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船的船速本就無與倫比,加上鄭提督又下令不準(zhǔn)使用火器,追擊的明軍束手束腳,很快被甩脫。蓬萊水軍的前鋒接踵而來,讓開條水道將青龍船讓到陣后,雙方在清晨五點展開第一輪交鋒。</br> 進入蓬萊水軍船陣,看到兩側(cè)魚貫而進的友軍船只,建文這才有了脫離敵陣的輕松感,他命令青龍船減速,然后一屁股坐在了船頭。六艘一組的蓬萊艨艟艦隊排著整齊的陣形越過反向而行的青龍船,朝著交鋒的前線方向駛?cè)ィ贿B過去好幾撥。</br> 沒過多久,前方戰(zhàn)線響起一片大炮轟擊聲,從聲音遠(yuǎn)近判斷,兩軍的主力艦已開始用主炮對轟。</br> 坐看著幾撥艦隊過去后,判官郎君感到右手不那么痛了,哈羅德給他敷用草藥里的古柯葉起了作用,流血也止住了。他企圖站起來,哈羅德趕緊過來阻止,連說帶比畫地告訴他劇烈運動會導(dǎo)致傷口破裂。</br> 判官郎君還是站了起來,將眼前這個又蹦又跳阻止自己的小個子佛郎機人輕輕撥到旁邊,走到建文身后,問道:“喂,你不是丟了玉璽嗎?如何又能操控青龍船?”</br> 建文沒有回話,從懷里掏出一面三角形小旗和一塊帶把手的圓牌放在甲板上。小旗是寶藍(lán)色打底兒,邊上繡著朵朵祥云,中間兩條躍出云端的蟠龍迎著月光,里頭寫著個蒼勁有力的“令”字;圓牌也是寶藍(lán)色打底兒,周邊兩條泥金蟠龍,龍口相接,尾巴扭成牌柄,牌子中間同樣是個泥金的“令”字。旗和牌都有些舊了,旗面略有褪色,木牌上的泥金也變得暗淡,可保存得都很好,可見物品的主人對這兩樣?xùn)|西很珍惜。</br> 判官郎君見過這兩樣?xùn)|西,乃是當(dāng)年破軍做大明水師副提督時用過的舊物。</br> 十幾年前的大明水師,鄭提督和破軍分任正副提督之職,各自從祖皇爺那里得到一套王命旗牌。這兩套旗牌都有調(diào)動四靈船的權(quán)力。</br> “原來如此……”判官郎君搖搖頭什么也沒說,將這兩樣?xùn)|西放回建文身邊。操縱青龍船唯有使用玉璽或者王命旗牌,如今建文失了玉璽,破軍竟然將多年珍重的王命旗牌送給他,可知建文在破軍心中的分量。想到自己跟隨破軍多年,這套王命旗牌只不過見過三次,破軍與建文相識不過數(shù)日,竟將此物相贈,判官郎君禁不住有些悵然若失。</br> “那邊來的可是破軍的座船?”</br> 一直在全神貫注地觀察從兩邊駛過的船隊的騰格斯叫起來,并朝著船頭所指的遠(yuǎn)方揮手。</br> 破軍寶船的灰色外形在遠(yuǎn)方海面上升起,在他兩側(cè)則是排列成若干小陣形的船隊。這些戰(zhàn)船大都是中型和大型戰(zhàn)艦,既有西洋式樣的蓋倫帆船、多層劃槳船,也有中東的阿拉伯帆船,更多的還是中國式樣的福船、艨艟和樓船。這些裝載著重型大炮的武裝船就算在各國海軍陣列中也算是主力戰(zhàn)艦,但排布在破軍寶船周圍就顯得極其渺小。</br> “迎上去!”建文對青龍船下令,青龍船發(fā)出“哞……”的長吟,輪盤飛轉(zhuǎn),沒多久就到了破軍寶船旁邊。</br> 破軍的座船與鄭提督的寶船大小相仿,或許原本就是刻意按照寶船模樣仿制的。船身碩大無朋,船首樓里安裝了四門重型紅夷大炮,高達(dá)三層的船尾樓中每層里都有若干門火炮,甲板上的船樓也高達(dá)數(shù)層,驅(qū)動船只行進的是十?dāng)?shù)面巨帆,所以行動速度極其緩慢。