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清朗深深的看了幾人一眼,斂袖說道:“皇上有意讓許楚出仕,若不出意外,明日早朝就會宣布對她的任命。按著當(dāng)初皇上在朝上所說的意思,此番縫上至少在三品官員的行列?!?br/>
換句話說,要讓她永遠(yuǎn)屈居人下,做個沒有官位的仵作,那也是不可能的了。就算要入三法司,也是與他們一樣,屬官籍,且能議政事。
三人聞言面面相覷,不過他們倒是也沒有泄氣。畢竟,就算是同僚,只要能幫著驗尸查案就好。
翌日,巍峨聳立,在日光之下熠熠生輝讓人膜拜的皇宮大殿內(nèi),眾人皆對使臣被殺一案發(fā)表各自的看法跟揣測。而文武大臣,如今倒是難得的站到了一條戰(zhàn)線之上,欲要以和親公主阿依黛入宮前就與人有私情為切入口,向北疆施壓。
同時,京城接連派出數(shù)位武將至北疆邊關(guān)坐鎮(zhèn),每一位都是齊王麾下的得力干將。甚至,就連久不入官場的護(hù)國侯,也重披戰(zhàn)袍入朝待命。
以往的時候,百姓最厭惡興兵,畢竟只要開戰(zhàn)最遭殃的還是百姓。只是,這一次卻有所不同。
皇帝自得到阿依黛與依干拜爾迪有私情,卻又懷了旁人孩子的消息之后,就在讓人暗中在京城甚至各地商旅之間運作。如今,從說書先生到南來北往的走卒商販,皆都知道了北疆以一名不清不白的公主羞辱大周,羞辱皇室,甚至欲要顛覆大周統(tǒng)治。
甚至,那些曾經(jīng)被漸漸遺忘的,關(guān)于北疆人如何兇殘如何狠厲的虐殺大周邊疆百姓的手段,也逐一被提起。更有甚者,竟還有人謠傳北疆十七國再次聯(lián)合,且有聚集兵馬再度攻打大周的意圖。
一時之間,大周上下無論是官員還是尋常百姓,皆惶惶不安。
正在饕餮樓與自家三弟閑談的齊王,聽著一樓大堂內(nèi)紛紛的議論聲,不由嗤笑一聲。他將手隨意搭在欄桿之上,憑欄睥睨著眾人,不屑道:“不過是些殘兵敗將,也敢與我大周上國叫囂?”
大周只有兩位親王,且都是赫赫有名之人。尤其是齊王,不過四十就立下傳世功勛,自北疆凱旋而歸之時,更是萬人齊聚京城一睹戰(zhàn)神風(fēng)采。
此時的他,縱然是一副漫不經(jīng)心的神態(tài),可渾身散發(fā)出的氣勢也讓一眾人倏然噤聲。
“是齊王跟靖安王?!辈恢钦l,先開口驚呼一聲。
旋即,剛剛還對朝廷欲要再對北疆用兵而生出忐忑的人,一顆惶恐的心也有了著落。
“王爺說的是,不過是些手下敗將,算得上什么?!?br/>
“就是,那些人手段再厲害又怎樣,還不是被咱們大周趕到了北疆深處,到現(xiàn)在也就只不敢在臺面上真槍實刀的跟咱們大周兒郎比拼。也就是私底下用些見不得人的手段罷了?!?br/>
“他老子娘的,還妄圖用個野種混作皇子,也虧的老天有眼將那什么勞子的公主自食其果的,不然他們指不定還要做什么呢?!?br/>
只要一想到那些人竟然想讓個北疆的野種在大周稱王稱霸,他們就滿心憤慨。尤其是一些自玉門關(guān)而來的商旅,那些商旅多是親身經(jīng)歷過北疆人兇殘殺戮的場面的,又或者家中有妻女家眷曾遭過北疆人的毒手,所以真是恨不能將北疆人趕盡殺絕。
至于對北疆用兵,他們更是贊成的很。
話到此處,再無需齊王跟蕭清朗多說什么,而那些商旅更是紛紛承諾,只要朝廷需要,他們可捐出巨額銀錢充當(dāng)軍餉。
隨著這股風(fēng)越刮越烈,到了北疆幸存的幾名使臣離開大周的時候,他們早已由高人一等使臣變成了人人唾棄的過街老鼠。便是有錢,一般人也不愿將東西賣于他們。甚至驛站中的伙計,都對幾人沒個好臉色看。
同時,本還氣勢洶洶,再度聯(lián)手的北疆十七國,在看到大周接連而至的兵將之時,也懵了圈。他們不過是按著原定的計劃想要威脅大周罷了,哪曾料到,大周竟然動了真格的。
且不說邊關(guān)如何,只說在大周與北疆的關(guān)系僵持著,不再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之時。另外一件稀罕事兒,卻傳遍了大街小巷。
由靖安王上奏,皇上特許入仕的女官,正式有了府邸跟名號。相比于之前許楚設(shè)想的三法司女驗官一職,皇帝顯然要大方的多,直接封了從從五品大理寺女丞。
因為在封賞之時,許楚還是白身,所以并未見識到那日早朝之時諸多人對她入仕的抵制跟反對。
