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國殿下府中養了不少美人, 她要尋歡作樂,也多半在府中,如妓館過夜這般旖旎之事,卻是從未傳出過的。
眾人不免好奇, 是殿下改了性子,還是那妓館中的姑娘格外招人疼。一時間那間妓館竟是人滿為患, 有單純好奇去瞧瞧的, 也有為與殿下偶遇,特意去的。
宮中也在議論此事, 皇帝最先得的消息。
他沉思良久, 方笑著問身邊人道:“怎么明蘇去妓館了?服侍她的是何人?長相如何?”
趙梁知曉皇帝的心思, 知他問長相并不只是問長相:“殿下當是忽起的興致, 在房中留的最久的那姑娘, 名作阿芷, 生得嬌媚如火, 艷絕人寰, 偏偏一雙眼睛又是天生的水光瀲滟,楚楚動人, 二者結合,是妖嬈之間又生一絲柔弱, 叫人心生憐惜。”
他說完了,又覷著皇帝的臉色,添了最要緊的一句:“與鄭宓并無相似之處。”
“哦,沒有相似之處。”皇帝的指尖在御案上點了幾下, 似笑非笑道:“明蘇是改了口味了?”
趙梁不敢接話。
皇帝想了一會兒,笑著道:“哪兒能這么容易就變心,繼續留意著。”
趙梁忙稱是,只是有一句話他沒敢說,自五年前信國殿下出京歸來,陛下便令時時留意殿下的動靜,底下自然照辦,每隔三日,便有回訊到他這里,陛下若問起,他便能回稟。
但近兩年來,信國殿下處已不是那么好監視了,去年起,殿下與人說了什么話,便難打聽,到今年,有時連她見了什么人都探不出。
趙梁也想過向陛下提一提此事,但每回陛下問起信國殿下,問的都是殿下收了底下獻上的哪些女子,長相如何,或是問殿下新近可得了什么舊物,是否又派人出京了,除了最初兩年,之后再未問起過殿下與朝中哪些大臣往來,又招攬了什么人,辦了什么事。
趙梁幾度遲疑,干脆先按下了,待陛下問起,再答不遲,何況殿下得了差使,辦成之后,都是要與朝臣一般,具本上奏的,陛下心中想來也有數。
皇帝問過之后,過不多久,淑妃也聽聞了,她本想召明蘇入宮來問問,又想起近日明蘇怕是有些忙碌,便又按下了念頭。
她獨自在寢殿中坐了許久,像是沒法子了,輕輕地道:“皇后娘娘,明蘇學壞了,我該怎么教她?”過了一會兒,又道,“應當不是學壞了,在您膝下長大的孩子,品行怎么會不好呢。她興許只是心里苦,去了妓館排解苦悶。皇后娘娘,您在天之靈一定要保佑她,保佑她早點找到宓兒,保佑明蘇順利為鄭家翻案,保佑兩個孩子都平平安安的。”
殿中空無一人,自是無人答她。
鄭宓是滿宮之中最后一個得到消息的,倒不是消息不靈通,而是她近日正入手整頓后宮,與妃嬪們往來交通,且忙得很。信國殿下留宿妓館,要管也是淑妃娘娘來管,與仁明殿不相干,于是消息傳到仁明殿,便擱置了,并未遞到皇后的案頭。
皇后趁著皇帝賞賜,宮中不少妃嬪皆來攀附奉承的當頭,好生得收拾了一番后宮的規矩,砍了賢妃與德妃不少臂膀。
二人剛吃了虧,不敢如何反擊,倒使得皇后行事順當得很。
只她也不敢過分打壓,一來賢妃與德妃并非好性子的人,尋常也就忍了,碰了底線,必會反擊,二來皇帝要的是她制衡雙方,而非她一頭獨大。
皇后把握著分寸,起頭雖有些吃力,但也還應付得來。
