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模式
今早我經過市區最大的商場,看到一樓一個巨大而醒目的“T”字標牌,忽然覺得有些人注定要被載入史冊。我們先來講個故事吧:特斯拉——世界上最傳奇的科學家之一。不是這個品牌的汽車賣得有多貴,而是如果你了解特斯拉這個人的生平事跡,那你一定會對固有的世界觀有一個新的認識。
特斯拉可以說是愛迪生這輩子最恨的一個人了,他對交流電的深刻理解直接影響了愛迪生的生意。1887年,特斯拉成立了他的電燈與電氣制造公司,并在后面展示了如何用高頻電流點亮無電極真空管,還進一步提出了透熱療法,這簡直就是讓愛迪生的生意全部關門的“大逆不道”的行為。特斯拉與愛迪生的“電流之戰”長達八年,最后獲勝的是愛迪生。因為愛迪生聯合了當時的官員,打壓了特斯拉,使特斯拉沒有科研經費,從而無法繼續自己的實驗。很多人把自己的不順利推給命運,就像特斯拉一樣,明明是天才卻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然而我們仔細思考一下就會發現,所有的失敗終歸能從自己身上找到原因,恃才傲物的特斯拉只不過是犯了所有天才都容易犯的錯誤:他固執地相信人們會看到他的成就,會給予他正確的評價。他也是對的,只不過人們對他的正確評價晚來了幾十年。對于這個故事,我們怎么去思考,怎么去看待愛迪生和特斯拉呢?我認為沒有對錯,只有自己的立場下可用或者不可用的論點和論據。我們思考的最終目的也不過是對自己的生活能夠產生正確的指導。
那么,什么是思維呢?
人類從產生文明那一刻起就有了思維,或者說從人類有自我意識開始,思維的種子就開始萌芽。縱觀整個文明的發展史,人類的大腦在這里面起到的作用之關鍵不可忽視,而我們又時常覺得自己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大腦。說到底,大腦與我們溝通的方式,本來就是通過思維來完成的,所謂思維模式、思維定式,無非是我們在吸收了現有的科學文化知識信息之后,自己總結出來的一套完整的,可以套用在生活、工作、學習中的法則,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思維。
思維,顧名思義,就是思想的維度。如何在這片神秘的維度中找到自己需要的邏輯,找到為自己服務的信息,就是我們的大腦想要教給我們的最重要的古老智慧了。先來說說思維形式到底是什么吧,思維形式——思維借以實現的形式。概念、判斷、推理、證明是不同的思維形式。具有不同結構的判斷形式、推理形式、證明形式也是不同的思維形式。在具體思維中,思維形式和思維內容總是結合在一起的,既不存在沒有思維形式的思維內容,也不存在沒有思維內容的思維形式。但是思維形式相對于思維內容具有一定的獨立性,所以邏輯學可以把思維形式抽出來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
思維形式通常有三種:形象思維、抽象思維、靈感思維。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只用一種形式的思考方式,在我們的思考過程中,至少是兩種思維并用。
形象思維,通常被人們稱為藝術思維,首先形象思維必須以客觀存在的事物的具體形象為基礎;其次要有運用想象力的過程,也就是有一個抽取信息和創造新信息的過程;最后形象思維不像是抽象思維中的歸納一樣直接,它產生的過程相對復雜,就像是一幅藝術品的誕生,往往會有多重的誘因而不是簡單地畫出來一樣。比如著名的畫作《蒙娜麗莎》,它之所以美麗,為人們津津樂道,也不只是因為它曾經被戲劇化地偷走過,還因為在整個畫作中不僅能看出達?芬奇在解剖學和物理學上的造詣,更能看出他讓色彩全部信息投射在畫布上的思考。
抽象思維,指的是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進行現實反應的過程,它具有抽象性,也就是可以拋棄事物的具體形象而提取事物本質的一個特征。在運用抽象思維的過程中,合理展開、科學提取本質的這個過程,本身就具有強大的邏輯性,比如說愛因斯坦看著鐘表想到相對論、牛頓看著蘋果想到萬有引力,他們所做的事情其實遠比聽起來要復雜許多,從具象中抽取本質是深度思考的一個基本要求。
靈感思維則是不同于前兩種的更為直覺化的思維過程,它通常具有突發性,基本上不可預測,也沒有預兆。另外,很多人認為靈感思維跟人的潛意識息息相關,比方說靈感突發都有一個漫長的醞釀過程,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量變引起質變的一個過程。也有學者認為靈感的孕育都是無意識的,也就是說處于潛意識階段,一旦成熟,那么靈感思維就會浮出水面。我們認為,人們的思維本身有層次之分,而越是深層次的思維,整個思考系統也就越復雜,潛意識思維不僅可以吸收外界的信息,還可以對外界的內容進行加工,產生一個新的獨立的思維體系,隨著這種思維過程漸漸成熟,一個三維的靈感也就誕生了,“突發奇想”就是靈感思維的一種,雖然聽起來很玄幻,但也是確實存在的,比方說在花園里沉思的牛頓,聯想到蘋果落地,隨后“靈光一閃”想到了萬有引力,這就可以算是第三種思維方式——靈感思維。
思維方式是人們大腦活動的內在程式,它對人們的言行起決定性作用。思維方式表面上具有非物質性和物質性。這種非物質性和物質性的交相影響,“無生有,有生無”,就能夠構成思維方式演進發展的矛盾運動。長期的思維方式對一個人以何種心理狀態在日常生活中為人處世是有影響的。比如說,如果一個人具有好心態,積極樂觀,他的生活總是充滿快樂,在遇到好的處境時,自己開心的同時也會與親朋好友分享,感染他人,討人喜歡,愿意幫助他人,也容易得到他人的幫助;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會往好的方面想,不退縮,積極主動、想方設法地去面對和解決問題。
哪怕暫時沒能解決問題,他們也會把正在面對的困難看成一個磨煉自己的機會,相信問題終會解決。這樣的人除了比較開心快樂,獲得成功的機會也相對較高。相反,心態負面、消極悲觀的人,為人處世常往壞的方面想,防范心理比較重,過分小心。他們往往在做錯事或遇到困難時,心情一落千丈,抱怨自己和他人,不是逃避就是推諉,不去積極努力地面對問題,甚至不現實地期待某一天問題會自動消失或被他人解決。這樣的人的壞心情會影響身邊的人,讓人避而遠之,難交朋友,難獲得他人的好感及喜歡,也就難得到別人的幫助。這種人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問題很多,因為常常怨天尤人、不善反省,難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