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史上最強侯爺 !
杜粲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回稟主公,老師居住的地點,在青州東萊郡治所黃縣。不過老師不在城內,而是在城外的九星山。”
“老師在九星山定居,因為老師的名望,暫時沒有賊匪攻打九星山。”
“可即便是如此,九星山還是面臨威脅。”
“畢竟,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賊匪多良知上。所以一眾云集在九星山的人,都是勸說老師,希望老師離開九星山,到安全的地方居住。”
杜粲嘆息了一聲,說道:“可惜的是,老師卻不愿意,咱們暫時也勸不了。”
“事實上,東萊郡境內賊匪肆虐時,老師就把云集在九星山的所有人喊到一起,說了九星山可能淪為是非之地,讓所有人都散了。”
“不能留在九星山。”
“因為留在九星山,就可能面臨危險。”
杜粲說道:“恰是如此,我才會離開九星山,想找一處安穩(wěn)之地。原本一直尋覓,卻是找不到地方,跟著流亡的百姓四處顛沛流離。后來聽到南陽的消息,才往南陽來。”
王奇聽得眼前一亮。
曹啟圣還在青州。
這可是機會。
如果能把曹啟圣說服,請曹啟圣到南陽來辦學,南陽必然名揚天下,會被無數(shù)人知道。
這可是王奇的機會。
杜粲見到王奇的樣子,一下就明白了過來,知道了王奇所想,問道:“主公的打算,是去九星山游說老師,請老師到南陽來居住嗎?”
王奇頷首道:“是有這個想法,一方面,南陽要發(fā)展,需要曹公這樣的大儒耆老;另一方面,曹公人在青州東萊郡,不夠安全。”
杜粲搖了搖頭,說道:“老師上了年紀,學問是愈發(fā)的精深,可性子卻是愈發(fā)固執(zhí),根本勸不了。眾人離開九星山時,就曾勸說老師,請老師撤離九星山,找安全的地方居住。”
“可是,老師卻拒絕。”
“老師自己執(zhí)意不離開,卻是讓我們離開。”
杜粲說道:“主公要前往東萊郡游說老師,并不容易。”
王奇說道:“無妨,事在人為。去做了,就還是有一些機會的。如果心生退意,根本不去邀請,連一丁點的機會都沒有。”
杜粲道:“主公英明!”
王奇順勢道:“杜先生了解情況,就請杜先生帶路,隨我前往青州。不過暫時,還得處理百姓的事情,再過三天,等眼下軍營的一切布置上了正軌,我們啟程北上青州東萊郡。”
杜粲道:“卑職遵命。”
頓了頓,杜粲沉聲道:“主公,既然要前往青州東萊郡,卑職還有一事要稟報。”
王奇說道:“什么事呢?”
杜粲回答道:“東萊郡黃縣城內,有一人名叫宗希象。宗希象其人,曾經也在老師的門下學習,只是他早早就離開。他在黃縣城內,因為沒有出身,日子過得挺拮據(jù)的。”
王奇問道:“宗希象其人,有什么特別之處?”
杜粲回答道:“宗希象其人,學問是不錯的。不過,他最擅長的是天文地理,能觀測星象變化,能預知天氣轉變等。這樣的人才,看似沒有太大的用處。實際上,還是有些用處的。而且宗希象本身,學問是極好的。”
王奇卻是眼中一亮。
在許多人眼中,宗希象這樣的人,沒有太大的用途和價值。
就如剛才杜粲,也只說宗希象有些用處。
王奇卻知道這很重要,不說識別天象和預測天氣,單單說懂得地理,僅僅是這一點,就相當?shù)年P鍵。這時代不像是后世,有著定位系統(tǒng),能借助衛(wèi)星地圖,知道地形地貌。
這時代,全靠自己打探情況。
有一個能懂地理,能懂得天文的人,那是有極大價值的。
王奇沉聲道:“你可知道,宗希象人在黃縣城內哪里?”