當(dāng)時,以中書令跟御史臺左右御史長為首,甚至連皇帝頗為信任的重臣,都接連反駁此任命。更有甚至,有人直接將矛頭指向了蕭清朗,斥責(zé)他欲要讓女子禍亂朝綱。
蕭清朗面色不改,似是并未將眾人的斥責(zé)放在心上。而齊王亦然,只是連連冷笑著看向文縐縐咬文嚼字的幾個衛(wèi)道士說道:“本王終于知道什么叫三寸不爛之舌了,感情幾位真是能把白的說成黑的啊。明明是自個沒能耐,卻忌憚比自個強的女子。這要是上了戰(zhàn)場,指不定還真不如個女子呢?!?br/>
他這話說的直白,且十分不中聽,直接惹的一眾文官臉色難看。不過雖然文官對他的話心有不滿,可是到底沒放在心上,畢竟文官跟武將素來都是這樣針鋒相對的。
雖說皇上文武并重,可是只要不涉及到大周利益,文官跟武將難有和平相處的時候。說到底,還是文官看不上武將的粗魯,而武將瞧不起文官只會耍嘴皮子卻不懂一點拳腳。
而此時,有齊王帶頭為許楚搖旗吶喊,那滿朝武將自然不會拆他的臺了。更何況,現(xiàn)在他們誰不知道,那身為女子的小娘子,竟然臉不白手不抖的解剖的北疆人的尸體,還將那北疆人的五臟六腑割了個遍。
反正甭管是為了查案還是為了什么,那都算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也讓北疆人嘗了嘗,同胞被人開膛破肚的滋味。
這么一琢磨,武將哪還有不支持她的呢?
而三法司這邊的官員,更是如此了。一則親眼見證過她的能耐,二則有蕭清朗這尊大神在,自然也不會有人反對她為官。
另一邊,一些排不上名號,善于鉆營的小官,更不會為了個女子得罪深得皇上信賴的齊王跟靖安王二人了。在他們看來,雖然女子做官的確有些匪夷所思,可是說到底也不管他們的事兒。能賣個人情給兩位王爺,那也是好事兒。
如此一來,就只剩下一些軟硬不吃,十分迂腐又古板的老臣還與皇帝僵持著。
過了良久,蕭清朗才沉沉的看了一眼跪在殿上以告老還鄉(xiāng)威脅皇帝的大臣,輕笑一聲說道:“本王倒是不知,一個屢破奇案,功達(dá)天聽,甚至揭露了一宗宗駭人聽聞的謀逆案的女子,怎得就成了諸位口中的禍水!”
“御史臺說許楚入仕百害無一利,那我且要問問,你們整個御史臺十幾位大人,有誰曾發(fā)現(xiàn)錦州城的端倪?又有誰,以一己之力破獲數(shù)十宗驚天大案,還是說,誰尋得到說辭將北疆之人的氣焰壓下且在他們跟前立了大周國威?”
“若是本王記得沒錯,在許楚奉旨查案之前,諸位同僚可是被北疆使臣追問的毫無顏面。甚至,那些使臣還曾到各位所在的衙門鬧過?”
左右御史長臉色僵了僵,隱忍著羞惱跟怒火,耿著脖子姿態(tài)恭敬,可語氣卻算不上得體的反駁道:“老臣無能,既然王爺覺得那女子有如此大才,那老臣也不為難皇上,就此辭官便是。總好過,一把老骨頭了,還被一個年紀(jì)輕輕,不知用了何等手段使得眾位官員如此相護(hù)的女子羞辱的好。”
“望皇上準(zhǔn)許臣告老還鄉(xiāng)......”
幾位態(tài)度強硬的老臣皆上前跪地,那神色頗有些視死如歸的模樣,就如同戲文里傳唱的直諫之臣一般。
在他們看來,讓女子與他們同朝為官,實在是折辱了他們。
“行了?!毖劭粗切┐蟪紤B(tài)度越發(fā)強硬起來,而蕭清朗也未有服軟的意思,皇帝直接肅聲開口。他端詳了半晌地上跪著的老臣,蹙眉道,“當(dāng)初特令許楚查案之時,朕就曾許諾過,若她能破此案,朕當(dāng)以女官之職封賞她。所謂一言九鼎,朕總不能當(dāng)眾食言......”
“不過若是幾位愛卿覺得自己年事已高,想要衣錦還鄉(xiāng)享受田園風(fēng)光,那朕也不好強人所難再耽擱諸位享受天倫之樂?!?br/>
這話一出,剛剛還態(tài)度強硬的御史臺眾人,神色皆是一凜,額頭也開始冒出了層層冷汗。他們聽得出,自己今日一番行為,當(dāng)真是適得其反了。
只可惜,未等他們改口,就聽的皇帝說道:“既然如此,即日起,準(zhǔn)御史臺左右御史長辭官歸鄉(xiāng)。另外,擢升御史臺張康永為左御史長,御史臺周楊榮為右御史長?!?br/>
被突然點名的兩人愣了一下,隨機趕忙出列磕頭謝恩。至于被恩準(zhǔn)辭官的兩位大人,如何癱坐在地悔不當(dāng)初的,旁人卻顧不上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