,他們的國土,像菩薩呀,也有他們的這個法界。最差的呢就是到了地獄的眾生,從最低到最高,一共有九種世界的層面。
    那么這個“九界同歸”它指的是一個法門,就是說如果我們知道有一個極樂世界,然后呢大家能夠相信它的存在,念南無阿彌陀佛,來跟他進行這個心上的對接。
    如果你念得這個直至功夫熟了,成功的話,到我們生命超越的時候呢,阿彌陀佛就會前來接引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在整個的法界里面,經書里面描繪過,從像我們現在在觀音菩薩的道場,還有文殊菩薩在五臺山,地藏王菩薩在九華山,他們每個菩薩呢都在同一個法界,就是菩薩的法界,這是最高的。
    那么像這樣的菩薩呢,他將來也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像我們人,在我們人的世界里面修行,大家都說要修凈土法門,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九法界的眾生呢,希望都能夠同等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叫九界同歸。
    但是這里為什么把這個“歸”用一個去和來組合在一起?一般我們的歸,就是回歸的歸嘛,這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我們修行成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那兒成佛以后呢,還要回到娑婆世界來度化眾生。
    所以在我們這個國土里面,一般講到說,大家要好好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就叫“去”。
    但是如果我們設想一下啊,現在在極樂世界的清凈海眾那么多的菩薩,他們每天最多議論的主旋律是什么呢?就是怎么樣去回到娑婆世界去度化眾生。
    所以這個字是很有意思,這也是我的師公上人,上了下開大和尚寫的那會兒。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我們不但要發愿而去極樂世界,還要乘愿再來,從極樂世界回到娑婆世界來度化眾生。
    所以這一個字呢就很巧妙地把這個法門,和這個自利利他的功德呢,把它結合在一起。所以發愿而去,乘愿再來,合在一起,就叫做“九界同歸”。
    是我們每一個修行人最后的歸宿。
    當釋迦世尊在世的時候,優樓頻樓迦葉,用毒龍燒世尊,提婆達多用醉象害世尊,結果毒龍醉象,皆不能損害世尊,反而馴服不動,當時弟子們問佛,為什么毒龍等不能害佛陀呢?世尊說:“我心中無毒,一切眾生之毒,不能毒我”。金山活佛也有兩次類似之事,現在一一加以述明:
    有一次金山活佛從金山江天寺跑到鎮江郊外閑游,突然看到很多農民和警察多人,手持木棍掃帚,長短不一的武器追撲一條約有三尺左右長的大蜈蚣,喧吵而來,由遠而近,金山活佛停下來也不逃避,也不走動;看他們追來那條蜈蚣急急忙忙的在向前爬逃,并且爬得特別快,后面的警員們也緊追不舍,目的似要撲殺此毒,為民除害一樣,因此毫不放松的死追不舍。
    那只蜈蚣將近活佛身邊,群眾大呼,和尚速速逃避,免被蜈蚣所傷,誰料活佛,不但不逃避,反而雙手連搖的大呼說:“勿要追殺我的師兄,它絕不傷害人畜的,你們不追,我叫它停住,與你們介紹介紹,調解這一糾紛”。群眾也追趕久了,也已經筋疲力倦,逐停了追撲,看這和尚玩什么把戲。他有什么辦法,來對付蜈蚣。這時金山活佛對蜈蚣說:“師兄到我身上來”。說罷就將左手垂下,說也奇怪,這只惡毒的蜈蚣,果然停止了前進,徐徐的爬至活佛手上,慢慢的經臂到頭,足有數尺多長,伏在活佛身上,活佛以右手撫摩著說:“我為師兄說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永不墮地獄,皈依法永不墮餓鬼,皈依僧永不墮畜生”。如是三遍,又說:“師兄你歸本還原吧!”那只大蜈蚣俯首貼伏,依依不舍似的,慢吞吞的下地,倏勿不見其蹤影。群眾見此奇跡,驚異不已!大呼這和尚是活佛,因為那時金山活佛之名,尚未深入鄉鎮民心,還很少有人知道活佛之名神異,甚至還有人不知道他是從那里來的,這么一來,大家都包圍著活佛,問長問短的道:“活佛你住在那個廟里呢?”金山活佛也很奇怪,也不回答他們的問話,掉頭就跑,好像逃避什么似的,跑得很快,因此大家將追蜈蚣的目標而改變為追和尚,一直追到金山江天寺,活佛大約走進他的禪房坐禪去了,眾人追到金山客堂時,和尚已失去所在。大家都在紛紛議論不已,知客師以為出了什么亂子,經大家一番陳述,方才明了,知客師對大家說,你們不要大驚小怪,這是尋常的事情,大家回去,以后不要殺害生命,少為此事宣傳,大家知道活佛住在金山,所以一致呼為“金山活佛”。
