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婆家人·關系
(一)媳婦與公婆
1.婆家婚娶習俗
結婚時候婆家也是窮得要死的,婆家有一個姐姐、兩個妹妹、三個兄弟。公公跟丈夫就是生產啊,種田種地。婆家那邊定親儀式我也不知道,結婚就是坐轎子啊,派媒人去接。主婚人就是媒人弄的,酒席座次也都是爹爹婆婆安排的,娘家也不派人送親。要跟公公婆婆端茶倒水,他們給我錢。結婚第二天也不檢驗貞潔什么的,也不去祖墳上面上墳,過年臘月的時候就給祖人上墳,婆家的祖墳年年都去上墳的。新媳婦就是三天回門,女婿也一起回去,買點東西帶去吃。
2.分家前媳婦與公婆關系
婆家老大是家長,分家之后那就是各是各的家長。婆家屋里就是婆婆管鑰匙,招呼門。公公管財產,外面的地。屋里的大事那些決定都是歸大哥。我們也不開家庭會。買田買地那些事,我正解放土改來的,幾十年我都沒見過買地買田。
就好比說幾多田幾多地,一家分幾畝。我還不是在這邊來也是挖藕,挖了幾年藕,還到山上去挖。屋里家務事有什么就做什么,做農活啊,以前要一大半都是我做。插秧啊、割谷啊,做這做那,都多得很的事。男的他有他的事,你有你的事。他就是耕田耕地啊,除草啊。我跟我婆婆吵嘴還是有的,少數。剛到婆家是婆婆管著我的,她就是有什么事就要我去做,往日她挑水啊,現在不挑了。她不打,也不罵我。還讓我出去串門,參加活動。那還不是有什么事情就回娘家,就跟公公婆婆說一聲就行了。我以前也不伺候婆婆,她也沒要求我怎么樣伺候丈夫。家務事男的都不做。挑草頭挑谷子,男的都不做。小姑子小叔子他們自己都做事,不用伺候。以前有婆婆虐待媳婦的,就是扯皮,不給媳婦飯吃。打得贏也要打她的,媳婦也不反抗,媳婦要是跟公公婆婆頂嘴,丈夫也不做聲也不管。家里面對外的那些事,一般都是由我的老頭子出面。公公跟丈夫商量事情的時候,我也不插嘴,管他們說什么我都不管。媳婦跟嫂子或者弟媳婦之間有矛盾,公公婆婆都不插嘴。就是說你去做什么她去做什么,都不管。
3.分家后媳婦與公婆關系
結婚之后年就把分家了,分家那是婆婆爹爹提出來的。沒得哪些人參加,就是自家人一說就算了。不寫單子,都不寫,就直接分了。好比哥幾個,一家幾多幾多東西,就那樣分。不給姑娘分財產,要是兒子有去世的,他有妻子兒子在家里就一樣的分。分家之前我們出錢買的家具農具東西,分家時候是歸我們小家了。公公婆婆都是我們養到死的。哥四個,有兩個哥沒有媳婦,他們就去養。要是丈夫去世了,那還養個鬼。公公婆婆去世的時候我穿孝服啊,跟丈夫是一樣的。下葬的時候婦女能參加,公公婆婆的墓地就埋在我家那塊地,都在一起。
以前小輩要離婚就離。有的家長就是不準離婚,過去幾厲害啊。婆婆對媳婦不滿意的情況也有,往日的家長也不是如今的家長,你要離婚,你往哪里去呢?兒子想離婚也有,婆婆不同意的話那就算了。以前過不好的休妻也有,離婚也沒什么儀式。
公公婆婆的財產的話,遺產啊,那都是哥們伙的分,哥們死了他有兒子有媳婦啊,還是一樣的分。要是死了的哥們沒有兒子,那就算了,寡婦就分不到了。要是有遺囑說怎么分的話,那是按遺囑來。
要是丈夫到外面去打工,往日流行出去,媳婦跟著丈夫一起出去。公婆讓她出去就出去,不讓她出去還是不準出去。有伢的就不讓出去。
(二)婦與夫
1.家庭生活中的夫婦關系
我跟我丈夫的結婚那天才見面的,見面之后我對他還滿意,就是之前不想過來,太遠了。他對我也滿意,結婚之后就是叫對方名字。
分家之后就是我管我家的,生產都是統一小隊安排啊,往日用牛,哥們伙的講伙買牛用。借的話是丈夫出面去借,誰借的就誰還啊,婦女不出面。
分家之后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丈夫耕田啊,我除草啊。反正講伙也是做,分家也是做,都一個樣的。就是偷瓜偷糧食,我們都去偷了的。都是自己去拿回來。借債、借農具就是我丈夫出面,他出面別人都不同意。別人說他懶狠了不想做事。
以前的話,女人是必須要伺候丈夫,往日都是那樣。洗腳的水要端到跟前去,洗澡的水也是,還要弄飯(給)他吃。丈夫教訓女人的時候,女人也頂嘴啊,哪有不頂嘴的呢?廚房的什么事都是女的做,伢也是女的帶,馬桶也是女的倒。燒火、洗衣服,弄什么都是女的弄,不與男的相干。往日陪嫁就陪大腳盆、小腳盆。大腳盆洗上身衣服,小腳盆就是洗女人的褲子。我生了伢之后,他也幫我洗,但是他洗不干凈,不會洗。
