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人大挑出身的知縣,近來出了兩個得力的。”
一個中年文士一甩釣竿,見是拽空,微微一笑也不在意,往釣鉤上續(xù)了一份釣鉺,往水中一拋,繼續(xù)道:“谷城的阮之鈿,萊蕪的徐震,皆我東林一脈,雖不是兩榜出身,到底是正途斯文一脈,行事有章法,胸中有正氣,當為這兩位仁兄浮一白。”
“天如兄說的是,當飲一爵?!?br/>
“來,同飲!”
幾人相視一笑,俱是持爵而盡。
在座者,復社首領張溥,蟄伏無錫的東林領袖人物錢謙益,揚州東林首領鄭元勛,以及自南京趕來的周鐘。
這幾人,論活躍是張溥與鄭元勛,論文名是錢謙益,論威信是周鐘,江南東林,當然還有更多的潛伏在水面以下的大佬人物,比如劉宗周和黃宗羲是一脈,赫赫有名的四公子是自成一派,龔鼎孳陳名夏等少年得志者是一派,姜應元高弘圖史可法等身居高位者又是一派。論理學是劉宗周和黃道周等,論文才是吳偉業(yè)和陳貞慧吳應箕等,論家世是顧杲等傳承數(shù)百年的江南世家等等。
東林和復社每年的春季或是夏初時,在蘇州虎丘會舉行大會,每一次都會引起整個江南乃至湖廣一帶的轟動!
這些人,在后世都是璀璨之極的明星級的人物,比如黃宗羲和顧炎武在思想和史學成就上,比如吳偉業(yè)在長詩的成就上,比如冒襄和董小苑,錢謙益和柳如是等人的愛情悲喜劇……這些都是膾炙人口,幾乎是婦孺皆知。
而在此時,沒有影視明星,這些東林和復社的著名文人就儼然如明星一般,平時在鄉(xiāng)里就極有號召力,而一旦大批的名士出現(xiàn)在虎丘時,整個江南一帶都有如地震般的轟動起來。
今年的虎丘大會,自是如常召開。
每年的會議,都是各方勢力插手江南的好時機,今年自也是不例外。
淡淡說了幾句,兩個出挑的舉人知縣不過是開場白,面對眾人,張溥道:“周老師有書信來,說是練餉之事,六月至七月間準行。如此,薛韓城非失圣眷不可?;噬系男氖?,向來是變的很快?!?br/>
“薛國觀的勸捐輸一事,原本該要他的性命,現(xiàn)在有張征虜為他的助力,勉強算是有一點成就,可以從容回鄉(xiāng),待機復起了。”
“此人一走,接任首輔者不過是過度,皇上心里都不會滿意。楊文弱在皇上心里只專精于軍務,首輔的位子不會叫他接?!?br/>
“所以玉繩的機會來了?!?br/>
“也總得有一兩年過度吧,皇上用薛國觀還算滿意,不會一下子盡覆其政,玉繩未免太急切了一些?!?br/>
“若是一切順利,老師回內(nèi)閣便不順,若是國政軍務皆不順,皇上渴思良臣,老師能力出眾,皇上心里是有數(shù)的,那時候,就水到渠成了。”
眾人都是江南一帶執(zhí)牛耳者的大人物,隨便出去一個,都是跺跺腳驚動四方的超級名士,在江南,名士不是用來說笑的,而是實打實有大權力在手的大人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