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小時后,董昕主任與馬建設處長二人一起來到了趙一局長辦公室。他們機會好,正好趕上趙一局長有空。董昕主任走在前面,馬建設處長跟在后面。</br>
在官場上,領導與下屬走在一起時,哪個走在前哪個走在后,是有不成文的嚴格的規定的。一般是領導走在前面,當兵的跟在后面;官大的走在前面,官小的跟在后面。</br>
如果你不遵守這不成文的規定,你就是與自己過不去。要知道,“前”與“錢”諧音;“前面”與“前途”諧意。</br>
走在領導的前面,也就是擋在領導的前面。擋在領導的前面,那不就是擋了領導的“錢財”,擋了領導的“前途”。</br>
這是官場上必須遵守的潛規則。</br>
但現在馬建設處長跟在后面,這并不表示馬建設處長尊重董昕主任,而是這次去趙一局長辦公室匯報,是以董昕主任為首。</br>
在江南正氣管理局,不管是局黨組成員,還是一般的干部職工,要到趙一局長辦公室請示匯報工作,必須事先征得趙一局長本人的同意。</br>
只是局黨組成員可以直接給趙一局長打電話,而一般的干部職工則要經過局辦公室秘書科進行。</br>
這是趙一局長親自指示辦公室制訂的規矩。當然局黨組秘書兼辦公室主任楊國忠不受此規定約束,他可直接給趙一局長打電話。</br>
但江南正氣管理局有三位處長可以直接與趙一局長聯系,那就是人事處長史權、財務處長馬建設,以及機關后勤保障中心主任董昕。</br>
“大老板好!”董昕主任微微地恭著身子,對趙一局長畢恭畢敬地說道。臉上圓圓的肥肉,將他的瞇瞇眼擠得快成了一條縫,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到了笑彌佛的可親模樣。</br>
“趙局您好!”馬建設處長當然不會落后,同樣恭恭敬敬地說道。他沒有董昕主任那樣胖,他話語中流露出的除了恭敬外,還給人一種本分實在的感覺。</br>
只是董昕主任是否可親,馬建設處長是否本分,處在趙一局長的位置上,他是不可能看得清楚的。</br>
“你們來了,請坐!”趙一局長微笑著說道,并從那張高檔老板真皮沙發轉轉椅子上站了起來,親自為他們二人倒茶。</br>
“大老板,您怎么親自倒茶?,讓我來,您請坐!您請坐!”見到趙一局長親自起身倒茶,董昕主任立即跑過去接過茶杯。</br>
看到董昕主任如此,馬建設處長也不甘落后,兩只手不好意思地互握著,有些靦腆地說道:“趙局,您不要這樣客氣,您請坐!您請坐!”</br>
一番畢恭畢敬的客套后,他們二人坐在了趙一局長辦公桌的對面那二張專用談話短沙發椅子上。</br>
很自然的,董昕主任坐在左邊,馬建設處長坐在右邊。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是以左為尊的。</br>
“你們兩位一起來,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事要?”說到工作上的事,趙一局長不愛開玩笑,臉上些許的微笑慢慢收斂了起來。</br>
董昕主任向馬建設處長很快地交換了一下眼色,然后誠惶誠恐地說道:“大老板,我們是來作檢討的。”</br>
董昕主任以這樣的方式這樣說話,當然是他與馬建設處長二人反復權衡后作出的決定。他們知道,事情發展到了這步,他們除了直接主動認錯外,沒有更好的辦法面對趙一局長。</br>
董昕主任邊說邊站了起來,身子微微地向前傾著,并用雙手將那個被洪繼宗副局長批示了的呈批件,恭敬地遞到了趙一局長手上。</br>
見到董昕主任站了起來,馬建設處長也跟著站了起來。他們都沒有再說什么,只是誠惶誠恐站著,就象一個小犯了不可原諒錯誤的小學生,正在被嚴厲的班主任罰站著。</br>
趙一局長的臉色刷地一下就變了,臉上的肥肉輕輕地顫動著,不薄的嘴唇皮也明顯地出現了抖動。</br>
董昕主任與馬建設處長二人默默地站著,他們不敢說什么,只是偷偷地觀察著趙一局長面部表情的變化。他們知道,現在這種情況是趙一局長憤怒到了極點的表露。</br>
“啪”地一下,突然,趙一局長將手上的呈批件往辦公桌上狠狠地一摔,并漠然地站了起來,嚴厲地質問董昕主任他們二人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們怎么搞成這樣了?”</br>
雖說來之前他們二人早就將這種情況預計到了,但董昕主任還是被趙一局長的憤怒嚇出了一身冷汗。</br>
“大老板,請您批評我!這主要是我考慮不周造成的,我保證虛心地接受您的批評!”</br>