要翻案,便得讓皇帝承認自己錯了,要他承認自己錯了,自然不是擺證據,講道理便行的,必得使他落魄,讓他詔令出不了宮門,使他再無天子的權勢,那時他才會反省往日的過失。
可要一個皇權鼎盛的皇帝跌跟頭,便不是一般的艱難了。
皇后倒也不怎么怕,死她都經過了,還有什么值得她怕的。
外殿還有幾名妃嬪在候著,這幾名妃嬪父祖皆是朝臣,平日也常與宮外聯系,皇后召了她們來說話,欲探一探她們的意向。
三皇子與五皇子雖已坐大,可也不是所有的大臣都服他們的,且眼下支持他們的大臣,就未必不能改弦易轍,更換立場。
她坐得有些乏了,入內殿擦了擦臉,想起從前姑母在時,后宮與前朝分明,妃嬪們皆不敢與前朝聯絡,只幾名有皇子的妃嬪,與孩子說話間知曉一些前朝之事。
可如今,宮人奔走于前朝,為主子們傳遞消息,結黨營私之勢,極為猖狂,皇后不由深思,這情形,究竟是皇帝縱容,還是其實皇帝對后宮的掌控并不那么強。
她有些擔憂,祖父曾說過,一旦朝廷各自結黨,黨爭便要開始,而黨爭一開始,那為百姓著想的官員便會越來越少,到最后只會將廟堂弄得烏煙瘴氣,將天下弄得山河狼藉。
到后頭,苦的都是百姓。
鄭宓便是在這時知曉明蘇去妓館的事的。云桑見皇后凈手擦臉,趁著閑隙,便將此事說了來,鄭宓聽聞,便怔住了,不敢置信一般,問道:“她去了妓館?”
云桑回道:“是啊,殿下在館中宿了一宿,天亮方歸。”
鄭宓便不得不信了,驀然間涌出心慌,幾乎要將她的心攪碎,她幾乎是脫口而出:“將她尋來。”話一出口,她又想起,明蘇身處高位,應當很是忙碌,又改了口,道:“打聽打聽,公主近日可有空閑?”又補了一句,“今后,公主的事,要立即稟報與我。”
皇后緊張至此,云桑有些疑惑,但她有個好處,便是不該問的,從不多問,恭敬地道了聲是,便將此事吩咐了下去。
鄭宓只后殿多留了片刻,便去了外殿繼續與妃嬪們周旋。
她要的是讓這些人,乃至她們的母家為她效力,如此要緊之事,自然不是召入殿來,閑話上一回,便能好的。她耐下性子,觀察她們的神色,閑話之間,釋放出善意,又對她們說的話進行考量。
冷靜而自持,仿佛根本不曾聽聞明蘇去妓館的事。
妃嬪們告退后,她又回想了一番方才的情形。之所以尋這幾個,是因她們的父祖,是她有印象的,那幾位大臣,她曾聽祖父提起過,且皆是褒獎的話,或是為民做事,或是為君分憂,又或智計高遠,總之皆是他老人家看上的人。
只是奇怪,五年過去,這些祖父曾看好的人,多半仍舊居原位,反倒是一些曾經名聲不大好的大臣,后來居上,身居要位。
祖父與她說過,一道宮門隔得不只是天家與百姓,還有皇帝的眼睛與耳朵,皇帝能聽到的看到的,全是大臣們上奏的,所以為人臣者需盡忠盡誠,將所知如實稟與君上,陛下知曉了實況,方能有好的圣斷,如此方能有利天下,有益百姓。
鄭宓想到這段話,心道,看來這五年來,要么是底下的臣子蒙蔽圣聽,蠱惑君上,要么是皇帝只愿偏聽偏信那些慣于奉承,善于獻媚的大臣,如此,方才有了如今這局面。
待她忙完,已是深夜。
沐浴之后,躺到床上,鄭宓有些頭疼,這兩日做的事太多了,她才起步,事事都要小心,每個決斷都要慎重,都是反復思慮,反復斟酌過的。
她一步都錯不得。
只是思慮過甚,難免便有些頭疼。
她并未喚宮女進來,而是閉上了眼睛,想起了明蘇。
不知明蘇現下在做什么?
