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琉璃這東西,林熙倒也有過耳聞。</br> 琉璃是佛教“七寶”之一,為消病避邪之靈物,擺放或佩帶琉璃,可得三種福緣,在《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有記載: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凈無瑕穢。因此從某種意義說,琉璃是一種人格、一種精神、一種境界的象征。</br> 現實中的琉璃,也被叫做“瑠璃”,是以各種顏色的人造水晶為原料,燒制而成的稀有裝飾品,高貴華麗、天工自拙的琉璃,其色彩流云漓彩、美輪美奐,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br> 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從鑄造青銅器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經過提煉加工,然后再制成琉璃,因其顏色多種多樣,古人稱為“五色石”。</br> 由于青銅器的原因,古時民間琉璃很難得,因此有人把琉璃看得,甚至比玉器還珍貴。</br> 琉璃出現的最早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李亢在《獨異志》中,有過這樣的記載:</br> 開元年間,長安有個販夫叫做王二狗,經常往返淄郡販絲,利潤很微薄。</br> 有一天,他遇到了盜賊,丟失了財物,不由心灰意冷,覺得天意弄人,于是懸梁自盡,卻不料冥冥當中,看到了一個老者,老者錦衣玉帶,頭戴朝冠,身穿紅袍,白臉長須,溫文爾雅,左手持“如意”,右手抱“元寶”,竟然是唐高祖賜封的,財帛星君李相公是也。</br> 星君告訴王二哥:“爾當大富貴,豈可輕生!不聞淄州出琉璃乎?”</br> 說話間,將手中的元寶,施舍給王二狗,隨后消失。</br> 王二狗醒來,果然看見一枚元寶,于是去臨淄販琉璃,終成長安首富,因感念星君所賜,遂易名為元寶。</br> 故事歸故事,半真半假來聽,但是可以確定,因為種種原因,古法琉璃的曬制方法,早就已經失傳,哪怕時至今日,也無法還原出來,如今所見的琉璃,多為仿制的水琉璃,以不飽和樹脂制成,其特點是重量輕,敲之沒有琉璃的金石之音,且日久易色變、混濁,毫無收藏價值。</br> 所以琉璃的買賣,近乎沒有市場,且琉璃跟玻璃不同,制造麻煩且昂貴,還沒多少人買賬,久而久之,都快忘了這個物件。</br> 林熙對琉璃的認知,大概僅止于此而已,全是從書上看來的,從來沒見識過實物,今天僥幸遇上了,頓時就來了興趣,以為遇上了真東西。</br> 然而他打眼望去,那件琉璃玉盤的制作,看起來雖頗為精美,實則卻是現代仿品,甚至在玉盤底座上,留有燒制廠家的商標,他都懶得用天眼異能,白白浪費自己體力。</br> 然而真正的熱鬧,不是那個琉璃玉盤,而是那個黑皮膚老外,跟攤老板的較量的。</br> 可是老外初次來京都,對5000年的文化歷史,懷有一顆憧憬之心,于是找到琉璃廠,來此感受文化氛圍。</br> 巧合之下,看到那個琉璃玉盤,瞬間就挪不開眼了,以為是傳說中的古董,抱在手里不肯撒手,他撫摸著琉璃玉盤,好像撫摸美女似的,激動的雙手在顫抖,用人聽不懂的外文,表達了很長時間。</br> 不過猜也知道,無非是夸贊琉璃玉盤,多么精美奇巧而已,自己多么喜歡罷了。</br> 老外所有的激動,被攤主看到眼里,忍不住陣陣惡寒,想到了黑人的傳說,立刻出言打斷:“這位外國友人,不知您對這件琉璃玉盤,有沒有看上眼啊······”</br> 聽到攤主的話,老外忙不贏的點頭,一手豎起大拇指,用蹩腳的中國話,回應道:“顧得顧得,真是好顧得,boss,你這個大盤子,多少錢能賣啊······”</br> 老外的肢體語言很豐富,看的人眼花繚亂,但老板是生意人,流連于市井間,什么樣的場面沒見過?