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昕主任話語中,將方麗紅沒有及時做賬,使食堂報表反映出來的數據不準確,影響了職工食堂內部績效考核工作的正確性,給員工多計提了績效獎金,單位增加了成本的責任全部歸究于龔仲。真正的責任人方麗紅是笑在眉頭喜在心,雖說這樣的結果早就在她的意料之中,雖說她內心也根本不在意董昕主任說什么,但董昕主任公開批評龔仲,她還是控制不住內心的激動。</br>
龔仲知道董昕主任這是在借油頭與自己過不去,不顧事實真相過分地夸大他的責任,而對于真正的責任方麗紅卻片言不提。但龔仲沒有申辯什么,他知道現在說什么都沒有實際意義,相信在座的人都清楚,正如董昕自己所說的那樣,誰對誰錯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賬。在機關里就是這樣,官大一級壓死人,一個領導要給下屬小鞋穿,那真的太簡單了,就如喝涼水一樣容易。</br>
“那上個月多發的績效獎金怎么辦?這個月的績效獎金怎么辦?”李樹民關心的還是食堂員工的績獎金問題,其他事情不是他關心的對象。在績效獎金問題上,龔仲與李樹民的心不在一個點上。龔仲想的是單位的承受能力,是單位的利益;而李樹民想的是,千方百計找機會多給兄弟們搞點獎金,提高他們的積極性,便于自己的管理。</br>
在機關后勤保障中心,不但李樹民是這樣的心理,就是物業公司副總經理馬志兵、車輛管理科長諸葛偉等人,也都有這樣的心理。他們想的是提高手下員工的收入,以得到他們的理解與支持,減少自己在管理過程中的困難,而很少考慮單位的利益,很少考慮單位的承受能力。因此,機關后勤保障中心的各部門負責人,就是董昕主任也是這樣,他們常常為一些費用問題與龔仲發生矛盾。</br>
聽到李樹民科長提出這個問題,董昕主任考慮了一下說道:“我看這樣吧,上個月多發的績效獎金就算了,就不要扣了。到了別人的口袋里再退出來,確實有點不人性化。這個月的績效獎就不提了,李科長你去給他們解釋一下。希望你們以后工作上要注意點,不要犯類似的錯誤。馬處,你看這樣處理行不不行?”董昕主任說完后,微笑地向馬建設處長問道。</br>
董昕主任這樣問馬建設處長,只是官場上的一種慣用的規則之一,并不是真的請問他行不行,就如我們日常生活中路上相遇的二位好朋友一樣,一人開口問另一人“去哪里?”,這只是一種友好的問候,問的人不是真的要問你去哪里,被問的人也并不一定真的要回答去哪里。</br>
從協調會開始后,馬建設處長就在認真的聽。這起事件誰對誰錯,主要責任是哪個,他心里比誰都清楚。但董昕主任將責任全部歸究到龔仲身上,馬建設處長也沒有提出反對意見。畢竟龔仲是機關后勤保障中心的人,董昕主任有權力說批評他。再說自從伍鋼、洪繼宗副局長為方麗紅的事,親自到他的辦公室找他“溝通”后,馬建設處長就明顯地感覺到了方麗紅某些方面的變化。</br>
因此,馬建設處長雖說知道龔仲受了委屈,但他也犯不著為了龔仲這位沒有任何背景的一般科長去得罪方麗紅這位特殊人物。他相信董昕主任也明白這個道理。“我完全同意董主任的處理意見。因為職工食堂績效考核工作是按月進行的,而考核的主要依據是會計數據,因此會計核算必須確保收入支出按月入賬。以后只要經辦人員及時報賬,會計人員確保收支按月入賬,龔主任再加大監督力度,我相信,職工食堂績效考核工作肯定能夠順利進行。”</br>
董昕、李樹民、龔仲離開后,張晗瑛看了馬建設處長一眼,對方麗紅說道:“方會計,職工食堂的賬應該很簡單,每個月就那么幾筆業務,哪些單據來了哪些沒有來,你應該心中有數。今天董主任在會上雖說沒有說我們什么,但我們以后還是應該要注意些。”張晗瑛是方麗紅的直接領導,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剛剛在會上她沒有說什么。現在只有財務處的三人后,張晗瑛考慮了一下,終于控制不住對方麗紅說道。</br>
馬建設處長接著說道:“剛剛在會上我不好說什么,現在我們是一家人了,方會計,張處的提醒很有道理。每個月關賬前,你要檢查一下,看收入是否全部收回了,支出是否全部入賬了。這點很重要,因職工食堂的績效考核是按月進行的,必須保證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如果收支入賬時間沒有銜接好,就會影響績效考核工作的正常進行。”</br>
剛剛協調會議上的情況,馬建設處長與張晗瑛他們都心中有數。有些話不好在會上當著大家的面明說,但現在只有財務處的人了,沒有外人了,如果不說出來,既也不利于工作,也有損他們領導的形象。因此董昕他們離開后,張晗瑛立即將心中的想法委婉地說話,馬建設處長也跟著表態,支持張晗瑛的觀點。當然,不管是張晗瑛還是馬建設處長,他們說話時還是注意了策略,話語中更多的只是善意的提醒,沒有過多責怪方麗紅。</br>