</br> 待青龍船靠近船尾,破軍寶船后面竟打開兩道門,里面竟是可以駛?cè)氲摹G帻埓側(cè)肫栖妼毚瑑?nèi),只見里面異常空闊,青龍船算上龍頭也不低了,可進到船里距離頂棚竟還差著不少。青龍船也曾被摩迦羅號吞噬,但破軍這艘船只怕連摩迦羅號也能吞下,簡直就是座移動的大船塢。</br> 老何早在棧橋上等著,他引了建文、判官郎君等人沿著可以并排走五個人的“之”字形樓梯一層層向上爬,等爬到最后一層,建文再向下望去,只見青龍船已經(jīng)小得只有長凳大小。</br> 出了最高層的樓梯,視野豁然開朗。偌大空闊如廣場的船尾樓頂層甲板中間擺了一面小圓桌,桌上擺著四樣精致小菜,一個瓷盆里盛著白粥,另一個瓷盆里裝著幾十個饅頭,桌上擺著五雙碗筷。破軍披了件紅色繡花戰(zhàn)袍,坐在中間的凳子上,四周擺著四把椅子,身后是兩名侍從。</br> 他見到判官郎君只剩一只手,似乎并不覺得意外,只是匆匆一瞥后輕輕搖搖頭,然后說道:“餓了吧?來吃早飯。”</br> 建文本來帶著很多問題想問,見破軍居然泰然自若地等他們吃早飯,只好跟著坐下。只有判官郎君還站在桌邊。</br> “為何不坐?吃了早飯,才好生了力氣去廝殺。”破軍端起粥碗,夾起塊兒腌蘿卜干放在碗里。</br> 判官郎君抬起右手給破軍看:“我還沒學(xué)會左手拿筷子,就先不陪著了。”他轉(zhuǎn)頭看到一艘怪模怪樣、船艏如同張嘴欲吞的獅頭的白色大船正從破軍寶船不遠(yuǎn)處經(jīng)過。這船長得怪模怪樣,船身披掛著鐵板裝甲,獅子嘴里伸出一門大炮,周遭舷窗也伸出許多大小火炮和噴筒。他指著問道:“狻猊船可能給我一用?”</br> 破軍埋頭喝粥連眼皮也沒抬,只是略微點了下頭。判官郎君得了大令,抄起桌上筷子戳了兩個饅頭,緊跑兩步到船舷邊,翻身跳了下去,正落到狻猊船的甲板上,狻猊船的指揮官見是判官郎君,趕緊行禮。判官郎君也不多言,立即接過狻猊船的指揮權(quán)。戰(zhàn)船轉(zhuǎn)彎在破軍寶船前面兜了一圈,兩個分隊的艦船向它靠攏,排成獨立的楔形陣形,然后一起加速朝著前線疾馳而去。</br> “這小郎君,斷了只手還是不長記性,難改這急火火的狗熊性子。”破軍笑著把碗里的粥喝完,放下粥碗對老何說道,“命令全艦隊緩速前進,讓小郎君先打個痛快,出出這口惡氣再徐徐后退。”</br> “大哥,你這莫非是要……”建文想起蓬萊兇獸大炮的巨大威力,他大概猜到了破軍的戰(zhàn)術(shù)。</br> “敵強我弱,也唯有此法。”</br> 建文忽然想起昨日見到的玄武船,此船可是明軍水師中堪稱水上防御堡壘的主力,雖然救判官郎君時走得匆忙,他也仔細(xì)觀察了明軍水陣,卻沒見到這艘船。</br> “玄武不在敵軍水陣?yán)铩!?lt;/br> 聽到建文說玄武不在,破軍的眼皮略微跳了一下。鄭提督帶這艘船出戰(zhàn)必定是要震懾蓬萊的,可玄武卻不在水陣中,可能性只有一個:鄭提督派遣它別有用處。這對原本戰(zhàn)力不足的破軍來講,毫無疑問會是個大麻煩。</br> 他沒有說話,只是背著手,朝著判官郎君前進的方向觀望。船尾樓是破軍寶船的最高處,視野寬闊,能看清十幾里外的戰(zhàn)場情勢。</br> “讓第一陣列的一等戰(zhàn)船用九箍重炮替小郎君開道,另外從兩翼分出兩支中等火力的分遣艦隊,保護小郎君的側(cè)翼。”</br> 老何領(lǐng)命下去,揮舞主帥的將旗,向周遭僚艦發(fā)令。