豈會被他繚花了眼。</br> 當老板聽說,老外對琉璃玉盤,果真興趣濃厚時,頓時眼珠子亂轉,知道是生意上門了,連忙變了個臉色,陪笑說好話道:“哎呦喂!這位外國友人,這可真叫你說著了,這個琉璃玉盤,來歷可真不簡單啊······”</br> 稍作停頓,老板吊足了胃口,老外傻傻的瞪大眼睛,迫不及待追問:“怎么不簡單,boss你說話啊······”</br> 清了清嗓子,老板看了眼周圍,煞有其事的說道:“說起這件琉璃玉盤,可是當年潘金蓮給武大郎喝藥的盤子,好不容易保留到今天,就是等您這樣的有緣人,一口價20萬······”</br> 看老板豎起兩根手指,聽得明明白白的林熙,嗆的差點沒緩過氣來,都說生意場上的人,就屬嘴皮子最利索,可這樣睜眼說瞎話,臉不紅心不跳的,而且是對外國友人,還真是挺新鮮。</br> 以至林熙面色古怪,心里泛起了低估:“這樣欺瞞外國友人,真的好么······”</br> 不說那件琉璃玉盤,是不是流傳自宋代,僅憑潘金蓮喂武大郎吃藥,這段廣為人知的典故,要讓老外知道了真相,恐怕得砸了他攤子。</br> 沒見過這么糊弄人的!</br> 想必這也是,旁邊其他人竊笑的原因,以及童顏所說的熱鬧,畢竟作為國人,武大郎吃藥這個典故,可以蘊含了太多東西,很難讓人不多想。</br> “顧得顧得,真是好顧得,我要這個顧得······”</br> 出乎意料的是,老外聽說以后,竟沒有絲毫懷疑,且再度豎起大拇指,露出驚訝的神色,一直顧得個不停,看樣子信以為真,真以為那塊琉璃玉盤,是個了不得的寶貝。</br> 可是當他聽到,琉璃玉盤的價格后,卻顯得遲疑起來,應該是囊中羞澀,拿不出那么多錢來,偏偏又愛不釋手,舍不得把東西放下,正糾結該怎么辦?</br> “林熙,那個盤子怪好看的,你說是真的么······”</br> 就在這個當口,童顏似乎想起什么,轉身問起了林熙,似乎也有些心動,愛美是天性,人人皆有之。</br> 見老外還在遲疑,林熙遲疑了片刻,笑著解釋道:“真不真、假不假,也就那么回事,我給你講個故事,聽完你就明白了,話說······”</br> 自古以來,我國擁有很長的歷史,號稱是上下五千年,五千年積累下來,歷史傳承不斷,使得許多古老城市,得意保存至今。</br> 那些古老城市里,有很多的古老建筑,有些因為時間太長,已經淹沒在歷史中,有些卻因為人為保護,至今存留了下來,還有些原本損壞了,后來又重新修建,故而也保存了下來。</br> 金陵大報恩寺的琉璃寶塔,就是其中之一。</br> 這座琉璃寶塔,被譽為我國寶塔之首,安徒生童話《天國花園》里,介紹的那個在周圍跳了一圈舞,鈴鐺就叮當響的寶塔,就是琉璃寶塔的原型。</br> 這座大報恩寺,是朱棣為了紀念母親,花費20年時間,耗資250萬銀兩,所用工匠達到10萬人,歷時數年建造而成。</br> 傳說中,琉璃寶塔很是神奇,通告78米余,通體以琉璃建造,塔內外有長明燈146盞,每層塔尖上,都懸掛有風鈴,共有152個,每當夜色降臨,遠遠看去通透明亮,美輪美奐如同天宮。</br> 如此可以想象,琉璃寶塔有多么驚人。</br> 在其存在的400余年沒有任何一座建筑,可以與之比擬,不僅在國內知名,于國外也享有盛名,甚至在中世紀時期,被西方評為世界七大奇跡中之一。</br> 然而這精美絕倫的寶塔,卻在太平天國戰亂中倒塌,如今只剩殘垣斷壁,遺跡保留在金陵博物館,供后人們吊唁垂青,幻想當初的盛況。</br> 因琉璃寶塔太過有名,前些年有位富商,想要重建琉璃寶塔,重現往日的風光,投資數億資金,奈何因為技術原因,以及古法無法復原,最后造出來的成品,竟成了一座玻璃塔。</br> 玻璃和琉璃之間,雖只是一字之差,卻成了天壤之別,鬧出了不少笑話。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