“我只是代理物業公司做賬,他們給我什么單據我就做什么,什么時候給我就什么時候做。我不是物業公司的人,我沒有權力要求他們做什么。當然,以后我會注意的,雖說不能指示他們做什么,但還是可以與他們溝通溝通。”對于馬建設處長與張晗瑛這二位直接領導,方麗紅雖說背后有一棵“大樹”遮著,但她也不是愚蠢的人,知道哪個能得罪哪個不能梨園。因此,聽了馬建設處長與張晗瑛的話后,她雖說心里很不高興,但還是沒有公開抵制。</br>
方麗紅說完后就離開了,但張晗瑛還是坐在那里沒有起身。馬建設處長站了起來,給張晗瑛倒了一杯水。他知道張晗瑛沒有主動離開,肯定還有些話想對他說。果然不錯,張晗瑛搖了一下頭,有些無奈地說道:“唉,現在的人真的有些看不懂了。今天的這個會議有些莫明其妙的,沒有想到龔仲與李樹民他們二人干了起來,也沒有想到方麗紅居然沒有任何事,更沒有想到董昕是那樣的態度。”</br>
張晗瑛這樣說,并不是表示她在為龔仲鳴不平。她只是就是論事,發表心里的感慨。但馬建設處長卻從她的話里,讀懂了她內心真正的想法,那就是張晗瑛對董昕有看法。張晗瑛是以調研員的身份,負責財務處企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心工作。而機關后勤保障中心及所屬經濟實體江南正氣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包括職工食堂的會計工作,現在都放在核算中心由方麗紅負責。馬建設處長知道,董昕主任常常為支出上的問題,與張晗瑛、方麗紅鬧得不痛快。</br>
董昕主任認為,核算中心只是負責機關后勤保障中心及所屬經濟實體的會計核算工作,說得簡單一點明白一點只是做賬。至于保障中心及物業公司的財務管理不是核算中心的職責,說直接一點就是一筆費用是否能開支,是否應該開支,開支的具體內容是什么,這些都不是核算中心的工作職責,都不是核算中心的職權范圍,不是核算中心應該管的事。</br>
而張晗瑛與方麗紅卻認為,既然核算中心負責機關后勤保障中心及所屬物業公司的會計核算工作,那么她們就有權力管理其中的支出,過問其中的內容,包括支出是否真實,是否合理,是否能支出,是否應該支出。她們認為不管是李樹民等經辦人員,還是龔仲這個所謂的財務負責人,就是是董昕主任自己,只要她們感覺有需要,他們都應該對這些支出向她們做出說明解釋。</br>
董昕主任與張晗瑛曾多次為這些事情,找過馬建設處長協調過。但鑒于董昕、張晗瑛、方麗紅等人的背景,馬建設雖說是財務處長,但處理這些財務問題時也不得不有所顧及,謹慎加小心。現在張晗瑛話里明顯地透露出來指責董昕,但馬建設處長不會輕易介入其中。畢竟不管是董昕,還是張晗瑛,就是方麗紅,他馬建設都沒有必要得罪,也沒有能力得罪。</br>
其實馬建設處長沒有意識到,張晗瑛話語里還隱藏著一種無奈,一種對方麗紅的無奈。方麗紅雖說只是核算中心一位普通的會計,而且還是她張晗瑛的直接下屬,但張晗瑛卻親自見識了伍鋼與洪繼宗二位副局長,卻能夠為了她方麗紅的個人問題,曾親自找到財務處進行溝通招呼,就是再愚蠢的人也能想到其中的微妙,更何況是她張晗瑛這位特別擅長“察顏觀色”、“見風使舵”的官場里手。</br>
張晗瑛明顯地感覺到,洪繼宗副局長對她的態度有些轉變。雖說明里沒有說什么,還是與前一樣“親密”接觸,但她內心卻敏感地發現,洪繼宗副局長在她面前少了一些什么,感受不到以前那種發自內心的熱情了。張晗瑛有些不明白,自己在洪繼宗副局長面前,一直是恭恭敬敬,小心謹慎,用心服務,并沒有做出什么對不起領導的事,為什么領導對自己的態度有所轉變呢?</br>
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得罪領導的事無論如何都是不能做的,這是張晗瑛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之一,當然也是官場上慣用的潛規則之一。張晗瑛開始不停地反省自己,生怕自己無意中做了一些對不起領導的事。但經過仔細加慎重的回憶后,張晗瑛確定自己沒有做任何讓領導不開心的事。一時之間 ,張晗瑛不禁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多心了,太在意了,有些敏感了。</br>
一個偶然的機會,張晗瑛終于找到了原因。這天,張晗瑛與平時一樣,來到八樓洪繼宗副局長辦公室的門前,輕輕地敲了一下門,還沒有等到里面說“請進”的聲音,就一下子把門推開了。一瞬間,張晗瑛思維短路,呆若木雞,腦子一片空白,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只見洪繼宗副局長斜倚在沙發上,一手正摸著方麗紅的*,一臉尷尬的樣子;方麗紅右半邊身子緊靠在洪繼宗副局長的左肩上,臉若桃花,嬌艷若滴,一幅春心蕩漾的樣子……(未完待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