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晉商
隔間的聲音雖響,不過林文遠能聽的清楚的也不多。
不過隱約傳來的,似乎是和大宗貨物的調度有關。
這個姓范的似乎手中有大量的軍需物資,然后需要一系列的通行手續送往口外,這一系列的調度當然需要打通相當多的關節,除了地方官府的關系和沿途駐軍的關系要協調外,還得有中樞部門的強力支持。
聽范姓商人話里的意思,中樞的兵部已經被他搞定了,只要內閣里在遇到質疑聲音時有一個強有力的人物稍加留意,把那些言官的奏折什么的給打下去……雖然預料中也未必有什么奏折,只要這么做,自然就有大筆的好處送給次輔閣老大人。
至于為什么會把大量生鐵和糧食送到口外,范姓商人只說了一個含糊不清的理由,連林文遠都覺得太荒唐了……但這并不妨礙手續上的合法,在大明,只要手續合法,剩下來的事就是關系的運作……其實也就是金錢的運作了。
林文遠所不知道的就是這姓范的名叫范永斗,其實是當世赫赫有名,極具實力的八大晉商之一。
范家的事業中心就在張家口,經營的產業也是糧食和軍需物資為主,范永斗本人私下里經商出入遼東,把大量的軍需物資販賣到滿清那邊。
除了賣貨物之外,這姓范的還出賣內地的軍事情報,滿清入關之后,為了酬謝范永斗給清朝立下的赫赫功勞,順治皇帝親自在皇宮內設宴招待范永斗,給了一個商人無法再高的巨大榮譽,同時,賜給范永斗朝服,給予御用皇商的正式官商的身份,并且,賜給“張家口為世業”,于是范家成了顯赫一時的壟斷皇商,范永斗把他的族人和祖宗賣了一個十分合算的好價錢,這種叛賣,保障了他范家一家百年富貴,而數百年后,不明真相的人們還以為清朝晉商的發達是因為天生善于經營……他們倒確實是善于經營,不過是在自己的國家和民族與異族廝殺拼搏,自己的族人被人屠殺□□的時候,他們長袖善舞,十分的善于“經營”!
除了范家,還有平陽的亢家,也是晉商中的杰出代表。
亢家除了是大鹽商,還是大明最大的典當行的擁有者,不過前兩者賺的利潤都遠不及亢家在糧食生意上賺的多。
在京師正陽門外,亢家有全大明最大的糧行鋪子,在他們的老家平陽,用來裝糧食的庫房就有數千間之多。
每天夏收和秋收時,亢家在整個北方最少是數百萬石以上糧食的資本運作。
他們在收糧時故意壓低糧價,抓準了農民要用糧食賣了變現換錢交納賦稅的急迫和緊張,用最低的價格收入糧食。
等農民被斬了一刀賣給他們糧食后,又得進他們開的典當鋪子,高價贖回自己曾經典當的衣服和生活用具,最后在青黃不接的時候,在他們的錢莊借錢或再次典當,然后到糧行里高價買回自己曾經低價賤賣的糧食,用來叫一家免于餓死的命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