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早上。</br> 天剛蒙蒙亮,林熙睡得迷迷糊糊,忽聞一個躡手躡腳的身影,悄悄推開房門,走到他的床邊,見他還在打著鼾聲,突然在他耳邊大喊:“巧舅舅,起床啦······”</br> 以林熙的六識,早知道來人是小一一,但因為熬夜太久,實在困乏,縮在床上懶得動彈。</br> 小一一見他不理自己,直接跳到床上,鉆進他的被窩,此時外面白雪皚皚,小一一偷摸進來,身上全是風雪,冰冷如鐵,凍的林熙一個激靈,從床上跳了起來,一把抱住小一一,揉捏她的臉蛋:“叫你嚇我,叫你嚇我······”</br> 小一一“咯咯”直笑,從林熙懷里掙脫出來,有模有樣的跳下床,往后退了幾步,跪倒磕頭,稚聲稚氣道:“巧舅舅,一一給你拜年了,新年快樂······”</br> 被小一一這么一鬧,林熙頓時睡意全無,等小一一拜完年,跳下床把她抱起來:“一一乖,快起來,地上涼,別凍著了······”</br> 小一一認真的搖頭:“巧舅舅,一一不能起來,你要給一一紅包,一一才能起來呢······”</br> 林熙拍了拍額頭,怎么忘了這茬兒?</br> 他趕緊拿出準備好的紅包,塞到小一一手里,小一一頓時歡呼,喜滋滋的站起來。</br> 林熙忽然問道:“你給爸爸媽媽,給嫻婆婆,還有童爺爺、萬婆婆拜年了么······”</br> 小一一認真的點頭:“嗯呢,一一都拜過了,他們可高興了,給了一一好多紅包,巧舅舅你看······”</br> 小一一扒開衣服口袋,林熙往里面一看,好家伙,鼓鼓囊囊全是紅包,別看她年紀小,儼然成了小富婆。</br> 當然,這也是小一一可愛,大家寵她的原因。</br> 林熙穿好衣服,簡單洗漱后,抱著小一一去前廳,給家人們拜了早年,隨后小一一問道:“巧舅舅,你說今天帶一一去紫禁城,還去不去啊······”</br> 林熙篤定的說道:“肯定要去啊,舅舅答應一一的事情,就是天塌下來,舅舅也不會食言的,咱們這就去吃飯,吃完飯就出發······”</br> “好耶,好耶,巧舅舅最好了······”</br> 小一一舉著雙手歡呼,可愛的不行。</br> 到了飯桌上,林熙愕然發現,大家都已經起來,唯獨不見童顏父親,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因為工作的原因,早上就先離開了,留下童顏和萬子英,陪大家一起逛紫禁城,盡一盡地主之宜。</br> 用過早飯,除了小貝姐和趙國棟,留下來給神仙居守“人氣”,其他人出了神仙居,朝紫禁城出發,卻沒有料到,他們剛出門,就遇見了鄰居——陳會長。</br> 陳會長見他們要出門,趕緊迎了過來:“小哥,新年好啊,怎么,你們這是要出去······”</br> 林熙對陳會長感官不錯,有過數面之緣,上次更是仗義出手,而且又是鄰居,抬頭不見低頭見,自然是十分客氣。</br> 他回來這幾天,兩家也經常走動,沒有那么生疏。</br> 林熙笑著客氣道:“陳會長,您也新年安康,我這不是剛回來,帶大家去紫禁城瞧瞧,您這是······”</br> 陳會長恍然大悟,呵呵笑道:“我本來想著,過來給你們拜個年,鄰居間走動走動,熱鬧熱鬧,既然你們要去紫禁城,那我就不打擾了······”</br> 林熙當真沒有想到,陳會長竟然如此熱絡,倒也沒有想太多,客氣了幾句,便辭別了而去,帶著大家上了車,直奔紫禁城。</br> 陳會長望著林熙的背影,面容惆悵,似有難言之隱,繼而嘆息一聲,轉身打道回府。</br> 看來,時機還不成熟。</br> 半個小時后。</br> 林熙他們來到了紫禁城正門——午門外面。</br> 因為是過大年,京都雖喜氣洋洋,但大多數外地人,都在年前回了老家,反而顯得有些清冷,加上數日來的大雪,天寒地凍,紫禁城雖照常營業,卻是人跡罕至。</br> 林熙下車以后,特意交代小閔,貼身保護好林蕓嫻,盡管他并不覺得,有人敢在他眼皮底下,以及紫禁城里行兇,尤其是那次刺殺后,童父肅清京都黑惡勢力后,更不可能有人敢冒險,但是為了保險起見,林熙還是多了一份警惕。</br> 任何時候,警惕都不為過。