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人領著她們進了宴廳,皇后穿黑紅朝服坐在上面,一圈已坐了不少夫人命婦。
參拜過皇后,一眾命婦又給長公主見禮,春暖隨在母親幾人身后又拜見各位長輩。
有相熟的小姑娘悄悄同春暖揮手,長公主便讓她自去找同伴玩,只注意安全就好。
小姑娘也是勛貴之家柳候之孫女,已被賜婚二皇子,是未來的二皇子妃。柳小姑娘拉了春暖坐在角落里說話。
“可喜今日我不必一個人了。我如今要叫你清陵還是阿暖?”
“隨你順口吧。”春暖回她,又奇怪的問她“清河郡主和清川縣主怎么沒來?”
“說來也是好笑,我同清河正坐到一處說話,大公主養的一只鸚哥飛進來,站在清河的頭上抓著不放,一個勁兒的沖她叫“救命”,沒奈何,清河只能端著它去慧嬪娘娘那兒了。”
原來大公主今年才六歲,正是頑皮時間,她的生母慧嬪善養鳥兒,養了一院子的畫眉、鸚哥。時常教鸚哥說話,其中一只說得尤其好,能與人極流利的對話。大公主看見喜歡,就偷偷打開籠子放它出去玩。
那鸚哥整日被關在籠子里,從未出過院子,哪知出了永和宮,看見好多生人都要逮它就受驚了,張慌失措的飛進皇后的宴客廳,見著認識的清河郡主就叫“救命”,摧著清河將它送回永和宮。
春暖覺得,她一定是穿越到玄幻劇中了,連鳥都快成精了。
過了不多時,清川縣主也來了,同她們坐在一處說話。至此,再無姑娘進來。
說來也奇怪,宗室趙氏,除公主外,連同春暖春曦在內,一共只得了四個女孩。
清河是今上堂哥慶王的孫女,本不該封郡主,可那么多年,宗室盡出小子沒出過姑娘,清河出生后,先帝大筆一揮,就成了郡主。
清川則是恪郡王之女,依例封為縣主。到如今,只春曦一人沒品級,只她也不急,估計今年也會封的。
夾在一群婦人之間,春暖幾人頗不自在,就起身準備去永和宮找清河玩。
一路上不斷有宮婢內侍往來穿棱,各宮各院皆披紅掛彩,很是喜慶應景。
進了永和宮,最先進入眼斂的便是廊下掛著的一溜鳥籠,聲音婉轉動聽的畫眉時不時叫幾聲。
剛到廊下,就聽見一只鸚哥說“有客到了,有客到了”。屋里的人聞聲出來將她們請進屋里。
幾人拜見了慧嬪,起身后才打量四周。慧嬪意外的年輕,看著不過二十許,渾身別有一股鮮活勁。屋里陳設雖簡單卻極鮮艷熱鬧,別具風格。
慧嬪見了春暖就笑說:“可是長公主殿下的孫女清陵縣主?久仰大名,今日才得見,果真是如清風明月般,傳言不曾有假。”
春暖只得謝過慧嬪的夸贊,頗有羞赧。她只聽過人家形容女孩子長相漂亮氣質絕倫的,從沒聽人說清風明月的,只覺怪異。
“怪異什么?唯這四字說你最是貼切。”清河如是說道“你一笑,人便覺有一股清風迎面拂來,再一說話,便如明月落我胸懷。極是自在舒服。”
“真是越說越不像個人了,我難道是個謫仙不成?”春暖回嘲過去。
清川搖頭晃腦的說“謫仙我是沒見過的,但若論風儀,滿京城沒人及的上你。”
姑娘,你說的風儀我們叫做氣質。若是你與我一般曾在現代生活過,那你也可以有我這一身風儀。
春暖不著痕跡的叉開關于她的話題,轉而聊起慧嬪養的鳥兒。那只飛出去的鸚哥的名字叫四月,羽毛鮮艷體形頗大,嘴舌靈巧聰明靈性,極惹人喜愛。
春暖也不去計較為什么南美的大金剛鸚鵡會出現在這個地方,就像金庸先生也會在他的小說里出現食物集體穿越事件一般,別太較真,否則還怎么愉快的生活。
又略坐了一會兒,春暖幾人起身向慧嬪告辭。離開永和宮,那只鸚哥在她們身后還不停的說“姐姐回見,姐姐走好。”逗的幾人捂嘴笑個不停。
又穿過層層宮帷,沿著長長的宮墻回到宴廳。相熟的人家全來了,滿滿一屋子的衣香鬢影,花團錦簇。
春暖看見太后也來了,正由長公主為首的幾位老夫人陪著聊天。她同三個小姑娘正了正衣裳,齊齊走了過去,給太后行拜禮。
老太后正同幾位老誥命老王妃說著話呢,看見幾個齊整水靈的小姑娘齊齊過來跪拜,瞬時停了嘴里的話頭,對小姑娘們說:“快起來吧,剛不見你們幾個,可是去哪躲清靜了?”