在兩翼的船陣?yán)铮桓饔幸魂爲(wèi)?zhàn)艦快速駛出陣列,朝著前線奔去。</br> 經(jīng)過第一階段的雙方快速船只的火箭對射,兩邊的第一陣列主力戰(zhàn)船趕到,開始了船頭紅夷大炮的對射。由于紅夷大炮分量過重,且后坐力巨大,即使是大福船這樣的主力戰(zhàn)船也只能在船頭安裝一門。</br> 雙方的陣列線上都有二十艘左右的重型戰(zhàn)船,雙方的紅夷大炮對射在雙方的陣列中都激起巨大的水柱。偶然有炮彈擊中船甲板,造成巨大爆炸,有時一發(fā)炮彈恰好擊斷船桅桿,造成船上更大的混亂。</br> 之前使用火箭對射的雙方快速戰(zhàn)船此時用光了火箭,穿梭進了對方的重型戰(zhàn)艦之間,使用小型的佛郎機炮和噴筒射擊。重型船只的船舷也伸出許多輕型武器,和這些深入敵陣的船只對射。</br> 海面上水柱在數(shù)十艘大小船只之間不斷被激起,白色煙霧帶著濃重的火藥味很快遮蓋了整個海面,能看到的只有船只巨大的黑色身影、噴吐的火舌以及船只爆炸引起的火光和爆炸聲。</br> 一艘明軍水師的大福船靠上蓬萊的蓋倫帆船,兩船船舷相接,明軍船上的陸戰(zhàn)士兵紛紛跳上敵船展開肉搏戰(zhàn)。蓬萊士兵用火銃和裝滿鐵砂、碎石子的小炮掃射大群涌來的敵人,無奈明軍雖然有數(shù)十人被打倒,剩下的人卻不畏生死,前仆后繼地沖上來肉搏。</br> 雙方在甲板上短兵相接,蓬萊軍很快就發(fā)現(xiàn),自己在肉搏方面顯然不是明朝正規(guī)軍的對手,眼看甲板要被敵人壓制,明軍的大福船卻突然發(fā)生爆炸。蓬萊的士兵頓時歡呼雀躍,明軍心懷恐懼,只見一艘白色的獅頭船朝著明船直撲過來。獅子嘴里的大炮噴出火焰,明軍大福船再次中彈發(fā)生爆炸,在蓬萊船上的明軍失去斗志,有的被反攻的蓬萊軍殺死,有的跳海逃走。</br> 判官郎君的狻猊船帶著船隊朝著明軍船陣沖擊,明軍船被他強大的火力和迅猛的突擊逼得連連后退,好幾艘船只被擊毀。前線的蓬萊船只受到鼓舞,也都展開反擊,眼看明軍的第一陣列被打得七零八落,不遠(yuǎn)處又有一排明船用炮火開路沖過來,補上前方的空缺。</br> 海面上,上百艘船只拖著長長的白色航跡廝殺,炮火像冰雹一樣砸向?qū)Ψ酱弧?lt;/br> 判官郎君顯然是想再次突破明軍船陣,直達(dá)鄭提督的寶船,報斷手之仇。可當(dāng)明軍第三撥戰(zhàn)艦趕到時,他意識到敵人的陣形極其厚重。</br> 在座船上的破軍更早地意識到了這點,他熟悉鄭提督的作戰(zhàn)方式。遠(yuǎn)遠(yuǎn)看去,只見鄭提督將超過自己幾倍的重型戰(zhàn)艦排成了十道戰(zhàn)列線,一層層地朝著前線壓過來。明顯地可以看出,判官郎君在突破到第三層時,已然失去鋒銳,漸漸陷入和敵人的纏斗中,鄭提督顯然就是要用這樣的方法拖蓬萊軍進入消耗戰(zhàn)。</br> 建文看到破軍的臉上漸漸有了陰霾,他讓老何命令判官郎君開始撤退。</br> 當(dāng)前線的蓬萊船只看到主帥的命令后退時,戰(zhàn)斗進行了將近一個小時,他們折損的船只已超過三分之一,明軍的損失比他們略多,但對方損失得起。此時海上仍然有許多船只在沉沒,有的才沉了一半,有的只剩下桅桿露出水面,海上漂浮著難以計數(shù)的破木板。判官郎君命令所有船只緩緩后退,盡量和明船拉開距離,蓬萊的船只躲避著船只殘骸,邊開炮邊后退,并盡量將落水的同伴拉上船。