</br> 站在午門外面,萬子英望著宏偉的午門,為大家介紹道:“這就是紫禁城的正門,平面呈‘凹’字形,其形制與金陵紫禁城午門一致,位于紫禁城南北軸線,居中向陽,位當子午,故名午門······”</br> 小一一覺得午門好大好大,特別漂亮,令人忍俊不禁道:“原來皇帝家的大門,這么大啊······”</br> 反倒是林蕓嫻的態度,讓林熙頗為吃驚,好像她早就見過似的,并未露出絲毫意外,反而有些許回憶之色。</br> 林熙不覺泛起疑惑,難道林蕓嫻早年,曾來過紫荊城?</br> 說起來,他對林蕓嫻早年,知道的還真不多,只知道在有自己以前,林蕓嫻曾外出闖蕩,認識了自己的父親,其他一概不知。</br> 不過可以肯定,林蕓嫻年輕的時候,肯定有精彩的故事。</br> 林熙雖有疑惑,卻并沒有多想,而是牽著小一一,附和著說道:“其實,午門在明代也叫做五鳳樓,《春明夢余錄》上說:午門即俗所謂五鳳樓也,可見這種俗稱,比午門還要早得多······”</br> “此外,《明一統志·廬州》記載:五鳳樓在府城上,唐天祐中,張崇筑城創樓,鳳集其上,因以紀瑞。五代時,梁太祖曾在洛陽重修五鳳樓,朝元殿,這時已有命名為五鳳樓的建筑······”</br> “至于成為宮城門樓的名稱,則見于《宋史》的記載:在西京洛陽有‘宮城周回九里三百步,城南三門,中曰五鳳樓’,并注曰‘因隋唐舊名’······”</br> “為沿襲舊制,明代便把午門稱為五鳳樓,而且午門上部為門樓,其兩翼俗稱‘雁翅樓’,高低錯落,左右呼應,形若朱雀展翅,如同五頭飛翔的鳳凰······”</br> 眾人尋聲望去,看向午門上部,果然如林熙所說,如同五頭張翅飛翔的鳳凰,端的是極盡工巧,符合皇家威嚴。</br> 林熙沒有說,午門還是皇帝詔書的地方。</br> 古代,皇帝在立春日賜春餅,端午日賜涼糕,重陽日賜花糕,每年臘月初一,舉行頒布次年歷書的“頒朔”典禮,遇有重大戰爭,大軍凱旋,向皇帝敬獻戰俘的“獻俘禮”,都是在午門外舉行。</br> 不僅如此,明代皇帝處罰大臣的“廷杖”,也是在午門舉行。</br> 明代時,若大臣觸犯皇家尊嚴,便以“逆鱗”之罪,綁出午門前,在御道東側打屁股,名叫“廷杖”,起初只象征性的責打,后來發展到打死人,如正德十四年,皇帝朱厚照要到江南選美女,群臣上諫勸阻,皇帝發怒,大臣舒芬、黃鞏等受廷杖者130人,有11人被當場打死,著名心學大家王陽明,因彈劾當朝大太監劉瑾,被著以廷杖也在午門,</br> 此外明嘉靖皇帝朱厚熜,繼承皇位后,欲追封生父興獻王為帝,遭到大臣們的抵制,臣百余人哭諫于左順門,皇帝下令施行廷杖懲罰,當場斃命17人,因此民間有推出“午門斬首”之言流傳。</br> 事實卻是,明清皇宮門前極為森嚴,犯人斬首決非此地,而是必須押往柴市,或菜市等地刑場處決。</br> 聽林熙說的頭頭是道,萬子英由衷稱贊道:“看來我這個向導,要給小熙讓位了,這么多典故來歷,我可說不出來······”</br> 童顏抓住機會,不忘擠兌林熙道:“就他會臭顯擺唄,誰不知道他知道的多,不知道他能干啊······”</br> 林熙無視了童顏,對萬子英客氣道:“萬姨您別這么說,我也是想到哪里,說到哪里,吊一吊書袋子,哪敢搶您的風頭······”</br> 本就是玩笑之語,萬子英也沒當真,招呼大家別站著,進了午門,才是真正的紫禁城。</br> 他們沒有發現,在他們走向午門的同事,背后的陰暗角落里,隱藏著兩雙眼睛,正偷偷窺探他們,其中有一雙眼睛,充滿了仇恨和怨恨。</br> 兩道沙啞、隱晦的聲音,自陰暗里響起。</br> “有我王家給你撐腰,你盡可放心大膽去做,那小子雖身手不錯,但也僅僅是不錯而已,你得到我王家秘法,功力已不在他之下,他害你如此凄慘,機會千載難逢,你可不要錯過了······”</br> “我要報仇,要讓他生不如死,要把他折磨致死······”</br> “今次,我王家不僅給你機會,更為你準備了殺陣,你若能引他入甕,定能達成所愿,但我要提醒你,此事全是你個人所為,與我王家無關,無論事成與否,被忘了你的身份······”</br> “請大總管放心,今天之后,我便是王家奴仆,任由少家族差遣······”</br> “算你知曉事理,那就去辦吧,我在香山上等你······”</br> 你一言、我一語,兩個人在陰暗里,謀劃出一場陰謀,一場以鮮血為代價的陰謀。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