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濕畫法
濕畫法是表現水彩特性的基礎技法,在水彩畫練習中最常見也最重要。濕畫法是不待底色干時,就加下一層顏色,讓色塊之間水與色相互融合。濕畫法相對復雜一些,在底色不同的濕度下加一次色時,會有不同的效果,加的顏色濃度不同,也會有差異,固其難度比較大。初學者在練習中會有很多困擾,濕度時機不對、濃度有差別都會影響畫面效果(圖2-14)。
接下來我們通過實例講講濕畫法。
1.濕畫法練習
濕畫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濕接,表現出水色銜接、互溶,達到通透明快的畫面效果。要掌握濕畫法需要先練習均勻平鋪和漸變(圖2-15)。
2.濕畫法鋪色實例
1 我們同樣以一幅小景為例。首先加入檸檬黃,為了避免水色易干,調和的狀態是水多色少,均勻鋪在畫面下部(圖2-16、圖2-17)。
2 繼續在調色板中黃色部分加入少量玫紅,迅速接著紙面黃色部分往上鋪色。這兩個色塊的濃度都不大,二者的結合按上述示意圖中90%的濕度進行濕接(圖2-18、圖2-19)。
3 在調色板中調和大量的天藍加鈷藍,水色量要足以一次性鋪完剩余的紙面。需要注意的是,三個色塊的調和濕接時間要快,一旦底色干或快干后,銜接就會不流暢(圖2-20、圖2-21)。
4 鋪色完成后,可以將紙面呈一定角度立起,以便色塊之間充分銜接(圖2-22)。
5 待底色呈大概50%的濕度時,加入中等濃度、相對底色更濃郁的群青和少量生褐,趁濕畫出遠山(圖2-23、圖2-24)。這時,筆觸要大,下筆需肯定,不要來回調整和修改,以免出現印記。
6 再加入更濃郁的群青和少量熟褐,畫出近山(圖2-25、圖2-26)。
7 涮筆后,用手指捏掉筆上明水,調和更濃郁的沙普綠、少量淺虎克綠和生褐,鋪色下部分草地(圖2-27、圖2-28)。
8 最后用深虎克綠、群青、熟褐調和,畫出山下的樹叢。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樹枝還是樹干,都是在紙面濕的時候去畫的,水色之間需要互滲(圖2-29)。
其他濕畫法鋪色案例見圖2-30、圖2-31。
從上述示范來看,我們可以找到濕畫法的一些規律:
①趁濕銜接,色塊與色塊間有不同程度的互滲;
②濕度和濃度不同,有不同的效果;
③不是水多才叫濕畫,隨著顏色的變暗,濃度應相應增加。
3.學習者應該注意的濕畫練習要點
1 大面積鋪色時,調色要充分,一次性完成,不要用點畫的方式,筆觸太小會形成印記(圖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