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泄密</br>
無人機已經繞著村莊飛了不下十分鐘,操作員依然難以作出決定,是否要讓飛機冒險抵近偵察,而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無人機的電量也正在逼近返航臨界值,很顯然,留給他們思考的時間已經不多了。</br>
請示上級,并沒有得到明確的指示,反倒被披頭蓋臉的又臭罵了一頓,只是強調了情報必須準確,設備也必須保證安全,至于怎么做到,上級不管,總之只要結果,不問過程,干好了給你請功,干砸了,就等著受罰,簍子闖大了上軍事法庭也不是沒可能的事情……就是這么不講理,但誰讓人家是上級呢?</br>
能想的辦法都想了,在空中試了各種角度,都沒辦法避開那濃濃的煙霧,最終,操作員還是決定冒一下險——這個村子越看越可疑,但又實在找不到確切的證據來證明這是一個軍事目標,而且據他們觀察和對這個村莊位置的分析,如果這真是一個軍事目標,那這很可能就是越軍的一個前沿指揮所,如果能端掉它,那對越軍可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就算有風險,也是值得一冒的。</br>
雖然作出了決定,但操作員還是很小心的在周邊又轉了兩圈,直到確定附近的山頭上沒有任何防空設施和火力,這才調轉機頭,從山谷的一側俯沖直下,并將速度提升到了極限,試圖用最快的速度從村莊的上空掠過——如果下面真是越軍的指揮所,以無人機的速度,也足以在他們反應過來之前就逃離到相對安全的距離,到時只要借助地形的掩護就能避開對方的火力,畢竟一個指揮部也是不可能配備有太強的防空火力的。</br>
說起來,這套戰術倒是沒什么不妥,但前題卻是:目標必須,也只能是一個普通的指揮所,可惜的是,這個指揮所卻是一點也不‘普通’。</br>
幾乎就在無人機剛剛進入村莊上空的航線的同時,兩側的山坡上突然就響起了暴雨般的槍聲,上百道曳光彈劃亮的彈道在空中交織出一道密不透風的火網,瞬間就將無人機籠罩在其中。</br>
“不好!快爬升!”</br>
雖然只能通過鏡頭和屏幕來觀察環境,但操作員依然可以感受到無人機此時的情況有多危險,機身鏡頭幾次輕微的顫動更是讓他心膽欲裂——這分明就是機體被子彈擊中的表現,也不知有沒有傷到機體的零件。</br>
但就在他們猛拉操作桿,試圖將機體拉起來之時,屏幕的畫面卻突然一黑,瞬間沒了圖像,而提醒著失去信號的警報聲也同時響起。</br>
閃爍的紅燈映著蒼白的臉色,兩名操作員足足愣了數秒種才猛然驚醒,然后一把抓過步話電臺,對著話筒瘋狂的喊道:“呼叫炮團,呼叫炮團,這里是神鷹,代號‘折翼’,代號‘折翼’,馬上對坐標XXX地區進行覆蓋射擊……別管幾輪了,有多少炮彈就打多少炮彈,一定要把那片地方徹底的炸平!”</br>
放下話筒,副操作員臉色蒼白的問道:“你剛剛有沒有啟動自毀?”</br>
操作員輕輕搖頭,顫聲說道:“手冊上說,失去信號后,自毀系統是會自動啟動的,應該……啟動了吧?”</br>
……</br>
時間倒回二十秒,鏡頭轉向無人機所在的越軍陣地。</br>
為了打下這架無人機,并最大限度的保證零件的完整性,越軍,或者說蘇聯的專家也算是煞費了苦心,不僅集中了從各部隊抽調的槍法最好的兵尖子擔任射手,給他們配備昴貴的曳光彈,同時所有人都只允許使用普通口徑的步槍和輕機槍進行射擊,以防止槍彈的威力過大,對無人機的零件造成毀滅性的破壞。</br>
事實證明,這個辦法確實有效。</br>
用步槍打無人機,效果當然不會太好,因為無人機機身脆弱單薄,子彈就算命中了機身或機翼,也無法形成足夠的空腔效應,除非是剛好打中了機身內的重要零部件,比如飛控模塊,電池什么的,否則最多也就是給機身上留下一道貫穿的細小彈孔,根本無法對飛機造成致命的傷害。</br>
但是,俗話說得好,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單獨一兩個彈孔自然無法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在數百支步槍和機槍的密集掃射下,就算命中概率再怎么低,無人機機身上的彈孔都不可避免的在以驚人的速度猛增著,相對應的,機身結構的強度自然也隨之直線降低,而偏偏此時無人機的速度又達到了最高的上限,同時操作員也發現了危險,控制著飛機想要急速爬升,又進一步的導致了機身負荷的增大,最終,這些因素碰撞在一起,結果就是已經千創百孔的無人機再也無法承受這么大的載荷,直接就在空中解體散落。</br>