她那日去妓館是會客,還是聽曲,又或是妓館中有什么談得來的人。她不敢去想那個最大的可能。不敢想一整夜,明蘇是與別的女子度過的。
若是從前,她自然信她,可如今她卻沒了這份底氣。
鄭宓一夜未眠,隔日醒來,云桑來稟,近日殿下在刑部與大理寺間往來,又與五皇子打機鋒,忙得很。
鄭宓便將尋她來的念頭打消了,也專注去做自己手中的事,只是每到夜深人靜之時,總少不了心中折磨。
明蘇確實在忙。
盧元康之事還未完。她盯著盧元康是因他是太傅案的始作俑者,但一張死人的供狀自然比不過他在眾人跟前當面認罪。
彈劾盧元康前,她也想過,忍一忍,待她有了萬全準備,再將盧元康提入京來,當著眾臣與皇帝的面,讓他將過往之事說一遍,這比區區一張供狀,有用得多。
可這念頭一生出,她又想,盧元康治下的百姓怎么辦?盧元康是奸邪鄙嗇之人,盤剝百姓,逼死良民,治下百姓多次求告無門,已是心灰意懶。
她若忍了,百姓也得跟著忍。一日做不好準備,百姓便受他一日盤剝,一年做不好準備,百姓便受他一年盤剝,倘若如此,她良心安否?
明蘇做不到,不知便罷,知道了,她便無法放任那一州百姓不顧。
于是她便欲設法,定下盧元康的罪。盧元康犯下的罪,已足他死上萬次,但明蘇打算先記下他這條狗命。
她令安插在五皇子府上的內應,到皇子跟前稍加挑撥,將他激出心氣來。隔日五皇子便上奏皇帝,懇請恩準重審盧元康之案。
皇帝允了,且下詔三司會審。
三司之中,刑部尚書明面上哪頭都不靠,大理寺卿是五皇子的人,至于御史中丞則是歷經三朝的老人了,素來只愛和稀泥,極少有什么主見。
五皇子就不信了,這等形勢下,還能爭不過明蘇。
明蘇正好何意,一面咬死了認證物證具在,盧元康罪該萬死,不罪及家人已是朝廷開恩,盧元康這罪臣必得判個斬立決;一面又令刑部尚書求情,稱盧元康其行可恨,卻也非自來便是盤剝百姓的貪官,也曾做過不少利國利民的好事,可減輕罪罰。
五皇子自不肯應,非說鐵證是偽證。
鬧了半月,最終定了盧元康之罪,判的卻是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召回。
明蘇忙完了,依舊將那供狀好好地收了起來,這是后路,若盧元康來日出了什么事,還是得靠這紙供狀告訴世人,那一年之事真相究竟如何。
她做成了一件事,心里怪高興的,皇后派人來召時,她也就去了。
仁明殿中,皇后已烹好了香茗,候她多時了。明蘇到了,先朝她行了禮,而后坐下了,往壺中瞧了兩眼。
皇后心傷了半月,待明蘇到了她面前,她反倒說不出話來了,默了默,方斟了盞,端到她面前,溫聲道:“聽聞公主近日繁忙,不知忙的是什么事?”
她顧著宮中,暫且分不出神來留意宮外,且信國殿下與五皇子相爭多年了,這一回并未引起什么大風浪。于是皇后竟不知明蘇近日忙的什么事。
明蘇抿了口茶,細細品過,直至回甘,方道:“不是什么大事,與五皇兄起了些不快罷了。”
皇后便笑了笑,明蘇說到五皇兄時,眼中有些陰郁,她還是不喜歡五皇子。
“你身上系著朝廷蒼生,忙起來自是腳不沾地,但也別忘了自己的身子,要好好吃飯,夜里也別睡得太遲。”皇后囑咐道。
她有些嘮叨,但明蘇心情好,并未與她計較,只是聽到皇后說她身上系著朝廷蒼生時,心頭驀地一熱,這京中,哪個不說她弄權營私,是大惡之人。
明蘇警惕得很,認定皇后必是有心奉承,說好聽的話來勾引她,她哼了一聲,淡淡道:“娘娘謬贊,結黨營私兒臣擅長,朝廷蒼生太重,兒臣當不起。”
皇后便笑了笑,一點也不生氣,只柔和地看著明蘇,好似是看一個愛面子的孩子。
又開始了。明蘇心中瘋狂皺眉,很是不快,光天化日,朗朗乾坤,這人竟如此勾人,毫不收斂。
她已去過妓館了,也細細地比對過,旁人都不勾人,只有皇后,總是這樣看她,明目張膽的勾引。
明蘇不說話,板著臉,又飲了口茶。這茶烹得極好,用的當是城外都泉之中的泉水,茶葉自不必說,必是進貢的珍品,器皿用紫砂。入口初嘗有股清冽苦澀之味,猶如夜間烏云突來,狂風四起,待回甘,又似撥云見月一般,輕輕渺渺,水煙澹澹。
明蘇品完了一盞,再倒,忽覺殿中有些靜。她不由看向皇后,皇后也在瞧她,仍舊溫柔寬和,唇畔帶了些笑意,可眼底卻難掩黯然。
明蘇不喜歡皇后那樣看她,她心中莫名地想起阿宓。很奇怪,皇后總讓她覺得熟悉。
“你……”見她看過來,皇后開了口,只是一開口,她便好似遇上了什么難言之隱,頓住了,明蘇也沒催促,自倒了盞茶。
皇后斟酌許久的語氣,方好似只是出于長輩的關懷一般,問道:“聽聞你半月前,留宿妓館,可是妓館中有什么相熟之人?”
