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熱心的觀眾躍躍欲試,想上去試試,但是上去的觀眾無一例外的對這么個大鐵疙瘩無能為力,別說彈起來兩米高,就是半毫米也彈不起來。
不練內家拳的根本不能理解丹田彈抖是怎么回事,那是用內在的一口氣,鼓蕩丹田,使丹田迅速膨脹收縮,從而使丹田產生巨大的鼓蕩力。
據說民國第一高手孫祿堂,平躺在炕上,丹田部位放一枚黃豆,丹田鼓蕩下,黃豆擊飛,能洞穿屋頂糊的紙。
咱現(xiàn)在房子都是吊頂,以前的房子沒有吊頂,怕灰塵落下,就得在屋頂糊上一層紙,那時叫仰棚。
一粒普通的黃豆從小腹彈起,要洞穿仰棚需要多大的速度?孫祿堂的功力可見一斑。
張小美:“呵呵,現(xiàn)場還有觀眾想試驗下的嗎?”
林成:“其實這個需要常年的鍛煉,不斷的積蓄,沒有內勁是不行的。”
張小美:“好,下面我來問下,試驗過的朋友,來說說剛才的感覺。”
觀眾一:“我感覺不會用這股勁。”
觀眾二:“我到現(xiàn)在還疑惑這個鐵塊怎么能被彈起。”
張小美:“我們請林師傅,給我們簡單講解下好不好?”
林成:“其實沒練過內家拳的,的確不好運用這股勁,甚至都感覺不到這股勁,這股勁是需要長年累月內勁的積累,小腹慢慢會有種仿佛打鼓般的感覺,這時就可以慢慢練習彈起物體了。”
張小美:“其實,我們還是不明白,估計林師傅再講解下去,我也不會明白的,呵呵,太深奧了。不如這樣,我們請林師傅現(xiàn)場給我們打套拳怎么樣?”
觀眾熱烈鼓掌,“好,”“好。”
林成:“那我給大家打套陳氏老架一路還有二路炮錘吧。”
伴隨著老架一路的起手式,林成就在舞臺中間打起了太極拳,林成的拳里有種瀟灑淡然的意味,這可能跟林成打拳的時候身處的環(huán)境有關。
昆崳山的樹林雖說不茂密,但是自由一股清新的味道。不是那種遮陽蔽日的感覺,陽光能透過樹梢射向地面,地面不潮濕,也不干燥,在這種地方打拳打長了,就能慢慢在拳中融會這種淡然的意境,時間越久,就越能沁入到拳中。
悠然間如威風拂面,威猛間如猛虎出狎。動靜相宜,陰陽相間。時而如潺潺泉水,時而如奔流大江。
時而停頓間,勁力卻不停頓。
拳斷意相連。
打拳其實和書法相通,書法要寫出一種“筆斷意不斷”的意味來,欣賞名家書法,尤其以草書,整個書法都是連綿貫穿,一氣呵成,方能傳遍天下。流傳于世的好作品,基本都是一氣呵成的。而打拳也是,動作稍稍的停頓,但是內在的拳意卻是連綿不斷。
而二路炮錘在林成打來,卻自有一股剛猛無籌的氣勢。一路是基礎,炮錘多發(fā)力,其中震腳,跌叉,連環(huán)炮等動作特別多,從名字就能看出來。二路老架又叫炮錘,為什么叫炮錘,因為發(fā)力的“炮”“錘”動作,特別多。一路多是長功力為主,二路以打法為主。
當然這個打法是練習打法的意思。不是學會了炮錘就會打法的。
一路拳,看拳意。二路拳,看發(fā)勁。
勁者,輕靈而迅捷,不見其形。全身皆都可隨意發(fā)出,渾身是手,手非手即是此意。手到勁到,既到之后,迅捷如閃電,一發(fā)便收。
內家講究,勁不虛發(fā),發(fā)則必中。這是寸勁,寸化寸發(fā),一接觸到人身體,就能立刻發(fā)出勁。
林成打拳,猶如大風吹過,能帶動周圍空氣隨著拳勢而動。
林成打完,收拳后,狂風暴雨,立馬停了,云住雨歇,恢復萬里碧空。
旁邊的觀眾似乎還陷入如癡如醉里,林成在打拳的時候,似乎他們也在打拳,跟著林成的拳一起動,這種感覺很玄妙,下面觀眾雖然只是在看林成打拳,但是卻把自己代入了其中。
拳勢緩的時候,如風和日麗,當拳勢一緊,卻恍如暴風驟雨。
林成兩趟拳是連起來打的,當林成打完拳,下面先是鴉雀無聲,觀眾似乎還是沉浸在剛才的拳里。但是隨即就是熱烈之極的鼓掌。
整個演播室響起了震天的鼓掌聲。
張小美壓了壓大家的掌聲,“林師傅的一趟拳下來,我都不自覺的沉醉在了其中,太棒了,好像我也在打拳似的。林師傅可以當?shù)脽熗奶珮O第一人!”
