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瀾清臨行前,柳老爺子拿了二十兩銀子給他做盤纏和應試期間的花費,郭氏見到心里更是不平,身邊沒人時又在柳博裕面前叨叨開了。
“相公,清伢子去應試,爹一出手就是二十兩,咱家一年才能存下幾個銀子。這要是考不過,銀子不就打水漂了!這家咱們也有一份,可咱們一年才花了幾個錢,爹這樣做也太偏心大哥一家了。
柳博裕聽見,冷了郭氏一眼道:“那你說爹該怎樣做才叫不偏心?”
郭氏對柳博裕的不快猶自不知,顧自說道:“按我的意思,大哥一家花了多少銀子,爹也應該給咱們多少銀子才是,至于怎么用,那是咱們自己的事。”
柳博裕嗤了一聲說:“那不如咱們分家另過,你自己來當家不是更好。”
聽見分家,郭氏大驚,急道:“分家?怎么能分家呢,分了家所有家務事就得我自己來做,分給咱們的田地也是要繳稅的,家絕對不能分。”
柳博裕冷眼審視著面前這個女人,頓時心頭涌起一陣厭煩,從前以為她只是虛榮和懶惰罷了,沒想到竟是如此的自私和貪婪,眼里厭惡的情緒凝聚,目光漸漸冷得像冰。
郭氏瞧見柳博裕的臉色和眼神越來越冷,頓時慌了神。
“我問你,你嫁進我們柳家來,吃穿用度上可曾苛刻過你半點?大嫂從早忙到晚做家里的事情,而你連個碗都不曾幫忙洗過,爹娘對待你們二人可有偏差?這個家能有現(xiàn)在的光景,都是靠著大哥的功名來維持。清伢子讀書用的是大哥的束脩銀子,從未動用過家里的公中,每年的癝銀都如數(shù)上交,如今清伢子去應試花費了一些盤纏,你竟然說也要給你這么多的銀子使,真不知道你哪來的臉面敢說這種話!”柳博裕說完身體轉向一邊,不再去看郭氏。
“相公,我就是隨便說一說的,你別當真,以后我再也不提了。”郭氏做出一副委屈至極的樣子,用帕子拭了拭眼角。
柳博裕輕哼一聲,拂袖而去。
郭氏望著柳博裕的背影,心里冰冰涼。
四月初,因為還留有兩畝多的沙地沒種,柳老爺子想著趁這幾日天氣晴好,得空把黃豆給種下去。
地就在柳家背后不遠處的山坡上,背陰向陽日照充足,雖是沙地但土壤層很深,算是上等的旱地。
地分成上下挨著的兩塊,上面的一塊一畝左右,下面的這塊有一畝多。
今天除了蔣氏要看家,其他人全都出動。一家分成兩組,柳博裕、郭氏和清芷種的上面一塊,柳老爺子和柳清妍母女一組種下面這塊大些的。
老爺子和柳博裕負責撒肥料,肥料就堆放在沙地旁邊,是用草皮、落葉和枯枝等燒成的火土灰,再澆上人的小便拌勻后,就是古代的有機復合肥。
謝氏和郭氏在前面刨坑,兩小丫頭就負責點豆子,豆種都是精心挑選過的,顆顆圓潤飽滿,撒下去就是一片金豆豆,能生錢!
郭氏第一次下地干活,才半個時辰不到就喊腰疼,扔了鋤頭坐地上怠工。
柳博裕擰眉望了望下邊的老爺子,見老爺子專心干活并未注意到上邊的情況,沉下臉低聲對郭氏道:“快起來,這才干了多久的活,讓爹看到少不得又要動怒。”
郭氏嘟起嘴,用手捶了捶后腰道:“我腰疼,歇會再干不成么。”
柳博裕氣得咬牙,瞪一眼郭氏懶得再說她,自己拿起鋤頭來刨坑。
郭氏歇夠了,才慢騰騰地起身繼續(xù)干活。
又刨了一會坑,郭氏借口要回去做飯,便獨自先回去了。
旁邊不遠處也在地里種豆子的村人瞧在眼里,回去將這事傳揚開了,郭氏本就不堪的名聲變得越來越臭。
春末的最后一場春雨下過后,便是立夏,宣告初夏的來臨。
夏天承接了春天的生機,但是相對于春天的旎旖,夏天又多了幾分澎湃的激情,到處散發(fā)著炙熱的氣息,更顯色彩斑斕的神韻。
這日早飯后,柳枝、柳絮兩個小姑娘來喊柳清妍和清芷一起去山上采菌子,昨日才下過雨,正是采菌子的好時機。
柳清妍自上次教她們吹柳笛之后,彼此之間迅速建立起了友誼,現(xiàn)在玩得很好了。
聽說去采菌子,柳清妍高興的一蹦三尺高。
野生雜菌雖然比不得竹蓀,但也不失為一道美味的山珍,當下拿著平時打豬草的竹籃就跟著跑了,途中又有兩個差不多年紀的小姑娘加入隊伍,一起說說笑笑向村子西邊走。。
白水村背后的山不奇、不高也不險,不是那種高峰大壑的崇山峻嶺,而是高低起伏綿延不斷的丘陵,山中沒有豺狼虎豹熊瞎子等大型食肉性走獸,只有野兔、雉雞,章子、豬獾等小動物,唯一有威脅性的就是野豬。
野豬雖是豬但不蠢,不會平白無故跑到人們經(jīng)常活動的外山來,只會在山林深處稱王稱霸,所以謝氏很放心的讓柳清妍去山上采菌子,再加上她認為閨女從前整日關在家里,連個玩得來的小姐妹都沒有,太可憐了,現(xiàn)在好不容易有了作伴的,自然不會反對。
進山的路在村西頭,柳清妍現(xiàn)在才知道白水村其實挺大的,自東向西約莫有兩、三里地,村民根據(jù)河岸蜿蜒的地勢倚山而建。
村西頭那座青磚大宅院是黃財主的家,建了兩進,面積比柳家的大得多也闊氣的多,目光越過高高的圍墻隱隱可見雕花的屋檐。
在黃財主家對面,中間隔著幾塊水田的土坡上,竟然還有一個圍著竹籬笆的黃泥墻小院,簡簡單單的三間正房并一間小灶房,籬笆下邊種著一溜不知道名字的植物,院子內(nèi)有一棵高大的棗樹和一小片菜地,各色瓜菜長勢不錯。
泥墻小院對著黃財主的青磚大宅院正門,就像一個乞丐與土豪直面而視,相當滑稽。
柳清妍便想是什么的人才會選擇這樣的地方居住,孤伶伶的遠離村子,難道不害怕嗎?