</br> 明軍步步緊逼,似乎并不想讓蓬萊軍撤出他們的射程,雙方的船頭似乎是粘在了一起。恰在此時,被破軍派出從兩翼包抄的兩支快速機動部隊發(fā)揮了作用,它們從兩側(cè)炮擊挺進的明軍,造成了明軍的遲滯和小混亂,前鋒的蓬萊船隊終于借機和明軍拉開了距離。</br> “好機會!”</br> 狻猊船上的判官郎君和破軍寶船上的破軍、建文都精神一振,破軍立即命令老何向蓬萊炮臺方面發(fā)射信號。</br> “嗵嗵嗵!”</br> 三發(fā)紅色信號炮發(fā)射上天,在高空炸出三朵紅色火花。這是引導(dǎo)蓬萊島的梼杌等四門主炮開炮的信號,從一開始,破軍就決定要在主炮射程內(nèi)作戰(zhàn),只需第一次齊射,就足夠打擊明軍水師的斗志。判官郎君的出擊,也僅僅是誘敵深入的作戰(zhàn)方略,只要將敵人引進主炮射程,蓬萊軍就勝利了一半。</br> 三發(fā)信號彈形成的火花逐漸在空中熄滅,變成三朵煙云,很快彌散開。破軍期待已久的那四聲炸裂長空的炮聲并未響起。</br> “發(fā)生了什么?”破軍心頭閃過不祥的預(yù)感,他緊緊握住腰間的寶劍巨闕。</br> 又過了好一會兒,蓬萊方面依舊沒有任何動靜。明軍似乎從未擔(dān)心過昨日打得他們心驚膽戰(zhàn)的巨炮會發(fā)揮威力,排成十條戰(zhàn)列線的龐大陣形,一撥撥地邊開火邊朝著判官郎君的前線壓過來。破軍只好命令全軍停止后退,后退中的前鋒部隊撞到后線巋然不動的主力船隊,只好再次向前沖鋒。</br> 明軍和蓬萊軍再次絞殺在一起,經(jīng)過一輪炮擊,雙方船只靠近,士兵們用小炮和火銃對射。趁著一輪射擊造成的煙霧,判官郎君帶著一群勇敢的投槍手,跳上敵人甲板,展開白刃戰(zhàn)。他雖然失去右手,但單憑左手依舊能將一把沉重的斬馬刀使得如同草棍般輕巧。</br> 轉(zhuǎn)瞬間,他砍倒了十幾名明軍,一個明軍的游擊抽出兩把雪花鋼刀,舞得花團錦簇般尋他單挑。判官郎君“呸”地將嘴里混著火藥煙的異物吐到甲板上,單手舞著斬馬刀迎了上去。對面的游擊武藝也不差,和判官郎君的單手?jǐn)伛R刀居然打成平手,雙方交手三十幾個回合,判官郎君才瞅到一個空隙,一刀狠狠劈在對方頭盔上,將對方腦袋像劈西瓜那樣剁成兩半。跟隨他的標(biāo)槍手士氣大振,發(fā)出“嗷嗷”的歡呼,將手中的標(biāo)槍朝著敵軍拋去,剎那間又戳翻二十幾人。剩下的明軍抵擋不住,只好跳海逃命。</br> 判官郎君扭頭望向破軍的主船,主船上帥旗和紅色的戰(zhàn)斗旗高懸,激勵全軍突進的鼓點絲毫沒有減弱的意思,老何手里那面大令旗也還在左右飄動。知道現(xiàn)在除了硬碰硬的戰(zhàn)斗沒有別的辦法,判官郎君跳回狻猊船,又朝著另一艘明軍船駛?cè)ァ?lt;/br> 寶船上的鄭提督也在緊緊地注視著眼前的戰(zhàn)局發(fā)展,一夜激戰(zhàn)在甲板上留下的血跡早已被擦洗干凈,血腥味也被海風(fēng)吹散。他站在船頭,觀察著破軍方面的動靜。現(xiàn)在,他的船隊占有絕對優(yōu)勢,這優(yōu)勢不光是數(shù)量上的,也在于他對數(shù)量優(yōu)勢的良好運用。</br> 早在判官郎君的突襲前,他就已經(jīng)計劃好將水師的近四百艘船分成三部分,一百艘交給王參將帶領(lǐng)的左翼,一百艘交給監(jiān)軍率領(lǐng)的右翼,自己率領(lǐng)剩下的大約二百艘船為中軍,吸引破軍的主力正面對決。