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承天八索 !
又爬了將近兩千米,此時我們已來到將近五千米的高度。可往上看,依然看不清巔峰在哪。可往下看時,也看不清地面了。
老道沒有繼續爬,而是在那里等候我們。待我們到了,他才問:感覺怎么樣?用不用休息一下?
我倒沒什么,只是有些冒汗,但兩位巫蠱老人卻跟得哮喘似的。一會HO~一會嗬的,看的人擔心不已。
為了照顧他們倆,我們扒著巖石,將自己的身子掛在那里,稍作歇息。
這里的坡度高得嚇人,粗略估計,起碼在六十度以上。而前方目測的話,幾乎都與這差不多。我喘了幾口氣,忍不住說:這山也太高了吧,我們起碼爬四五千米了,可還看不到盡頭。照這樣爬下去,不累死也得嚇死。
這里是昆侖神山,那么好上的話,就不會有古籍中“非夷羿之人不可攀”的話了。老道士說。
他臉色如常,汗都沒冒多少,體力好的驚人。我忍不住悱惻,這么好的身體,是不是練童子功練出來的。想想也對,當年老道和老婦人似乎沒發生過什么,五六十年的童子之身,豈可小覷,簡直和百年老靈芝有的一拼了!
沒錯,所以我們一定要堅持。再高的山,也要有山頂,沒什么是不可攀登的。沅陵老人點點頭,他比我們要累的多,因為還要拉著一位巫蠱老人。他用袖子隨意的擦拭了下臉上的汗,說:多休息一會,然后繼續爬!老子就不信,一座破山都上不了!
之后,我們在那里休息了一段時間,等體力恢復了差不多了,又開始繼續攀登。
這樣連續幾次后,我們已經爬上將近兩萬米的高空。這在平時簡直無法想象,因為地球最高的山峰也不超過一萬米。而且就算這么高的地方,依然感覺和地面差不多,幾乎沒什么區別。
這時,前方的老道扒著山巖,招呼我們過去。他離我們有兩百米遠,當我們爬到那時,正見他望著一片山巖出神。
我循著他目光望過去,也一眼愣在那里。
目光所及之處,是一片奇異的巖層。與周圍石巖大致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形狀。
它看起來就像一朵花,以一個點為中心,分八方各開一個瓣。“花瓣”的形狀很奇特,下寬上窄,中間是略突出的樣子。
最讓我們驚奇的不是這片怪異的花形巖石,而是在其中央,有兩具尸骨。
說尸骨有些不太恰當,因為完全看不出它們是什么。其中一個缺了半個腦袋,如獸爪一般的手臂,從身體兩側各冒出兩根,其中一根像融化的冰塊,只見臂不見手。而另外一具骨架殘缺的更厲害,只有小半個腦袋和很少一部分上身。
這兩具尸骨有些像人,又很像獸類,它們倒在花形巖石的中央。
沒有打斗的痕跡,這里的巖石都很完整。老道士環顧四周說:它們的死因,似乎與之前的蛟龍,樹鳥相同。
沅陵老人看看四周,嗯了一聲后,把目光放在這兩具尸骨上。他看了半晌,然后說:不過,昆侖的半山腰,怎么會出現這種東西?看起來不像從山上跌落,這處石巖的形狀與我們之前所見完全不同。
很有古怪。扎古衣插嘴說。
不過他這句話等于廢話,被我們直接無視了。
在那里端詳很久,但我們看不出什么,最后只能暫且放下心中的疑問,再次攀爬。
昆侖山越來越讓人覺得古怪,與其說是神山,倒不如說是怪山更恰當。起碼在我眼里,它跟嚇唬小孩子的鬼屋差不多模樣。
又爬了幾千米后,我們再次停下來。
因為我們又發現一處與之前幾乎一樣的石巖,而在那里,有一具尸骨靜躺。它的形狀同樣很古怪,而且渾身上下有許多地方都仿佛被融化了,讓人無法分辨哪里原本該是什么。
同樣的疑問在心頭升起,我們帶著疑惑,再次前行。
而前方不到兩千米處,又出現了這種花形石巖。
這一次的尸骨還算完整,從骨架來看,它有鳥類一般的頭顱,非常龐大非常粗壯的身軀,但手腳卻和人差不多。骨架是側躺的,所以我們還可以看到在它背后,有幾根簡單的骨頭。按形狀來看……難道是天線寶寶?
或許是翅膀。老道士端詳著說:與鳥翅的形狀差不多,只是更加簡單一些。
我恍然大悟,而接著看下去,發現在它旁邊,還有幾段骨頭。很細小,彎彎曲曲的,老道走過去把那東西拿起來看,又試著掰幾下,卻沒有掰斷。
隨后,他把骨頭放在手心,閉上眼睛像在細細感應。
沒多久,老道的眼睛睜開,而眉頭卻皺起來。
很古怪。他說:我的道力無法滲透。
這句話,讓我很是吃驚。
因為至今為止,五行道力無法滲透的東西我見過兩種。一種是疑似仙的金色骨片,一種是被封在金色玉石的半截尸。
而眼前的骨架偏灰黑,與仙骨絕對不同。
老道又蹲下來把手放在完整骨架上感應一下,隨后他站起來,把手里的幾截細骨放進袖子,說:這兩樣東西差不多,都無法被我的道力滲透。
那可真是……沅陵老人砸吧砸吧嘴,但沒說出個所以然來,或許連他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了。這里的一切都超出所有人想象,無法解析,無法言喻。
老道站在那里沉思一會后,他看了看四處的平整巖石,走過去用手觸摸。然后他想了想,才對我們說:雖然不能確定,但我覺得,這地方與古籍中記載的神巖很像。
神巖?沅陵老人疑惑地看著他。
老道嗯了一聲,說:古籍中說,昆侖為萬神之所,山中多巖,非夷羿人不可攀。而天神,便在八方山巖中。
你是說,這八塊巖石就是所謂的八方巖?會不會太牽強附會了。沅陵老人質疑說。
的確有一些。老道并沒有否認,但隨后他說:或許昆侖山上,這種地方有很多。只是,古籍中所說天神,除了個別一些外,大部分都沒有說的很清楚。尤其是八方石巖里的天神,幾乎沒有記載,這很奇怪。是因為數量太多不方便記錄?還是,它們對于昆侖山來說,并不重要,所以無需記錄?
