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菱未記事的時候, 爹娘便死在了一場水患里。自此她便跟著阿兄姜虎相依為命。
爹娘死的時候,阿兄不過十二三歲的年紀,家被大水沖垮了, 連棲身之所都沒了, 更別談填飽肚子了。
走投無路之際,黑風寨大當家比武招親。阿兄憑著天生蠻力, 頂著被揍成豬頭的臉,贏了比賽, 成功上位做了黑風寨大小姐的童養夫。
自此他們兄妹倆便住進了土匪窩,吃上了大鍋飯。
大當家長得像門神,一臉兇相, 可未來嫂子卻溫柔得不得了,每天都給阿兄和她送大雞腿吃。
后來阿兄和嫂子成了親, 成了大當家身邊的一把手。
大當家很是賞識信重阿兄,臨終前把整座黑風寨都交給阿兄打理, 阿兄就這么成了江南一帶遠近聞名的賊頭。
雖是賊,可黑風寨素有三不劫, 不劫婦孺老幼, 不劫清官, 不劫貧急, 算得上是盜亦有道。
不過賊終究還是賊。
那些人面上怕你,心里卻鄙夷你。
阿兄總覺得這么下去不是辦法。他是賊, 他的妹妹就是賊的妹妹, 他的夫人就是賊的妻子, 往后他的兒女繼承他繼續做賊, 循環往復世代為賊, 哪天不慎落了網, 便是萬劫不復。
正逢朝廷招安,阿兄同寨子里的兄弟們一合計,決定接受朝廷的招安,帶著兄弟們一塊從了良。
就這樣阿兄由賊變成了兵。
可兵得出門打仗啊。沒過多久,阿兄便跟著軍隊一道西征去了。
臨走前,阿兄答應一定會帶著兄弟們闖出名堂來,風風光光地回來接她和嫂子。
嫂子沒說什么,只囑咐他在外平安就好。
阿兄一走就是幾年。
黑風寨沒了,嫂子把寨里僅有的那點積蓄,多分給了從前跟著阿兄賣命的兄弟妻兒。
姜菱和嫂子守著寨子,靠給繡坊做繡活為生。
這幾年日子下來,男人們音訊全無,有不少傳言說他們死在戰場上了,不少阿兄從前兄弟家的婆娘為著生計熬不下去改嫁了。
嫂子從前是吃穿不愁的大小姐,眼下卻不得不同她一道過苦日子。
城中縣太爺的次子,一直對嫂子有意。
有一回姜菱聽見縣太爺的次子告訴嫂子,說阿兄在戰場上兇多吉少,八成人已經沒了,要嫂子考慮一番從了他,他保證會讓嫂子過好日子。
姜菱聽說阿兄兇多吉少的消息,心里說不出的難過。
再聽到嫂子拒絕了縣太爺次子后,更難過了。
她知道嫂子是放不下她。
嫂子還年輕,她總不能一輩子都被她們兄妹倆拖累。
姜菱想了想,還是鼓起勇氣去跟嫂子說:“別等阿兄了?!?br/>
嫂子卻捏了捏她的胖臉說,她怎么也忘不了,比武招親那天,阿兄頂著一張被揍成豬頭的臉,站在她跟前說,只要能做她童養夫當賊也愿意的滑稽樣子。
她沒有刻意去等,只是好像心里除了阿兄,很難再藏不下別人。
那會兒姜菱對情愛之事懵懵懂懂,只覺得阿兄可能是走了狗屎運。
長嫂如母,自她及笄起,嫂子便忙著張羅她的婚事。
嫂子一心想替她尋個可靠之人。奈何她姻緣坎坷。好人家嫌棄她家底單薄又是個孤女,看不上她。
倒是有個年過五十的富商看上她的姿色想娶她做繼室,被嫂子一口回絕了。
后來嫂子托親戚找關系,尋了個家室清白的秀才。
鄉
下地頭,沒那么多規矩,那秀才家要在成親前先相看相看人,姜菱便和嫂子一道去了。
那秀才看著倒是斯文老實,秀才他老娘對著姜菱就是一頓夸贊,又說她圓潤好生養。
起先說的好好的,可后來得知,那秀才竟一早便與人定了親,只是想著要納姜菱為妾。
這不是侮辱人嗎?
嫂子一聽登時便怒了,擼起袖子便要跟人干起來。
那秀才嘲諷地說著:“有辱斯文。”
秀才娘指著她和嫂子便罵:“賊窩里出來的女人,還想嫁秀才郎?你咋不拿面鏡子照照自己呢?”
