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號航母甲板上,坐在輪椅上的坎寧安默默注視著機群集結后離去,心緒不寧。 “長官,陸航和加拿大航空兵已連續出擊4次,和德軍采用兌子法敲掉對手至少60架戰斗機,我軍損失超過250架,第6波重型轟炸機出動時敵人已放棄一爭長短,只固守著低空而已,說明他們的戰斗機力量削弱到非常薄弱的水平……”斯普魯恩斯低聲勸道,“您不必為此擔心。” “我能不擔心么?”坎寧安苦笑,“華盛頓本來說集結400架飛機一起撲過去,最后卻變成添油戰術逐步投入戰場,最終讓德軍各個擊破……而且幾乎沒給對方艦隊造成實質性傷害,這說明德軍戰斗力遠強于我們,不知道艦載機能不能干過德國人。” 斯普魯恩斯不知道該怎么接這句話:從感情來說很難認可,從理智來說又不得不承認這是事實。雖然這批艦載機飛行員中有大量英國海航飛行員,遠比陸航和加拿大人精銳得多,但能不能取得良好的交換比所有人心里都沒底。好在坎寧安既然調集240多架飛機一起撲過去,艦隊上下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斯普魯恩斯認為獲勝把握比較大。 “就算敵人還有力量,也架不住這么大的兵力優勢,聽說他們的攻擊機還在配合陸軍執行對地攻擊任務,十分鐘前加拿大人說對方剛剛撤退,我估計是那架偵察機報得信。”說起偵察機,坎寧安又是一陣惱火,“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給我們也提供類似的優秀偵察機,戰斗機飛行員普遍反映追不上敵機,一不留神就讓對方溜了。” 斯普魯恩斯無奈搖頭:“先進水偵才剛剛有點眉目,先進艦上偵察機估計還得等等,現在我們除了戰斗機和敵人差不多持平外,魚雷攻擊機、俯沖轟炸機都不如對手,特別是新推出的SB2C居然還不如原先的SBD,真是豈有此理!” 關于SB2C的事特納已發過一次飆,金上將也勃然大怒,現在海軍一方面勒令寇蒂斯公司立即改進,一方面又讓道格拉斯進一步優化提升SBD,海軍還有一種聲音是希望能將F4U改造成戰斗轟炸機——斯普魯恩斯個人對此不太看好,認為還不如將F4U好好改造為能上艦的戰斗機取代F6F。 苦于沒有性能優異俯沖轟炸機可用的海軍當局病急亂投醫,甚至讓錢斯-沃特公司根據從蘇聯獲得的陸基版He-218依樣畫葫蘆克隆了一架,只是把DB601發動機換成梅林發動機,根據風洞試驗結果進行了部分機體調整,結果發現性能表現相當不俗,遠強于SBD或SB2C,可惜在甲板上起降十分困難,難度堪比F4U。而且液冷發動機也讓航母部隊的地勤皺眉,這個異想天開的山寨計劃只能悻悻然作罷,由于美國陸航沒有裝備俯沖轟炸機的傳統,這款驗證機型又被拋諸腦后。 至于坎寧安就更沒什么話好講:在大批設計師和工程師安排到美國后,現在英倫本土基本喪失了新一代高端武器的研發能力,無論是重型坦克、新型飛機還是噴氣發動機后續設計只能依靠美國。皇家空軍翻來覆去地把噴火改了又改,陸軍則顛來倒去地折騰螢火蟲坦克——底盤和車體用的還是謝爾曼。 他微微點頭道:“敵人估計也發現了我軍位置,這并不要緊,他們還要補充油彈才能進攻,我們至少擁有先發制人的優勢,讓艦隊向西機動吧。” “向西?”斯普魯恩斯驚訝道,“我以為您會調頭并拉開與敵艦隊距離。” “調頭確實能拉開距離,但也意味著我軍飛機回不來而只能在紐芬蘭島上墜毀,損失太大……”坎寧安嘆了口氣,“我有種預感,今天并不是最終決出勝負的時刻,我們和敵人可能在明天還要被迫再打一仗。” “快!快!”就在美軍攻擊機群殺氣騰騰撲來時,在紐芬蘭島上、航母甲板上,到處都是地勤們拼命干活的場面,飛機回收、補充油彈、候補飛行員頂上、備用飛機組裝等等如行云流水一般麻利,帶隊出擊的軍官們則湊攏在一起,會同航空參謀商議并擬定進攻方案,替換下來的飛行員抓緊時間休息,有幾個實在太累,匆匆忙忙吞咽午餐后就一頭栽倒在機庫里睡著了,刺耳的嘈雜聲根本驚動不了他們。 