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付秋見到孟曉菲總是愛答不理,板著一張撲克臉也不講話,此時她手里正拿著一本畫集在翻閱,那本畫集顯然是她之前常翻的,封面有明顯的折痕,看樣子已經反反復復看過很多遍了。她此刻心不在焉的翻著,只不過是小孩子脾氣又犯了。
“你中午吃的什么?”孟曉菲心里忍不住笑問。
“飯呀,獅子頭,青菜,家常豆腐”,付秋眼皮都懶得抬。
“我怎么聞到一股濃濃的醋味兒?”孟曉菲看著她笑笑。
付秋這才放下手里的畫集,白了她一眼道:“哼,你這兩天整天都跟梁帥哥膩在一塊兒,把我涼在一邊兒!”付秋的嘴撅得老長。
孟曉菲無奈的笑道:“什么跟什么,你這是耍小性兒?”
“我沒有!”
“你真的有21歲嗎?3歲都嫌多,兩歲半差不多。”
付秋轉過身不理她,孟曉菲也不介意,一想到付秋比她弟弟還小,跟自己整整相差一代,什么小脾氣也都釋懷了。一個從小缺少父母關注的孩子,又是那樣優渥的家庭出身,難免會任性一些。
“你就不想知道我們說了些什么?”
付秋一聽,好奇心上來了,轉過臉來,那意思就是催她快說。
“說我背后那群人的事,你,不會害怕吧?”孟曉菲猶豫著該不該說。
“這樣的事之前發生好多次了,見怪不怪了,所以呢?他這次看到的是什么人?能把他嚇成那樣?”
“其實都是一些不認識的人,不僅他不認識,我也不認識,反正就是他把他看到的描述給我聽,男女老少都有。我記得之前有一部電影里面也有一個病人是這種情況,跟他特別像。我覺得他挺可憐的,不能隨便跟人聊天,還常看到一些別人看不到的人,我呢,因為也看到了一些不知道是不是真實的東西,算是比較理解他吧。”最終孟曉菲還是決定不告知實情,付秋那敏感而脆弱的神經不知道聽了會有什么后果。
“說了半天跟沒說差不多,你就不能講具體點嘛,”付秋放下手中的畫冊,又從旁邊的柜子里取出一本漫畫。封面上的標題一下子就吸引了孟曉菲的目光——《你的身后有人》。
“這是誰的作品,國產的嗎?看起來像國產的。”
“是呀,二師兄的杰作”,付秋得意的晃了晃手里的漫畫。
“二師兄?”
“嗯,他姓朱,大名叫朱藝文,因為長得像年畫娃娃一樣,又白又胖的,我們都叫他二師兄。他老人家也住這兒,一年前來的,聽這里的老人兒說他跟梁帥哥是小學同學,關系不錯,以前經常來這兒看梁帥哥,結果看著看著把自己也送進來了。”
“還有么?借我看看?”孟曉菲兩眼放光,這些天沒有網絡的日子對她來說就是煎熬,能找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做做也不容易,當初來得匆忙,只帶了一本以前看過的小說,現下也翻過好幾遍。她又不愿意麻煩別人,每天一個人的時間,除了有一搭沒一搭的找付秋閑聊之外,就是看著天花板發呆了。
“你也看漫畫?”付秋打量她一下表示不相信。
“老二次元了,我的漫齡絕對比你年齡都大。”
“那當然,畢竟大我十歲的人吶。”付秋戲謔的笑道,隨即又從柜子里拿出一摞,足有六本。
“乖,別聊這么敏感的話題,而且明明只大八歲,哪兒來的十歲?”孟曉菲看到那一摞,頓時喜出望外:“這么多?太好了!”
“這些我都已經看過了,聽說下個月還有一本新書發布,網上電子版的早兩個月前就上線了。唉,咱們可憐啊,沒有網絡的世界只能指著紙質書打發日子。”付秋雙手托腮,故做可憐狀,孟曉菲見了直搖頭問道:“你帶這樣的書不算違規嗎?”
“帶進來的東西的確要檢查的,所以這個當然得偷偷看,最好不要讓他們知道,畢竟這個內容……算了不劇透了,你看看就知道了。”付秋神秘一笑,溫柔俏皮,一改剛剛千金大小姐的任性。
“看這書名不會是寫的跟梁宇有關的故事吧?他來看梁宇難不成就是為了取材?”
“嗯,正是呢,只可惜以后沒得看了。”付秋遺憾的嘆了口氣道。
孟曉菲看了看封面,那是一個美少年的模樣,很細膩很唯美的畫風。作者正是二師兄。孟曉菲翻開內頁的介紹說道:“真實的故事總是格外吸引人,更能挑起讀者的好奇心。對了,你說的二師兄,我怎么沒見到他呢?”孟曉菲這些日子已經把這一層樓的病友都認全了,這一棟樓里只有他們所在的二樓和上面的三樓是病房,二樓共有二十四間病房,除了梁宇一個人住,其它每間病房三到四個床位,合計下來差不多有近百號人,仔細回想,也沒有想起與付秋描述中那樣的人。
“他不在這個病區,據說他的情況比較嚴重,是因為砍了人被送進來的。”
“什么病?”