</br> 他早猜到處于劣勢的破軍肯定會采用誘敵深入的戰(zhàn)術(shù),以前鋒為誘餌將明軍引入射程,用蓬萊的巨炮轟擊后,再趁著混亂全軍突擊——這其實也是破軍唯一的選擇。王參將的左翼游擊船隊早就脫離主隊,迂回到了蓬萊島發(fā)動攻擊。破軍的兵力捉襟見肘,本島完全沒留下駐留艦隊,四門主炮又必須用來對付鄭提督的中軍,自然只能用要塞炮還擊。王參將纏住蓬萊島,懼怕后方有失的破軍唯有回師救援,但自己的中軍絕不會放他退出戰(zhàn)線,右翼的一百艘船將在最后時刻作為總預(yù)備隊投入。</br> 現(xiàn)在,前方戰(zhàn)局完全依照他的初始戰(zhàn)略順利進行著,他甚至組織了俘虜船去撈起落水的蓬萊水兵,對失去反抗能力的人趕盡殺絕并非他的作風(fēng)。</br> 此時,鄭提督清楚地看到青龍船帶著十幾艘船轉(zhuǎn)頭快速脫離了破軍的座船,他猜到這是建文帶著少量船只去救援蓬萊。破軍船頭的令旗還在揮舞,身穿紅色戰(zhàn)袍的破軍身影也依稀可見。以建文生澀的統(tǒng)率才能,要想對抗王參將的左翼一百艘船,只怕不過是杯水車薪。</br> “戰(zhàn)爭能勝到七分就行,不必追求所謂全勝,何況殺戮太多非我所愿。”鄭提督瞇著細(xì)長的雙眼,陰沉地望著遠(yuǎn)處高聳在蓬萊船隊里異常顯眼的破軍寶船,然后對身邊的中軍下令,“讓后方待命的三撥船只也都壓上去,不要給蓬萊叛軍喘息之機。”</br> 王參將的船隊昨晚即出發(fā),在海上兜了好大一個圈子,直到早上破軍的主力到達(dá)前線后才出現(xiàn)在蓬萊島。由于他出發(fā)太早,甚至都不知道判官郎君夜襲寶船,和鄭提督對決的事。當(dāng)蓬萊島炮臺上的士兵看到月牙白的明軍船出現(xiàn)在近海,造成的慌亂可想而知。</br> 此時的蓬萊島不但沒有一艘駐留戰(zhàn)船,甚至做不到所有炮臺上都能配備足夠人數(shù)操縱岸防火炮。除去四門主炮的炮手,最好的炮手都被破軍帶走,現(xiàn)在炮臺守衛(wèi)的只是充數(shù)的輜重兵和工兵罷了。</br> 王參將撿漏子打便宜仗是把好手,經(jīng)過將近兩個小時的激戰(zhàn),眼看著一些蓬萊的堡壘已經(jīng)插上明軍旗幟,王參將感到勝券在握。胖子本就不耐久站,心情放松下來,肚子的重量也變得異常明顯,他趕緊叫親兵搬來馬扎坐了,高高興興等著拿下此戰(zhàn)的首功。</br> “參將大人請看,那邊莫不是青龍船?”</br> 身邊親兵讓他朝后方看,王參將伸長脖子看,只見果然是青龍船帶著十幾艘蓬萊船只朝著這邊過來。王參將哈哈大笑起來,他估計這是破軍兵力有限,只好派遣建文來救援。</br> “不瞞你們說,這假太子我也是認(rèn)識的,小娃兒一個。派二十艘船去擋一下……”王參將從得意中回過神來,忽然想起那可是真正的太子爺,若是傷到他可大大不妙,趕緊又補充道,“不要朝青龍船開火,莫要傷了那小娃兒。”</br> 手下游擊笑呵呵地領(lǐng)命,帶著船去迎擊,王參將也笑呵呵地等著捷報。笑著笑著,笑容僵硬在了臉上,他分明看到青龍船上升起了破軍的將旗,船頭立著的,可不正是破軍?</br> 他驚得站起來,一腳將馬扎踢到海里。</br> 破軍的青龍船帶著十幾艘蓬萊船橫沖直撞,不出一盞茶的工夫,便將前來阻攔的二十艘明軍船殺散。炮臺上的蓬萊兵歡聲雷動,奮力將占領(lǐng)工事的明軍殺退。</br> “他不是在前線和鄭提督作戰(zhàn)嗎?