望著甲板上緊張而忙碌的作業,馬沙爾顯得坐立不安,不由自主地想站出去看看,又顧慮會給部下施加不必要的壓力而盡可能克制住,艦隊開足馬力加緊往紐芬蘭島防空圈跑,同時又呼喚貝中將的炮擊艦隊前來匯合,爭取構筑起強大的防空圈。由于飛機、艦炮等火力優勢先后撤走,一直高舉高打的德國陸戰隊開始收縮——他們對守住現有防線的信心還比較充足,聽說元首將空運一個完整營過來支援后更是十分高興。 1:58,全部陸基戰斗機完成加油,幾架挑大梁的Do-412還掛上了副油箱,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殘酷大戰。 2:04,原有防空戰斗機開始降落補充。 2:09,紐芬蘭島發來消息,16架聯合攻擊機率先準備完畢,全部掛載特種雷出擊;2分鐘后,22架Ju-98也完成整備,同樣掛載航空魚雷出擊,他們共同組成第一攻擊波雷擊隊,準備赴艦隊東南部上空匯合; 2:17,首批32架He-218完成準備,陸續騰空而起,朝指定集合點飛來,雖然他們起飛晚,但因為速度快,基本和雷擊隊一起趕到,鑒于此次出擊距離高達600公里,為防止He-218們航程不夠,還可以加掛了兩個50升的小油箱用于增程; 2:24,第一攻擊波在艦隊東南方向70公里處集結完畢,根據Ar-352提供的情報,在28架Bf-219掩護下向南進攻。雖然4種飛機先后起飛、速度迥異,集合點也遠離航母編隊中心位置,但第一攻擊波依然準確無誤地完成集結,飛行員優異的素質在此過程中一覽無遺,與美軍散亂的集結形成鮮明對比。 2:47,12架最新的Ju-198掛載魚雷隨同另外27架Ju-98一起出動,48架He-218在隨后10分鐘內悉數起飛,為他們提供護航的則是42架德軍戰斗機,他們于3:08組隊完畢并承擔第二攻擊波任務。 至此,德軍兩波共223架攻擊機群全數出發朝坎寧安的艦隊位置撲來。 3:15,德軍攻擊機群距離坎寧安艦隊尚有480公里,而美軍攻擊機群距離德軍艦隊只有不到200公里。 3:19分,提供遠程警戒的外圍重巡洋艦發回消息:發現敵機群,數量100架左右,高度5800米,速度195節,航向305度,距離155公里…… 10分鐘后,提供內圈警戒的驅逐艦發回消息:敵機群數量90余架,高度5300米,速度185節,航向310度,距離120公里。 “為什么他們飛得這么慢?”克蘭克迷惑不解,“10分鐘才走了30多公里,美國人在等什么?” “估計要整一下隊伍,收容掉隊飛機,現在隊形應該是亂的……”小澤微笑著問科赫,“如果我們主動出擊,您有多少把握在15分鐘內打垮對手,假如對方有90架飛機。” “有7成把握,如果我能得到50架戰斗機。” “很好!命令戰斗機隊伍以最快速度沖擊敵軍,一舉打垮他們……我給你60架飛機,艦隊只要12架飛機掩護就可以了。” 科赫咬了咬牙,對準送話器吼道:“各編隊注意,立即以最快速度截擊敵機……沖鋒!” “是!弟兄們,跟我沖啊!”第一個回答的居然是哈特曼。科赫一陣無語,今天已干掉7架飛機的哈特曼已完全打瘋了,本來這一輪完全輪到他休息,但他硬要上陣出擊,理由振振有詞:“大不了我被擊落跳傘……死不了人的!今天我要沖擊馬爾賽尤的單日擊落記錄!” 科赫拗不過他,只能答應對方,不過他多了個心眼,考慮哈特曼體力不足,沒讓對方千里迢迢趕去為攻擊群護航而是讓其充當防空戰斗機,結果這小子一馬當先又沖在最前面。 小澤的判斷體現了老辣的觀察力,長途飛行600公里依然能保持完整隊形的老鳥在英美艦隊中實在不多,英國海航相對美國海航要精銳一些,是故這九十幾架飛機中70%都是英國飛行員,剩下的才是美國飛行員,其他將近150架飛機因各種各樣原因而失散,目前還在重新集結的路上,指揮官托尼上校環顧周圍后很明智地壓一壓速度準備再糾集一些兵力,防止打成添油戰術,但沒料到對手不是按常理出牌的主,隔著100多公里,說沖就真沖過來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