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霸先在幼年時,雖然家境貧寒,但卻胸懷大志。
等到成年之后,其涉獵史籍,尤其喜歡閱讀兵書,還通曉緯候、孤虛、遁甲之術。
同時還練就了一身武藝,為人明達果斷,當時的鄉(xiāng)里都十分推崇他。
據說他身高七尺五寸,額頭隆起,手長過膝,有帝王之相。
一開始在鄉(xiāng)中為里司,后來到了建鄴,做了油庫吏。
梁武帝大同初年(535年),宗室蕭暎很看重陳霸先,曾說陳霸先此后必定前程遠大。
大同六年(540年),蕭暎任廣州刺史,陳霸先隨從擔任參軍。
蕭映令陳霸先招集軍士、集結戰(zhàn)馬,人數達到千人,仍命陳霸先駐守宋隆郡。
陳霸先所部安化二縣并不服從南梁的管轄,于是率兵平定,不久就被加官晉爵。
大同七年(541年),交州土豪李賁發(fā)起叛亂,趕跑了交州刺史蕭諮。
大同八年(542年)春,梁武帝遣將討伐,林邑國國王也從腹背襲擊李賁。
大同九年(543年)四月,李賁部將范修在九德大破林邑王,梁征討諸軍也不知所終。
自此李賁控制了整個北越,就在大同十年(544年)正月仿梁朝制度,自稱越帝。
梁武帝又命盧子雄、孫冏火速出兵,并受蕭暎和蕭諮節(jié)制。
因戰(zhàn)事不利,梁武帝誤以為盧、孫二將與李賁私下里有往來,敕令在廣州賜死。
盧子雄舊將杜天合、杜僧明等人,因此發(fā)動兵變,率兵包圍了廣州城。
陳霸先在高要聞報,率三千精兵,日夜兼程,火速救援,一戰(zhàn)而解重圍,杜天合、杜僧明等叛將被擒。
大同十年(544年)冬,蕭暎在廣州病亡。
次年(545年),陳霸先護喪返回京師建康。
走到大庾嶺之時,梁武帝下詔任命陳霸先為交州司馬,領武平太守,隨新任交州刺史前往交州討伐李賁。
陳霸先返回廣州,召聚將士,備辦軍資,并與征討大軍于十二月抵達交州。
當時,蕭勃為定州刺史,與陳霸先等在西江相會。
因為蕭勃深知軍士們都害怕遠征,所以想辦法用錢財來誘楊蒨。
于是,楊蒨召集諸將詢問對策,陳霸先認為——交趾的叛變完全是宗室的罪過,造成叛亂遍及數個州縣,歷時數年,勞師糜餉,蕭勃又只顧及眼前的利益,完全不顧國家大計。
陳霸先指出應該奮起平叛,不用顧及宗室的利益,于是領兵擊鼓進擊。
大同十一年(545年)六月,陳霸先平叛大軍到達交州,李賁率軍數萬在蘇歷江口設下城柵抵擋梁軍。
楊蒨推薦陳霸先所部為前鋒,陳霸先率軍大破李賁的戰(zhàn)陣,李賁逃到了典澈湖。
李賁在屈獠界設置營寨,大造船艦,阻擋在典澈湖中。
梁軍十分忌憚,停駐在湖口不敢進兵。
陳霸先對將領們說:“我們的軍隊已經耗時良多,將士疲勞,長時間相持,這恐怕不是好辦法。況且孤軍無援,進入了敵軍腹地,如果一次不能取勝,又怎能保全自己。如今不如接著李賁多次遷移逃跑,人心沒有穩(wěn)固,當地夷民拼湊而成一軍,很容易摧垮,如果此時不去戰(zhàn)勝他們,此后將找不到這么好的時機了。”
諸將都不知道說些什么,因此沒有回應他的。
當天夜里,江水漲起了七丈,大水進入了湖中。
陳霸先率領所部兵馬,趁水漲之機搶先進攻,眾軍擊鼓與叫喊聲成為一片,李賁叛軍大潰。
太清元年(547年),李賁逃竄進入屈獠的洞中,屈獠斬殺李賁,傳首京師。
李賁之兄—李天寶逃入九真,與匪首李紹隆聚集剩余的二萬兵馬,殺陳文戒,進圍愛州,陳霸先再次率軍平定叛軍。
太清二年(548年)八月,東魏降將侯景舉兵反梁,侯景之亂爆發(fā)。
同年冬,侯景攻破京師臺城。
次年,梁武帝病餓而亡。
陳霸先將要率兵赴援,但廣州刺史元景仲暗地里心懷異志,想要對陳霸先不利。
陳霸先知道元景仲的圖謀,便與王懷明、殷外臣等秘密商議實行戒嚴。
太清三年(549年)七月,陳霸先在南海召集兵馬,快馬傳檄以討伐元景仲。
元景仲最后兵敗被縊殺,陳霸先迎宗室蕭勃到廣州鎮(zhèn)守。
當時,歐陽頠在衡州,蘭裕、蘭京禮煽動始興等十郡一起舉兵攻打歐陽頠,歐陽頠難以抵擋遂向蕭勃請援。
蕭勃令陳霸先率兵前往救援,陳霸先擒拿了蘭裕、蘭京禮等眾人。
十一月,陳霸先派杜僧明、胡穎率領二千人駐扎在嶺上,并以厚禮結交始興的豪杰一起聚義旗,侯安都、張偲等率千余人歸附陳霸先。
鎮(zhèn)守廣州的梁宗室蕭勃,聽說陳霸先想要起兵討伐侯景,便派鐘休悅前去勸說陳霸先。
蕭勃無意討伐,陳霸先只好遣使往江陵,投到蕭繹帳下,受其節(jié)制。
大寶元年(550年)正月,陳霸先大軍從始興出發(fā),抵達大庾嶺,擊敗奉蕭勃之命在南野攔截的蔡路養(yǎng),乘勝進駐南康。
此后近一年半時間,陳霸先與響應侯景的李遷仕在南康一帶展開了拉鋸戰(zhàn),最終擒斬李遷仕。
大寶二年(551年)六月,發(fā)兵南康,沿贛江北下。
陳霸先發(fā)兵南康時,戰(zhàn)局發(fā)生了轉變,蕭繹部下大將—王僧辯、胡僧祐、陸法和等在巴陵、郢州一帶擊敗侯景主力,叛軍大將任約、宋子仙被擒,侯景從攻勢轉為守勢。
大寶二年(551年)八月,陳霸先準備與蕭繹部下王僧辯會師。
由于陳霸先名聲在王僧辯之上,故王僧辯心存畏忌。
當時,王僧辯等西路各軍正好缺糧,情勢不妙,而陳霸先已貯有軍糧五十萬石,陳霸先迅速饋送三十萬石給西路各軍,打消了王僧辯的顧忌,也在西路各軍中贏得了威信。
當時侯景廢掉簡文帝蕭綱,立蕭棟為帝,陳霸先聞訊派長史奉表去江陵向蕭繹勸進。
大寶三年(552年)正月,陳霸先南路征討大軍從豫章出發(fā)。
這時已有甲士三萬人,強弩五千張,舟艦二千艘,水陸俱下,另有前軍五千由驍將杜僧明統(tǒng)領,已抵達湓口。
二月,王僧辯等西路大軍又從尋陽起行,在白茅灣與陳霸先會師。
王僧辯與陳霸先登壇設誓,締結盟約,征討大軍沿路攻克蕪湖、姑熟。
三月,兩軍在建康與侯景展開了大決戰(zhàn),終于徹底摧毀了侯景勢力,侯景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