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往事:黑道風云20年系列(共7冊) !
在這場大戰(zhàn)之前,二狗認為很有必要講一個二狗小時候就聽說過的故事。
這是一個在上世紀40年代初真實發(fā)生的故事。這故事的主角,據(jù)說姓黃,家住在我市西郊。我市在40年代自然是偽滿的勢力范圍,國人的地位普遍低下,日本人才是一等公民。但是當年盤踞在我市的日僑居民數(shù)量并不很多,為數(shù)不多的日本僑民多是軍人或者軍屬,雖然平時并不怎么太愛耀武揚威,但是中國人一見到日本人都趕緊低著頭走,沒辦法,誰讓那時候咱們“二等”呢?
據(jù)說幾十年前我市最繁華的一條街在現(xiàn)在的市一中后面的那條馬路,那時候隔三差五的就有集市,賣啥的都有,甚是熱鬧。有的老百姓甚至從百十里外趕過來就為趕這個集。但是吧,有那么一段時間,這街上多了個日本人,基本上有集市他就會到。這日本人也就不到三十歲的年紀,手持文明杖,一身西裝,留著八字胡,走路一步晃三下,甚是有派頭。哪兒人多他去哪兒,走路時眼睛看著東北那特有的湛藍湛藍的藍天,還看那東北特有的雪白雪白的云彩,或許他還看天空上歡快的飛翔著的小麻雀,但他就是從來不看人。那時候咱國人誰敢得罪日本人啊,見著普通日本人都繞著走,更何況見到這樣派頭的日本人了。膽子小的婦女還按住孩子的嘴,怕孩子的聲音大吵到這日本人惹上麻煩。
這日本人足足在這條街上囂張了三四個月,他不搶東西,也不怎么擾民,就是閑逛,慢悠悠地閑逛。大家也都納悶這日本人成天穿成這個樣子來這鬧市上晃悠啥,但是誰敢問啊,都只能看著、躲著。但是正所謂花無百日紅,這日本人在這條街上跋扈了大概100天后,終于出事兒了。
那天,這日本人還新戴了個眼鏡,又是一臉嚴肅地走在了街上。由于他只看天空和云彩,對于腳下的一些東西不是太在意,所以走著走著就一不小心踩到了一個賣耗子藥的攤子上,順勢一腳就踢翻了擺在攤子上的幾袋耗子藥。
“……哼。”蹲在地上賣耗子藥的小伙子有點不滿但也不敢造次,順口哼了一聲。
“八嘎!”這日本人顯然是不高興了,斜著眼睛罵了一句。
“……走路也不看著點!”等這日本人走出了幾步,這賣耗子藥的小伙子又嘟囔了一句。
“八嘎牙路!”這小日本耳朵還真好使,居然還聽到了這小伙子的嘟囔。
這小伙子年輕氣盛,蹲在地上橫著眼睛看這日本人,顯然很不服。
只見這日本人勃然大怒,回頭幾步就走到這小伙子身邊,掄起文明杖就朝這小伙子的背上重重地抽了一記。
“八嘎牙路!”這日本人又來了一嗓子。
賣耗子藥的小伙子悻悻地摸了摸背,不敢再言語了。
通常日本人在中國罵完“八嘎牙路”以后怕中國人聽不懂都再補罵一句“混蛋”。可是這日本人補罵的這句話給他自己帶來了無窮的災難……
據(jù)說,他在罵完了“八嘎牙路”之后,停頓了大概有兩秒鐘,然后,咬著牙惡狠狠地罵了一句:“混球子!”
這日本人把“混球子”這句話說出去以后,整條街看熱鬧的人都愣了,為啥愣了呢?因為,“混球子”這句話是上世紀中期典型的東北話,絕對的市井語言,日本人肯定不會說。而且,這日本人這東北話說得也太字正腔圓了,太東北了,太正宗了。不但語音腔調(diào)正宗,連表情手勢都那么正宗。
這哪是日本人啊!這顯然就是東北人!這賣耗子藥的小伙子一愣神就想明白了:“癟犢子玩意兒!裝日本人?!”
“我……八嘎……”
任何的解釋都是徒勞的,都是蒼白的,都那么無力……再“八嘎”也沒用了,因為他“混球子”了。人民群眾沸騰了,據(jù)說此人被整條街的商販一通暴打,眼鏡打飛了,文明杖打丟了,滾得跟個土驢似的,那八字胡上沾的是鼻血和土的混合物。
“你是哪兒人?!”
