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二狗修道記 !
這些名字,最兇的就是陳匕,帶著刀的意思。
到是陳卜不錯,一看就是算命之人。
可劉半仙不想陳二狗當個卜算之人,這種人命中注定五弊三缺。只有陳丁和陳力還可以。其它根本不能算是名字。
而且陳力也不好聽,一聽就像干力氣活的。
至于陳丁,暗自陳家的男丁。可名字中的陰陽五行卻不怎樣,雖然能讓二狗未來的事業朝著成功發展,但因心身過剛,容易生腦溢血、肺病等。容易出現境遇不安,離亂災禍,變動殊多,造成內外不和,可能與朋友反目,或者夫妻離
異。
如此一來,陳丁這個名字也能用。
這讓劉半仙也頭疼不以
最后劉半仙只能把盯上那幾個數字。
這是最后,最無奈之選。
劉半仙記得師父說過,名字筆劃不易多,越多越不好。
劉半仙看著二、七、九、八、十,最后笑了,怎么看,都有點像麻將筒子。
當然劉半仙也想圖個省事,直接叫陳二,但陳二也不怎么好聽,最關鍵是和二狗八字搭配后,效果也不好。
最后劉半仙緊盯了九這個數字。
九這個數字在天地陰陽五行中有著特殊的意義。
可不能小瞧,過去皇帝都是九五之尊,故而九五象征著天下的王者。
再者,易經中,九是一個特別的數字。
《易傳》中說:“乾玄用九,乃見天則。”
《管子五行》中也提到過:“天道以九制。”
《周易》中:“以陽爻為九”
故而九可以說是一個代表天道的數字。
想到這,劉半仙以陳九這個名字,和八字加在一起進行了一番推算。
陳二狗的生日是,1989年6月6日6點,也就是農歷1989年五月初三卯時,日主天干為丁火,生于巳月;喜用神為:土,金。
陳九八字己巳年、庚午月、丁酉日、癸卯時。
五行土火、金火、火金、水木。
此命五行火旺;
陳九,陳字筆畫16,九字筆畫2,
都屬于上吉。
在搭配生日時辰,有助于名字的主人,做什么都能順利成功,可以說名利兼收,但因基礎不穩而招致災難,有遭難、外傷、急死之慮。
劉半仙一看命格有傷,當下吉了,但日后有傷。
隨即想起來,五行是要搭配的,便在陳九名字后面,又加了一個數字五,加完后,當即笑了。
因為這樣一來,陳二狗的名字變成陳九五。
筆劃16、9、5;五行是火、木、木;算是名字中的上上吉。
天格17屬于金;人格25屬于土;地格14屬于火;外格6屬于土;總格30屬于木。
三才配置是金、火、土,可得意外成功發展,名利雙收,境遇穩固。
而且基礎運安定,能避開災害。
劉半仙算到這,忍不住哈哈大笑,整個人差點笑翻過去。就連他自己都佩服自己,怎么想出這么好的名字。
高興的竟然在也坐不住了,當下從床上蹦了下來,準備給陳二狗打電話,結果沒站穩,竟然腳一拐,當場摔倒地上,就聽咔嚓一聲,傳來一陣巨疼。
劉半仙低頭一看,竟然腳踝骨崴了。
劉半仙此人半生迷信,最信這些東西,也頗為詫異,這平地里,怎么就崴了腳,難道這里面于什么說法?
連忙給自己算了一卦,按照年月日時辰和他的八字看,不應該有此一劫,那只有一個可能。
當年他師傅也曾經遇到一次這樣的事,也因為這事,他師傅從城里搬到了鄉下,想躲避災禍,可惜呀,人算不如天算。
最后還是遇上了文革,沒能逃過此劫難。
而那次的劫難,師傅說,就是因為他窺視了天機,改了不該改的命盤。
劉半仙至今還記得師傅當初說那件事時候的表情,充滿了懊悔,但神色中卻暗藏著一份激動。
但師傅始終不肯定說出,那次他到底是給什么人看的八字,算的什么事。
只說,天命之人,必有天佑,不可貿然形式。
而這種人的命格,是不能輕易改動的。
尤其是他們這樣修行不足的凡人,如果貿然窺視天機,是絕對受到天譴的。
劉半仙為此也記住了這件事。
后來多次追問才知道,原來師傅當時給一個市地級的一個小官遷徙墳冢。
說起墳,可不是隨便遷徙的,也要看兒女的生辰八字,根據兒女的福德來定墳冢。
無德不孝的兒女,為人不善的人,名聲不好的人,這種的人墳冢,不能選好的。
這等于幫助惡人為虎作倀。
若是那種人選了上上風水之穴,也許會改變一些這個家族的命運。
但同樣,八字太弱的兒女,也會因為擔當不起這份富貴,而全家老小早早送命。
故而遷徙墳冢一定要算好,同時還根據陰陽五行,找一個對主家有利的日子來遷徙墳冢。
而那戶人家只有一個兒子。
當時劉半仙的師傅,就拿著此人的八字簡單算了一下,發現此人當時的狀況,竟然是籠中虎,一旦脫困,就要稱王稱霸,日后定會平步青云,最低也是一個市長級別的人物。
一想到日后要依靠此人,便在選墳的時候,特意多下了一番功夫。
更是選了一個可以平步青云的墓穴。
葬此墓著,兒女日后定會發達,不但大富大貴,還會殷護子孫。
遷墳的時候,劉半仙的師傅,滿以為自己日后要仰仗此人,日后能飛黃騰達,名傳萬里。
但他萬萬沒想到,他選的那塊墓地,竟然已經有人占用了。
當時這種事是最為忌諱,尤其是已經是死人沾用墓穴,是萬萬不能再用的,即是對墓主人的不敬,也是對之前埋葬這戶人家的詛咒。等于毀人前程。
但劉半仙師傅當時貪圖日后的發展。
見這老墳已經夷為平地,也無人祭祀,便以為是無主的老墳,便名人將那老墳起了出來。
老墳打開的是,里面的尸骸早就化凈。徒留下一副腐朽的空棺。劉半仙的師傅,也沒在太在意,便命人將腐朽的木板,遠遠地丟到一旁的山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