“寡婦孤女還真有臉。”
這話是說她阿兄死透了。
于是乎,姜菱和嫂子兩人合力把秀才給砸了一頓,砸完連忙跑人。
這秀才是戶部的員外郎的親眷,在縣城里頗有些臉面,連縣太爺也要賣他幾分面子。
她們這一砸,怕是沒法在縣里待下去了。
嫂子帶著她,連夜收拾包袱走人,想著等事情平息后再想辦法回來等阿兄。
結果她倆背著包袱剛出門,就被一群面生的官兵給攔了下來。
她和嫂子害怕地抱在一起,以為這群官老爺是來捉他們回去打板子蹲大牢的。
可這群官兵的頭子,下了馬把她和嫂子請進了奢華的轎子里,一口一句:“夫人,小姐?!?br/>
后來姜菱才知道,這群人是阿兄派來接她和嫂子進京的。
阿兄出息了,成了上京城里的平寧侯,乃是當朝攝政王身邊最得力的干將。
去京城前,阿兄的人把從前欺侮過她和嫂子的人統統教訓了一遍才罷休。
總算能見著阿兄了,姜菱久違的在嫂子臉上看見了笑容。
她和嫂子穿了自己最體面的衣裳上了京。
當她們站在氣派非凡的平寧侯府門前,徹底怔住了。這地方太大了,比縣太爺的府邸還大幾十倍。
阿兄早已不是從前糙里糙氣的模樣,他穿著金線織成的外袍,金冠高束,一副達官顯貴的模樣。
姜菱側頭看了眼嫂子,見嫂子低下頭,抓著舊衣衣袖不知所措。
期盼已久的相見,似乎并未如想象中那般高興。
阿兄待她和嫂子極好,山珍海味,綾羅綢緞,吃穿用度樣樣都是最好的。
可嫂子過得并不快活。
其實她也不快活。
那些個京城貴女面上對著你笑,私底下卻從來也瞧不上她的出身。
有一回,她和嫂子在宮宴上,聽說了阿兄教永安郡主騎射一事。
永安郡主尚未婚配,貌美矜貴,雖不及長公主卻也是位難得的美人。聽說她十分中意阿兄,還夸他是一代梟雄。
當天夜里,嫂子趁著阿兄熟睡,留下和離書,不聲不響收拾包袱走了。
吃苦的時候嫂子沒走,好不容易享福了嫂子卻走了。
幸好阿兄起夜時發現人不見,立刻追了出去,把嫂子逮了回來,否則她怕是永遠沒嫂子了。
阿兄逮著嫂子,撕掉和離書,恨聲道:“玉珠你就這么丟下我跑了?”
嫂子低頭默了好久。
當晚兄嫂說了很久很久的話,姜菱站在院子的假山后聽見自己阿兄怒喝。
“你怎么就配不上我了?”
“什么叫不是你,我就不會做賊了?”
“我那是自愿,是貪圖你美色?!?br/>
“永安郡主長什么樣,我哪里記得?”
“除了你,我誰都不要!我就只想一輩子當你童養夫?!?br/>
“想給你成箱成箱比雞腿子還大的寶石?!?br/>
……
阿兄費勁唇舌,總算把嫂子給哄了回來,當晚就要了三回水。
第二天兄嫂又和好如初了,那如膠似漆的模樣,簡直容不下第三人。
兄嫂便是姜菱對男女之情的啟蒙。喜歡就是做彼此的唯一。
兄嫂兩人和好后,便把所有空閑精力都放在給她物色成親人選之上。
“阿菱也二八了,該尋個好夫家了?!?br/>
姜菱:“……”
見兄嫂忙著為她張羅婚事,姜菱深深嘆了口氣。
她的婚事怕是不易尋。
眼下那些京城貴女怕是正笑話她,前陣子在茶會上出丑的事。
前陣子承安伯府千金邀眾位女眷過府品茶。
人家貴眷點茶,她不會。
人家貴眷品茶,小口淺品,可她一個不注意咕嘟喝掉了整杯茶。
茶會上的人還故意問她:“這茶是什么滋味?”
姜菱老老實實地答:“過于苦澀,不堪入口?!?br/>
她把話說完,眾人一臉不可置信地看向她,隨即那群人拿起帕子掩唇笑了起來。
那笑里無不帶著諷刺。
有幾個早看她不慣的貴眷不屑道:“你知道這是什么茶嗎?”
“這可是英國公世子從劍南道以南帶回來的名茶,十分稀有名貴,統共就這么一兩。”
“你竟說這茶不堪入口?說好聽點是你不懂品茶,說難聽點那就是懷疑英國公世子的品味,藐視英國公府?!?br/>
“英國公府是你一個鄉下來的能得罪的嗎?”
好大一頂帽子扣下來,姜菱愣住了。
她來京城后見過太多那個公那個侯那個伯的,英國公府她去過一次,估摸著是見過這位英國公世子的。
不過姜菱一下子也記不清這英國公世子長什么樣了。
反正喜歡這種稀奇古怪名茶的人,一定也很古怪。
遠在御史臺的英國公世子程之衍,似乎感受到“未來夫人”在念叨他,鼻子酸了酸,差點打了個大噴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