    青蛇打死救而復活
    嗔恨心重的眾生,死后變為蛇、蝎、蜈蚣,就因嗔恨心重,變為畜生蛇蝎蜈蚣,它有兇惡的怪相,使人看見生懼生恨,不管大蛇、小蛇、大蜈蚣、小蜈蚣,使人看到都駭異驚跳起來,膽小的避讓逃呼,膽大的就拿棍棒鐵物,把它打死了事。故所以蛇與蜈蚣給人發現,都是被人打死的多。
    金山活佛有一次在南京樓霞寺前乘涼,與幾位當家師正在談話聊天,突然有一條不大不小的青蛇爬出來,被工人發現,他們就毫不留情的采取撲殺行動,隨地撿起石子來,你一下,他一下,就把這條青蛇打死,并且打成數段,但青蛇還在那里跳動,當他們打的時候,金山活佛看見就制止他們不許打,等到活佛跑到面前,這條青蛇已經成數段了。金山活佛悲心切切愛護一切眾生,極不愿有一眾生在他面前被人打死,今天他眼見這條青蛇被人打死,他要負起救死扶傷的義務來。因此他就親自動手,把那被打成數段的死青蛇,拾起來湊成一起,然后取一杯水,口中念念有詞,大約是念大悲咒,念了一會,就將水灑在死青蛇身上,慢慢念,慢慢的灑,大家看到也圍在四邊看,真有不可思議的靈驗,這條小青蛇竟漸漸的動起來,稍停一會;這條青蛇竟起死回生,復活過來了,活佛為它說三皈依,它才慢吞吞的爬進石頭縫中去了。
    當時打青蛇的人與圍觀的人們,都從內心中對金山活佛生起最高的崇敬心來了,并且不忍隨便傷害物命,都虔誠的皈依了三寶。活佛這種悲心的表現,不但救活了小動物的性命,而且醫治了高等動物的人類殘忍心。
    據說,金山活佛經常為蛇蝎蜈蚣等說皈依的,有時取在手內,有時藏在袖中,并且與他們親熱得很,不但不咬他,而且很聽話,有時他正在為蜈蚣說法,看到有人趕來看,他就把那只蜈蚣藏進袖中,等到人家向他請求要看時,活佛就舉起手來,向大袖子里說:“師兄你出來有人要看你”,那時蜈蚣就慢慢的從袖中爬出來。停止在活佛手掌心,動也不動,等到大家看過以后,他又說:“師兄,進去吧”,真奇怪,那只蜈蚣又慢慢的進入袖中,可是停了一會活佛又把這只蜈蚣放入叢草之中,并與他說上幾句人家所不懂的話,那只蜈蚣都是依依不舍的游入草石山間內去,這就是活佛心中無毒,一切物不能傷害,我們通常人為蛇蝎所傷者,都是心中之毒未去,或者與蛇蝎前生有怨仇,所以現在冤家見面,遭其襲傷,如果打死了那更增加性命的怨恨。
    將來因緣會與時,果報還自受”。
    武進縣考生錢維城約同鄉的李建中一同進京趕考。這天,他們騎馬來到山東境內,突然遇到一場大雨。等趕到鎮上客棧時,兩個人已成了落湯雞。
    由于旅途的勞累,他們吃過晚飯就一頭躺到床上。錢維城剛躺下不久,眼前就朦朧起來,只見自己已經來到京城,他走著走著不覺來到貢院。看見許多考生正圍著看墻上的榜文,今年的狀元會是誰呢?自己會中第幾甲第幾名進士呢?他急忙擠上前去。卻見榜首清清楚楚地寫著李建中的名字。那自己的呢?他急忙往下看,好一會兒,才在二甲三十名的位置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他不由一陣驚喜,不禁叫出聲來:“中了!“正在一邊還沒入睡的李建中聽了,連忙問:“錢兄,什么中了?“錢維城揉了揉眼睛說:“我剛才做了個夢,夢見你中了狀元,而我只中了二甲三十名。“李建中得知自己有狀元的名分,高興得再也睡不著了,睜著眼睛等天亮。
    可是,天公不作美,大雨仍下個不停。李建中急得坐臥不寧。錢維城見狀,好心勸道:“賢弟,別急。下雨天留客,我們正好利用這點時間看看書。“可李建中仍憂心仲仲。錢維城只得從書箱中拿出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老祖歸來林天天洛 【星漢燦爛】疑商不離 花帝 時和歲豐 我與絕品女上司 七級浮屠 釋懷 致命婚姻 萬古第一婿 萬道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