不得不說,這樣的結果,絕對是蝴蝶完全沒有預料到的。</br>
理論上,他確實給這些無人機的系統設置了完善的自毀保險,五十克的高爆炸藥一旦引爆,足以將所有的重要零件全部變成無法采集,無法研究的殘渣碎片,但在觸發條件的設置上,為了防止意外,從信號丟失到炸藥引爆,實際上是存在著十秒的延遲的——畢竟這只是一套民用的無人機系統,在飛行時偶爾丟失一下信號那是經常的事,如果沒有這個延遲,無人機的損耗速度絕對會高得令人發指,所以這也算是一個無奈的妥協。</br>
正常情況下,如果真出現無人機失控的現像,這十秒的延遲自然不會有太大影響——就算是受到敵軍的信號干擾或是被擊落,區區十秒的時間也不足以讓敵軍在回收殘骸后再將炸藥拆除,但此時此刻,這十秒的延遲,卻就成了一個最致命的破綻。</br>
問題就出在這炸藥的安裝位置上。</br>
設計時,為了獲得更好的視野和拍攝的需要,無人機最貴重的攝像頭與圖傳系統都是安裝在飛行器的前端頭部位置的,連帶著飛控模塊也被設計得十分靠前,而為了保持機體的平衡,重量較大的電池和用于自毀的炸藥則被放在了機身的中后段位置——還是那句話,正常情況下,這連距離完全不會影響到炸藥的破壞效果,但此時,當機身在高速運動的狀態下被空氣撕扯得四分五列之時,這些安裝在機體內的部件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被甩出了機身外,隨風飄落。</br>
炸藥的線沒有被切斷——軍工部門在這方面倒是有所考慮,如果炸藥與主控系統的線路因意外被截斷而無法得到自毀信號時,其自帶的觸發裝置就會立刻引爆,但遺憾的是,這個保險并沒有被觸發,反倒是飛控模塊與圖傳系統之間的插頭因為拉扯而被斷開了,這樣一來,包括圖傳系統和兩個攝像頭在內的大半個機頭就徹底與炸藥斷開了連接,然后越飛越遠。</br>
數秒后,落在一棟民居上的炸藥自動引爆,將本就破爛不堪的泥磚房炸得只剩兩堵圍墻,而飄落的機頭則落在了距離爆炸點二十多米外的空地上。</br>
根本不需要命令,所有的越軍官兵立刻就向著距離自己最近的機體殘骸沖了過去,并由現場軍銜最高的軍官將其收繳,然后又用最快的速度躲進了事先挖好的坑道掩體中,并將那些殘骸放進了一個個早就準備好的保險柜里——打了這么多年的仗,如果連對手丟失重要裝備后必然會有的反應都猜不到,他們也不可能在美軍的狂轟濫炸之下堅持這么多年了。</br>
果然,沒過多久,炮彈撕裂空氣的尖嘯聲便從空中傳來,不過落點卻偏離了村莊數百米,大部分都落在了兩側的山上,倒是讓完成伏擊后還沒來得及撤退的那些越軍精銳出現了不小的傷亡。</br>
炮彈不斷落下,并且漫無目標的向四周開始延伸覆蓋——顯然,在失去了無人機的引導后,因為無法掌握炮彈的具體落點,中國軍隊的炮兵只能用這種方法來盡可能的覆蓋目標區域,但這樣一來,也等于是分散了火力,雖然零星落下的炮彈最終還是摧毀了那個村莊,但藏在掩體中的機體殘骸和那些越軍,卻還是逃過了一劫。</br>
數個小時后,這些足足用上百名越軍士兵的命才換來的無人機殘骸,終于擺在了蘇聯專家的眼前。</br>
“不可思議,他們竟然能把鏡頭做得這么小巧……還有這些零件,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應該就是負責處理圖像和傳輸信號的部件——你能相信嗎?這樣的體積,這樣復雜的功能,難道美國人的技術已經先進到這種地步了?”</br>
“你看這個,這不像是普通的攝像頭,它的結構太復雜了……我懷疑它可能具備夜視的功能,可是我不明白他們是怎么做到的。”</br>
所謂的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作為能與美國抗衡數十年的紅色帝國的技術專家,其眼光和對技術的敏感性自然是一流的,根本不需要任何專業的檢測,僅憑這些零件的外觀,他們就推斷出了要造出這樣的設備,大致得需要什么樣的技術水平和加工能力,而答案卻是讓他們難以置信,卻又不得不信,因為證據就擺在眼前。</br>
震驚之余,巴捷洛夫突然意識到自己所處的環境,立刻停止了感嘆,并對伊萬諾夫遞了個眼色,倆人隨既不動聲色的將所有殘骸都搜集起來,重新裝進了箱子。</br>
這些殘骸太重要了,越南人根本沒有意識到它們的價值,所以才會這么大方的將它交給蘇聯,但越南人也不是傻瓜,在他們國內也未必就沒有懂技術的人,為免夜長夢多,這些東西必須盡快的送回蘇聯——最好是能在越南人反應過來之前完成這一切。(未完待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