如何回到了蓬萊島?他又如何操縱著青龍船?”</br> 王參將瞠目結(jié)舌,不知如何是好。</br> 判官郎君又廝殺了一輪,前線的兩軍此時形成了拉鋸戰(zhàn)。碎木板和木桶漂滿海面,炮彈造成的混濁水柱在不斷騰起,火藥造成的白煙不停地從大炮和火銃里噴射出來。破軍寶船附近的艦船都被派到了一線,但明軍依舊似有數(shù)不盡的船只在壓上前線。蓬萊軍又損失了二十幾艘船,參戰(zhàn)的五名判官戰(zhàn)死一人,另有一人重傷,士兵的損失則尚未統(tǒng)計上來。</br> 狻猊船上的炮彈和火藥用盡,判官郎君只好退回船上,讓舵手操船靠近破軍寶船去補給。</br> 老何還在座船的船頭揮舞著令旗,指揮前線部隊。破軍的座船與其說是戰(zhàn)船,不如說是移動船塢,船身內(nèi)的空間可以同時對多艘船進行補給和維修。幾艘用盡彈藥和損傷過重的船只已然退到破軍的座船內(nèi),破軍船上的工兵搭上跳板,將一桶桶火藥和炮彈推上船。維修兵則正在用椰子油和粗棕櫚絲緊急填補那些損壞船只上被炮彈打出的破洞。</br> 判官郎君沒等工兵將跳板搭上狻猊船,急匆匆抹去臉上的黑色煙塵和血跡,快速登上樓梯。座船的許多船艙都被開辟成了急救艙,缺手?jǐn)嗄_的傷兵們呻吟著躺在地上等著救助。哈羅德和一群船醫(yī)一起,正在為傷者處理傷口。</br> 判官郎君邁開步子猛跑,很快攀到船頂樓的甲板,只見揮舞著令旗的老何也和之前一樣在調(diào)動手頭上僅存的船只,在一群親兵簇?fù)硐律砼t袍的破軍背對著自己,正觀看遠(yuǎn)海濃煙滾滾的戰(zhàn)斗,從他的角度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明軍后陣的寶船。</br> “大王,前線十萬火急。蓬萊那邊如何成了啞炮?弟兄們都等著他們開炮,如何都到了這般時候,還沒有動靜?弟兄們雖說都在拼死廝殺,只是明軍忒多了些,怕是支應(yīng)不住。”</br> 判官郎君朝著破軍的背影行了軍禮,向他匯報軍情。</br> “知道了。”</br> 判官郎君一愣,這嗓音甚是稚嫩,和破軍全然不同。他抬起頭,這才發(fā)現(xiàn)破軍的身材也比往常要小很多,他旁邊的騰格斯捂著嘴在樂,一腦袋的小辮子也跟著抖個不停。</br> 判官郎君心里猜到了七八分,臉上露出怪異的表情,眼看著破軍轉(zhuǎn)過身來。</br> “小郎君,接下來的戰(zhàn)斗還要聽在下指揮,多多有勞你。”</br> 果然不出所料,轉(zhuǎn)過身的正是身披破軍那件猩紅色戰(zhàn)袍的建文。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yuǎn),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fēng)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yuǎn)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yuǎn)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fēng)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