明蘇的神色頓時沉了下來:“兒臣的私事,與娘娘無關。”
怎么會無關。皇后神色一頓,勉強維持住鎮定,道:“你時常出入妓館,總歸不好,若是里頭有合得來的人,不如接出來,另置一宅。”
她那時候,是不好贖,妓館與教坊卻不同,是可以贖身的。
皇后這般說,既是試探,也是真心。若是沒有那樣一人,明蘇自然會拒絕,若有,一直在里頭也不是辦法,不如接出來的好。
只是話說完,皇后便覺心痛難言,她看著明蘇,等她回答,也是等她一個宣判。
若她真的有了喜歡的女子,她自然不會再攪擾。只是半月時光漫長,足夠她想許多,她忍不住去想是否當真有那樣一名女子,她是什么模樣,待明蘇好不好,明蘇在她身邊又是什么模樣,是不是那人稍稍一靠近,便會使得她臉紅發呆,說不出話。
興許當初明蘇待她毫無保留,將她視作性命一般喜歡敬重,以致如今,哪怕她真的移情別戀,她也生不出怨恨,只盼著她能好好的。
明蘇有些奇怪,她要入妓館也好,去教坊也罷,總歸是她自己的事,皇后一味詢問,是否管得寬了些。
皇后猶看著她。
明蘇也回視她,忽然很不自在,皇后依然是端莊溫和的模樣,甚至連唇畔的笑意都與尋常無異,可明蘇不知怎么,卻覺得皇后很傷心。
她沉默了片刻,也不別扭了,好好答道:“沒有合得來的人。”
皇后的心一下子就像被溫水包圍,她禁不住笑了一下,歡喜得緊。可下一刻,那溫水似乎被人換做了酸醋,皇后又覺酸溜溜的,她問道:“那公主在留人待了一夜,是聽她唱曲嗎?”
是那位姑娘唱的曲很好聽,引得明蘇逗留嗎?
明蘇道:“不是。”她是辦大事的人,怎會憊懶到聽一夜的曲,明蘇不太高興,感覺被小瞧了。
“那是談了一夜天?”皇后又問,待了一宿,房中燭火也亮了通宵,總該做了些什么吧?
明蘇更是不悅,她沒工夫聽曲,自然也沒工夫與不相干之人談天。
她不愿聽皇后再猜了,板起臉來,認認真真地告訴她:“我忙得很,哪有什么閑暇聽曲談天?我改了一夜的戲本。”
作者有話要說: 作為第一個跟自己同人文吃醋的正主,我想采訪一下,皇后有什么感受?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呀土豆 4個;木木絡、劉rachel、討厭黃瓜的貓、小p、慷慷、懶爛、kenosis、江藍生、星河在天03、一風世、jc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hui 28瓶;星河在天03 23瓶;不存在的 16瓶;布朗熊、林壑、讖語一、一風世、春城無處不飛花、一只廢犬 10瓶;咕嚕咕嚕汽水瓶 7瓶;無黑病中知 5瓶;小老四 2瓶;上善如水、阿落、顧平安、鳳凰花又開、桑桑、sr、小豆子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