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三段論
考過公務員的人都知道公務員考試的題目五花八門,光是題庫里的題目就有成千上萬道,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行測”考試本身就是對思維邏輯的一個重要考核,更不用說“申論”考試中,考生還要用自己的主觀思維結合時事政治對題目中的情景進行合理剖析。
傳統的邏輯學里面最核心的理論就是亞里士多德邏輯三段論。它是由包含一個共同項的兩個直言命題推出一個新的直言命題的推理,簡單來說這個三段論就是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周杰倫是著名歌手,周杰倫是大家的偶像,所以著名歌手是大家的偶像。咱們先不說這句話的內容,在這句話里面“周杰倫”就是共同項,“周杰倫是著名歌手”和“周杰倫是大家的偶像”就是兩個直言命題,也就是簡單的命題,由這兩個命題推出來的結論就是著名歌手是大家的偶像。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說明這個例子,大前提就是包含大項的前提(P),小前提就是包含小項的前提(S),如果所有的M都是P(大前提),所有的S都是M(小前提),那么可以得出所有的S都是P的結論。所有的三段論都是由三個詞項組成的:大項、小項和中項。結論的謂項叫大項,記為P,結論的主項叫小項,記為S,兩個前提包含的共同項叫中項,記為M。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們再舉一個例子,大家看看這個三段論里面哪個是大前提、哪個是小前提。
男人都是大豬蹄子,我的男朋友是男人,所以我的男朋友是大豬蹄子。
是不是覺得之前在有些社交媒體上看到過“只要喘氣的男人都是渣男”這種說法?這聽起來是非常不合理的,然而實際上跟我們剛才練習的這個命題一樣,這都是符合簡單的邏輯三段論的。那么剛才那句話里面,“大豬蹄子”就是大項(P), “我的男朋友”就是小項(S), “男人”就是中項(M),作為媒介連接兩個簡單命題。怎么樣,判斷對了嗎?很簡單吧,那么現在你已經掌握傳統邏輯最基本的思維方式了。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邏輯三段論都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的邏輯算式都是有效的。而邏輯學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體系,需要用漫長的時間來學習,在這里我們不做過于深入的討論。我們要討論的是生活中的邏輯學以及如何將邏輯三段論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去。
“你說甲生瘡。甲是中國人,你就是說中國人生瘡了。既然中國人生瘡,你是中國人,就是你也生瘡了。你既然也生瘡,你就和甲一樣。而你只說甲生瘡,則竟無自知之明,你的話還有什么價值?倘若你沒有生瘡,是說誑也。賣國賊是說誑的,所以你是賣國賊。我罵賣國賊,所以我是愛國者。愛國者的話是最有價值的,所以我的話是不錯的,我的話既然不錯,你就是賣國賊無疑了!”這段話來自我們言語犀利如匕首的魯迅先生,大約一個世紀以前,魯迅在《論辯的靈魂》里用邏輯學諷刺了當時那些拿著辯論邏輯去評論時事的人。這些喜歡用辯論邏輯的人在現代擁有一個時尚的名字——杠精。實際上在生活中,由于網絡的普及,言論公開化、自由化,人們接收到各種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很多人頂著不同的馬甲在網絡上肆無忌憚地評論著各種人、各種事,宣泄著自己內心的不滿,展示著自己的陰暗面,用惡毒的語言去誹謗曲解別人的生活。然而如果你稍微懂一些邏輯學就能看出這些杠精看似有道理的“評論”下的邏輯漏洞。就像我們引用的魯迅的那段話一樣,只不過當年魯迅遇見的是“看客”和“孔乙己”,而我們這個年代遇見的是“杠精”和“鍵盤俠”,雖然手法不同,但是想法一樣,冷漠也是一樣的。
當然,了解邏輯三段論,除了有利于幫助自己一針見血地看到有些事情的內在聯系和邏輯漏洞之外,同樣可以幫助你對自己即將要做的事進行可行性分析,有時候你甚至可以利用辯論思想去鼓勵自己。
新東方創始人之一的王強老師,是北京大學外語系的高才生,他早年間曾經講過自己的經歷。他畢業之后曾在北大任教十年,教外語,他本人也是掌握多門外語的高手,時代的發展促使他遠走美國追求更高的夢想,可是下了飛機他才發現自己掌握的最精良的技術也就只有英語,而英語在這里毫無用武之地,他總不可能去教美國人說英語吧?于是他準備選擇20世紀90年代最熱門的專業——計算機,然而對一個文科生來說,學計算機無疑是一項讀天書一樣的挑戰,當時他自己想了想,利用邏輯三段論推算了一下這件事情的可行性:
人可以學會計算機科學
王強是人
所以王強可以學會計算機科學
在這樣的思想下,他認為自己肯定能夠學會計算機科學。于是,他選擇報考紐約州立大學的計算機系,用比別人多一年多的時間學完了計算機本科的全部課程,并以接近滿分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然后在貝爾實驗室工作。這樣的人無疑是通過努力來開掛,但是一開始他運用邏輯學對自己進行鼓勵也功不可沒。除此之外,計算機編程就是將人的邏輯用機器語言呈現出來的過程,這對他來說毫無疑問也是僅有的一項優勢了。
邏輯學是非常美麗的,當你懂得了邏輯,知道如何使用邏輯學,你的人生就會明朗起來,在聽別人說話的時候也能聽到更多弦外之音。常常有人說,人的痛苦是夢醒了之后無路可走,實際上,如果夢本身就是有邏輯的、有可行性的,那么就不會僅僅是夢,而是夢想和規劃。所謂的無路可走也許只不過是你的大腦走進了死胡同,不妨坐下來,用邏輯學好好分析一下,也許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