唔……沅陵老人皺著眉頭想了想,隨后搖頭:這些都是傳說,難以辨認。
是的,時間太過久遠,就算我師父再生,親身來到這里,恐怕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但是你們仔細看這些石巖的形狀,想象一下它合攏時的模樣。老道士指了下旁邊的山巖。
我看著那幾塊平整的花瓣狀石頭,努力在腦子里把它們合起來。也許是我電池快用完了,腦子始終不給力,沒等我想出個所以然,一旁的沅陵老人和扎古衣幾乎同時喊出來:像花骨朵一樣包起來?
沒有錯。老道士拍了拍石巖,又用腳尖在地上的骨架處點了一下:倘若這具骨架一直在這里,那么為何石巖會像花骨朵呢?是因為巖石如我們房屋的大門……
這個不太可能,我想不管是天神還是古獸,都不會想著在昆侖山上放置一扇大門,這不符合常理。沅陵老人提前反駁說。
沒有錯。老道出乎意料的沒有否決,而是說出一個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猜測:如此一來,就只有一個答案了。那就是,這里屬此處骨架誕生之地。所謂的花骨朵,就像母體子宮。我們之前所見的不完整骨架,看似像被融化一般,但如果按照這個猜測來看,那根本不是融化,而是它們提前出世,尚未成型。
我被老道的話驚呆了,那一刻,我覺得他像是被江戶川柯南附體。那一刻,我覺得他用一句經典解說來形容,是無比的貼切。
正確!老道士立功了,老道士立功了,不要給沅陵的老頭子任何的機會!偉大的五行脈傳承,他繼承了五行脈的光榮的傳統,江戶川柯南、福爾摩斯、包大人在這一刻靈魂附體、老道士一個人,他代表了五行脈的悠久的歷史傳統,在這一刻,他不是一個人在說話,他不是一個人!
簡直……簡直……爆掉了有沒有!
第二百一十三章 升仙(1)
你是說,所謂的昆侖山天神,實際上是在這些石巖中出世?這是不是太……沅陵老人猶豫了一下,沒有把話說完。
這位老人的底細,我曾聽老道說過。他雖是湘西老司的領頭人,在湘西四省有莫大的威望,但實際上,他是一個內地人。老家在哪尚不清楚,但據說年輕時曾在北京工作很長時間。到后來退休,才搬到了沅陵。
因此,他對道教仙家,與普通人一樣,有著難以言喻的莫名情懷。
昆侖眾神,在傳說中是無比的神秘,我們習慣把這些“生物”放在一個神圣的位置上。而現在,卻有人說所謂的眾神,其實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
這么說來,吳承恩筆下的時候孫悟空,是不是也屬一類呢?
那塊石頭,可是女媧補天留下的。而女媧的形象,與昆侖天神人獸交匯的模樣差不多。
或許古代的天神都是同一起源,那么時候孫悟空與昆侖天神同根同源,也就沒什么好稀奇的了。
當然了,西游記嚴格來說是小說,我只是借此來表達自己驚詫的心情。
對沅陵老人的話,老道士只點了一下頭,隨后又搖頭說:我只是根據這里的奇異,并結合古籍中的記載來判斷。但是,我并不能確定。
沅陵老人看了看石巖中心,長達七八米的怪異骨架,他皺著臉,微微嘆氣,沒有應答。
我們在那塊石巖處呆了幾十分鐘,因為老道的猜測太震撼了。不過再震撼的猜測,也不能阻止我們繼續攀爬昆侖山。
我們又向上接連不斷的爬了將近萬米,山巔比之前終于有了改變,多少能看清一點了。但想到登頂,恐怕還要費很長時間。
這時候,被沅陵老人和扎古衣拉扯的兩位巫蠱老人忽然驚呼一聲。
沅陵老人停下來,看向旁邊的老人,隨后他得到了答復:我感受到巫法的氣息,很純粹,與蠱術不同……
哦?還能感覺到什么?沅陵老人挑著眉問,他雖然厲害,但論起感應能力,卻沒有巫蠱老人強。因此聽說這事,立刻就驚訝起來。
我在他們前面扒著山巖斜立,然后想起,老司雖然與巫蠱不同,但雙方的根源都是巫。因此,沅陵老人對昆侖山出現巫法氣息感興趣,也就不奇怪了。
前方的老道幾個跳躍返身回來,問:怎么了?有什么發現?
有人在昆侖山動用巫法。沅陵老人說。
不是巫法,只是帶著巫法的氣息,與我所知的任何巫法都不同。之前說話的那名巫蠱老人在仔細感應后,糾正了沅陵老人的話,然后他繼續說:這種氣息純粹的難以置信,讓我忍不住顫栗,就像,就像……
老人皺著干巴巴的臉皮,仔細斟酌一番后,才說出未完的話語:就像蟒蛇遇到了神龍,幼兒遇到了祖宗,好奇怪……
嗯……沅陵老人臉上浮現很驚訝的神情,他又看向被扎古衣拽住胳膊的另一名巫蠱老人:你也感受到了嗎?
嗯,沒錯。那一位的說法亦然。
沅陵老人抬頭看了看山頂方向,隨后又垂下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