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啟蒙(INITIATION)
來自靈性大師的第一次啟蒙
19歲的坎貝爾跟家人一起游歷歐洲時,途中經歷了一次有趣的人生奇遇。他在甲板上看到三位深棕膚色的人,其中之一就是印度傳奇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在一位年輕女士的引薦下,坎貝爾認識了這位偉大的東方哲學家。這次經歷讓他醍醐灌頂,并成為他認識印度和亞洲世界的開始。
大文豪喬伊斯為他引路
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后,1927年,坎貝爾來到巴黎繼續深造。在這里他深受歐洲當代藝術的影響。一次偶然的機會,坎貝爾發現巴黎所有的書店里都有詹姆斯·喬伊斯的著作《尤利西斯》,而這本書在美國是禁書,無處可尋。坎貝爾對喬伊斯的作品非常著迷,甚至在他新婚期間,喬伊斯和妻子都占有同樣的分量。坎貝爾經常一手挽著太太,一手拿著喬伊斯的作品《芬尼根的守靈夜》。喬伊斯的出現,引導坎貝爾走向了“大發現”的世界,而在這之前,他一直走在一條狹窄筆直的學術道路上。
與榮格等心理學大師共事
坎貝爾結束在巴黎的學習后,前往慕尼黑大學重拾對中世紀文學的研究。在這段時間里,他結識了眾多現代主義大師,這些人都是當時在美國聞所未聞的大人物: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榮格,法國雕塑家安托萬·布德爾,著名畫家畢加索,以及德國大文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馬斯·曼。弗洛伊德和榮格讓坎貝爾認識到神話與心理學的關聯,并讓他發現神話能夠激發和活化人們的心靈。而與榮格的緣分,也一直延續到坎貝爾的花甲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