清河笑著回道:“哪里能躲清靜呢,這兒也沒人叫清靜啊。我們是去慧嬪娘娘那兒看鳥去了。”
四人又拜見過幾位王妃,謝過太后王妃們給的禮物,方各自找了地方坐下來。
春暖看清河哄著老太后,她就倚在長公主身邊撿桌上的點心吃。一大早到現在,只在永和宮喝了一盞茶,還沒吃東西呢,早就餓了。
慶王妃看她吃的香甜,就把身前的一碟子糖糕遞給她,春暖雙手接了糖糕,向慶王妃軟軟甜甜的道謝,慶王妃直說比她家的潑猴可乖可招人疼多了。
此時潑猴正興高彩烈的給太后講那只鸚哥。
而清川也正襟坐在她祖母身邊,樣子端方極了,春暖看的頗好笑。看柳小姑娘也頗為拘謹,就把碟子移到她面前,以免她不太敢吃挨了餓。
清川看見春暖拿了一塊糖糕吃,長公主怕她吃急了,就拿自己的茶水喂給她,又很順手的給春暖把頭發撥到耳后,輕輕攏了一遍。做完這些后,又若無其事的加入到談話中,自始至終,春暖的神色都很平常,仿佛早已習慣這樣親昵。
看完這些,清川有些發愣,原來嚴肅利害的長公主也會有如此溫柔的一面啊,跟她家祖母口中的長公主仿若兩人。
傳言長公主與安國公極寵兩個孫女,依今日所見,傳言果然不虛。
快到午時,春暖只墊補了一下肚子,就停了手,又喝了幾口茶水漱了漱口。
見老夫人們談的高興,春暖坐在椅上靜靜的聽,手里把玩著長公主裙上襟步的流蘇絡子,偶爾會應景的笑幾聲。
長公主見春暖著實無事可做,就打發她去理國公夫人那里,給她外祖母見禮問安去。
理國公夫人在另一邊的桌上就坐,身邊也圍著一群勛貴夫人們。
見春暖過來,就攬了她入懷,向身邊的人們介紹說:“這便是我外孫女阿暖,圣上才封的清陵縣主,你們都該見過吧。”
又對春暖說:“去給各位長輩們見禮吧。”春暖依言給幾位夫人行禮問好,又收了不少禮物。幾撥禮物收下來,荷包都快裝滿了,鼓鼓的掛在腰間沉甸甸的。
這一圈人全都是姻親,李家的兒子娶了張家的女兒,趙家的外甥又娶了魏家的侄女等等,細論起來,全是親戚。
春暖想想都替皇帝愁的慌,自己的一幫文武大臣全部都是拐著彎兒的親戚,若有一人犯事,肯定得拔了蘿卜就得帶一大片泥。所以,近幾年大興科舉,皇帝不斷的任用新人,以打破朝中連成一塊的局勢。
所幸這朝事太多,朝臣們沒空爭權奪利。而且戰亂時已把這片土地弄的瘡痍滿目,四野荒蕪,縱使兩任皇帝都輕徭薄賦大為發展生產,予民休養生息,但畢竟年歲尚短,生產經濟還是薄弱低下。
春暖其實挺敬佩這兩位皇帝,也挺喜歡這個朝代的。
有好多草莽皇帝甫一登基就開始作天作地,日日作新郎天天過大年。
而這兩位一上任就一心撲在國事上,殫精竭慮的治理這個千瘡百孔的國家。以致于臣子們也都盡職盡責,無心其他。
不多時便別正午,皇后領一眾命婦去前殿開宴。一間特別大的宮殿內擺了圈長桌,男人們已經按品級坐定。
長公主與安國公等靠在最前,而春暖則與母親二嬸三嬸坐在稍后的地方,前桌正是安國世子寧威兄弟三人。
殿外禮炮聲響,殿內內宦高喧“陛下駕到,太后駕到,國后駕到”。一眾臣子命婦皆跪地山呼拜見陛下祝陛下龍體金安,又呼拜見太后祝太后娘娘圣體康安,復拜見皇后祝皇后玉體康安。春暖跟在母親身旁,隨眾人一起跪拜。
聽著皇帝發表言講:首先,上一年上天顧佑風調雨順,官員們也兢兢業業勤勒懇懇,很值得鼓勵,今年也要如往年一般勤勉能干,爭取更上一層樓;然后,太后皇后為天下女子做了好表率,去年的人口數量又長了許多,爭取今年更多,最好能三年抱倆快速把人口增上來;最后,今年還能安穩團圓,要多多感謝各處戍邊的將士,因為有他們在,大家才能闔家安康花好月圓。又零零總總的說了一些,才讓眾人起身入座。
這一通話說得那些文臣武將們個個激動不已,誓要肝腦涂地以報君恩。
春暖更喜歡這位皇帝了,有能力不說,情商還高。瞧瞧,就連她爹都一副士為知已死的樣子。
宮娥們端著菜肴擺桌,等飯食全部放好,開頭還冒著點兒熱氣的菜品,這會兒全都涼了。上頭的皇帝動了筷子,一眾人才開始動筷子。
涼是涼了點,但還挺好吃,也沒像小說中寫的那樣沁了豬油白花花一片,甚至有幾道大菜特別好吃。在其他女眷端著姿態淺嘗幾口時,春暖正吃的歡快,到宴席尾聲時,她已經吃的肚兒飽飽,志得意滿了。
有這頓飯做彌補,春暖覺得下午快無聊透頂的座談也可以愉快的接受了。一直到宮里點了燈,街上也華燈閃爍時才離宮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