“不知道,只曉得關在后面的a區了,里面什么樣的我也不知道。”
孟曉菲此刻被漫畫吸引,后半句沒聽進去。
故事背景設定在上個世紀前朝末年,主人公是一位沒落家族的少爺。從小身體羸弱多病,幾次死里逃生,好在他家原是中醫世家,族中幾位長者都擅長此道,次次兇險,卻都能險象環生,只是僅一個病狀讓所有人都頭疼。這位少爺從小就犯瘋病,只要見生人,就瘋言瘋語,癲狂無狀,說出來的話也是驚世駭俗。其父母求仙問道近十載,遍訪名醫無數,皆不見好轉。后來有一位四處云游的老者路過此地,梁老爺聽聞便備重金上門請教,老者建議讓他出家,從此避世不出,不見生人才可平安度過一生。這位少年名叫梁文殊,時年13歲,生得一好皮囊,面容俊秀,身量高挑,舉止文雅,詩書禮樂無一不通,待人接物頗有世家公子風范。梁家就他一根獨苗,雖說家道中落,但還算殷實,因而梁家老爺和夫人不舍。老者悵然道:既如此,他從此不得見生人,否則非死即瘋,難享天壽……
孟曉菲忍不住吐槽:“這,這人物設定怎么跟林妹妹那么像?”
付秋懶洋洋的靠著墻,慢悠悠的說道:“你是說梁文殊嗎?他不是更像梁帥哥一些嗎,家庭背景經歷多像呀,只不過為了避諱,時間放在了一百年前。”
孟曉菲道:“也是了,現實生活中,古今中外有相似境遇的人多的是,藝術來源于生活,似曾相識也沒有什么好奇怪的。”說話間很快就翻完了第一本,然后放回原處,將第二本拿在手里。第二本漫畫的封面人物仍舊是那個美少年,只是色彩偏灰暗,人物的表情變得陰郁。她翻到內頁,果然畫風也略有變化,無論是角色的眼神、表情、臺詞還是場景都讓人有一種隱隱的壓抑感。
“朱藝文什么時候發的病,你知道嗎?”
“這個倒不清楚,只知道他一年前因為半夜砍傷家人才被送進來的,在那之前怎么樣真的不清楚,不過,醫生肯定知道。”
“醫生是不會說的,孩子。”
“不是,你突然問這個干嘛?”
“沒,沒什么”,孟曉菲沒有說出自己的疑惑,繼續看下去。她看著書里的內容,有一個大膽的猜測,朱藝文這個時候心境或許已經開始發生變化了,只是沒人知道,包括他自己大概也沒察覺到。但這本漫畫卻真實的反映了出來,它與第一本的畫風格調都有所不同,這種不同更像是作者心里上的轉變。
故事中,15歲的梁文殊經歷了數年的宅男生活終于受不了,一次趁著父母不在家,偷偷溜出去看花燈,那天正好是七夕節,許多年輕女子身著華服,在河邊放花燈祈愿。梁文殊偶然撞到一位姑娘手里的花燈……
這劇情好狗血,萬年偶遇梗,才子見佳人,不是撞到東西就是撞到人,孟曉菲忍不住腹誹。
梁文殊就這么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位女子。那女子名叫蘇若,是本地一位蘇姓大家族的女兒,父親蘇莽是當地的一位大商人,雖不通文墨,但也好附庸風雅,喜好詩書,自家的幾個兒女都念過書,蘇若相較其他姐妹更為出眾。梁文殊的魯莽之舉,也讓他對這位蘇小姐一見如故,聊得甚是投機。自此以后雖沒再見面,卻悄悄的有書信往來,彼此以對方為知己。可是好景不長,最終女孩被她同父異母的嫡出姐姐揭發了出來,那位姐姐模樣才學智慧皆不如她,因而嫉妒生恨已久。所有的書信都付之一炬,蘇若也被誣陷與男人有染。當時封建王朝雖然名存實亡,但民間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這樣有傷風化的謠傳,更容易成為大家茶余飯后的談資,一傳十,十傳百,在那個人命如草芥的時代,女孩子的名節更是重于生命,關乎家族顏面。最終一頓家法奪去了蘇若年僅16歲的生命。梁文殊聽聞趕到蘇府時,蘇若已經咽了氣。眾人冷漠的看著,只有蘇若的生母趴在女兒的尸身上嚎嚎大哭。奇怪的是,梁文殊見此情景并沒有傷心,而是指著一張空空的椅子,說了一句令所有在場的人都毛骨悚然的話:
“她沒有死,她就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