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為此會諸來法眾,說于如來本起清凈因地法行,及說菩薩于大乘中發清凈心,遠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咨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凈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于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于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于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凈覺隨順。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于大乘中,發清凈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
從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覺,
了達于無明。知彼如空華,
即能免流轉,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覺者如虛空,
平等不動轉,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
菩薩于此中,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