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行軍
在幾千鎮(zhèn)民的注視中,張守仁和所有的六百余名部下踏著整齊的步伐,在歡快的鼓點之中,踏上了往登州的路途。
除了少數(shù)人之外,絕大多數(shù)的親丁都從來沒有離開過浮山所,最多是到固始鎮(zhèn)或方家集趕集,有七成以上的人連即墨縣城都沒有去過,他們活動的半徑從來沒有超過浮山二十里之外的距離。
到過膠州或平度州的只有林文遠和孫良棟少數(shù)幾個人,而到過登州或萊州府這樣的府一級城市的,加起來恐怕不超過十個。
這就是大明的現(xiàn)狀,識字率低,信息傳播極為緩慢,有時候幾年前發(fā)生的事,才會慢慢傳達到鄉(xiāng)村一級。
恐怕現(xiàn)在鄉(xiāng)下不少信息閉塞的老人還會以為自己生活在萬歷年間,這不是笑話,而是很可能發(fā)生的現(xiàn)實。
經濟原因,道路原因,還有小農經濟不需要流通的現(xiàn)狀,擔憂衛(wèi)生環(huán)境造成痢疾,或是水土不服而客死異鄉(xiāng),反正這年頭的人,如徐霞客那樣敢行萬里路的絕對是萬中無一的豪杰之士。后人出國都不覺得有什么,在這個年代出門一百里可能就是生死之別,特別是現(xiàn)在時逢末世,響馬,盜賊,流民,瘟疫,任何一樣都能要了人的性命,在這年頭敢出門千里的,要么是沿運河來往的客商,為了追求利益而冒險,要么就是官員,享受著這時代最好的供奉而不必擔心飲食或運輸工具,要么就是奉命而行的軍人,總之普通的百姓第一是無此必要,第二也是沒有這種豪氣和膽量。
很多人對登州有多遠根本沒有概念,所以在張守仁出鎮(zhèn)的時候,策馬揚鞭,神彩飛揚的吩咐明天午時之前趕到登州時,所有的親丁都是朗聲答應,聲音也昂揚激奮,充滿著斗志。
“這張大人說話也太不靠譜了。”有個鎮(zhèn)上的商人在后頭含笑點評,笑道:“從這里到登州是一路官道沒錯,但那是二百一十多里地,全靠步行,按營兵的速度,這點路夠他們走十天的。沒準能走二十天。大人的部下雖是家丁親兵,一天最多走四十里也不得了了,五天時間趕到登州才是,怎么可能明天響午就到。”
被這個商人一說,其余眾人也是發(fā)覺了張守仁剛剛在訓話時說的這番話的漏洞。
現(xiàn)在已經過了辰時,到明天午時還有十五六個時辰,這么一點時間,還要吃飯睡覺,明天午時到登州,就算是說笑也說的太過了。
“到底是年輕。”
年紀大的便也是含笑搖頭,背著手都道:“大人可能是和部下說笑吧。”
也有人疑惑道:“看大人適才的樣子,可真不象是說笑。”
“聽說親丁都要練跑,在我們方家集也是天天跑,那步子天不亮就跑的地動山搖,一邊跑還一邊喊口號,吵的人睡不著覺,我看,大人的兵是能跑!”
“瞎說八道。”
說話的人立刻就被駁了回去:“再能跑,人也不是馬,跑五里十里容易,二十里四十里一百里,怎么個跑法?”</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