“我……西邊兒的,過了江就是我家。”
“你姓啥?”
“黃……”
“為啥裝日本人?”
“在奉天的時候,見過幾個日本人,覺得……”
看來,最瞧不起中國人的,正是中國人自己。
從此以后幾十年,雖然江湖中依然偶爾有這位黃哥的傳說,但這黃哥,顯然已不在江湖,已經(jīng)不敢再上街,沒有人再見過他。
直到1982年元旦,又一位來自西郊的黃哥走過被冰封的江面來到了市區(qū),這才開啟了黃哥在我市的新篇章。否則,四十多年前那位曾經(jīng)在街上叱詫風云100天的“混球子”黃哥恐怕早已被市民所遺忘。作為“混球子”黃哥的親孫子,新一代黃哥準確地詮釋了“冰,水為之,而寒于水”這句話的真諦。
他姓黃,叫黃中華,雖然他后來在不同時間段被人稱為黃鼠狼、黃老邪、黃老破鞋等等,但他身份證上的名字就一個:黃中華,黃帝的黃,中華的中,中華的華。他小學肄業(yè),喜歡中國古典文學,憧憬著浪漫的愛情。
他經(jīng)常看到草木枯榮就怨嘆生命,還經(jīng)常看到點悲歡離合就感慨人性。生命和人性,是他窮其一生拷問的兩大主題,盡管,拷問到今天他也沒拷問明白。
且說他大冷天兒的騎自行車10公里從西郊來到市中心是因為他聽他在市區(qū)的表哥說這天下午有一群和他一樣喜歡詩歌的人在紅旗公園交流,這可能是我市“文革”以后的第一次詩會。這樣的大場面,作為一直以文人騷客自居的黃中華怎么可能不參加?
他們家族就有看熱鬧的血統(tǒng),他爺爺就是愛趕集么。
那時候我市的紅旗公園還不是開放式的公園,面積不小,里面有湖、有山、有涼亭,外面用磚墻圍著,雖然公園的南北兩個門口都是鬧市區(qū),但是這公園確實有點鬧中取靜的意思,所以,也就成為了文學青年們聚會的圣地。
黃中華去得有些晚了,等他進公園的時候發(fā)現(xiàn)在湖邊的那個涼亭已經(jīng)密密麻麻擠滿了人。黃中華有些興奮,他就喜歡人多。
等黃中華靠近人群時忽然發(fā)現(xiàn)有點苗頭不對:表哥不是說是詩歌比賽嗎?這不是一場文學青年的盛會嗎?這怎么現(xiàn)在看著像是一群文攻武衛(wèi)的紅衛(wèi)兵小將在聚會呢!這一個個身穿灰色、藍色咔嘰布衣服的青年男女站在凜冽的寒風中,雖然個個凍得打寒戰(zhàn),但是表情卻都莊嚴肅穆。
這是干啥呢這是?!黃中華大惑不解,趕緊走進了人群,這時,黃中華又發(fā)現(xiàn),很多人手里都攥著一本書,盡管他們拿著書的姿勢很像是拿紅寶書,但是這書卻顯然不是紅寶書。黃中華看了看身邊一個系著倆辮子的學生模樣的大眼睛姑娘手里拿的書,那書上面好幾個英文字母:TODAY,這英文是啥意思?黃中華當然看不懂,但是他看懂了這旁邊倆豎著寫的漢字:今天。
“妹妹,這是啥意思?”黃中華指了指那刊物的名字。
“……一本文學刊物。”小姑娘有點兒帶答不理。
“啥?能給我看看嗎?”
“……”小姑娘不說話了,目視前方,顯然是不愿意借。
這時,有一個小伙子走進了涼亭的中間。這小伙兒雖然劍眉星目很是英俊,但是卻有些不修邊幅,不但頭發(fā)凌亂,而且臉上還有胡楂子。
此人一出場,人群中便掌聲雷動。但此人神情凝重,不茍言笑,一副五四青年的架勢。雖然周圍人對他的登場如此歡迎,但他根本不為所動。
“他是誰呀?”黃中華問旁邊那小姑娘。
“他姓馮,和我們一樣,都是寫朦朧詩的。他參加過青春詩會,聽說《詩刊》都要刊登他的詩了。”
“你們是寫啥詩的?”
“朦朧詩!”
“啥?!”
