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個晴朗的天,伏清白出門上班時,房子里的客人還在酣睡。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采石場開挖機裝石頭。挖機是石場的,他只是出個人工罷了。不是自己的挖機,掙得錢當然也比那些有自己挖機的人少許多。
當年他輟學后,打了一年多的臨時工,家里的親戚實在是不忍心看他年紀輕輕的就在社會上游蕩。一無所長可不是個長久之計,他們一合計,打算送他去技校學開挖機。學技術也要錢啊,這筆錢還是親戚們東拼西湊的。
學了兩年的挖掘機技術,他就開始在各個工地上開挖機,跟著身邊的師傅學習。直到前兩年他才完全畢業,開始自己找活干。開挖機當然是有一臺自己的機器為最佳,他那個師傅為人頗善良,給他想辦法湊錢買了一臺挖機。后來張潛要出國留學,他沒法,只能把還沒捂熱乎的機器轉手賣了。
這樣一圈轉下來,他身上背著差不多六十來萬的債務。這些錢,都夠在這個地方買一套一百多平的新房子了。
知道他為了一個狼心狗肺的女人賣了挖機,身邊的親朋好友也把他看淡了,不再給他提供幫助。都把他當做反面教材教育小孩,不準和他過多往來。
他有的時候也會問自己,問自己后悔嗎。答案是,不后悔。
有什么好后悔的,他這種人,這輩子不就這樣了嗎。為什么還要去奢求一些縹緲的東西呢,徒增煩惱罷了。
人生不能尋根問底,不然就會發現,人生真的沒意思透了。
晚上伏清白下班回到家,客人已經無影無蹤,就連垃圾桶里的泡面都被人一并帶走了。
他照舊是給自己煮了一鍋面條,加了一把青菜進去。他租房附近的這條街道上,每天早晨都有挑著擔子買菜的老人家。他有的時候也會去光顧一下他們的生意,選兩把新鮮的青菜。
看到這些七八十歲還在為了生計奔波的老人,腰桿都快碰到地板了,他免不得會想起自己的奶奶。那個封建、弱小,卻是世上唯一愛他的人。
爺爺奶奶那一輩人,吃了數不盡的苦,沒有多少人有過挺直背脊的一天。他們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出生,潦倒貧窮地過完了這一生。
最起碼他奶奶,就是很典型的這種人。一輩子沒有走出過大山,守著腳下的一畝三分地就過完了一生人。
然后到了他父親那一代人,依舊是守著腳下的土地過日子。娶了個媳婦,生了個孩子,日子卻還是不得安寧。要么忠于大山,要么背叛大山。他母親最終選擇了背叛大山,一個人離家出走了,從此音信全無。
父親是個酒鬼,一天下地干農活,把自己永久地埋在了黃土里。
奶奶從此開始念叨個不停,說他母親是喪門星,娶了就沒一天安生的日子。念叨著,念叨著,在他讀高二時,把自己念叨著去見神明去了。
從此,他就成了孤家寡人。
現在,命運到了他這一代。他難道會有什么不同嗎?
不會。
隔天下班回到家,伏清白在鐵皮門口,碰見了等候許久的陶潯陽,她身旁還放著一個行李袋。他沒有問話,直接越過她,打開了門鎖。
陶潯陽跟在他后邊,嘴里還嘀咕個不停,“我昨天回家了,我爸說我成年了,不能再死皮賴臉地待在那個家里,今天直接把我趕出來了。他說我有本事罵人,那就有本事不要去問他要錢。我一天都在找工作和房子,我在旁邊一個鞋店找了個賣鞋子的工作,明天開始上班。附近沒有房屋出租了,其他地方的又遠又貴,我想了想,還是來找你合租吧,我可以出房租的,不會要你一個人承擔的。”
伏清白還是一言不發,忙碌了一天后,他根本不想再費腦筋思考這些破事。生活就是太操蛋了,總有各種各樣奇葩的苦難向人涌來。他并不是想做個大善人,只當這是生活對他的考驗。可能是生活看他過得太平淡了,想著給他加點調味劑。
在塵埃里滾了一天,回家的第一件事當然是洗澡。上次是考慮到陌生女性在場,他才沒有第一時間去洗。但是今后可能都要和這個生活賜予的禮品打交道了,他也就按照正常生活節奏來。
地下室那個簡陋的衛生間除了一個蹲坑,什么都沒有。就算是沖廁所,都還得從外邊接水沖刷。他租的這個房子,除了衛生間,也沒有其他合適的地方洗澡了。夏天打一桶水進去就行,冬天就還得另單燒水。