以前丈夫打罵妻子的情況多,過去的那樣,解放之后就好了。過去都是瞎打,沒人去轉彎以前那是他賺得多,他什么都做,隊里生產也做得好,干部都喜歡他,做得多工分也多。
一般家里的日常花銷,要用就自己去買。就商量下,他要我去買我就去買啊,我的老頭子好得很。我屋里也沒得東西拿去賣。
丈夫要娶小妾,就是娶小媽媽,妻子那你不同意也要同意,那都是地主家有錢,你敢不同意嗎?大媽媽不生人(生孩子),找小媽媽生人。小媽媽就是她做了媳婦之后,不做了之后就去給別人做小媽媽,做小媽媽有錢啊。有的大媽媽跟小媽媽關系好得很,我們跟前有一個,大媽媽跟小媽媽關系很好,生人都是小媽媽生的。小媽媽喊大媽媽就是喊嫂子,生了伢大媽媽拿去養。
賣妻就是各人陰著賣,把錢拿走了,媳婦就給別人了。媳婦還不知道他把自己賣了,只知道他叫自己走。姑娘出了嫁,誰還管她呢?被賣了也不知道。
過繼男孩并非要媳婦同意,誰愿意就過給誰。那窮人家沒錢,把伢給你,你給他點錢就行了。
2.家庭對外交往關系
屋里的那些人情來往我也出面,他也出面。屋里來了客人,都是一起吃飯。到別人家去吃酒席,我的老頭子去得多數,我去得少。往日趕情了都是一個人去吃酒。要是他不在家的時候,那就是我去。
我的老頭子一生也不打牌也不押寶(賭博),他就是專門做事。以前的時候,要是媳婦出去借錢的話也有人借,丈夫承認這個錢也會一起還。沒得這個事,女的提出離婚的多些,一般少數要離婚的。有人在外面有婚外情的話,村里人就是說不要臉啊。那媳婦還不是只能合媒往日都是各顧各的,做事,也沒得玩得好的。我沒有到別人家去串門,我以前基本不出門。最遠的地方也沒有幾遠,也不遠。最遠地方就是山上,幾里路吧。山上有親戚,就去。那也去得少,都是自己去。去的時候要跟丈夫講。
(三)母親與子女的關系
1.生育子女
(1)生育習俗。我生了八個伢,有六個活下來,大姑娘大兒子走了,現在還有四個伢,一樣一半(兩男兩女)。最大的伢好像是解放之后啊,我也忘記了,(土地)復查時候生的吧。以前生兒子、女兒也沒有什么報喜的風俗,生男孩要辦酒,生姑娘辦的少。都要進族譜。滿月了回娘家,有的當天就回(婆家),有的住兩天回。丈夫去接回來。
(2)生育觀念。有的公公婆婆想著呢,生男孩養得起來,生女兒養得不好就帶不起來,所以就都對著好些。男孩太多了也不好,給伢過生日就是做周歲(3)子女教育。我伢都上學了的,姑娘也上學了的。都是我們決定的,要是沒得錢還是要借錢讓兒子讀書,也要借錢讓姑娘讀。我們都是一起管,沒有分開。
(4)性別優待。我的婆婆就說,我要是都生兒子就好。生那么多兒子討媳婦都來不及。有的是先做兒子的衣服,我們都是一樣的做。壓歲錢也是一個人都給一些。
(5)對子女權力(財產、婚姻)。兒子結婚之前自己賺的錢歸他自己管,婚事都是他們自己談的,也不用我同意,他們自己談好就行了。姑娘當時聘禮我也沒什么東西,都是姑娘自己做事攢的錢結婚的。結婚的花費是我跟我丈夫一起出的,總要花幾個錢啊。那誰記得呢?太多年了。
2.母親與婚嫁后子女關系
(1)婆媳關系。我跟我媳婦關系都還可以,兒子結婚的時候媳婦也要拜公婆,也要端茶的。我跟我媳婦也還是爭幾句的,有人來調解。媳婦她也不伺候我,我都是自己弄,自己弄自己吃,自己洗自己衣服。
(2)分家。兒子就是一結婚就分家的。
(3)女兒婚嫁(定親、嫁妝)。我姑娘是自由戀愛的,都隨姑娘去,有的當時定親當時就結婚。姑娘出嫁的時候,嫁妝就是幾床被臥。
(4)招贅。有的沒有兒子只有姑娘,就招女婿。也有上門女婿離婚的情況,那財產不能給他帶走,要是有祖傳手藝也會傳給上門女婿。在家里就是姑娘地位高些,因為沒有兒子啊。
(5)與已出嫁女兒關系。我跟我姑娘家來往肯定多的。姑娘家有困難的話,有就幫,沒有也沒辦法,自己都沒錢。以前有孫子肯定要帶啊,帶孫子花不了幾多錢。外孫沒帶過,往日哪有時間帶呢?以前一直都做事沒時間。外孫、孫子沒什么區別,都可以啊。我現在不去姑娘家了,姑娘多時都要我去的,我不去。我年紀大了不想動。我喜歡去幾次就去幾次。不希望,誰哪里都不希望住,自己住習慣了自由些,孫子都想要我去住我都不去。
(6)養老。我現在是政府養著啊,我還有兩畝田。給了老幺種,老幺在照看著我吃。姑娘每年都給錢,吃的油都是姑娘提來的。要是村里人沒有兒子,只有出嫁的姑娘,那那個老人有土地啊,土地養著他啊。為了養老實際上還是養姑娘好些,養兒子就是給兩個錢你,姑娘就是這樣那樣都關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