只見董昕主任微微前傾的身子,情不自禁地抖了抖,腦袋盡量往上抬起來,眼睛里透露出來的除了知錯、認錯、虛心、誠懇……還是知錯、認錯、虛心、誠懇……</br>
由于身子前傾,腦袋又抬起,董昕主任本來就很短的脖子,現在已經幾乎看不到了。就象一個縮頭烏龜,脖子盡量縮著,腦袋卻盡可能抬起,精力集中地注視著什么。</br>
董昕主任的這個樣子,機關后勤保障中心的干部職工是不可能見識到的。但趙一局長卻見多了,他不但習慣了董昕主任這種虛心的樣子,更欣賞他這種敢于擔當的人格。</br>
“我也有責任,沒有及時提醒董主任,讓事情發展成這樣了。”馬建設處長待董昕主任話一落,立即在旁邊主動認錯。</br>
董昕主任與馬建設處長二人雖說都在主動認錯,但知道內情的人不難發現,他們二人是話中有話。</br>
董昕主任強調是“主要是我考慮不周”,那就是說主要責任是他,但馬建設處長也要負次要責任。</br>
而馬建設處長強調的則是“我也有責任”。一個“也”字用得非常微妙,言外之意就是他雖說有一定的責任,但主要責任不是他。</br>
只是趙一局長在憤怒中,根本沒有意識到董昕主任與馬建設處長話語中的橋橋彎彎,語氣更加嚴厲地質問道:“負責任?你們怎么負責任?你們負得起嗎?”</br>
董昕主任與馬建設處長當然明白,趙一局長現在這樣問他們,只是趙一局長發脾氣的一種表現,根本不是真的在問他們怎么負這個責任。</br>
董昕主任與馬建設處長更明白,現在趙一局長不管說什么,他們都只能默默地聽,虛心地接受,不能作任何解釋說明。</br>
他們就是真的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此時此刻他們也不能說什么。畢竟很多時候,解釋就是掩飾。他們知道,現在越解釋趙一局長只會越生氣。</br>
機關里就是這樣,同樣的話在不同的時候說,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最后的結果肯定也不一樣。</br>
在機關里工作,特別是進入圈子里的人,一定要審時度勢,熟練把握“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真諦,才能如天空中的鳥兒在宦海里自由的飛翔。</br>
這是官場里的潛規則之一。作為刻苦鉆研了“厚黑學”的董昕主任,與在江南正氣管理局混得順風順水的馬建設處長,他們當然明白這些道理,更是熟練地把握了這些真諦。</br>
看到董昕主任與馬建設處長這二位愛將誠惶誠恐,又恭恭敬敬、虛心認錯的樣子,趙一局長感到自己的威勢已充分發揮出來了,也就不為己甚沒有再嚴厲責備他們。</br>
畢竟他們二人是局里的中層骨干,自己很多事情與想法還要依靠他們去落實,干部職工的動態還要他們來反饋,自己雖說是一局之長,但必要的面子還是要給的。</br>
機關里就是這樣,這種以利益為主要目的結合在一起的“官官相護”關系,不但表現在同級領導干部之間,也表現在上下級干部之間。</br>
這也是官場里的潛規則之一。</br>
趙一局長不待董昕主任與馬建設處長回答什么,有些生氣有些恨鐵不成鋼地責備道:“你們一個是中心主任,一個是財務處長,這點小事情都辦不好,你要我怎么說你們啊?”</br>
趙一局長內心的微妙變化,很快就被董昕主任與馬建設處長準確地捕捉到了。他們知道趙一局長雖說語氣還是非常嚴厲,但他心里的怒火已經在慢慢平息下來了。</br>
聽到這里,董昕主任與馬建設處長內心不禁同時松了一口氣。他們知道最艱難的時候已過了,下面就是他們怎么向趙一局長圓場了。</br>
“趙局,這件事情沒有辦好,主要是我沒有及時提醒董主任。如果事先與洪副局長溝通好了,現在就不會搞得這樣被動了。”馬建設處長開始了具體解釋。</br>
向分管財務工作的伍鋼副局長報告,肯定是財務處長馬建設的事;給分管中心工作的洪繼宗副局長報告,毫無疑問只是董昕主任的責任。</br>
馬建設處長表面上是在主動承擔責任,但他的話語中卻是直接點明了問題出在哪里。他雖說與董昕主任是“朋友”,但在趙一局長面前,他還不會無原則地將董昕主任的事攬到自己身上來。</br>
董昕主任當然明白他的意思,立即接過話題解釋道:“我以為這只是財務上的事,大老板您同意了,只要報告分管財務的伍副局長就行了。只是沒有想到這個呈批件走流程卻走到洪副局長那里去了。”</br>
按江南正氣管理局內部規定,辦公室秘書科是專門負責公文傳遞的職能部門。龔仲起草的這個呈批件,就是通過辦公室秘書科送到洪繼宗副局長手上的。</br>
董昕主任表面上是在解釋自己為什么沒有報告洪繼宗副局長,實質上是將造成這種被動局面的責任隱晦地推到了辦公室那里。(未完待續)</br>