“……”小姑娘不愿意再搭理黃中華了,向涼亭中間望去。
這個姓馮的朦朧詩人發(fā)話了:“今天,我要朗誦一首自己寫的詩。這首詩,是我昨天晚上寫的,詩的名字叫《那天我,一直哭》。”他說這話的表情有點像解放前地下黨集會時的誓詞,語速極慢,聲音低沉。
下面掌聲停止了,站在雪地上的這五十多個青年男女又恢復了莊重的表情,凝神傾聽這位姓馮的朦朧詩人的朗誦。
“金黃的谷子灑進了我的眼睛,所以我,開始哭,金黃色的淚水灑在了媽媽那干裂的手上。
“灰色的報紙映入了我的眼簾,所以我,繼續(xù)哭,灰黑色的淚水滴在了這片滄桑的土地里。
“潔白的雪花飄過了我的視線,所以我,還在哭,潔白的淚水和雪花一起撒在古老的風中。”
讀到此處,這位姓馮的詩人聲音有些哽咽,聽眾也都有些悲愴。就黃中華一個人憋不住想笑,他琢磨:這哥們兒有事兒沒事兒總哭啥?挺大個老爺們兒動不動就哭,丟人不丟人啊!再說這哪是詩啊?什么玩意兒么這是。黃中華轉(zhuǎn)身看了看身邊的姑娘,發(fā)現(xiàn)她也很動容。黃中華更加納悶兒了:這些人都怎么了?
“那天我,一直哭。我愛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我愛他們的五千年的善良,我愛他們永恒的憧憬和希望。
“所以我,一直哭。因為我看到了黑暗中的光芒。我喜極成泣想為他們歌唱。那天我,一直哭,一直哭。”
“哈哈哈哈哈哈哈。”黃中華再也忍不住了,大笑了起來。這笑聲在這莊重的氛圍里顯得格外的刺耳,幾乎所有人的眼光都盯在了黃中華那張有些猥瑣的臉上。
“你笑啥?!”正朗誦到悲憤關頭的馮姓詩人勃然大怒。
“我笑了嗎?我沒笑啊!”黃中華雖然拒不承認,但是臉上還掛著賤笑。
“我問你,你笑啥!”馮姓詩人滿眼都是怒火。
“咳,咳……”黃中華還真氣人,變賤笑為微笑,就是不正面回答。
“你到底啥意思?!聽不懂,滾!”馮姓詩人不依不饒。
“滾!對!滾!”群眾紛紛表示黃中華應該滾。我市的民風的確剽悍,連詩人也是如此兇悍。
這些人顯然對黃中華為了裝逼可以“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勁頭不了解,以為幾句滾就能罵走黃中華。他們都太低估他了。
“呵呵,你剛才讀的那也叫詩?!”黃中華繼續(xù)微笑。他平時生活在郊區(qū),小學一共就讀過兩三年,哪知道現(xiàn)代詩啊!更不懂什么“朦朧詩”了。
“那你說啥叫詩?”
“反正你這不叫詩,你說哪個詩人像你這么寫詩了?”
“北島、顧城。”
“他們是誰我不知道。我就知道李白,李白的詩肯定比你說的這些好多了。”
“你滾遠點兒,這不是你來的地方!”群情激奮了。
一群文學青年在這個冷艷的雪天的下午的聚會被黃中華這樣一個猥瑣男給打擾了,這些文青能不激憤嗎?
手里拿著本《今天》的那個小姑娘說話了:“你能聽懂他剛才說的是啥嗎?”這姑娘顯然非常激動。
“呵呵,哭唄,就是哭唄,誰聽不懂啊。”
“呸!人家那叫朦朧詩,我一猜你就聽不懂。剛才那詩的意思是國家現(xiàn)在的政策給了我們善良樸實的老百姓光明,小馮看到這些,很興奮,很激動,所以想哭。他全詩表現(xiàn)的是博愛,你明白嗎你?”
“我咋不明白!”其實黃中華是真不明白。
“那你笑什么?”
“我要寫一個,肯定比他寫的好!”黃中華臉上洋溢著永恒的自信的微笑。
沒人敢說話了:敢情這位是高手啊!難怪笑出了聲。
朦朧派馮詩人開口了:“要么你也寫一個吧,讓大家評評。”
“寫一個就寫一個,不就是說新政策給我們老百姓帶來了光明么,我這個肯定比你這個好!”
“好!你來!”