再往前一點就是白水村的磨坊,河道在那里有一些落差,村民們就利用水動力建成了磨坊,磨稻谷、碾玉米都是在這完成的。
上山的路就在籬笆小院旁邊的山坡上,小路曲折蜿蜒而上,兩旁是茂密的野草和灌木,隨著一伙小姑娘的嬉鬧聲和腳步聲靠近,草叢里傳來“唰唰”的響動,不知是何種小動物受到驚嚇而逃竄的聲音。
夏天是多姿多彩的,登上第一道山梁遠眺,目及之處都被濃墨重彩所浸染,沉靜的是湖藍,純潔的是乳白,熱烈的大紅,典雅的銀灰,莊重的墨黑,繽紛色彩畫滿了溫煦的夏日。
山上的樹木不算高大,品種繁雜,以松樹為多,期間還夾雜著一些野果樹,樹下鋪了一層厚厚的松毛,常有婦人上山來收集這些松毛拿回去當引火柴。
一眾小姑娘約定晌午飯前在山梁上集合,隨后便像小鹿似的鉆進了樹林,分散開來各自尋找菌子。
采菌子這種活,柳清妍這個老資歷鄉(xiāng)下孩子是干過的,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她心里大抵有數(shù)。
這里的自然環(huán)境完全沒有遭受過破壞,野生菌類比起后世來要豐富得多,穿越前想在家鄉(xiāng)的山里找夠做一盤菜的野生菌,那得費老大的勁,現(xiàn)在卻是輕而易舉,很快她就采滿了籃子。
柳清妍提著籃子往回走,,忽然一大片火紅火紅的顏色映入眼中。
是杜鵑,這種花剛才找菌子的時候也看見過,不過都是一株、兩株的分散在灌木中,像這么連成一片的卻沒有見到。
前方,一叢叢紅杜鵑迎著初夏的微風綻放得正熱烈,擠擠挨挨的花朵像一簇簇跳動的紅色火焰,在碧綠發(fā)亮的嫩葉襯托下,燦爛而奪目。
柳清妍的目光頓時被杜鵑花緊緊吸引,走到近前細瞧。
這一片杜鵑都是大葉杜鵑,又名映山紅,花冠成喇叭狀,顏色有大紅、深紅、紫紅,花蕊同色,花香引得蜜蜂和彩蝶在花間翩翩起舞。她對杜鵑花很熟悉,杜鵑除了可做觀賞外,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花、葉、根均可入藥,有清熱解毒、補虛、行氣活血的功效,可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內(nèi)傷咳嗽、風濕等疾病,經(jīng)浸泡漚制后,可以抑制蟲害,是天然的殺蟲農(nóng)藥。
在異世突然見到這么多的杜鵑花,心中頓時生出親切之感。
天空湛藍深遠,林間鳥叫蟲鳴,微風輕柔拂面,花兒艷麗奪目,時光如此美好。
柳清妍的心在山林間放飛,腦海里跳出一首應景的歌兒,便放聲唱了起來,一邊唱一邊折下最艷的杜鵑花枝,準備帶回去放在閨房里。
“今天天氣好晴朗,處處好風光啊好風光,蝴蝶兒忙著蜜蜂也忙,小鳥兒忙著白云也忙,啊……馬蹄踐得落花香,馬蹄踐得落花香,落花香,啊……”
唱到這,啊半天接不下去了。
因為她,忘詞了!
柳清妍這人唱歌總是懶得去記歌詞,KTV進得不少,會唱的歌很多歌聲也不錯,但是沒有幾首歌的詞能記全乎。這首“今天天氣好晴朗”能記得這么多,那都是電視臺每年寒暑假都播還珠格格這部電視劇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