林成趕緊搖手,“請主持人放過我,你要是這么稱呼了,我從離開這個演播室開始就會麻煩不斷,別說第一人,就是第一百人也輪不到我,咱們民間的高手不計其數(shù),不敢當不敢當。”
張小美:“林師傅太謙虛了,好了,就不為難林師傅了,呵呵,下面請林師傅給我們隨便講解下如何打好太極拳?”
林成:“主持人這個題目太大了,關于如何打好太極拳,每一個在太極拳上有些成就的人,可能辦法都不盡相同。拳學到了各人手里,各人又依據自己的喜好,加以演化,有的內功好,有的步伐好,有的打法好,但是有一點必須要做好,那就是基礎,太極拳最重要的就是基礎,基礎打好了,那就事半功倍了。”
“這個基礎就是站樁和盤架子,很多人不喜歡盤架子,更不喜歡站樁,他們總會說: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年打死人,太極太慢了,為什么同樣是內家拳的形意拳卻能一年就打死人呢?”
“形意拳我也練過,并且我最早學的就是形意拳,后來才學的太極拳。形意拳是內家拳,但是被很多一年打死人的人練成了外家拳,他們過多的追求打死人,卻忘了根本——形意拳也是內家拳,內家拳最重要的就是精氣神,沒有精氣神的內家拳還是內家拳嗎?很多追求打死人的形意拳師要不死的早,要不胸腹有毛病,要不腰腿壞了,這就是沒有加注精氣神的內家拳,打沒打死人咱是不知道,但是卻先把自己給的打死了。”
“形意拳和太極拳同屬于內家拳,所以內在的東西是根本,要想打好拳,基礎必須扎實。內家拳一定要練精氣神。”
林成:“很多人說我練了一輩子拳,卻打不出東西來,哦,咱這里不說公園里老大媽老大爺練的太極,那不是太極拳,而是太極操,跟廣播體操一個作用。”
“太極拳等內家拳,你想真正練它們,你首先就要變成一個人體彈簧。具體來說,從上到下:你的肘關節(jié)要練到如同“安裝”了一個彈簧,你的肩關節(jié)要練到如同“安裝”了一個彈簧,你的脊椎每一節(jié)之間,脊椎和盆骨之間,盆骨和大腿骨之間,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都要練到如同“安裝”了彈簧一樣。處處抱球,處處彈簧。”
張小美:“人體彈簧?呵呵,林師傅,不明白。”
林成:“呵呵,這種說法不是靠說的,沒接觸過的人,說的再多,也是晦澀難懂。等到練到這個層級自然而然就明白了人體彈簧的含義。”
“具體就不給大家講解了,我給大家打個比方,彈簧,壓力越大,他的伸縮力也就越大,也就是你進我退,你退我進這個原理,這跟開過主席提的游擊論很相似:敵進我退,敵退我打,都是一個道理。而太極拳的人體彈簧也包含了這層意思,你進我就借著你這股勁退,你退我就用你先前進的這股力跟上。”
“人體每個部位的彈簧又有另外一種含義,肘關節(jié),肩關節(jié)的彈簧是說我肩肘進可攻,退可守,都留有一定余地。而脊柱的彈簧是說,脊柱不只是支撐,而是可以活動的大龍,像一條龍一般,前后左右,進攻退守,這是主帥,而不是咱們平時意識里的脊柱只是支撐的意思。”
張小美:“呵呵,林師傅,越說道理越深奧,我這樣沒練過功夫的是越聽越糊涂,節(jié)目時間也快到了,我們請林師傅給我們最后來點總結性的話,大家說,好不好?”
觀眾們熱烈鼓掌,有練過的,對林成的話深以為然,但是深以為然是懂了,但不代表會了,拳懂了是說你已經可以往這個層次上發(fā)展了。但是要練到這個層級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的不懂拳的,也能本能的感覺林成說的很對,因為生活中就是這樣的道理,太極拳不僅是拳,更是生活的道理。
林成:“感謝這么多朋友,聽我這一通亂說,今天來的太匆忙,沒有什么準備,就是想到哪里說哪里,條理不清,希望大家不要見怪。”
“其實呢,我答應張記者做這期節(jié)目,不是說我自己是個多么想出名的人,想出名想瘋了的人,我只是想通過這期節(jié)目告訴大家,太極拳。不光太極拳,包括歷史留給我們的各種拳種,都有他的可取性,沒有不好的拳,只有不好好打拳的人。武術在民國時期那時候叫國術,何謂國術?保家衛(wèi)國,只殺敵,不表演。國術是一種精神,希望大家要牢記這種精神。”
最新全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