房子雖然簡陋,好歹租金便宜。錢才是最重要的。
對于伏清白來說,只要不是睡大街,哪里都一樣。
陶潯陽覺得對方這是默認了,便開心地收拾著自己的小房間。床上的被褥還沒有被人收起來,剛好方便了她。她的行李袋里也只是一些簡單的換洗衣服,其余的放在這個地方也不合適。
她都被人趕出家門了,當然也沒什么貴重的物品之說。
收拾完自己的小房間,趁著對方在樓下洗澡,她想著去把晚飯煮了。
昏暗的地下室就掛著一顆光線昏暗的燈泡,根本照不到所有陰暗的地方。
站在木板搭建的廚房前,陶潯陽這才發現,自己太天真了。上次只知道伏清白十分鐘不到就煮了一鍋面出來,輪到她自己,她根本無從下手。
廚房里擺著一個電磁爐,一個鐵鍋,一個空鐵盆,一個鏟子。
陶潯陽試著拿起那口鍋放在電磁爐上,想著應該要先加水,又往那個水池望去。這才發現那是個水渠,墻上掛著的拖把還在滴著水,看起來像是些酒店用的大拖把。水珠一點一滴落進了水渠里,也落進了她心里。
伏清白光著上身,一手用毛巾擦著頭發,一手提著水桶,就從衛生間里走了出來。陶潯陽就舉著一口鍋,沖著他傻笑。
他整個人洗去了一身的塵土與疲憊,粗黑的頭發滴著晶瑩的水珠,在橘黃色燈光的照耀下,倒是顯示出一個清秀、精瘦的年輕小伙子模樣來。平日里行尸走肉的做派,套著厚厚的鐵銹甲,宛如一個人到中年萬般不如意的潦倒大漢。
“把鍋放那里,我來煮。”
陶潯陽聞言立馬把鍋放回了原處,跟著他上了樓。
回到臥室,伏清白先是翻出了一件顏色洗得灰白的長衫穿上,隨手用力搓了幾下頭發,然后把毛巾掛到了窗外晾著。
“晚上只有吃面條。”
陶潯陽立馬笑道:“好的好的,我不挑的。”
“住在這里的不止我一個人,下面那個廚房是公用的,那里的東西不要隨便碰。”
“好的好的,我知道了。”
一樓住的應該也是些租客,這個房子太小了,室內沒有合適的廚房空間。烹飪有油煙的食物,只能去地下室的公共廚房。
今后也要在這里長期生活了,陶潯陽只能適應這里的生活規則。最好的學習對象,當然就是她的合租室友了。
伏清白先是從桌子下方的收納盒里拿出了面條,又從冰箱里翻出了老干媽和青菜,把這三樣東西裝進鍋里,然后就端著下樓了。
陶潯陽站在石梯子旁,看著他把鍋里的東西拿出來,接上水,然后打開電磁爐燒開。等待的間隙開始洗青菜,過兩道水,菜就洗干凈了。另一邊的水也開了,他直接把面條放進水里,再加上老干媽,最后把青菜放進去一起煮。
簡單粗暴,又方便快捷。
眼看他快弄好了,陶潯陽急忙噠噠噠爬上樓,拿了兩副碗筷到水渠旁清洗。
伏清白聽見了動靜,轉身看了她一眼,什么也沒說。
這頓飯,確切地說,這頓面條的味道,還可以。端回房間里后,伏清白又往里面加了一些鹽和麻辣,總體上不差什么。
兩人沉默地吃完了合租后的第一頓飯,陶潯陽搶著去洗碗,伏清白也沒有攔著她。
伏清白盯著窗外的夜色發呆,耳朵里偶爾傳來樓下家長教育小孩的聲音,還有電視機里的聲音。斷斷續續的,聽不真切。
這才是大部分人的平常生活,吃飯聲、爭吵聲、嬉笑聲。
他的生活里,卻總是充斥著風聲、雨聲、轟隆聲。認真聽,還可以聽見落葉鼓掌聲,鳥兒高歌聲。
陶潯陽洗完碗回來了,把碗和筷子都放回了原處。陶瓷碗的撞擊聲,喚回了伏清白的思緒。
“我……我現在還沒有那么多錢,可不可以,下個月才給你房租?我去修了一下我的手機,現在身上沒有錢了。我問了我那個工作,老板說是下個月才會發工資。”
伏清白抬起頭,瞇了瞇眼,低沉道:“我知道了。”
陶潯陽對著他露出了一口小白牙,感激道:“謝謝你!謝謝你收留我,晚安!”要不是考慮到對方生人勿近的冰冷氣息,她都想沖上去給人一個熊抱。
伏清白沒有回話,看了眼她額頭上已經化開的淤青,轉身又把頭伸向了窗外。
陶潯陽也不在意,笑了笑,悄然退出了房間,讓他享受一個人獨處的時光。
或許也是無處可去的可憐人罷了,或許也是沒有一個知心朋友的同道人罷了。不管是為了什么,人終究是站在了他面前。他還有什么可圖的,一身債務?還是這一條命?