杜粲道:“知道,他在城南居住。”
王奇臉上有著燦爛笑容,道:“可以,你準備一下,后續(xù)我們一起去東萊郡。先找宗希象,再去拜訪曹公。”
“主公英明!”
杜粲說了聲,臉上布滿了笑容。
王奇采納了他的建議,這就意味著,宗希象肯定能擺脫困境。
王奇又和杜粲說了其他的事情,因為杜粲身上衣衫破舊,且這一路走來,也是不修邊幅,所以王奇喊來了士兵,讓士兵帶著杜粲下去洗漱一番,重新更換衣衫。
在杜粲下去后,諸葛豐道:“二弟,杜粲其人,我是知道的。他頗有文采,只是這個人,治理政務上的能力,還是有些欠缺。”
“用可以,還是要慎用。”
“另外,眼下這南陽的邊境也需要你,你真的打算去拜訪曹啟圣嗎?”
“曹公的秉性,我也知道一二。他一貫是甘于平淡,看淡了世情的。你要勸說他,到南陽來治學,并不怎么容易。”
諸葛豐一臉擔憂的神情,說道:“最重要的一點,是眼下的青州,太亂了。賊匪無數(shù),你去青州,極可能遇到危險。”
王奇自信道:“兄長,就是因為青州亂了,我才要去。眼下青州大亂,民不聊生,人才四邊,才是招攬人才的絕佳機會。”
“如果錯過了這一機會,后續(xù)再想要招攬人才,那就不可能。”
“另外,這人生天地間,無欲無求的人,那是圣人。只要是人,就有所求。或是求名,或是求利,亦或是求其他的,總有自己的追求。”
“所以,我要去試一試。”
王奇說道:“董長生這樣的神醫(yī),習慣了居無定所,四處游歷,我都勸服了。這一次,我相信我也能完成目標,讓曹啟圣到南陽來的。”
諸葛豐聽完后,尤其聽到王奇的話,知道要勸說王奇,肯定不可能了。
王奇定下的事,不會改變。
諸葛豐嘆息一聲,說道:“罷了,既然你決定了要去青州,我就不再勸說。總之,一切謹慎行事,務必以安全為上。”
王奇道:“兄長放心,我會注意自己安全的。再說了,以我的實力,世人要殺人,并不容易。這一次去青州,你不必擔心。”
頓了頓,王奇繼續(xù)道:“說起來,反倒是兄長你留守在邊境,才是最為關鍵的。一方面,要安撫安置百姓;另一方面,還要招賢納士。尤其是此地,不能出亂子。所以,兄長這里任務很重,不能有絲毫疏忽。”
諸葛豐道:“放心吧,我會處理好事情的。”
區(qū)區(qū)邊境的一點事情,難不倒諸葛豐。
兩兄弟說著軍營中的事務,諸葛豐都是很輕松,畢竟諸葛豐處理這樣的事情,不覺得難。王奇把各項的事情交托清楚,才讓諸葛豐去休息。
時間一晃,三天轉瞬即逝。
這三天時間,已經送走了兩撥百姓,足足四千人送走。
每一撥百姓的送走,都有士兵護送。除此外,也招攬了一些文士。因為南陽縣的體量不夠大,雖說有文士來了,但愿意追隨王奇的人還是不多。
王奇也并不在意,給了一點盤纏,結一個善緣,讓這些人南下去。
招攬人才,他并不急。
王奇如今,只是一介縣令,要招攬人還是有些難度。
當然真正有遠見的人,王奇也相信不會遺漏。
雖說文人招收比較少,但武夫方面,卻招攬了不少的好手,足足三十余人。絕大多數(shù),都是二流武者以上,還有五個一流武者。
軍中將士,能有這境界還是不錯了。
一切的流程,都走了一遍。
一切,上了正軌。
十二月的天氣,愈發(fā)寒冷,空中已經飄起了雪花。
王奇穿上厚實的衣衫,帶著夏侯虎和杜粲,以及十個親衛(wèi),離開了軍營,往青州方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