黃中華踱起了小方步,走到了涼亭中間。據(jù)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說,當時這猥瑣男這幾步一走,眾人就都平靜了,因為這幾步走得實在太有魏晉文人風骨了!黃中華的形象驟然在大家心目中高大了起來。大家甚至都不好意思催他快點寫詩了。
只見在涼亭中間的黃中華沉吟了片刻,抬頭45度角看了一眼天上的鵝毛大雪,信手拈來了一句:“三中全會真是好。”
眾皆愕然,這是什么流派的朦朧詩?
還沒等大家想明白,黃中華的第二句已經(jīng)脫口而出:“人民群眾干勁高。”
大家好像明白了,這廝不是寫朦朧詩的,是寫“七律”的。
“五講四美三熱愛!”黃中華迫不及待地吟出了第三句。
群眾們開始騷動了:我們在這搞朦朧詩朗誦會,你來個主旋律的七律?你腦子剛被門擠了?
黃中華也發(fā)現(xiàn)群眾開始騷動了,他有點兒不太自信了,平日里那自信的眼神多少有了些慌亂,小方步的步伐也有點錯亂了。黃中華其實一般不露怯,可是他對于新的政策只有從收音機上聽到的這么多,已經(jīng)全寫在前三句里了,第四句該咋結尾啊?!大家都等著呢!
完了,第四句難產(chǎn)了。大冷的天兒,黃中華冒冷汗了。
“……編啊!繼續(xù)編啊!”有人起哄了。
黃中華轉(zhuǎn)頭一看,馮詩人和那小姑娘都在看著他冷笑呢。
滿頭是汗的黃中華情急之中忽然靈光乍現(xiàn),可著嗓門兒來了一句:“家家都養(yǎng)大熊貓!”
“哄”的一聲,人群笑炸了。
黃中華不知道大家笑啥,也笑著看著馮詩人。黃中華挺自信的,他這次七步成詩已經(jīng)是他20年來的巔峰之作了,他有信心得到大家的賞識。
“你寫這玩意兒叫詩嗎?”
“什么玩意兒!”
“家家都養(yǎng)大熊貓?熊貓那是國寶,你想養(yǎng)就養(yǎng)?!”
人民群眾顯然都不怎么太認可黃中華的這首七律。
“到時候我們國家富強了,老百姓富裕了,就是每家養(yǎng)一個大熊貓,怎么了?”黃中華狡辯。
“你當那是養(yǎng)豬呢?!”
“養(yǎng)豬那又怎么了,你說我這詩哪兒不好?!”
“滾遠點兒!滾!”
“我憑什么滾?剛才你們朗誦的那個也叫詩?”
“咋不叫詩?”
“那叫什么雞巴詩?!那個叫什么北什么城的,都寫啥詩了?!你們別在這扯淡了!”
“你說話干凈點兒!”
“你們寫的那叫什么玩意兒!瞎扯!……哎呀,誰打我,我操!”
有人動手打黃中華了,黃中華反手就還了一巴掌。
黃中華還的這一巴掌的效果跟當年他爺爺?shù)哪蔷洹盎烨蜃印钡男Ч且粯右粯拥摹?jù)說那天在場的男青年基本全上了,起碼有三四十個人,每個人至少踹了一腳,把黃中華從涼亭一直打到了紅旗公園門口。黃中華雖然被打得連滾帶爬,但口頭還是很硬,邊挨打邊說:“還是李白牛X,你們別扯淡了。”
我市第一個被三四十人圍毆的可能就是黃中華了。黃中華被打到公園門口以后在雪地上躺了大概5分鐘,被那手拿一份《今天》的系著倆辮子的姑娘扶了起來。
“你不會死吧!”
“不會!”滿臉是血的黃中華依然想微笑,但是再也笑不出來了。
“我送你去醫(yī)院吧!”
“不用!”
黃中華顫巍巍地自己走了,還回頭看了一眼那寫朦朧詩的姑娘。
四個小時后,左胳膊已經(jīng)打好了石膏的黃中華站在了醫(yī)院門口。看著那白茫茫的大地和陰森森的天空,黃中華兩行熱淚流下。
他流淚的原因并不是因為被打了。因為他雖然被打了,但是只要回去糾結起西郊的同鄉(xiāng)們,一定可以把這些朦朧詩人歸攏。
他流淚的真正原因是:他沒有找到藝術上的共鳴,沒有找到詩歌方面的知音。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胳膊斷了也沒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