趨光性是人類的本能。
第二天陶潯陽起床時,早就沒了伏清白的身影。她在地下室洗漱完畢,換了一身衣服就上班去了。
她上班的地方是個地方性連鎖鞋店,反正在這個城市開了不少的店鋪。她走路十分鐘就到了,倒是很方便。
這個店有三個女孩,輪班倒。每天八點半開始上班,晚上九點下班。底薪一千五,提成多少就看銷量了。
陶潯陽的上班時間都是在早上,她特意找店長調的時間,她希望自己能夠上早班。和她一同上班的另外兩個女孩,一個是外地嫁過來的媳婦馮果果,三十歲出頭,人長得瘦小白凈,是店里的老人了。另一個也是剛來沒幾天的李玉賢,年紀二十歲出頭,一米六的個子,有一百六的體重。
她們上班必須穿工作服,統一著裝。
一到換衣間,陶潯陽立馬從包里掏出一瓶藥出來,脫了衣服,急忙讓李玉賢幫她涂在背上。
“癢死我了癢死我了,快幫我涂點藥。”
李玉賢接過藥,看著她白皙光滑的背部全是血淋淋的抓痕,嚇了一跳,“小陶你怎么回事啊?別人給你抓的?”
“不是不是,我自己抓的,過敏了,太癢了。”
“你什么過敏嗎,過敏成這樣,也太可怕了吧。”
“灰塵過敏,慢慢就習慣了。”
春節剛過,現在正處于生意淡季時分。一早上,店里就沒幾個顧客。三個人之間的感情倒是快速建立起來了,連一頓吃幾碗飯都交代了個底朝天。
馮果果是外地人,年輕的時候在外打工認識了現在的老公,一頭熱就栽了進去。現在有兩個兒子,家里老公是個繡花忱頭不中用的,婆家那些親戚又是這長那短的,要不是考慮到兩個兒子,她早就離婚了。
李玉賢也在外面打了兩年的工,父母怕她以后找了個外地的,就急匆匆把她叫回來了。現在每天給她安排相親,就想著快點找個人把她給嫁了。一家人也是經常為此鬧得不愉快。父母是覺得,沒個穩定的工作,也沒有讀書,超過二十歲結婚,就算晚婚了。趁著年輕,早點結婚生子,挑起一個新家庭的擔子。
陶潯陽就那些家庭瑣碎事,父母不和啊,家庭不睦啊,也惹來了另外兩人的同情。
這日子,總沒有一個人是順心的。
四點鐘陶潯陽就下班了,她在網上查了一下,清肺吃什么食物和水果比較好,想著去超市買一點。到了超市,她才想起自己現在是個身無分文的窮光蛋,頓時什么念頭都熄滅了。
糾結了一會,她還是決定去買點新鮮的蔬菜。晚飯煮什么呢?米飯?有句古話說的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更何況她還不是個巧婦。那就繼續吃面條?簡直太喪心病狂了。
算著伏清白下班到家的時間,陶潯陽按著他的方法,煮了一鍋面,還放了她今天買的新鮮菠菜葉子。煮面的時候,她才發現,上次對方在超市買的面條,又要沒了。
晚上依舊是七點過,伏清白才風塵仆仆地趕回來。他一進屋,看見那一鍋面條,并沒有說什么。
兩人又是沉默地吃了這一餐飯。
陶潯陽第一次吃自己親手煮的面條,發現和伏清白煮的,還是差了點感覺。就算她是對吃的不怎么挑剔的人,都發現了這其中的差別,不知道對方有沒有察覺到什么。
吃完飯,伏清白默默地收拾起了碗筷,拿到樓下去洗干凈。
陶潯陽覺得很公平,一人煮飯一人洗碗,這樣才是長久之計。
不過另一件事,這樣處理可不是長久之計。
伏清白這里沒有電腦,沒有電視機,也沒有無線網。夜間生活,連手機都不能盡情地刷了,可謂是枯燥到了修仙的境界。他已經在這里住了三年多了,陶潯陽都不敢細想,一千多個日夜,對方是怎么打發的。
這樣的生活,怎么能叫人有盼頭。
還沒等她思索出個結果,伏清白就又光著個身子出現了。可憐見的,這才第二次而已,為什么她就覺得一切很正常了?
伏清白也很坦然,絲毫不介意自己的身體被別人看了去。
陶潯陽等他穿好了衣服才笑道:“對了,一直忘了問你,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啊?”
看著對方干凈澄澈的眸子,伏清白猶豫了一會兒,才沒什么起伏道:“采石場開挖機的。”
陶潯陽想了一下附近的采石場,騎車差不多四十多分鐘,如果他每天六點下班,七點多到家,倒也差不多。
“你們工作的時候戴口罩嗎?”
“廠里有發。”
“那你記得戴口罩哦,灰塵很重的,對身體不好。”
伏清白坐在床上,歪著頭陰沉沉地看著她,頭頂濕漉漉的發絲還流著水。一束一束,一顆一顆,打濕了他新換的干凈衣服。
陶潯陽抱著膝蓋與他對視,接著又笑著嘆了一口氣,“你每天下班了回來做什么,吃完飯,做什么?”
伏清白思索了幾秒鐘,沒回答。
陶潯陽挑挑眉,起身笑道:“晚安,早點睡吧,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